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10~19)


   日期:2023/4/28 11: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格心理学 (10)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弘法有功德,贪名利下地狱

本次提要:

■ 迷不迷,看你依教奉行还是以身谤法
■ 弘法有功德,贪名利下地狱
■ 要离开苦因,才没有苦
■ 图享受,不报众生恩也叫迷
■ 未到临终,还得为娑婆世界作贡献

迷不迷,看你依教奉行还是以身谤法

所以信佛、听法、修行,能依教奉行,福气再大,也不会迷啊!有的人进了佛门,福气很大,可是他不肯照佛的话去做,不肯修行,不肯离开五欲,当了大法师,不到寺院挂单,住五星级宾馆。有的不见得不懂戒律,现在有名有利可图,又何必这么清苦?还自称是弘扬佛法!你弘扬什么佛法?不断烦恼的佛法?是在弘扬以身谤法吗?像这种人福气越大越迷,眼睛一闭就下地狱。

弘法有功德,贪名利下地狱

我年轻时听人说:“当法师十个倒有九个要下地狱”,那时没有辨别能力,只要出自佛门人的嘴我都听得进去。后来听法多了,慢慢就懂,弘扬佛法只有功德,哪有罪过呢?弘扬佛法度众生有罪过,那释迦佛说了49年法岂不罪过最大了?这种话的矛盾竟然没人发现,由于向愚夫愚妇学习,愚成这个样子。那些农村的愚夫愚妇背个黄包包,烧起锡箔黄纸来,也挺高兴啊!国外有个“愚人节”,“愚人节”是鼓励你做笨事,开玩笑,让大家胡闹胡闹,解放解放,但也只有一天啊。如果365天都过愚人节,那这国家还像样啦?后来我才明白应该有正确的理解,弘扬佛法有功德,度众生哪有罪过?可是,当法师最容易获得恭敬供养,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里贪名利了,这个贪名利的心会使你下地狱,并不是当法师会下地狱,这是辩证的呀。

要离开苦因,才没有苦

中士这一格要修离苦。天道不究竟,仍有生死流转的苦,所以要离苦,要懂得享受的快乐不是真快乐,因为潜伏着苦的因素。只有离开了苦的因素,才没有苦,就叫快乐,所以要修出离道,出离生死轮回,像这样一格的修行人,境界就高了。

图享受,不报众生恩也叫迷

到了上士道,心量要放大,一切众生皆是父母,哪可自管自呢?你往世享受了多少人世间的父母、亲戚、朋友给你的照顾、帮助,才能活到老死啊!一世一世,在六道里流转,这种父母亲人多多少少,他们都还在众生道里。今世父母又如此地爱你、照顾你,把你养大,周围的亲戚还有那些好朋友,又是如此地给你输送温暖,有粮食给你吃,布匹给你穿,汽车给你坐,你才有今天。说那个我用钱买的,你的钱哪里来的?难道你是两只手握着钞票生下来的?还不是大家帮助你挣来的?在国内,从前大家都是穷碰穷,全靠你照顾我,我照顾你。受了人家很多的恩德,有的人因为家里要照顾,想尽办法帮他把农村户口调到城市来,没工作给他找工作,找工作要托多少朋友,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要牵动多少人啊!像这样的恩德尚未报,修行人竟然不去度他们,这也叫迷了。

未到临终,还得为娑婆世界作贡献

我们国家的开放政策,你要出国,国家不反对,还帮助你,给你护照,只要那边签证来就可以去。可是洋装穿在身,一颗中国心,想出国的人可不能把中国的科技人员全动员走光了,祖国要建设啊!释迦佛的弟子,祖国就在娑婆世界,我不反对临终一刹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很好,你临死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了嘛,你愿去西方就到西方净土,愿去东方就到东方净土,可是你现在还不到临终啊,你应该报报释迦佛的恩,报报众生的恩才对啊!①

(注①根据傅味琴讲稿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2001.4.6第三讲未完)

人格心理学 (11)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佛教心理学以佛法观点为基础

本次提要:

■ 大家不弘法,佛法不就消灭了
■ 牺牲自己为众生才叫菩萨乘
■ 人天乘、出离乘、菩萨乘都要修起来
■ 佛教心理学以佛法观点为基础
■ 人格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 情绪好,心理就有力量
■ 人的情绪往往受天气和光的影响

大家不弘法,佛法不就消灭了

当年,有两位比丘尼来看我,一个说:“现在一进佛门就要我拿着念珠念佛,天天念,也不知能念出啥个名堂来?”在青春的大好时光里,却没有报恩的思想,也没有学法修行的思想。假如老年人,听课坐不住,弘法工作帮不了忙,自然可以整天好好念佛。如果跟你们这些发心来做弘法工作的年轻人说:“回去好好念佛。”那么弘法工作没人干了,佛法不就消灭了?

牺牲自己为众生才叫菩萨乘

无论修什么法门,别忘记了学法,断烦恼,度众生。你喜欢修禅定,从早坐到晚,人家还得给你煮饭,又不是茅山道士,整天地坐着一动也不动。从前同学间闹矛盾,叫他帮厨,他说我现在要打坐,坐完了来又说我现在要念经,念完经又说要打坐,所以煮饭的人就说:“凭什么我要给你煮饭吃?我也只煮给自己吃。”不管同学,不考虑释迦佛的事业,不报众生恩,说句实话,叫自私的修行人,忘恩负义的修行人,这种情况就跟菩萨行格格不入。让别人先成就,让别人先证果,让别人先成佛,任劳任怨把大众照顾好,为了众生牺牲自己,这才叫菩萨乘。

人天乘、出离乘、菩萨乘都要修起来

人天乘、出离乘、菩萨乘,三种人格都要修起来,不能停止不前。了脱生死了,佛还要叫你回小向大,到众生里去为众生服务。孙中山做临时大总统时,总统府里有条标语,要做人民的公仆。仆就是仆人。毛主席也说,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的佛门里的人却说了句反话:“关起门来修,”把众生关在门外,什么事情都不要管,赶快走路,却口口声声“我们是大乘”,还以自己是最为上乘,哪有这种大乘佛教?哪有这种菩萨?要不脱离出离乘,走向菩萨乘。修出离乘可以证果,即使菩萨乘路途遥远,很难修,走得慢一点,你也不吃亏,因为可以成佛啊!出离乘也不修,菩萨法也害怕,只管自己,那什么也得不到。

佛教心理学以佛法观点为基础

下一课开始要讲到人格心理学上去,我为你们讲心理学先从佛法观点上打基础。不以佛法的观点为基础,我就变了一个讲普通心理学的老师了,我到佛学苑来讲心理学是引导你们如何进入佛教的高级心理学,如何从人格的培养上去进入佛的人格,是这么一个善巧方便罢了。(2001.4.6 第三讲完)

人格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 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前几次我们把人格从通常的道德修养和佛教修行角度分成三格,这是我们世间上的人在修行时分成的三格。今天我们要从心理学上来讲,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人格,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等等。

情绪好,心里就有力量

人的千头万绪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所以叫情绪。由此可见,情绪无非是从人的千头万绪中出生的喜怒哀乐,我们常以喜怒哀乐来概括人的种种情绪。情绪既然属于人的心理现象,那么情绪好,我们心里就有力量;情绪不好,心里力量就差了。

人的情绪往往受天气和光的影响

科学家说:人的情绪往往受天气和光的影响。我们自身也有感觉,人在清早的时候,情绪比较好,不仅跟清早睡醒了精神饱满有关系,跟清早的空气、阳光、时间也都有关系,尤其是清晨的阳光。人经过漫长的黑夜醒来,一见到早晨的阳光,这个时候情绪远远比晚上好得多。到了晚上,面临着黑暗,情绪就容易低沉。晴天的中午虽然光明很亮,可是人到了中午难免有些疲劳,就有点烦躁,过于猛烈的光明对人有时候有欠合适,所以从这三个时辰来看,清早的光明最好。清早时候整个大地从极其安静中开始活跃起来,所以人类在清早就会出现朝气蓬勃的样子。有句话,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学习最好,脑子特别清醒,容易记忆。光明对人体很有影响,乃至对我们的疾病也有明显的反应,例如心脏病,尤其是对神经性的病,连脉博的跳动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而这种作用都离不开人在情绪上产生的种种反应。①

(注①根据傅味琴讲稿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2001.4.13第四讲未完)

人格心理学 (12)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情绪用得不当,像把杀人的软刀子

本次提要:

■ 情绪不能偏向于极端
■ 压抑、自卑干不成大事,要有理想、开朗的心理力量
■ 智慧的语言能调动人的情绪
■ 情绪用得不当,像把杀人的软刀子
■ 语言造成的创伤,是很难愈合的
■ 气量小的人,十年了还是冤家
■ 一句话治好病,一句话害死人

情绪不能偏向于极端

所以医生、学校老师、父母,都必须要掌握好这个情绪问题。老师为什么要对学生鼓励?那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医生为什么要对病人安慰?也是在稳定病人的情绪,因为病人情绪通常是苦恼、焦虑、忧愁、低沉。父母为什么对孩子时而输送温暖?时而训斥?主要是平衡孩子的情绪,如果孩子情绪偏向于极端,要么嚣张、顽皮,要么低沉、抑制,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很不利。所以心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题,心理成长发展好,掌握好,就能干出番大事业。

压抑、自卑干不成大事, 要有理想、开朗的心理力量

心理必须健康,心理健康从哪儿入手?就是从情绪入手。如果一个孩子心理上放不出阳光来,情绪总是低沉,这个孩子的发展,在个性上就要变成压抑,容易自卑,将来干不成什么大事,庸庸碌碌过一生还算不错,乃至会消极厌世。如果这个孩子在心理上的成长一向是开朗的、乐观的,有自我调整的能力,有理想、有抱负,这个心理力量会使他将来完成伟大的事业。

智慧的语言能调动人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活动,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表现,随时随刻都受情绪影响,我们的疾病和健康受情绪影响更大。我从年轻到现在所学到的,看到的,确实存在一句话害死人,一句话治好病的情况,可见语言的力量是很大的。语言力量大靠什么?靠语言对人情绪产生的刺激。有智慧的语言,能够调动人的情绪的语言,就直接影响人的生理,直接影响人的疾病和健康。

情绪用得不当,像把杀人的软刀子

有些话往往会把病人气死,生气到底是什么?就是情绪,情绪会把人杀死,使用不当,就像一把软刀子,杀人不见血。我年轻时听说,上海有个退休工人,因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一个垃圾桶旁边拍苍蝇,结果被人说了一句讽刺的话,这个老工人当场就死了。因为一句话而死掉的人很多啊。还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由于售票员服务态度不好,语言带刺,坐在最后一排一个老年人听完就不动了,到终点站,人都走光了,他仍然不起来,售票员还以为他睡着了,一看,死掉了。

语言造成的创伤,是很难愈合的

语言是一种有力的武器,有人说语言的创伤是很难愈合的。语言把人家的心刺痛了,流血了,这个裂缝是很难弥补的。

气量小的人,十年了还是冤家

人类生活中由于语言的作用而产生的情绪变化是很大的,鼓励一个人,他心里会觉得暖乎乎;讽刺一个人或者给人泼冷水,他心里就是冰凉的。听到一句话,气量小的人四年都不会忘记,邻居吵架,十年了还是冤家,可见由语言而引起的情绪波动厉害得很。

一句话治好病,一句话害死人

五十年代学习保护性医疗制度,特别强调语言的刺激作用,所以使用语言要特别注意。从医案看到有这么一件事:同厂的两个人都到医院去拍片检查,一个本来有肺病,一个没有肺病,医生对有肺病的人说:“一切正常。”对没有肺病的人说:“你的肺不太好。”就这么简单的话,这两个人回去,前一个本来老觉得自己有肺病,要休息,要营养,连乒乓球都不敢打,听了这句话大变样,回去饭也吃得多,运动,打乒乓球什么都来。后一个呢?也变样了,变得经常忧愁、不乐,活动也不参加,饭也吃不下,总觉得我有肺病,我很疲劳,我要多休息。过了几个月又去复查,医生才发现上一次号对错了,医生讲话的对象也错了。可是这一次复查医生发现以前有病的人确实好了,而这个原来没病的人确实有病了。医生一句话就把那个有病的人治好了,那个本来没有病的,却把他搞出病来了。那么假如这两个人都听不懂医生的话,这话就不起作用了,中国人听中国话肯定听得懂,所以起了作用。心理治疗这门科学非但不是虚妄不实,而且人在现实生活里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实,通过什么力量起作用?通过情绪。①

(注①根据傅味琴讲稿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2001.4.13第四讲未完)


人格心理学 (13)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精神上压抑的人自我刺激很重

本次提要:
■ 不喜欢法的人根本不会觉悟的
■ 精神上压抑的人自我刺激很重
■ 不逃避、靠奋斗才能排除障碍
■ 学佛修行、弘法的主力一起来,会把什么都忘记

不喜欢法的人根本不会觉悟的

学生也是如此,喜欢学,心在学习上,成绩肯定好;不喜欢学,心在赶快回家打游戏机上,这个学生学不好的。不是老师教学有偏心,老师讲课,全班学生听的是同样的话,区别在本人的心理情绪。喜欢学,情绪安定,不想别的,肯定学得进去。拿修行人来说,喜欢法,喜欢禅定,喜欢过修行人的生活,这个修行人有希望。不喜欢听法的人有耳朵也听不进去,或者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人们称为心不在焉,心力涣散,心灵深处起不到一种悟的作用。何况还有种种的妄想执着,喜欢听的接受,不喜欢听的排斥,或者总放不下某件事情,放不下自己的家、自己的朋友、同学,乃至原来住的小庙,甚至起邪思,“学法干啥呀?我又不想当法师。”这么一想,意乐就发动不起来,情绪上一苦恼,学习成了负担,非但学不进去,也不安心。

小时候我在学习上能逃则逃,能躲就躲,因为我实在不欢喜。少年时体弱多病,形成人称“绣房姑娘”的个性,这也许跟我六岁死了父亲家庭贫困有关系。同学总欺负我,我最害怕体育课,跑步时我拼着命跑,旁边同学给我鼓掌:“加油,加油”,我怎么也跑不过人家,结果没有荣誉的罪都怪在我身上。打排球,球还没有碰到手,排球会这儿掉下去(众笑)。一次两次丢了脸,以后就害怕,所以星期六体育课,星期五我就开始发愿(众笑),愿明天下雨(众笑)。星期六天好,我就假装生病,逃学。

精神上压抑的人自我刺激很重

解放后我在工作岗位上经常逃避学习。后来我信佛了,这么年轻信佛,同事们总有点奇怪,但是也不能说我思想不好,看成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由散漫。早晨上班前一个小时的政治学习我常迟到,其实我文质彬彬,老老实实,哪敢迟到?是躲在厕所里。为什么躲起来?就因为我说话结巴,怕人家取笑我,心里爱面子,所以讨论从不发言,精神上抑制得很,自我刺激很重,别人对我的刺激倒不大,自己对自己的刺激厉害!

因为结巴常受人取笑,比哑巴痛苦。你看哑巴见人从不低头,也不苦恼,不会说话却“啊啊啊”啊得起劲。结巴怕说话,头低着,你朝他看看脸就红。硬是要他说话,挤眼睛,拍屁股,跺脚,转身子,种种奇形怪状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真好像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恨不得墙上有条缝钻进去。我后来就想逃到庙里当和尚去,后来发现庙里也要学习,连和尚也不敢当了。

不逃避、靠奋斗才能排除障碍

后来我不逃了,靠奋斗跟语言障碍拼命。妈很慈爱,我每次回去吃现成饭,妈都给我煮好留着,也不问我到哪里去。我天天在公园里练朗读,从早练到晚,还有一个公园是我找小朋友讲故事的地方,就这么样练出来的。后来学了文殊法,天天念《文殊法》,听说能海上师有次在讲经的时候还提到:“上海有个傅居士学修《文殊法》后讲话非常好,还有辩才。”这就是说我啦。我靠文殊菩萨加被和我自己为了克服语言障碍而产生的这股精神力量,虽然奋斗了几年,却从不灰心,摔倒又爬起来。我从自身的经验和听法的智慧中,得到了坚韧的力量,我始终能爬起来,最后还是成功了。1956年那一年,我开始讲课,以前做梦也不敢想我会讲课。靠的就是年轻的一股冲力,有理想,朝气蓬勃,所以年轻时代是黄金时代。

学佛修行、弘法的主力一起来,会把什么都忘记

如今到了老年,我也有体会,投入到工作中去还好一点,空下来也会想:“年龄不饶人,我没几年了。”我从小神经脆弱,身体虚弱,可是有个特点:精神力量很大。虽然我也有精神力量很差的时候,但过了一个短时间,我心理力量又会冲出来。事业上我想干就拿得起来,我学佛法、修行、弘法,这个主力一起来,我会把什么都忘记,而且人家怎么说也没用。

(2001.4.13第四讲未完,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人格心理学 (14)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有高必有下,还不如急流勇退

本次提要:
■ 有高必有下,还不如急流勇退
■ 对发菩提心弘法度众生的人要帮助他
■ 要从人间的角度来完成一个完美的人格
■ 个性也能改变
■ 凡夫强调一切,还是起源于凡夫知见
■ 个性改一改,也能合得来
■ 不是不能改,是不愿意改

有高必有下,还不如急流勇退

我当年在医院里工作,签了两年合同。两年到了,领导留我,从利上跟我说:“可以实行承包”;从名上跟我说:“只要你不走,下次为你拍全疗程的电视。”可是我没有接受,他们很生气,想不通我会这么顽固,为什么不接受他们的好意呢?就是为了要学法这个心愿,人爬到了最高点,你不下来也得下来,还不如自己下来好,这叫急流勇退。

对发菩提心弘法度众生的人要帮助他

一个修行人,哪怕是居士,要不受世间名利的迷惑,靠的也是心理力量。当我的情绪在原有的名利双收的事业上产生了低沉,学法、弘法,这个情绪就升上去了。几十年来,受尽诽谤、排挤、打击,都没有垮掉,我说我是个不倒翁。对一个发菩提心弘法度众生的人,只能帮助,不要打击,否则这种罪是很重的。

要从人间的角度来完成一个完美的人格

既然学佛了,我们的目的是要完成一个佛陀希望我们完成的人格。我们因为生活在人间,有人的身体,人间的心理,所以要从人间的角度来完成一个完美的人格。首先,我们要培养一个稳定的情绪,稳定最要紧。修行就是修一个稳,稳得住,不会退,稳住了才能巩固,巩固就是生根,不要经常闹情绪,那是众生的习气。修行证果的人还有没有情绪作用呢?除非死人,活人都有情绪作用,我们修行人必须脱离凡夫的情绪而进入修行人的情绪。修行人也有喜怒哀乐,看到众生觉悟了我们欢喜;看到众生愚痴颠倒我们就难受;看到佛门清净,正法弘扬,僧团和合,我们就欢喜;佛门搞得一团糟,歪风邪气,邪知愚痴,我们心里就难过,这种情绪是出于修行人的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修行不是把感情修掉,像根枯木头,而是调整我们的情绪,要有这样的转变,“超凡入圣”,就是超出凡夫的情绪,而进入圣人的心态。

个性也能改变

再讲个性,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同,是不是能改变呢?情绪本身也是无常,当然个性也能改变,世间上既找不出一个人一直是维持高涨的情绪,也找不到一个人一直维持低沉的情绪。人总是一会高兴,一会又生气了,一会儿充满希望,一会儿又疲沓,懒懒散散,时刻时刻在变,由此可以说明,我们形成的个性也可以改变。

凡夫强调一切,还是起源于凡夫知见

人们总是强调个性,你有你的个性,我有我的个性,这样强调下去,连佛都有不同的个性了,这就变成笑话了。强调凡夫的一切,基本上还是起源于凡夫知见。

个性改一改,也能合得来

社会上人强调个性,还可以说得过去,因为他们智慧不高,即使有知识,可没有把佛法学到啊!举个例子说,法院里夫妻离婚,原因总说是个性不合,其实个性改一改也能合得来。

不是不能改,是不愿意改

修行要改脾气,改习气,你总得要改呀!你到底什么时候改呢?来这儿有人发心学十年,那么你十年都不肯改,行吗?你说个改的日子好不好?说三个月后改,既然三个月以后能改,那么半个月后也能改。说清楚了,不是不能改,而是不愿意改。你现在走上一条修行的道路,你不愿意改不是给自己捣乱吗?给同学、老师捣乱,乃至最后给释迦佛捣乱。如果你愿意改,当然也愿意接受别人对你的帮助和提醒,这样就什么矛盾也没有了。众生都能成佛,问题是众生不愿意成佛,口头说得好,真正革到自己烦恼习气头上来,就不干了。所以不要强调个性,咱们是走同一条道路。

(2001.4.13第四讲未完,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人格心理学 (15)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能改变自己才叫真修行人

本次提要:
■ 能改变自己才叫真修行人
■ 宁可下三恶道,就不是修行人了
■ 要养成佛陀那样伟大人格的个性
■ 放不下习气的人会形成极端的我慢贡高
■ 佛弟子的忍辱是起源于慈悲心、菩提心
■ 生锈的铜锣敲不响

能改变自己才叫真修行人

没学佛前各走各的路,学佛的佛弟子,只有一条修行的路,目标朝向彼岸,了生死,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这么多的众生等着你去度,你还发什么脾气?强调什么个性?你懂得这个道理,能改变自己才叫真修行人。

宁可下三恶道,就不是修行人了

一个人走快路习惯了,叫他走慢,他要冒火,人家说他个性就是这样。我年轻时喜欢走快路,有谁跟我一起出去,都会掉在我后面,如果你说我“怎么走得这么快呢,等等我”,我就回你一句:“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慢呢?一赶就赶上来了。”可有这么一次,胃疼得厉害,到医院里去看病,这一次可所有的人都没有我走得慢,为什么?稍微加快一点脚步胃就疼得要命,这是胃疼强迫我,没办法了,疼起来不好受啊,只能慢慢走。觉得没疼,习惯关系一下子又快了,一快又疼了,就这样,慢慢地一步一步走到医院。从来也没有这样一个人,疼管疼,我还是要走快,我宁愿疼死在路上,有这样人吗?不肯改脾气,不肯改个性,宁愿下三恶道,那就不是修行人了。

要养成佛陀那样伟大人格的个性

不要强调自己的一切。强调自己凡夫众生的一切,你怎么能出离六道呢?我们要学习佛陀的伟大的个性,看看佛的一生,遭到多少磨难?首先提婆达多就要害他,诽谤他,还有外道诬蔑他,可是他一点不计较,一点不生气,所以我们要逐渐养成像佛陀那样伟大人格的个性。

放不下习气的人会形成极端的我慢贡高

再讲作风。作风就是在生活里表现的行动,包括心理和语言。女众部有个沙弥尼女生,刚来的时候自由散漫严重!威仪连社会上的人还不如,喜欢斜着坐,靠着坐。背后说人闲话从没有停止过,心里我慢贡高,对每个人都不服,谁管她就恨谁。不久她就退学了,在她走的时候跟从前刚到的时候大变样,威仪变好了。可惜她不珍惜自己的收获,没有看到自己可以变的可贵的一面,仍然放不下自己习气,还说了一句极端我慢贡高的话:“我这个人谁也度不了。”简直把自己看成三恶道的英雄,愚痴颠倒到什么程度!

佛弟子的忍辱是起源于慈悲心、菩提心

我对自己坏话也说,好话也说。在我接触人中间,忍辱性格,我的学生比不上我。这可是起源于慈悲心、菩提心。有人说“傅老师有时候很严的”,我看人的,这个人老实,我就给他严;这个人不老实,我就不敢给他严,为什么?老实人好度啊;不老实不好度啊,不好度我何必跟他打架呢?有几个学生能懂得对学生严是老师的慈悲心?有人说我对学生不平等,有偏心,我就笑笑告诉他:“这个人要走的。”既然他不想在这儿学,训他干什么?你训他,一时又挽救不了他。要打不走,骂不走的学生,你训就起效果了。要走的你训他,回去尽说诽谤话。

生锈的铜锣敲不响

我年轻时,有一次从上海的禅定班下课出来,在车站上等车,我悄悄地跟旁边的学生说:“别看这三个同学这样对我亲近恭敬,这三个人将来都要走的。”结果果然走了。

有的铜锣敲起来噹噹响,已经生锈的一敲就坏了,敲不起的人只好还给她师父去。有人保证学十年,结果一个月都没有满就想走了,这种叫动摇个性。就像大海里的一块木头,随着波浪一会儿升一会儿沉。一会儿人天道,一会儿三恶道,他要一直沉浮下去,这种动摇、沉浮的个性完全没有修行人应该具足的定力。今天你发发脾气,明天还是活着,等到你这个躯壳坏了,眼睛一闭,气一断,你这个动摇个性可不能使你再活过来,你就得去换一个身体,升浮就看你自己喽。

(2001.4.13第四讲未完,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人格心理学 (16)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求生极乐世界要达到
七天一心不乱最稳当

本次提要:
■ 求生极乐世界要达到七天一心不乱最稳当
■ 唸佛要修禅定,就能得定力
■ 举止要稳重,说话要讲究音声、速度和用词
■ 生活作风要清净、有礼貌,使人感到欢喜
■ 眼睛不斜视,别去咬人家耳朵

求生极乐世界要达到七天一心不乱最稳当

讲修行功夫的话,如果唸佛像唱山歌那样唱唱就能往生,那么释迦佛也用不着说那么多法了,临终一刹那心一动摇就达不到一心不乱,《佛说阿弥陀经》上说: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的功夫最低要达到若一日,为什么还要若七日?因为若一日还不一定有把握,如果你能在七天内心不动,那么你今天没走,也许明天会走。真正预知时至,时间误差最多两三天。

所以在七天里都能一心不乱,往生就稳当。假如只有一天的一心不乱功夫,这天偏没走,第二天你定力支持不了,临终时心还在起念,就达不到“一心不乱”的往生标准了。一心不乱就是不起一个妄念,这就是定力。

唸佛要修禅定,就能得定力

听说圣训大和尚十二岁出家,修行修得好,人们说他是专修唸佛,其实他还有隐藏的功德,听说他天天修禅定。据说走时没有痛苦,仅仅有些感冒,他跟侍者说:“你回去休息吧,我也要休息了。”问他要不要助唸,他说:“我自己会唸的。”

还有已经圆寂的青芝和尚曾说:“傅老师的学生个个有定力。”在他圆寂前的几个月里,他对居士们说“我要把真实的话讲出来,因为到时候了,我再不讲,对不起人。”为什么一直不讲?就因为现在有些唸佛的人,只要你的观点跟他们合不起来,就会把你看作排斥的对象,所以他也只能等到临走时才说出真话:“唸佛如果不修禅定是唸不好的。”

无论什么法门都离不开定,所以我们今天培养的个性要朝着菩提心的伟大,慈悲心的忍辱,更要培养我们的定心。

举止要稳重,说话要讲究音声、速度和用词

在日常生活里,举止要稳重,不要随便乱动,话也不要随便乱说,一个人说话的音声、速度、用词,就能听出他心里在高兴还是着急慌乱。五十年代初我头一次开课,听课的人有这样反映,说我慢条斯理的,听起来挺不习惯。可是听两天就习惯了,再过两天觉得这样讲话挺好听。有一天接到一个电话,问他:“有什么事?”“没什么。”“没什么事情打长途电话干什么?”“好久没有听到傅老师讲话了,所以特地打电话听听老师的声音。”你去听一般人讲话:“这个,啊,现在,啊”(众笑),一会儿慢,一会儿快,乱七八糟。从前有个人做传达报告,开头用足了力气,我被他吓了一跳(众笑),后来越讲越没声了。父母关心孩子总会说:“孩子啊,今天功课怎么样?”不会说:“孩子啊,向你问好,很惭愧我没常来看你。”孩子也不会跟爸爸那么讲:“爸爸,你为什么要这么喜欢我?”(众笑)能把语言内容、语言速度、语言音调等等配合得都不错,这就是智慧。可惜人们因为夹杂贪瞋痴,说话乱七八糟养成了习惯。

生活作风要清净、有礼貌,使人感到欢喜

修行人的生活作风要清净,要稳定,举止要稳重,头脑要冷静,要使人家感到欢喜,要有礼貌,要文雅,现代人说风度要好。我偶然坐了几次飞机,空中小姐风度好,有礼貌,使人感觉很舒服。

眼睛不斜视,别去咬人家耳朵

眼睛不要斜视,说话跟人要保持距离,别去咬人家耳朵,如果你听不见,你跟人家打个招呼:“你说得响一点。”咬耳朵嘁嘁啜啜,多不好看!鬼鬼祟祟的。

(2001.4.13第四讲未完,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人格心理学 (17)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作风正派,尽管光明正大

本次提要:
■ 作风正派,尽管光明正大
■ 合众最要紧,生活习惯也能改变
■ 孤独、沉思、幻想,往往是心理发病的基础
■ 人家不欢喜你,你不会改一改吗
■ 过午不食也可开许,晚上不吃,中午要吃饱

作风正派,尽管光明正大

有人对我们的规章制度很不习惯,为了集体的安全,这样规定是有道理的。例如,制度规定,打电话要在办公室打,要讲普通话,不准在电话里谈情说爱,为了防坏份子到处乱窜,所以叫你声音响一点,就等于让你光明正大一点。是有人回去了竟然打电话来找某女士聊天,社会很复杂。如果团体受到损害,你也没好处,你也是其中的一员,为什么不配合呢?作风正派,尽管光明正大。

合众最要紧,生活习惯也能改变

南方有南方生活习惯,北方有北方生活习惯,尽量照顾就是。今天吃馒头,明天吃米饭,过两天吃面条,这不是丰富多彩吗?何必一定要全照你的?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偶然吃吃馒头也好嘛。最要紧的一点是能够合众,拿心理学来说,叫合群。

孤独、沉思、幻想,往往是心理发病的基础

合众最要紧,不要使自己孤独,孤独最不好。还有幻想,脑子里想的尽是打自己主意,其实都是妄想。这孤独、沉思、幻想,往往是心理发病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要培养合群的性格,合群的生活习惯,人在群众中是最好的锻炼。我在能海上师身边学法的时候,上师常说:“要合众,你才能够得到大众的加持。”一个能够合众的人,他就有合众的福气,合众的功德。

人家不欢喜你,你不会改一改吗

有人说:“我想合众合不上去啊,他们都不喜欢我。”那你不会使人家喜欢你吗?有时还说怪话:“你看这种人哪,怪不得人家喜欢他,一见面先来一个微笑,我真看不惯,我这个人从来不笑的,拍什么马屁?像个狐狸精。”(众笑)到底他错了还是你错了?弥勒菩萨天天笑嘻嘻难道也错了?深圳图书馆曾请我开讲座,讲的内容就是“未言先笑”,这是礼貌,有礼貌人家都喜欢你。人家不喜欢你,你不会改一改吗?

过午不食也可开许,晚上不吃,中午要吃饱

一向过午不食的人胃里很舒服,偶然晚上吃一次觉得肚子里难受。一向吃惯的人,有一天晚上没吃也难受,都是个习惯问题。释迦佛规定,出家人要过午不食,除非像劳动出坡、远路回来、生病、身体虚弱,可以吃一点,这叫开许。你们有的同学要过午不食,我不反对,如果你晚上要吃一点,我也不反对,一切自然,不要太勉强人家。你们以后自然会过午不食。要不了多少时候,过午不食的人会多起来,但过午不食的同学中午饭要吃得多。我从前日中一食,我可没有少吃,少吃不是营养不够了吗?我是把早、晚两餐的饭全加在中午一顿吃,譬如我早上吃一碗粥,晚上吃一碗粥,中午吃一碗米饭,那么我中午就要吃两碗米饭。中午能吃多,吃得饱饱的,你才能晚上不吃。

(2001.4.13第四讲未完,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人格心理学 (18)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佛陀的思想不占领,名利思想就要占领

本次提要:
■ 佛陀的思想不占领,名利思想就要占领
■ 不要把出家变成“搬家”
■ 不要在释迦佛的精舍里搞贸易
■ 培养人才要成为佛门栋梁,扫除一切污染

佛陀的思想不占领,名利思想就要占领

思想意识、思想阵地不会空白,修行人如果不把佛陀的思想放在里边,就会被邪知邪见、世俗的思想长期统治。从前有句话:“无产阶级思想不占领,资产阶级思想就要占领”,佛弟子也是这样,佛陀的无产阶级思想不占领,世俗的名利思想就要占领。佛弟子应该是无产阶级思想,出家人出了家就没得财产,成了佛门的无产者。居士肯供养布施,你也是无产阶级思想,最多保留了一点生活费,作生活上的保障,也不是饿肚子才叫无产阶级。佛是叫我们做个无产者嘛。

不要把出家变成“搬家”

可是由于不懂佛法,进了佛门佛陀的思想没装进去,出了家只是换了件衣服。逛马路、上街,这也买,那也买,寮房里什么都有,能海上师说:“有人出家的时候什么都不要,不到三年,什么都有了,这不叫出家,叫搬家。”寮房里东西堆满,床底还有皮鞋,墙角还有酒瓶,银行里存款十几万,经常打听股票行情,那完全成资产阶级了。

不要在释迦佛的精舍里搞贸易

寺庙的土地不会说话,也没有脑筋,房子也不会说话,也没有脑筋,只有住在里边的人有脑筋。动不是佛教的脑筋,在寺院搞贸易,墙角落里还有算命的,这还像释迦佛的精舍和佛弟子的学府吗?

培养人才要成为佛门栋梁,扫除一切污染

我对请我去弘法的人讲过:“感谢你提供我一个弘法的机会,不过话说在前面,请不请由你,要我来,如果发现有世俗气的地方,我要开口讲话的。”不报释迦佛的恩,我来干什么?难道是为了吃口饭吗?所以大家好好发心,凡是我们在的地方,就把非佛教的歪风邪气,世俗污染全部扫出去!保持佛门的清净。要在佛门搞清洁工作也不容易,还得逐步逐步来。我们培养人才的目的,是培养你们将来成为佛门的栋梁,把佛门里的垃圾扫扫干净。

(2001.4.14第四讲完,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人格心理学 (19)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要在心理上接受教育

本次提要:
■ 人类或多或少有些精神不正常
■ 心病要用心药医
■ 心理上的病要在心理上转变
■ 人是能改造的
■ 语言也能改造成流畅动听

人类或多或少有些精神不正常

我们讲人格心理学讲到心理治疗,如今的时代,在国外心理科学被认为是头等重要的。以前的“身心医学”,现在叫“心身医学”,心放在第一位。国外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类70%以上全有心理病,也就是说或多或少有些精神不正常。在解放前上海已经有心理治疗这一科,我年轻时最熟悉的就是黄嘉音,跟他合作的叫粟仲华,是当时上海精神病院院长,他们特别提倡心理治疗,说:“吃药打针治不好的病,就要用不吃药打针的方法来治。”今天我们不专讲心理治疗,只把它作为人格心理学的一个部分提一提。

心病要用心药医

我以往从事过心理治疗工作,通过心理治疗,确实有些医药无效的病也好了。简单扼要说,心理治疗的方法就是由心理治疗医生给你指导,你要按照他的指导努力去做。如果病人不听医生话,学生不听老师话,就起不了作用,你不接受嘛。教育只是让你看到自己的缺点,起作用的还是你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改造自己。这种恶劣的脾气,奇形怪状的心态,任性放纵的习气,歇斯底里的自我夸张,为了取得人家的同情和掩饰自己的错误所表现出来的有气无力,这种病不在身上,在心里。古人也说:“心病要用心药医”,当然还包括你放不下的刺激,想不通的矛盾,那就要用智慧的语言来给你启迪,使你转变,使你觉悟。

心理上的病要在心理上转变

如果认为“我的病医生看不好,药吃不好”,从心理卫生来说,有这种病,叫“心理病”,表现在身上有点不舒服,胃胀、头疼、失眠等,医生取个名字叫“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生理上表现出来的种种症状是一个表面现象,真正的病在心里。如果药吃不好,又不愿接受心理上的教育,这算什么病呢?那种病可以说是无可救药的病,既不吃草药,也不吃心药,整天胡思乱想,岂不可怕?如果佛弟子这样愚痴,怎能做人天师表?出家更要做人天的榜样,消除自己的愚蠢,改变自己的习气,表现自己的智慧。

人是能改造的

人是可以自我改造的。我这个身子就是经过改造的。举两件事说说,以前有个时期,出家人不敢穿出家的衣服。有一次我到一个居士家,他们以为我是出家人,说“你很像一个出家人”。其实我小时候是走路摇晃,靠着墙壁拖着走的。你们的威仪还不是出家以后学来的?老师只能给你启发,要你自己改造自己,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语言也能改造成流畅动听

语言也能改造。我小时连自己的姓名都说不出来,今天已完全不是原来的语言,我的语言是经过我自己改造的,也不用再记住当初训练说话时要掌握的几个原则,开口就能说。你们能够听得出来,我从第一句话到最后一句,全是带有一种波浪形的节奏,如果不通过刻苦的改造,能成功吗?我说话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都没有很重的爆出来,也没有两个字连得很紧,也没有不连贯的表现,也没有直龙通的说,是有起伏的抑扬顿挫,你们听了两个小时,我也没有“这个,这个,啊”,“那个,那个,啊”,以及那么多的“就是嘛”无义词。我不信一个人改造不过来,我就是改造过来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