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不理》文摘20


   日期:2011/9/15 1: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理》文摘20

禅修能够增智慧

 

我们都知道佛教的修行过程是持戒、修定、生慧的过程,或者叫戒、定、慧三学的过程。有过一段禅修经历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禅修能够增长我们的智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样的说法比较表面,不了解佛教的人是接受不了的,那么我们不妨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禅修能够增长智慧。

我们知道人们在守戒之后,就会减少很多麻烦,或者说是减少很多的障碍。所以,守戒的人就容易安静下来或者说是得定。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打坐时候的环境。我们在禅修打坐的时候,是在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里面静坐。基本常识告诉我们,当人们在安静的环境里面,心也容易安静下来。当你的心安静下来以后,容易进入思考能力敏锐、心地开阔等等有利于体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处理问题的能力自然会提升。

相反,如果我们不守戒,我们就会有很多的障碍。最简单的来说,当我们与人吵架或者很激动的时候,我们根本无法安静。这个时候,我们的智商等于或接近于零。在这种时候,自然是不能处理或者思考任何事情。也就是说,我们的心不能安静下来的时候,我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去正确地处理事情。在禅堂里面,如果你的心不能安静下来的话,你就无法正常打坐。

从这些情况来看,我们只要是上座了,并且坐得住了,我们的心必然会是安静的,我们的思考能力必然是最佳的。在这样的最佳的思考能力状态下,我们所需要想的事情就容易迎刃而解。这就是世间所谓的安静心能够有更多的智慧。这在佛教的禅修里面还是属于路途风光,还是属于不希望出现的状况。但即使只是这一点点的好处,我们都已经是受用不尽了。

从佛教的禅修来说,称这样的状况叫做打妄想,这还是要避免的,打坐时只缘念你的功夫。制心一处在你的功夫上,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受益,才能开悟,才能全面地激发出你的智慧。但是,对于我们初学的人来说,即使是路途风光,也能够让你受益,何况禅修还有其他很多很多的好处。

这种情况用我们的凡夫肉眼就能看得到。因为安静了,我们的心变得仔细,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能够想得更全面。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能够记忆更多、更全面的情况。从而我们能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照顾到更加全面的情况,把问题处理得更妥善。

这在世人眼里看来,就是你的智慧在起作用,实际上也是你的智慧被激发的一小方面。当然,这是智慧被激发出来很少很少的一点点而已,并非究竟,是有限度的,是不完整的。不过就是这点小小的进步,也已经足够让你处理眼前的问题。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智慧,不是佛教说的大智慧。

佛教的大智慧是要你开悟,然后见到事物的真相,最后用这种大智慧去设计新的知识。要想全面把自己的智慧激发出来,那就要彻底放下一切,把这些路途风光也要放弃,努力不断地禅修下去,制心一处,日夜不断,这样才有机会在因缘成熟的时候开悟,激发出与佛陀一样的智慧来。

随着你禅修的深入,会进入不同层次的定境。同样,我们的智慧也会由小到大的被激发。所以,心安静下来后,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会变得开阔、严密、周到、有条理……而且应该是随着你安静的程度加深,你的这些能力就越强,随着定力增加,最后全面开发出你的大智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