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想得开与想不开


   日期:2011/3/26 7: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想得开与想不开[摘编]

放得下,想得开,是一种心境。古人言:大度容天下难容之物。唐诗里有“春风大度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史书上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智,”说的都是关于人修身养性的道理,具体落实到人的行动和实践中去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放得下和想得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劝别人的时候会说“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当,要拿得起,放得下”是的,生活中我们容易做得到的是拿得起。在家里,不管大事小事我们都别无选择的要扛得起,在苦再累也毫无怨言,千斤重担一肩挑;在单位,不管大事小事我们会默默无闻的干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教好学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在社会,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亲情、朋友、亲戚、同事等等,整天忙于于奔波,身心俱已疲惫。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天为了工作、生活和事业在竞争激烈、烦杂无序的拼搏,就好比人一生都在负重前行,难免要心态失衡,焦虑烦躁。我记得一个哲理故事是这样的:一个非常虔诚的信徒经过漫长的跋涉,历尽千辛万苦受尽了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终于见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得道高僧,他请求被收下时说道,智者啊,你看我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你就收下我吧,智者笑道我们过去这一条河好吗,过去之后,智者对年轻人说,你能背着这还自嘲船前行吗?年轻人大悟。人生没有不能放得下的事,只有看自己是否放得下,想得开。拿得起是我们的才能本领,放得下想得开是我们的心胸智慧,那是人成熟后生命的质的飞跃。

放得下想得开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它需要我们经常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情。当今社会,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浮躁的环境里,人们容易心绪不宁,下岗、失业、婚姻、考试,职业、家庭等等给现代人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然而对于这一切无论成败我们都应当想得开,向前看,乐观豁达。有一对老年夫妇有两个女儿,大的家开了个染房,二女儿家做雨扇,夫妇两个整天愁眉不展,没个笑容,别人不解,他们道出了自己的忧虑,别人哈哈笑道你们换个角度去想啊。是啊,车到山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换个角度去思考人就会看到希望,就会感到快乐。

放得下想得开还需要我们经常的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自己不要过于苛求,学会宽容和善待自己,对他人不要过于精明,要多理解、赞扬和鼓励,工作中面对压力和困难偶尔也可屈服无需过分坚持,放一放,想一想,理一理思路,调一调情绪,再重新振作,退步是为了更大的进步。

为什么“开”心是福?想开了。人想开的时候,心灵之门是敞开的,什么都看清了,就不怕了。人的恐惧都来自看不清,想开了,恐惧没有了,心情就好了,一好百好,人逢喜事精神爽。在想开的时候,人的目光是盯着光明的地方,生命处于一种开放状态,旺盛状态。

为什么“关”心是魔?想不开了。心灵之门关闭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觉得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黑暗。心灵之门一关,一切都看不清了。因为看不清而充满了一种警备、焦虑的心理,心情当然不好。

曾经看过一个小哲理故事,说的是:一个老太婆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家是给人洗衣服的,二女儿家是卖伞的。每到下雨天,老太婆就为大女儿犯愁,怕没有办法晒干衣服,不能挣钱;而到了晴天,又为二女儿难过,怕卖不出伞去,不能糊口。所以老太婆日复一日的沉浸在痛苦担忧中。后来让一个老和尚知道了,他去对老太婆说:老人家,恭喜你呀!你看,晴天你大女儿家发财,下雨天你二女儿家发财,你老真是福气啊!老太婆一听,豁然开朗。从此老太婆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过活得非常幸福。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那个以前的老太婆。所以当你遇到困难与挫折甚至严重打击的时候,不要钻牛角尖,不妨换个角度思考,自己当一回老和尚,劝解自己,也许生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了。

有个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企业家,事业很成功,对家里毫不顾念。几乎得到了一切的企业家所得到的仍然不满意,觉得上天应该给自己更多。有一天,经妻子一再恳求,他带着妻子和儿子到野外去兜风。谁知中途车子出了意外,跷在悬崖上千钧一发。面临生命危机,全家人前所未有的团结,用尽所有的智慧,终于脱险了。脱险后的企业家好像脱胎换骨了一般,他觉得一切都满足了。对爱人、对孩子、对所有人都充满了爱心,每一天都过得很开心。

也正所谓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听了这个故事,仔细体味,这个“福”字其实是经过大难的人自己给自己的,他对人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大难之后,想开了,人的生命状态从一种狭隘的、关闭的状态转化为一种开放的旺盛的状态。

做人,光明磊落,如日月皎然,行事,经得起诱惑,抗得住打击。这样的人生,丰富而多彩,丰盈而充实,轻松而快乐。当我们的心头布满阴霾时,如何云开雾散?当我们被各种压力压迫得步履维艰时,如何让脚步轻舞飞扬?有智者在我们耳边一再告诫:想开,想开,想开就是快乐,想开就是幸福!曾经在一篇《养生之道?想得开》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人这一生,最要紧也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这三个字,想得开”。想得开,一种有弹性的生活方式。一个想得开的人,不仅放得下,而且挺得住。这样说来想得开真是一枚开心果、一粒解烦丹、一道欢喜禅。……

摘自  净土修行必读第三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想不开       放下)(五明学佛网:想不开       放下)  

 郑石岩教授:禅语空人心 第十讲 放下攀缘本来佛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惟觉法师: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净界法师:临命终时能否过关 放下因缘观照现前 

 梦参法师: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慧门禅师:放下 看破 自在 

 慧门禅师:慧门禅师谈“放下” 

 明一法师:放下就如此痛快 

 梦参法师:看破放下 日常生活与佛法结合 

 王骧陆居士:简捷放下法门 

 如瑞法师:法句经开示 放下 精进 

 如瑞法师:法句经开示 放下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