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门中的“金刚不坏之身”从何而来


   日期:2011/7/30 11: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来源:摘自《上海佛教》 作者:邹相

佛门中的“金刚不坏之身”从何而来

我们常常在报刊网络之中看到“金刚不坏之身”这一词,很多人以为是指一个人的功夫好,有内力,身体像铜墙铁壁一样,即便是死后,身体也不腐坏。是这样的吗?在丁福保编纂的《佛学大辞典》一书中:“佛教术语,‘佛身也。’ ”《涅槃经》曰: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心地观经》:不如代父母及众生修菩萨行,当得金刚不坏之身,还来三界救度父母。《宝积经》五十二曰:如来身者,即是金刚之身,不坏之身,坚固之身。理趣释曰:常以大慈甲胄而自庄严,获得如金刚不坏法身。这里说的“金刚不坏之身”即是修成正果之后的“佛身”。

那么,为何叫“金刚不坏之身”呢? “金刚”即金刚石,是一种极为坚固的矿物,佛经上或用来比喻佛的“法身”。如《大宝积经》卷五二:“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金刚之身,不可坏身,坚固之身,超于三界最胜之身。”又如《涅槃经》卷三:“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后亦用为典故。如南朝梁•沈约《谢示华严缨珞启》:“法身与金刚齐固,常住与至理俱存。”又如唐•广宣《安国寺随驾幸兴唐观应制》诗:“初传宝诀长生术,已证金刚不坏身。”由此来看,“金刚不坏之身”源于佛教,是佛教中的专有名词。

实际上,在中国“金刚不坏之身”这一词的由来与一位佛门高僧有关。那位高僧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个汉人和尚”的朱士行。

朱士行,颖川(今河南许昌市)人。少年出家为僧,但未受戒。公元250年,印度律学沙门昙柯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建立戒坛,首创戒度僧制度。当时,朱士行正在洛阳,立志学佛,首先登坛受戒,成为汉土第一个出家沙门。他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汉人和尚,也是三国时期第一个前去西域求法的僧人。为秉承佛教“上弘佛法,下化众生”的理念,朱士行一直留在于阗传法,直到圆寂,其间一直没有回到故乡。据说在他圆寂后,当地人按照西域荼毗法焚烧他的遗体时,“柴薪灰尽,遗体不损”,人们为之称奇。当时,一位高僧合十诵念道:“汝果得道,身自当灭迹,何必如此惊世。”旋即,他的遗体闻声而化。“金刚不坏之身”也就由此而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金刚不坏之身       佛身)(五明学佛网:金刚不坏之身       佛身)  

 药师山·紫雲居士:由《金刚顶经》中介绍释迦牟尼佛修成如幻 

 传喜法师:心中有佛身口意常清净 

 宣化上人:怎么叫出佛身血呢? 

 净土法门法师:没有更比阿弥陀佛身相更好的 

 净土法门法师:把佛手、佛头当工艺品等于“出佛身血” 

 仁清法师:阿弥陀佛身金色 

 世界仅存的三尊释迦牟尼佛等身像,无量福报才能见到的佛像, 

 大乘佛教里的“佛身” 

 印光大师:律者佛身,教者佛语,禅者佛心 

 印光大师:佛身充满于法界 普现一切群生前 

 这是世界仅存的三尊佛陀等身像,巨量福报才能看到的佛像,瞻 

 关于出佛身血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