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冯达庵居士:法华特论 发凡


   日期:2025/11/24 12: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法华特论
达庵居士 冯宝瑛著

 

  发凡

  诸佛说经,有权有实,而以《妙法莲华》为应世正宗。宗旨深奥,非权机所能信解。古德喜谈实大乘者,每依般若玄义而疏释之;只涉藩篱,未穷究竟。文化与日俱进,岂宜故步自封?爰造此论,公诸同志。首当辩者,厥有四端:
  (1)一乘与三乘之别
  一乘者,诸佛实际之道也。利根乘此道进修,能与如来法身顿相应;亦名佛乘。三乘者,诸佛权宜之道也。钝根乘此道进修,能与如来化身渐相近;分名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
  佛乘特点,体用交融。即灵活之用以为妙体,即大空之体以发妙用。上接十方如来法流;下摄十方众生心念。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以智证之,唯性无相,以识志之,依性起相。至矣哉!如来法身境界之奇特也。
  菩萨乘为摹仿佛乘而设。内观诸心,不能直显法身全体大用;只从如来六度万行之外迹,依尘相以修之。识执浓厚,事事须注重遮情;故经多劫乃能见性。缘觉、声闻二乘,并无六度万行之弘愿;但求解脱六尘缠绕而已。声闻唯信教法;缘觉兼思教理;此其辨也。
  (2)显教与密教之别
  依俗谛言说,指陈世出世间之法理而如实不误者,谓之显教。依本性功能,转运佛菩萨等之法流而应用无差者,谓之密教。前者可以自力参究;后者必须他力加持。
  自力参究者,以事迹经验为基;显教开示为鹄;从而契会万法之正确条理也。世间法之参究,除俗学外须修禅定以光大之。出世间法之参究,除正理外须修般若以了达之。两者皆当切实修习,乃有现量可证;否则空泛之论耳。
  他力加持者,诸佛菩萨各运用特性于金刚法界之中,以加持密教行者,令各得法流之妙用也。一切众生本来同被加持;然非先习如来三密之道,自心不能潜启枢机以接受法流;故无一律感应之效。能获实效之学人,浅者唯以净信行之;深者兼以妙解融之。
  (3)《华严》与《法华》之别
  《大方广佛华严经》,略称《华严》。《妙法莲华经》,略称《法华》。同以一乘为宗;同有经王尊号。所异者,《华严》是受用佛说;《法华》是应化佛说。
  毗卢遮那如来(义为光明遍照)常现他受用身,为一乘菩萨广说无量法门。约理一念顿具;约事穷劫不尽。而流传此间之《华严》,偈颂有限;乃释尊示迹成佛时随机开显之小分耳。原属受用境界,故非凡、外、权、小之辈所能直接见闻。法华会上,机缘成熟,大众仗加持力得见多宝如来。然只毗卢遮那小影,是名加持身。
  如来受用身常住不变;为俯就机宜故,恒分位摄化,示现无量应身。十方众生当缘熟时,辄见一佛应世;缘尽则灭。此起彼伏,层出不穷;释尊即其中之一例。诸应身收摄于华严净土,则各为毗卢遮那曼荼罗(义为道埸)之一尊。法华会上,大众不能直入此境,循世间习惯,共见十方分身佛围绕多宝如来而住。释尊却与多宝并坐者,加持主力所系也。
  上文所论,乃法华骨髓;须精习密轨,始克洞明。盖一乘大教,非得三密加持无以显其大用也。《法华》本经,依大通如来所说,偈颂无边;显密二义两应具足。释尊所说,虽较简略;大纲当不遗失。此方所传,卷帙无多;尚有诸陀罗尼作为口密之具。惟身意二密,乃至多宝真言,皆付阙如;须于密轨中求之。仅凭经文研究显义,所得只许与般若藏同科。显密双习,庶获醍醐上味耳。志者参之!
  (4) 经疏与经论之别
  经疏者,解释字句,使读者明了全经意义也。经论者,探究纲领,俾学者领会全经眼目也。疏必备列经文而解释之;或兼探究。论得节录经要而探究之,或兼解释。
  我国《法华》,译本有三:其一晋译,文理晦涩,未便学习;其二秦译,文理晓畅,不无缺失;其三隋译,一依秦译原文,而能改正其错简,添补其遗篇,堪称美善。然陀罗尼真言仍属不完,则须参观唐译密轨。本论准隋译次第与唐译真言而探究之。经文繁冗,只揭大要于册,藉便学者。欲窥全文,有原经在。
  隋译次第,分全经为二十七品。品名宜变更者,今变更之;品材应分合者,今分合之;皆论者权宜施设也。每品经要,分段释略;为应所需,辄附密义;品末则举显密精华而特论之。学者因指见月,可悟此中眼目焉!
  本论品目,与隋译已有异同,应列表如下,以资对照。隋所同者,下志同字;隋所异者,下志旧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冯达庵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冯达庵居士)  

 冯达庵居士:法华特论 第一 序品---同 

 冯达庵居士:法华特论 自序 

 冯达庵居士:心经广义 结经 

 冯达庵居士:心经广义 第四章 般若总持 第二节 真言 

 冯达庵居士:心经广义 第四章 般若总持 第一节 通赞 

 冯达庵居士:心经广义 第四章 般若总持 

 冯达庵居士:心经广义 第三章 般若妙用 第二节 诸佛境界 

 冯达庵居士:心经广义 第三章 般若妙用 第一节 菩萨境界 

 冯达庵居士:心经广义 第三章 般若妙用 

 冯达庵居士:心经广义 第二章 破诸相 第五节 智得并空 

 冯达庵居士:心经广义 第二章 破诸相 第四节 四圣谛空 

 冯达庵居士:心经广义 第二章 破诸相 第三节 十二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