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陀为什么不当国王?


   日期:2011/11/22 19: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陀为什么不当国王?

 

如果当年乔达摩·悉达多在王宫里好好打坐,然后国王的身份弘扬佛法,难道不是更好吗?

身处高位,骄心就难除。如果你是一个乞丐,别人对你冷言冷语,你不会愤怒,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如果你是国王,别人哪怕对你流漏出一丝不恭敬的表情,你都会生气。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什么是骄?对自己所拥有的圆满之事,比如,世间方面的年轻、健康、长寿、勇敢、富裕、具有权势、出身高贵等,修行方面的持戒、修定、有闻思智慧、善于辩论等,深深地生起染著,以醉傲为性。

经云:‘无正闻愚夫,见少年、无病,寿命等暂住,而广生骄逸。’

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种习气,稍有长处就好表现,非常陶醉,根源就是我执,执著我相,以“我”与“我所有法”的圆满,而深深地染着,不由自主地缘着自己的高相而陶醉随转。

‘于自盛事,深生染着’:‘自盛事’是所缘,即能令自我荣耀的法,就是自我的功德相。对具有功德的我染着,就是骄,即一种贪炫自德的心理。以所缘不同,骄可以分为六种,即无病骄、少年骄、族姓骄、色力骄、富贵骄、多闻骄。广义而言,凡是内心染着自己的所长,就是骄心。

骄的作用是能障碍不骄,而且成为一切杂染法的依处,换言之,一个陶醉在良好自我感觉中的人,必定会生长一切杂染法。对此如何认识呢?请观察自己处在醉傲的状态时,最爱什么人?是否最爱自己?如此强烈地爱执自我,肯定是生长杂染法之因,以我执是杂染法之因的缘故。”

成佛前的佛陀也是人,如果身居王位,那么他成佛的世间怕会往后移了吧。

《修心八颂》第二颂:随处与谁为伴时,视己较诸众卑劣;从心深处思利他,恒常尊他为最上。只有甘处卑位,才能真正恒顺众生,因为这时我慢、我执少了。而长时间身处高位,想不骄慢也难啊!堪布说:为官多年者的言谈举止,自然流露出一种官派,内心深处都是烦恼傲慢。

生在汉地,不管身体多好,到了高原就有反应;而从小生在高原的人,不必特别锻炼,对高原就不会有反应。

从小锦衣玉食,以后如果到了一个新环境吃得稍微差一点,就感觉难以接受,而从小生在偏僻农村,那么他挑食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这三个例子表明:人的习气在很大程度上是环境造就出来的,与这个人本身的好坏善恶有时竟然无关。

这也是为什么古今的圣者都是身居卑位而成就的。孔子一当上大司寇,就诛杀了少政卯,如果他政治上得意了,那么他还会成为后来的孔子吗?

德雷莎修女说:你要帮助穷人,你就要成为穷人。王凤仪说:行道的要托底就下。

就是这个意思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陀       骄慢)(五明学佛网:佛陀       骄慢)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其它:佛陀——觉者(于晓非) 

 李志夫教授:泛论佛陀及中论缘起理事观与逻辑理事观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佛陀观 

 净界法师:佛陀的愿力对每一个人的加持,肯定是完全不一样 

 徐文明教授: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洪修平教授:佛陀本怀与中国佛教的特点 

 杨曾文教授:泰国的当代佛教思想家佛陀达沙比丘 

 楞严悲华法师:佛陀的真爱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的随宜方便教学法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与摩诃迦叶的法谊 

 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戒骄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