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弘法是为了报佛恩(大般若佛学苑-提问解答)


   日期:2025/5/1 9: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弘法是为了报佛恩,皈依三宝了
     要深入经藏,至少要学会戒定慧(1)


◎在汉川大般若佛学苑为小住同学提问解答 2008.12.2


 
弘法是为了报佛恩,皈依三宝了
要深入经藏,至少要学会戒定慧

提要:
 ·弘法是为了报佛恩,皈依三宝了要深入经藏,至少要学会戒定慧
 ·学佛得先有闻慧,成佛要靠禅定中开发的智慧
 ·遵守五戒,听法学禅定,是每个人都修得起来的

丁:给大家介绍一下,傅老师是今天上午从湖南赶到汉川来跟大家见见面。

师:这次先来看看,这个楼盖得不错的,这儿客堂,那边课堂,楼上一个佛堂很庄严,准备将来有很多人来上课、诵经、修禅定、听法。你们来的居士有男众有女众,目前这儿常住的全是男众,女众来了总感觉到不太方便,所以楼盖好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会派来一批女众,都是年轻的,虽然很年轻,却很会讲法,过几天她们就要来了。

大家可以常常来,我东走西走,不大可能在某一个地方住长,不过我在别的地方讲法,也可以传过来听。这一次去湖南岳阳,他们长沙的以及各地的居士都过来了,他们提了一些问题,我给解答了一下,这些问题提得挺好,都有传过来吧?以后居士们来了也可以给他们听听,今天随便聊聊。

  问题:老师您好,请问你为什么要办禅定班呢?

弘法是为了报佛恩,皈依三宝了要深入经藏,至少要学会戒定慧

师: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发了菩提心就不能退菩提心。像我这样年龄,照理说应该是忙着自己了生死,可是发了菩提心的人不能为自己考虑,要满胸怀装着全体众生,要做到尽我所有作供献。如果退了菩提心,就犯了根本罪。我这样的弘法也是为了报佛恩、报师恩。

第二个原因,主要是培养人才。释迦佛四十九年的教法咱们要全部学完,那是很困难的,但是既然皈依三宝了,至少不能违反皈依戒、皈依愿。皈依法了就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现在大家工作都很忙,真正要深入经藏谈何容易,那么至少要学会戒定慧,佛讲的教法归纳起来就在戒定慧里。

学佛得先有闻慧,成佛要靠禅定中开发的智慧

禅定是戒定慧中最最重要的,戒持得好,就给将来修禅定打好了基础,如果你没有持戒或者对戒盲无所知,或者犯了戒而不忏悔,你去修禅定,这是邪定,跟外道差不多。

修佛教的禅定就能开发根本智,这才是我们自己的智慧,因为一切的问题矛盾都要自己来解放自己,自己解脱自己。禅定中开发的智慧跟我们听法得来的智慧不一样,听法的智慧是听来的,叫闻慧,再通过自己思考叫思慧,你一步步去修叫修慧,禅定中开发的智慧是根本智,成佛就要靠禅定中开发的智慧,所以禅定是非常重要的。

遵守五戒,听法学禅定,是每个人都修得起来的

我们这里和太湖法雨山佛学苑还有开化文殊院,就按照这样的要求做的,要持好居士五戒,即使你没有受五戒,但在我们这里也要遵守五戒,还要天天讲法,天天学禅定。虽然我们今天没有条件去深入经藏,至少我们要做到戒定慧圆满。这个要求不高,而且戒定慧每个人全都修得起来。

  问题:老师,我还想请问一个问题,像我们这些末法众生,业障都比较深重,特别是现在一些人身边冤亲债主多,在禅定过程中怎么样处理好自己的修行和周围对自己的干扰?
 
弘法是为了报佛恩,皈依三宝了
     要深入经藏,至少要学会戒定慧(2)


◎在汉川大般若佛学苑为小住同学提问解答 2008.12.2


 
在家障碍多,所以要亲近三宝,
没有觉悟、智慧和清净就没有宝

提要:
 ·修禅定时间长短可灵活,各各观法可分亦可合,我们是按如来
   教导有步骤修上去的
 ·不要卷进家庭的烦恼里去,在家不断烦恼是修不成的
 ·在家障碍多,所以要亲近三宝,没有觉悟、智慧和清净就没有宝
 ·正邪要分清,与佛不符是邪说,离经一字是魔说
 ·皈依要皈依贤圣僧,不皈依披着佛教外衣的旁门邪道
 ·在家学佛要常去正法道场熏陶,心出家也靠自己转变

修禅定时间长短可灵活,各各观法可分亦
可合,我们是按如来教导有步骤修上去的

修禅定开头修的非常简单,都是基础观,这些基础观你在生活中随时随刻都可以修,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哪怕五分钟、十分钟也可以,但周围要安静。实在忙,走路坐车也可以修,一般走路坐车可以修止,在家里如有片刻的休息,也可以修观。

我们教的禅定不是禅宗的禅,禅宗是祖师禅,或者叫一心禅,我们是根据戒定慧的定学教的禅,俗称如来禅,是有步骤、一步一步学上去的。里面各种观法能够分开来修,也能够连起来修,很灵活。你有条件了,可以坐半个小时,内容多了,你还可以坐一两个小时,这是活的,看自己的情况。

不要卷进家庭的烦恼里去,
在家不断烦恼是修不成的

如果问,家里修能不能成就?能成就,但你必须要去掉家里的烦恼,不要被家里的烦恼卷进去。家里人一会儿说说闲话,一会儿要怄气,有许多居士就被家庭的烦恼卷得很苦恼。所以你不断烦恼,那是修不成就的。我们应该尽量做到身不出家心出家,心出家了,你将来就会有成就,乃至还会证到阿罗汉果。

在家障碍多,所以要亲近三宝,
没有觉悟、智慧和清净就没有宝

在家修行障碍实在太多,你虽然有心:修行人要放下、不计较,但是等到你忍不住的时候还是要起烦恼,所以在家修行不容易的。那么你可以抽一点时间到有三宝的地方亲近亲近,那要真正是有三宝。

一般称寺庙都是三宝的地方,但是今天末法时期,情况复杂了,如果这个寺庙能够听到佛法,使你觉悟,这就好;如果不讲经说法,佛法也就学不到了。僧宝是指真正持戒修行的比丘,没有觉悟、智慧和清净的地方就没有宝。

正邪要分清,与佛不符是邪说,
离经一字是魔说

所以亲近三宝,这三宝到底是什么标准弄弄清楚,要确实在讲佛的法,而不是邪法。什么叫正法,什么叫邪法,正邪也要分分清楚:他讲的法跟佛经不符合,佛是这么说,他是那么说,那就不叫正法,佛说离开佛经一个字,就是魔说。

皈依要皈依贤圣僧,
不皈依披着佛教外衣的旁门邪道

僧宝是以清净为体,如果不清净,这个人连僧都称不上。他学的法、修的行是在断烦恼、往证果的方向走,证果了就叫圣僧,还没有证果,正在断烦恼、了生死的路上走,叫贤僧。贤圣僧才能称宝,我们皈依三宝要皈依贤圣僧,不能皈依假和尚,更不能皈依披着佛教外衣的旁门邪道。

在家学佛要常去正法道场熏陶,
心出家也靠自己转变

释迦佛、释迦佛说的法,以及照释迦佛说的法去修行的贤圣僧称三宝,每个佛弟子对三宝都要恭敬,因为他们是人间的宝。像我们这儿天天在讲正法,给众生智慧和觉悟,我们是给四众弟子弘法,我们常住同学无论在家出家都非常清净。你们假如认为我们这儿很好,是三宝的地方,你们家里又比较难修,那么有空的时候经常来这里熏陶熏陶,慢慢转。

在家有在家的麻烦,现在有些出家人非常慈悲,总是鼓励我们出家,鼓励是好的,但是有的人出不了家呀!那么最好能做到身不出家,心出家。
 
弘法是为了报佛恩,皈依三宝了
     要深入经藏,至少要学会戒定慧(3)


◎在汉川大般若佛学苑为小住同学提问解答 2008.12.2


 
停止妄想即修止,初修先观息,为求长寿要修心

提要:
 ·停止妄想即修止,初修先观息,为求长寿要修心
 ·病是病障,是间接的业障,信佛的人去信外道鬼神,才是真正的业障
 ·消除业障不靠钞票靠觉悟,心转业也转
 ·心净化了,报也能轻受了
 ·要转变冤亲靠自己,“解铃还靠系铃人”,佛只是告诉我们解脱的方法

停止妄想即修止,初修先观息,为求长寿要修心

你们坐车、走路,假如修观比较难,可以修止,一种办法你可以注意自己现在在打什么妄想,一发现打妄想,自己马上警觉,赶快停止。假如你修行有一定的功夫了,心能够稳得住了,在心非常安定、不慌不忙的时候,你可以边慢慢走路边修观息,就是观自己的呼吸,这很容易止住妄念,所以你们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刻练习。

你学会了禅定,要止观双修。一般居士家里都有小佛堂,你到小佛堂里坐个十五分钟、二十分钟,有了水平,你可以坐一两三个小时都可以。修了禅定,有许多病自己会好的,而且容易健康长寿,所以禅定是很殊胜的。

病是病障,是间接的业障,
信佛的人去信外道鬼神,才是真正的业障

末法时期众生烦恼重、业障重,要消除烦恼、消除业障,怎么办?烦恼业障都在心里,拿又拿不出来的。有许多人把生病也看成业障,生病应该叫病障。也是间接的业障。听法听不进去,听法磕睡,这叫业障;对佛怀疑,喜欢听外道鬼神的故事,你一讲菩萨他就不高兴了,说是迷信,这叫业障。

消除业障不靠钞票靠觉悟,心转业也转

有些地方总会提到冤亲债主,目的无非是叫你拿出钱来消灾,其实往往是鬼话连篇。既然业障在心里,心里的东西怎么能用钞票消除?供养钞票是培福,培了福,你福气增长了可以暂时挡住一些业障。但恶因得恶果,终归是逃不了的。想出点钱消除业障,这行不通的。假如业障能用钞票消除,岂不违背因果了?业障在心里就要心里转、心里去消除业障,这就要有佛法的觉悟智慧。你心改变了,业障也在转。一切都是在心里,所以佛经有句话叫“一切唯心造”。

心净化了,报也能轻受了

你心转变了,受报还是要受的,可是能做到重报轻受,你受报时不会感觉到非常苦。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从性格上面讲,他非常容易忧愁、恐慌,假如生了病,既是病苦又是心苦,两个苦,整天忧愁苦恼恐慌啊。假如一个人个性开朗,放得下,即使生病,他比那个人苦少得多。所以大家要明白,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靠心,要转变自己的心。佛教就是净化人心,能够使心慢慢转为清净了,一切都会变。

  问题: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佛教把病分为三种,第一是四大不合病,第二是业障病,第三就是冤亲债主病,我们修行人如果遇到冤亲债主,他非常苦,如果你不改变他的苦,他就让你无法修,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师:冤亲,一种是前世的冤亲,一种是今世旁边人经常跟你捣乱,看起来你讲的是前世冤亲。

男小住:是过去世的冤亲债主,不是这一生的。他死的时候很苦,要你救他苦,但是我也没有办法去救他苦,那么他也不让你修,想请教一下傅老师。

要转变冤亲靠自己,“解铃还靠系铃人”,
佛只是告诉我们解脱的方法

师:要转变冤亲,一般人就是知道烧香拜佛求佛菩萨保佑。从前有个居士问出家人,“我们手拿念珠是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手拿念珠是念谁?”和尚说“他也在念观世音菩萨。”老话说“解铃还靠系铃人”,绳子是我们自己绑起来的,还要靠我们自己去解开。一切都有因果,因果不能灭,但能转,过去的因果,今世也能转变。佛不是神,佛是教育家,佛仅仅告诉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解脱。

那么到底用什么方法?无情的山河大地都不会找你麻烦,找你麻烦的就是人,叫有情。假如过去世的冤家变了鬼,鬼找你麻烦,鬼也是有情众生,你应该把修行功德回向给他们,愿他们能离苦得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  

 傅味琴居士:《金刚经》四句偈的开示 

 傅味琴居士:平等爱徒的乐趣 

 傅味琴居士: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 

 傅味琴居士:《律海十门》开示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90~95)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80~8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70~7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60~6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50~5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40~4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