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与祖师同行》文摘58


   日期:2011/8/16 2: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与祖师同行》文摘58

——中峰和尚诫闲

我们总说歇即菩提,要闲,要无事,“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不是悉心除妄想,只为无事可思量”等等都是要我们闲下来,要无事。这里中峰和尚又来教诫我们不能贪安图闲,是不是冲突呢?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没有冲突的。

因为我们都知道不能把“闲”、“无事”当成什么事情也不做,而是要我们的心闲下来,不要把是非妄想等事挂在心上。这样就对了吗?如果这样想了,只能得八十分,因为真正的“闲”、“无事”还不止这些。就像“狗子无佛性”里面的“无”字一样,不要涉及有无,所以真正的“闲”、“无事”是要离开这些“忙、闲”、“有事、无事”的。

自己就有亲身体会,一出家,学的就是怎么“闲”、怎么“无事”。“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学着怎么把烦恼“闲”下来,学着怎么样与外界“无事”,学着怎么样才能实现这样的“闲”与“无事”。

所以,出家后忙碌从来没有断过,因为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光是自己的修行就忙得晕头转向,不光要完成随众的修学,还要自己加码,做点自己定下的功课。自己的感觉,现在的作业量是在家时候的两倍以上。这也正是因为“闲”,因为“无事”才能做到。

这几天正好布置来庙参学的人写篇《住庙学习效率高》,因为在庙里面你想效率不高也没有机会。因为你很“闲”,因为住在庙里面“无事”,所以效率自然就高。其实他们也是很忙、很累的,但是,他们仍然有闲情逸致,感觉清闲。

下面还是看看中峰和尚对于求安闲的教诫吧:

世人未有不以闲散为乐,而共趣之,逆问其故,乃曰:“昔尝以荣辱是非,累日与事物相交驰,心志劳而形体惫,以至结于情想,接于梦寐。静而思之,人生几何,不得一日之安,虽富贵奚益也。由是一切弃之,思欲行歌坐忘观青天白云,以自放浪于事物之表。或有避父师之训,厌身世之劳,望治生如避水火,必欲拔尘远俗以遂其间。”余曰:“忙固劳形役虑也,闲则坐消白日又何益于理哉?二者皆欣厌之情妄耳。故圣人有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之旨,正不必厌此忙而欣彼之闲也。”

余将直言之。夫人欲学入世间之道,苟不服勤劳役,则事无贵贱皆无由成。然悟世间虚妄,欲究圣贤出世之道,倘不忘餐废寝,则根无利钝,又何从而得之?故雪山大士*舍身命如微尘数,事知识如恒河沙,积劫迨今历试诸难,盖欲示后学者,知道之不易闻也。故入世间,则忠于君、孝于亲,悉尽其义不可不忙。出世间则亲师择友、朝参暮扣,以尽其道,又不可不忙。既尽其义,又尽其道。将见体如泰山之不动,心等太虚之无为,岂一闲字可与同日语哉?或入世不能尽其义,出世不能尽其道,惟孜孜以安闲不扰为务,而不肯斯须就劳者,故圣人斥之为无惭人。凡有识者安肯负此无惭,而复嗜闲于疏散之域也。余故书此,以为投闲者之诫。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