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蔡惠明居士:六祖以后的禅宗


   日期:2023/6/24 1: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六祖以后的禅宗

蔡惠明

慧能大师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开创者。他圆寂时,禅宗的传播,还只限于南方,因而被称为“南宗”;北方则一直处于神秀的“北宗”影向之下。当时普寂,神会分别奉神秀、慧能为禅宗六祖,争执不休。直到开元十八年(七三O年),神会才越过大庾岭北上,来到东都洛阳,开始对五耝弘忍秘传衣钵一事大肆宣扬。此后,他又去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的大云寺,与当时很有声名的北宗代表,山东崇远禅师公开进行关于南北宗间是非邪正的辩论,指出北宗并非禅宗正统,而是“传承是傍、法门是渐”。天窦初(七四二年),神会再回洛阳,大播顿门,影响极大。一时普寂之教衰歇,南宗大兴。由于神会驻钖在洛阳荷泽寺,所以后人称他为“荷泽大帅”。

胡适很为推崇神会,他和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先后辑印过“神会和尚遗集”及“神会和尚语录”,收集了由独孤沛在滑台辩论会上记下的“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教煌卷子中保存的“南阳和尚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残卷以及一向流行的“显宗论”(教煌卷予中题为“顿悟无生般若颂”)。“神会和尚遗集”是胡适禅宗史研究的力作。在“遗集”自序和卷首“荷泽大师神会传”中,他反覆说:““坛经”是神会的杰作”,“主要部份是神会所作”,“如果不是神会作的,便是神会的弟子采取他的语录的材料作成的。”胡适甚至认为“坛经”的思想亦即是神会的思想,后世凡言禅,“其实皆本于荷泽”,““坛经”存在一日,便是神会的思想势力存在一日”。他一再强调“神会是南宗第七祖,是南宗北伐的总司令,是新禅学的建立者,是“坛经”的作者。在中国佛教史上,没有第二人此得上他的功勋之大,影响之深。”这样,胡适独创了一种奇特的观点:否定了“坛经”是法海集记的慧能的语录,否定了慧能创立新禅学的这段禅宗史。此后,他又在“坛经考之二”、“楞伽宗考”及在北平师范大学讲“中国禅学的发展”时力申此说,声称慧能期禅宗史是出于神会的“捏造”。胡适这一在禅宗研究方法的失误,以及“坛经是神会所作”的荒诞结论在一九六九年曾引起一场争论,争论的文章大多收入大乘文化出版社一九七六年十月出版的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之二八祖坛经研究集”。这场争论,还延及日本,在当代佛学史和哲学史上,都很有意义,也很有价值。

印顺老法师严正地驳斥了胡适的谬论,他写道:

“胡适说:‘南宗的急先锋,北宗的毁灭者,新禅学的建立者,“坛经”的作者——这是我们的神会。’这种革命时期的宣传标语,与实际距离太远。而‘在中国佛教史上,没有第二个人有这样伟大的功勋、永久的影响,”更是吹得离了谱。我想,假定神会读到他的文章,也会表现得哭笑不得的!”

其实,神会最初是宗“金刚经”的,在宣传秘授衣钵、大播顿门俊才大力推行“坛经”。他虽在南宗北伐中建有特殊的功勋,但后来他的门徒并末把他的禅宗思想发扬光大,倒是由华严宗的宗密继承和发挥。在“禅门师资承袭图”中,荷泽宗单线不传,起大作用的却是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

在“坛经”付嘱品中记载的慧能的十大弟子是: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并没有怀让和行思,这可能是因为:一、当六祖给他十大弟子讲“三十六对”时,怀让和行思还没有来到曹溪;二、当时他们两人已经离开曹溪。虽然怀让、行思不在“十大弟子”之列,可是在禅宗的发展史上,他们两人的影响却是很大的。正是在他们两人的系统下,才形成禅宗世系的“五家”。近代史学家汤用彤所作“禅门师资承袭图”是这样的:

怀让(六七七——七四四),金州安康(今属陕西人)。俗姓杜。天授二年(六九一年)于荆州玉泉寺依弘景(即恒景)出家。宋“高僧传”卷九、“景德传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三等都有他的“传”。“传法正宗记”卷七称他“事大鉴历十五载。寻往南岭,居般若精舍,四方学者归之。”唐玄宗先天二年(七一三年),他住南岳观音台,宣扬六祖顿门,开南岳一系,世称“南岳怀让”。

行思(?——七四O),吉州庐陵人(今江西吉安县),俗姓刘。“景德传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五等都有他的“传”。宋二南僧博”末单独立传,而是附在卷九“义福传”的俊面,简单地作了叙述。他出家后曾到曹溪依止六耝,列为上首,尽传其禅法。“傅法正宗记”卷九说他“俊居青原山(今江西吉安县境)之静居寺,最为学者所归。”从此便开青原一系,被称为“青原行思”。

关于禅宗的派别,被奉为华严宗五祖宗密朴他的“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上里,曾作过这样的划分:

“今集所述,殆几百家;宗义别者,犹将十室,谓:江西、荷泽、北秀、南先、牛头、石头、保唐、宜释及稠那、天台等。”他还指出这十家:

“立宗传法,互相乖阻。有以空为本;有以知为源;有云寂默方真;有云行坐皆是;有云见今朝暮分别为作,一切皆妄;有云分别为作,一叨皆真;有万法悉存;有兼佛亦泯;有放任其志;有拘束其心;有以经律为所恢;有以经律为障道。非唯泛语,而乃确言。确弘其宗,确毁余类。……”

法无重法,重在契机。对立与统一,辩证地运用。宗密又把这十家归纳为三宗:

一、“息妄修心宗”。南先、北秀、保唐、宣释等门下,都属这一宗。

二、“泯绝无寄宗”。“泯绝”一切空有、凡圣等,使“心无所寄”。石头、牛头等都属此宗。但荷泽、江西,天台等门下,“亦说此理,然非所宗”。

三,“真显心性宗”。宗密没有说明这三尔包括那几家。他并提出与以上二二宗”相应,尚有二二教”,就是“密意依性说相教”、“密意破相显性教”和“显示真心即性教”。在“圆觉经疏”卷三下中,他又把六祖以后的禅宗,大体分为“七家”。即:

(一)北宗禅。是指神秀所传的“北宗”一系。

(二)智倪禅。是指“南先”一系。

(三)老安禅。指慧安一系。

(四)南岳禅。即怀让系。

(五)牛头禅。指法融一系。

(六)南山念佛禅。

(七)神会荷泽禅。

这并不足为依据。真正成为禅宗派别的,实际上还是两系、五家、七宗。两系、五家就是南岳怀让,经马祖道一、百丈怀海转分为黄檗希运、临济义玄,形成临济宗;沩山灵佑、仰山慧寂一支形成为山宗。

在青原行思、石头希迁一支,经药山惟俨、云岩昙晟、涧山良价、曹山本寂而形成曹洞宗;另天皇道悟、龙潭崇信、德山宣鉴、雪峰义存又有两分支:玄沙师备、罗漠桂琛、清凉文益形成法眼宗;云门文偃传为云门宗。

这五宗传至南宋,仅留下临济与曹洞二宗。而临济传至楚圆门下,又分为杨歧方会的杨歧派和黄龙慧南的黄龙派。合称七宗。

各宗的禅风,大致介绍如下:

(一)为仰宗以师徒唱和为特点。仰山门下,又分西塔和南塔两派,到宋代衰落。

(二)临济宗的禅风痛快峻烈,以“棒喝”着称。十二、十三世纪间,日僧荣西、辨圆等相继传入日本,今仍流行。

(三)曹洞宗的禅风以间互细密着称,南宋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年),由日僧道元傅入日本。

(四)云门宗的禅风锋辩险绝着称。在北宋与临济宗并盛“至南宋时已衰落不传。

(五)法眼宗的禅风兼有云门、曹洞两家之长,到末代中叶衰微,其法系传入高丽。

(六)黄龙派的禅风以严厉痛快着称。末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年),日僧荣西到我国天台山万年寺从虚庵怀敞受法,并傅入日本。

(七)杨歧派的禅风师承临济。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年),日僧俊仍到中国杭州径山从元聪受法,后辨圆从无准师范刚法,回国后为:《幅寺开山,杨歧派由此束传。

六祖的南派禅宗,在唐代盛极一时,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末元以俊,禅宗仅赖临济两宗维持门庭,各种“语录”、“灯录”流行,禅风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甚至发展到呵佛骂祖,被一些玩世不恭的禅者贻误。但禅宗的出现,不仅对于以后的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于以后的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同样产生巨大的促进。如北宋的张载、工安石受禅宗的泛神论影响,最后形成他们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程颢、程愿、陆九渊、朱熹等接受禅宗思想,形成宋明理学。清末谭嗣同则成为改良主义激进派。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特有的佛教哲学思想,作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探索,让六祖的禅宗思想继续发扬光大!

摘自《内明》191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