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诵戒的意义戒律的精神、意义是什么?


   日期:2011/11/21 13: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诵戒的意义

    诵戒的根本意义,在于僧团的“和乐清净”和“正法久住”的理想。受戒者领受戒法及戒体之后,恐有遗忘,或有意无意之间有所违犯,因此在固定的时间(半月半月)中,或一人,或多人,共同重诵戒条,以温故知新,再次互相提醒警惕,俾能清净持守戒律。但是如有违犯者,诵戒前先要忏悔,无私无隐的发露过失,出罪还复清净,不受罪过的障碍,才能进向圣道,趣入解脱。

戒律的精神、意义是什么?

    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别人,便能自由。譬如五戒中的不杀生,就是对别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盗,就是对别人的财产不侵犯;不邪YIN,就是对别人的名节不侵犯;不妄语,就是对别人的名誉不侵犯;不饮酒,就是对自己的理智不伤害,进而不去侵犯别人。

  一般人总以为受戒是增加束缚,其实,凡是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譬如:杀人、伤害、毁容,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窃盗、勒索、抢劫、绑票,是犯了偷盗戒;强奸、嫖妓、拐骗、重婚,是犯了邪YIN戒;毁谤、背信、伪证、恐吓,是犯了妄语戒;贩毒、吸毒、运毒、吸食烟酒等,是犯了饮酒戒。由于犯了五戒,于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够受持五戒、真实认识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因此,戒的真义是自由,而非束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