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智比丘尼:回复一封信


   日期:2011/5/9 14: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妙智师父:

    阿弥陀佛!

    我是曾在电话里与您沟通过的洛阳女子——M。

    今日冒昧留言(本想是写一封信给您的),一是想表达我对您的一片感激之心,二是想就一些学佛的心得与您做一个汇报。希望不会占用您太多的宝贵时间。

    末学曾在电话里讲到自己的现状:为过去烦恼、为未来担忧。是师父您的一句“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的话语如一把慧剑,刹那间斩断了我的无明烦恼和忧虑,让我明白了活在当下的重要:如果这一秒是不快乐的,那么有什么理由要求下一秒是快乐的呢?一切都是心的感受而已。这样的理解,对吗?

  我实在是佩服师父您正值青春就选择了弘法利生的道路,并一路坚持着。想必这背后也一定有许多常人所不能体会的艰辛和隐忍。

  可以请问您是在何等的机缘下选择了出家的吗?又是何等的机缘找到了您的师父?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太不礼貌了。我之所以问的动机和目的是:我可不可以依怙您,祈请您做我的师父呢?(我真的是胆大妄为,如冒犯,请宽恕!)

  您曾在电话的一端劝我出家,专心修行。末学也曾心意如此。但现况是先父离世,与母相依为命,我不忍抛下慈母,独享弥陀之爱。家母学佛也有一段时间了,但仍不能接受儿女出家的想法,我不能、不愿、不忍拂了她的心。

  再者,曾听许多人讲出家人的生活很苦,佛不是教导我们“离苦得乐”的吗?那苦从何来呢?末学仔细拜读过您QQ空间里的文章,猜想那些寺院里的清规戒律就是世人理解 的所谓的苦吧。

  师父,以您的弱小身躯,在寺院里清修的这些岁月中,您有过苦的感觉吗?有过体力不支、力不从心的时候吗?

  出家,究竟应该是终身的信仰和追求,还是一种职业和生活方式?

  祈请您慈悲开示!

  阿弥陀佛!

 

  这位名叫清净心的朋友已经给我留言很久了。一直没时间回复,非常抱歉。今天重读这段话,正是在我体力不支,力不从心的时候。体力不支是因为身体故障。前阵子忙网站的事情,作息时间被打乱,加之心血供应不足,晚上严重失眠,睡得很少,早上挣扎着起床做早课,回来后又继续趴下。力不从心,则是因为面对众生的苦难,自己没有足够的智慧与能力帮助他们。玉树的受难者深深牵动我的心。

  看某大德在博客中说:以前,总是跟人瞎说:身体,就是个丫鬟,你越娇贵她,她就越跐鼻子上脸,所以,就该让身体听命于心灵的,怎么能让身体指挥精神呢!这在以前,也恰好是我的个人观点。生老病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实在没必要为此浪费精神。佛说的三苦、五苦、八苦、无量诸苦,生老病死只算其一,娑婆世界的有情众生无可避免。但是其它心灵世界的苦,譬如五阴炽盛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我们只要通过修学佛法,此生完全可以免受其害。所以说,学佛就是离苦得乐的过程。

  一般人认为出家生活很苦,乃是因其并未深入了解出家人的精神世界。只看表面,出家人确实清寒,世间人眼中一切好吃的好穿的好看的好听的都与我们无关。年复一年的清茶淡饭生活,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无论酷暑寒冬,始终起早摸黑,从不间断地修持与劳作,一切一切都是按部就班,没有什么新鲜名堂与花样。这在习惯了随心所欲的世俗人看来,自然是苦不堪言的非人生活,谁愿意舍弃五欲六尘来过寺院这种“苦日子”呢?

  但是了解一下出家人的内心世界,我们会得到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就我个人而言,出家几年,早已将清规戒律融入生活习惯之中,丝毫不会因戒律而觉苦恼。何况佛制戒律是合情合理的,假若抛开这些规矩,反倒真正让人不能自在。我常常觉得苦,并非来自我个人身心觉受的苦,而是对世间种种相状的认知,这种认知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

  红尘有千般苦,苦苦不相同,但多数人吃苦不觉苦,这是没有智慧的表现。极少数人认识到世间苦的真相而发心出离,为了追求彻底的觉悟与解脱,选择出家修行的道路,面对一切境界,唯有惭愧、忏悔与感恩。较之世间人的精神空虚苦闷,出家修行显得如此轻松淡定、充实而快乐。

  也有某些人,一旦在社会上遇到挫折,就会对寺院产生急切的向往,片面地认为出家人过着清闲享福,不劳而获的生活。(通常情况下,我都会告诉他们:自己不能把心摆平,即使给你一个天堂,你也会把它折腾成地狱。)事实上,如果你问我,世上最难的事情是什么,我会告诉你,世上最难的是修行。想要冲破轮回的束缚,我们必须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出家人穷尽一生都在直探人生痛苦的根源,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回避的借口与理由。要把一根木头雕刻成一座庄严的佛像,必须经受刀斧加身的雕琢。修行就是被雕刻的过程。

  出家,究竟应该是终身的信仰和追求,还是一种职业和生活方式?我选择前者。如果把出家仅仅当作一种职业和生活方式,那么,这条道路将很难终身坚持。工作与生活方式允许随便更改,信仰与追求却不同。坚定一种信仰,是获得生命喜悦的基本条件。人生有信念的支撑,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引导我们前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有人选择后者,把出家当作一种职业方式,只要他真正意识到这种工作与生活方式的意义所在并完全能心甘情愿地接受,似乎也无可厚非。出家意味着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没有高薪,没有消遣,你愿意把它当作你的工作,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我们应当为此喝彩啊。

  选择出家,各自因缘不同。有些人光头剃得顺利,是生生世世修来的功德福报,不像妙智业障深重,前世今生,负债累累。出家出得相当辛苦,差点就效仿哪吒兄弟削骨还父,削肉还母了。在汉地,父母同意子女出家,比登天还难。哪家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有按照长辈们既定的路线,安安稳稳地走下去,才算心想事成,皆大欢喜。家里要有个孩子喊出家,那简直是晴天霹雳,五雷轰顶。无论是家人、朋友,阻止我们出家,都有许多听上去合情合理的说法,但人各有志,方向与道路,谁能强加给谁,谁又能代替谁走。

  非常理解您不忍违逆母亲的心情,这是有孝心的表现。佛教倡导孝道,孝是做人的基础。出家在家都是个人的自由选择,那天在电话里听到您的现况,比起另外一些朋友,已经算是十足的幸运。您母亲也信佛,这是一个很好的沟通的基础。听到您发心出家,做为佛弟子,妙智理当随喜赞叹。给您的建议是:多和您的母亲沟通交流,尽量争取她老人家的同意。您也可以带老人家上寺院多走动,让她了解出家的意义。假若您哪天真出家了,老人家是可以与您一起住寺院的。如此,您同样可以照顾母亲。

  最后,跟您讲一个故事。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和阿难尊者行于路上,遇见一位贫苦的老妇人。老妇人一见佛,就急步上前要去抱佛。抱佛的时候,阿难尊者就阻止她。佛说:叫她抱,叫她抱。阿难尊者只好听佛的话,这时佛就对阿难尊者说,这个女人过去五百世给我做母亲,现在见面了不可以不抱,若不让她抱,她会吐血而死。

  那么阿难尊者说:为佛做母亲,这是大福德人才可以啊!怎么她现在这样贫苦啊?佛说:这位老妇人五百世给我做母亲,世世都障碍我出家,我要出家她就障碍,不准我出家,所以有过失啊!现在才这么贫苦,给人家做奴隶。

  后来佛陀悲悯这位过去世的母亲,亲自去化缘,化了钱就给老妇人的主人,用钱解除她的奴隶身份。老妇人非常感恩佛陀的慈悲,立马就跟随佛陀出家了,佛为她说法,老妇人很快便证得阿罗汉。虽然障碍佛出家,佛还是出家了,出了家,依然要报答母亲的恩德,所以为她栽培善根,帮助她证悟阿罗汉。
  

  不知您听了上面这个故事,能否从中体悟出一些道理。妙智在此不多说,您仔细琢磨。

  我个人出家的因缘,已经在日志《答网友问:你是看破红尘出家的吗》中有详细说明。无关乎任何挫折打击,纯粹是为了对自己生命负责而选择的道路。一切都平淡得很,没有什么特别华丽的传奇。

  另外,您若真想寻找一位可依怙的师父,妙智本人绝对担待不起。您不必被语言文字迷惑,语言文字都是表面功夫。我本人,惭愧得很,一点修持也没有。真正的善知识,行解并重,定慧等持,悲智双运。建议您有缘可以亲近我师父——来光法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妙智比丘尼       出家)(五明学佛网:妙智比丘尼       出家)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其它法师:七十二条铁证—出家人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的贡献(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一章 出家证果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