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随顺世缘开智慧


   日期:2011/9/24 1: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随顺世缘开智慧

 

前几天我们看了日记《随顺世缘高素质》,知道了现代教育方式与古代教育方式的差别之处。知道了现代教育方式可以很快地提高人们的整体文化素质。但是这种教育方式还不利于开发大众的智慧,不容易激发出大家的灵光。这对于要随顺世缘的我们来说,是很不利的。

因为从书本上来的知识,很容易老化或者说是陈旧,固守旧的生产方式或者是社会活动可以。但是,要想促进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是会形成障碍的。甚至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时候,也会形成阻碍力量。所以,社会上急需新的知识或者说是智慧,利用这些智慧来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的进步。

但是我们往往“黔驴技穷”或者说是缺乏灵感了,或者说智慧找不到了。尤其是对处于创作行业的人来说,找不到灵感就等于找不到饭碗了。这样下去不但个人会失去工作机会,没有饭吃;整个社会也会因为知识老化而停滞不前,没有生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和个人都在努力。

国家在投入所谓的基础理论研究,让一些人开发他们的智慧。希望利用他们激发出来的智慧,解决知识老化的问题。个人则选择很多不同的课程,以希望把自己快要耗尽的灵感,重新挖掘出来。使自己快用尽(黔驴技穷)的智慧或者叫创造力有所恢复,创造新的学科或者行业,以便有新的知识可学、可应用。

这就是知识存在的问题,因为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需要不断地重新学习,这是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佛教叫做不究竟)原因。这是社会上的人们面临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就是知识存在过时问题,或者说是存在要重新学习、或者叫回炉、或者加油等问题。

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这个问题,就像我们人人都会死一样不可避免。我们只能顺从这个规律去不断地学习;去不断地加油;去不断地更新;去不断地……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就会失去工作机会;就会失去一切;就会……这不光是在社会上如此,就是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样。

所以,社会上有句话非常经典,叫做“活到老,学到老”。意思大家都很清楚,而且绝大部分老人是这么过来的,绝大部分的新人也将这么一生过下去。从他们的知识过时需要加油的情况来说,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人要这么辛苦,这么累,要“活到老,学到老”?

因为,在我们这个社会上,你不“活到老,学到老”就会没有用了;就会被淘汰;就会……能不能有个办法能不用这么辛苦呢?哪怕是可以很快就学会,减少点回炉的时间也好啊!我想这一定是大家的希望,也是大家所追求的。当然有,这就是后面说的通过禅修,通过去禅堂这个圣地修行来激发你的智慧。

这在佛教上来说叫做“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因为知识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或者说是学到的,不是从自己的自性或者说是个性、智慧、灵感、创造力那里得到。所以,就会有它的局限性。智慧或者叫创造力等等是从自己的自性来的,是你的个性的突显。所以,智慧会源源不断地涌出。

而要想激发你的智慧或者叫创造力,则需要禅修等特殊训练方式。禅堂就是提供你禅修的场所,就是你摆脱旧知识限制的地方;是你跳出旧知识框框的踏板;是你激发智慧的处所;是你刺激灵感的宝地;是你突显个性的天堂;是你培养创造力的摇篮……

因为只有通过禅修才能得定,乃至最后的发慧。这样我们才能突破自我封闭起来形成的障碍,激发出我们的智慧。然后用我们的智慧去设计新的思维模式,去设计新的生产力方式,去设计新的生活方式,去设计新的世界,去设计……这样我们才能促进我们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后面敬请关注后面的《随顺世缘发智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