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大智无非善护念


   日期:2023/8/30 10: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智无非善护念

你们要吃好喝好,吃好喝好就不想家了。我们出家人处处是家。有人问我过年回不回家?我说:“东华寺就是我的家。”湖北那里是我哥哥、嫂子的家,父母的家,我从来没把那里当成是我的家。

厨房里的人辛苦了。做这么多人的饭,众口难调。好在修行人不注重吃什么,如果一个人连吃、住都超越不了,内在的境界就更不容易超越了。

我出关以后,本打算回我师父的庙(在厦门)。本地政府希望我留下来,开发6平方公里的东华山旅游区。我想先建闭关中心,后建东华寺。五年以后如果东华寺还没人建我再考虑,如果有人建,我一定帮忙。我把我的想法说了以后,政府挺支持。怎么建好呢?首先考虑要房与山协调。搞了好几套制图方案,因为山是奇形怪状的,很难山、房互就。打算自给自足,种些树和国家指定的药材。另外还需要绿化,干脆考虑完全用花草来绿化。

这里还有一个困难,就是现在这条路(县城到东华寺)不太好走。原来政府雇了一个工程队,原定路铺到一半付给工程费。结果铺好一半后也没给钱,工程队就走掉了。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的路,就是修了一半。翁源县还没有脱贫,每年有拨下来的扶贫款,这条路被列为扶贫对象,也不知什么时候给修好。政府有困难我们多体谅。

对于建闭关中心,我还是有信心的!这个地方建起来以后,能不能长期存在?如果不能存在一千年,一、二百年就倒掉了,对不起十方的信众!钱都是信众省吃俭用拿来的。南华寺已有1500年历史了。现在还存在。而东华寺和南华寺是同一时代、同一人(智药禅师)建的,却早已荡然无存了。东华寺原叫“灵鹫寺”,南华寺原叫“宝林禅寺”。“宝林寺”于宋朝年间被改为“南华寺”。六祖在猎人队伍中隐藏了15年,出山后改“灵鹫寺”为“东华寺”。因为六祖去了南华寺,东华寺也就慢慢衰败了。东华寺的钟也遗失了。据说此钟一敲,南华寺就听到了。六祖是成就了的人,所以一敲,周围大大小小的寺庙、庵堂就都听到了。就起来念经、打坐、用功。

翁邑有“东华寺的钟、南华寺的风”之说。一个地方如果环境不好,无法在此修行。现在人不相信风水,只讲环境。实际上“环境”不就是古人讲的“风水”吗?现在人买房,实际是在买环境。因为房子的结构差不多是一样的,只是所在的环境有差别。

我们这个地方打算将破房子推掉,从灵鹫石这个地方建山门。这两棵树(院子里的两棵白玉兰树)是一个地主栽的。楼盖起来差不多有70多年了,木头做的。地主到台湾去了,听说后代很兴旺的,是国民党的将军。当初本来只是要山谷那一片,在建的过程当中,发现有许多东西没办法安置了,后来才征用了下面这一块地。在三年之内,这里的常住人员是要有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要搞建设,每天要劳动。真正想要闭关的,过几年来了才有房子住。因为许多自身问题还没解决,所以好多要来帮忙的人,没法接待(比如各方面的专家)。好多事不能很气派地去做,缩手缩脚。从我内心来讲,也不希望它快点儿起来,自己内心也很空虚。越干越没有原来的那股冲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但也没有泄气过。
这里最早就两个人一个洞(三圣洞),这个楼(木头楼)还是借县政府的,现在算是我们的了。顿汉一个人又管做饭又管财务,我们两个人一个在里边(洞里)、一个在外边。过去在家虽然也做事情,但考虑问题和做主的都是父母。现在是自己考虑、做主。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到这里来,每天两个小时的静坐不能缺少。因为每天保持两个小时的静坐,功夫不会退失掉,就像每天往油灯里注油一样。为什么有修行的人,每天睡1、2个小时,比常人睡7、8个小时还要精神?因为常人虽然睡了,但还在胡思乱想,静不下来。效果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梦多的人早晨醒后,会无精打采?

任何一种方法未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根本无法掌握。大家都跑到这里来求法,你不去认真修一段,根本无法去体验它(法)的正确与否。所有的方法都是对治我们的散乱,如果你很安定、不散乱,还要什么法?修什么道呢?有时我们坐在这个地方头脑更散乱、更活跃,不如站起来去做些事情,你会感到比坐着更容易集中。适当地打打坐,对身体也有好处。当你把打坐形成一种生活习惯,一天不坐会不舒服。不知你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当疲劳的时候,盘起腿来比躺下睡觉还容易恢复。

* 贪、嗔、痴重的人做出饭来,大众吃了,灵性上会下降,也会中毒。修行层次高的人做出来的饭菜,大众吃了会受到加持。过去丛林里派去做饭的,都是修行层次较高的人。

* 东西买来不供佛、菩萨或者信仰的圣人,灵性上得不到加持。吃饭也要先念供。

* 早、晚功课是唐末、宋初才有的,至今1000多年了,现在的人不愿意上早、晚课,连皮毛都没有了。以前都是修禅定,抓根本,不去抓皮毛。现在不修根本,再去掉皮毛,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 发火、生气与嗔恨不一样。有的人你看他在发火,但他不一定生气。有的虽然生气了,并没有嗔恨。嗔恨心像毒药,自己先喝下去(伤害自己),再喷出来(伤害别人)。

* 佛之所以是“佛”,是他走的路别人没办法走,他做的事别人不愿做。你完全把自己的心量打开去接受(外界),会发现什么也没有。修行就是转变观念。要转变心态确实需要根性,习气毛病难改变。当有人冤枉了你,你回击他的心态马上来了。冤枉你,实际上真是成就你。
你要知道自己要什么。要成佛,就要忍受凡人不能忍受的,要做圣人就要不同于凡夫。
实际上佛修行那么多年,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众生都是被境所转。

* 古人讲:“大智慧人无非就是善护自己的念头!”金刚经里强调的无非是“善护念”、“无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