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白云禅师:最后才知道—禅那末后句  |                                                                                                                
  ||
| 
	     |   
  ||
  
	 最后才知道—禅那末后句 白云老禅师著  头重脚轻   问:梁武帝就教达祖,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云:廓然无圣。   毕竟意旨如何?   答:露柱儿撑着点!   问:有何交涉?   答:大小肠源头非屎尿!   问:何来排泄物?   答:不识缘境,无异是造屎尿的机器!   来客不悦,悻然道:难圆意旨,浪费了草鞋钱!   吾对曰:穿西装、打领带、着皮鞋的,不一定都是绅士!     末后句   哪咤不是太子,李靖托塔称王,与帝王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   座下!既是风马牛,何须硬要与之为伍?   体取些,立锥原本头重脚轻!   赏罚分明   问:听说禅师喜好饲鱼养鸟?   答:不是喜好。   问:为的是甚么?   答:鱼游鸟唱。   谓:回归大自然,众乐乐不是更好?   云:满足口馋者,便宜猎杀者。   谓:是善心放生?   云:放彼自生,命处危境。   谓:宇寰林野,何处不是鱼鸟?   云:自然的归自然!     末后句   煮鱼烤鸟,鱼鸟全都来自林野。   饲鱼养鸟,鱼鸟全都来自猎者。   口馋者,是市场的消费者。   猎杀者,是市场的生产者。   消费者说:有市场必有消费者。   生产者说:有市场才有生产者。   见仁见智之说,总归列益在我;是仁是智的分别,仍在强词范畴。   座下!杀生的不慈悲,放生的可是慈悲?!杀生肯定是恶行,放生若不谨慎,造成讥嫌,也不能说:没有恶行!   何以故?   无心之过,因果赏罚分明,没有方便!   豪门主人   问:云何相对中求得绝对?   答:春夏秋冬。   问:如何从烦恼中求得菩提?   答:春暖华开。   问:如何业中显道?   答:冬雪大地净。   问:如何体取?如何着手?   答:冰天雪地中莫为探险!     末后句   阁楼上打睡,别墅里打工。   当知收破铜烂的,尽在冷巷穷弄中吆喝!   座下!年年月月寄以希望,日日时时肯下工夫;久远的毕竟离佛遥远,现前的抓住,即是豪门中主人!切记:   是日已过,如少水鱼。   更何况生命短暂,无暇等待干凅时!   当下即是   问:坐拥道场,所为何事?   答:来路与去路!   问:岂不是吃喝拉撒过一生?   答:日昨迷惘,今朝泡冷水!   问:明日又如何?   答:莫做挨饿的有钱人!     末后句   当知现今所作,即是未来所受;切莫穷究过去,时久无异是慢性自杀!   三世因果说理,及时精勤是事;事证理圆,当下即道!   座下!是行者,面对现前;凡所作持,决定坐拥道场以后,孰利孰害,玩忽肯定沉沦!   无相自在   问:云何福德?   答:福是乐受果,德是行为因。   问:云何功德?   答:功是利乐果,德是修养因。   问:如何分辨?   答:行饶益功德,成福德善缘。   问:如何着手?   答:布施供养,欢喜付出;唯彼此不至伤害,反得利益,是行为的着眼点。     末后句   求福德,先行功德;做功德,须三轮体空;所谓三轮体空者,即施者、受者、所施物,无相自在。   座下!求之一字,是心愿,是胜行,讲求自他两利;虽然有舍取,但不分别,不计较,不执着;以虔诚之意,平等之心,彼此无伤,无相自在。   尤其是,自净其意,不可贪求;俱诸佛法,悉皆饶益!   鸟之着处   问:飞鸟临空,爪痕何处?   答:空虚不容物,云淡风也轻!   问:如何是虚空?   答:物尽尘消!   问:会是甚么面目?   答:本来面目!   问:无有商量余地?   答:诸障丛生,祇为图个商量!     末后句   莫道有疑有悟,且看日升月落!   抓住了,道在眼前;错过了,唯待明朝!   座下!飞鸟临空觅爪痕,何不探究鸟之着处?且参看。   莫做造粪机器   问:云何自性散乱?   答:诱因无主。   问:云何外散乱?   答:善心着欲。   问:云何内散乱?   答:心猿意马。   问:云何相散乱?   答:假道学者。   问:云何粗重散乱?   答:大权在握。   问:云何作意散乱?   答:顾影自怜。   末后句   散即失焦,乱乃失控;如风雨雷电,少了刘姥姥逛大观园的心情;倒像小说中的东方不败,从头到尾,一无是处!   毕竟熏习菩提的行者,一旦自证,即忘形狂傲,真已为大事圆成;殊不知,还有必须证自证的紧要课题,经得起时空中的实相无相、是否泰山崩于眼前,而双目如如不动!   座下!聚焦不散,全程掌控,景境数说道踪;亦如御厨调理满汉全席,品味者,觉知营养价值何处!不然,在座的君王臣子,只不过是一个个酒囊饭袋,一部部造粪的机器而已!   情识作用   问:皓月当空夜宁静,如何是处?   答:捧钵打水,载月回寮!   问:回寮之后?   答:单上打睡,信施难消!   问:如何理所当然?   谓:钵破水洒,管它月缺月圆!   问:如何得自在?   吾对曰:守夜的,看月的,座下在意的,无不是自在处!     末后句   皓月无常,宁夜无常;无常既如是,座下许多分别计较,自在如纸鹞断线。   不是么?切莫问,情归何处!   彩色人生   问:云何妄想?   答:贫苦时,想做朱元璋。   问:云何迷惑?   答:睡梦中,财神报喜讯。   问:云何烦恼?   答:森林里,找不到回家的路。   问:云何菩提?   答:夜行人,遥见荒原远处有一丝灯光。   问:云何般若?   答:饥渴时,自己寻找饮食。     末后句   人生旅程中,有苦乐、有对错、有成败、有爱恨,有情仇,原本是世间不可避免的际遇;问题是、生活在相对的现实里,如何具备有面对的修养,从中能辨识,能探讨,更能于中有所发现;终究,历经时空,逐步突破,获得绝对的饶益性。   座下!人生的过程,难免或多或少有所缺失,祇要不将希望和理想,寄托于遥远的、未知的他日,又能精勤于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现在;那么、无论是过去或未来,必然于人生的画布上,涂满的、都是绚丽的彩色!   做个好读的学生   问:云何六根都摄,烦恼即至?   答:多了一个见字,少了一个读字!   问:云何六尘清净,菩提失踪?   答:莲华盛开,不舍污泥!   问:八识如虚空时如何?   答:除非识中无一物!   问:设若心念不动时如何?   答:无异顽石朽木!   谓:学人不会?   云:学人永远不识佛菩萨!     末后句   根尘相触,转识成智;心念及处,菩提即藏于心念之中。有道是:   无明则惑,正念得觉,心识中对佛菩萨熟谙的有多少?相较之下,可以肯定修养的功德值;同时,也可以发现学佛的行程中,是厌弃业的负荷能力,道的化解工夫!   座下!失足落水而亡的人,是不是自以为见的多了?如果,一生投入读的谦逊,即使落水,也不会失足;绝情的死神,又岂能轻易索人性命!   秋风不舞叶   庭前落叶满地,野僧持帚清扫;适巧有居士来访,见后趋步向前,言道:   「老师父!这事交给弟子做。」   闻言,询问他:   「你家可有这个?」   「有!」   「清除了?是你自己?」   居士点点头,待立不语,似有所思;随即作礼离去。临走时,不禁欢喜,回首言道:   「老师父,叶落满地,大好游戏;真是感激,别不嫌弃。」   眼见他走远了,心地里不禁暗骂道:   「臭小子!你是烧了它?还是埋了它?」   活着的死人   问:云何寝食难安?   答:忘了本能。   问:色身障,可以找医生;法身障,又该如何?   答:色尘缘境,容易成陷阱。   问:小心谨慎,可以避免?   答:少了洒脱自在!   问:除掉系缚?   答:谁为之系缚!   谓:太多的无奈,不免归咎宿命!   云:何以甘做活死人?!     末后句   陋室有春天,贵在但取一瓢饮。   金龙坐宝椅,毕竟维时亦有限。   正所谓:   人生真谛,不是欲念求得满足!   座下!非非想之余,是否知晓:   人世间,角色万千;   若洽当,与他无诤。   不是么?!   当你拥有全世界:   是否?!真的心满意足了呢?   会快乐吗?!   小心被绑得喘不过气来!   保命之道   问:刀剑是利器,何以能活人?   答:以毒可以攻毒!   问:没有杀戮之嫌?   答:人世间没有绝杀之事!   问:如是说,佛戒作么生?   答:当犯之机,诫之莫犯!   谓:利器在手,权利在心;是行者,该如何拿捏?   云:业道之识,深察其中成份,尤其是熏习的工夫!     末后句   饥而食,寒而衣;于饥寒、本无贵贱,于衣食,却有贫富。   座下!古谚云:饱暖思YIN欲,饥寒起盗心。孰是孰非?如何拿捏?心里必须有把尺!   不是么?!戒之不犯,定在不乱,慧则不痴;三学具足,三毒化于灰烬;不然,刀剑止于利器,活人性命不保!   命运操之在我   问:如何是天堂?   答:洒脱不自在。   问:如何是地狱?   答:处身大戈壁。   问:如何是人间?   答:我是他非。   问:如何是畜生?   答:大小通吃。   问:如何是阿修罗?   答:极处聚焦。   问:如何是鬼类?   答:梦幻泡影,多了惊悚!     末后句    六道如轮 人居其中    分别业力 五趣投奔    随业游走 起落浮沉    觉醒出离 菩提道行   座下!六道轮回,五趣受果,悉皆是业力所订;因此,学佛行人,觉知造作成业,何如修行成道!   同样是行为所使,一切唯心,集积智慧的德行,养护五蕴的调适;入于八不中道,破偏立正,终究可以圆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是么!有如失足落水,若已曾经熟谙泳技,是则活命、自可主宰!   求人不如求自己   问:船毁物流散,浮沉大海时如何?   答:非生即死!   谓:蝼蚁尚且贪生,当然希冀到彼岸!   云:希冀乃众生,力度是菩萨!   问:如何力度?   答:未落大海之前,座下做什么?   谓:学佛修行,也曾布施供养!   云:是其时,心念中所起的是什么?   谓:行善做功德!   云:来生福报有份!   问:不能成道,往生极乐世界么?   答:想移民,办张绿卡,也得条件符合!   问:请示下手处,能得力度之便?   吾对曰:死里求生存,觉知眼前事;     拼着喊救命,力竭身也亡!   座下可知,远水救不了近火!   末后句   西方路遥资具足 三圣降临接引走   从此三界无业迹 九品莲台是渡头   即非第一   问:云何智慧第一?   答:地上的,水底的。   问:云何神通第一?   答:圆通无碍。   问:云何头陀第一?   答:蜜蜂族群。   问:云何天眼第一?   答:天涯若毗邻。   问:云何解空第一?   答:漠原一粒沙。   问:云何说法第一?   答:长江水。   问:云何论议第一?   答:地底里。   问:云何持律第一?   答:黑夜雨中行。   问:云何密行第一?   答:心深处着的。   问:云何多闻第一?   答:品而不藏。     末后句   一所学校,各班各级,都有第一。   一次联考,许多第一,谁是第一。   所谓第一者,即非第一,是名第一。   何以故?   譬如金氏纪录,不同的时空背景,皆有破纪录,改写纪录的机会,不可能是纪录唯一的保持者。   但是,学佛之道,法门无量,终归唯一佛乘,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一等无差别的如来成就之位!   座下!专业专长,莫着第一;修养出色,旨在饶益有情众生。   即使少了长才,若能尽一份心,也不亏人世间来去走一回!   妄想杂念   问:载舟覆舟,是谁的过错?   答:舟上人!   问:不是因风起浪么?   答:非因、非缘、非自然性。    问:人、舟、水之间,作么生会?   答:是因、是缘、是自然性。   来客默然,怀疑离去。     末后句   识心分别,徒招没趣;宗下行人,首须照顾自己的起心动念;   尤其是行于菩提道上,志在求得解脱,趋往涅槃,怎有许多妄想杂念!   座下!水无人少价,人无水不活;载舟覆舟,俱无是非,问题   在驾舟之人,所为何来?不然,索性仰首问苍天:   来此人间世,孰为之驱使?!   印象深刻   问:禅堂无老鼠,南泉斩猫何意?   答:是富家子,甘愿做败家子!   谓:岂不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么?   答:舵手赏罚,慈悲心切!   谓:且放过,不是更加慈悲么?   答:与会的不安份,往往剥削了他人!   谓:毕竟无罪的是猫啊!   吾对曰:不学乃师过。如果懂得地藏大愿,是则、不得成佛,又有何妨?!     末后句   谚言:宁愿活着时令人厌恶,也不要死后挨人咀咒!   座下!清净因污垢而显,弹奏于月半着手;不时杀伐一翻,兴起狂风暴雨,很可能印象深刻!   木佛非佛   问:烧佛取舍利、竟境如何?   答:取暖是真!   问:不在意忤逆之嫌?   答:寄双亲家书,可真有跪禀者?!   谓:古人如此,今人鲜见;不跪禀,不定是忤逆;但虔诚之心,可以称道!   云:毕竟木佛非佛!     末后句   佛像表征智慧和精神,行礼跪拜,全在心念之所及;是故,宗下有佛教弟子,更有学佛弟子。   座下!馨香一柱,心香一柱;识得的和计着的,分别内外,总不舍一个「相」字。体悟了,则行高山,走海底,同样清凉!   不是么?!   金佛铜佛,木佛土佛,尽都是造作之佛;君不闻,金刚般若经中有句。谓: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得见如来   心念震动时   有师徒二人,得信众布施山间一处砖瓦小屋,其屋内空无一物;乃师习性静居,故欢喜受施,立意辟作阿兰若。   师问:此处可好?   徒云:一间空屋,如何安身?!   师曰:一应俱全,怎说空屋?   徒谓:没有床,没有桌椅,更无厨具毛厕,怎说一应俱全?!   师曰:大间的是佛堂,中间的是客堂,左侧的是寮房,右侧的是厨厕,不是全有了么!   徒无语,心念不明,痴立当地。   师见状,随问道:   「时正午时,饿了吗?后山资源丰富,不愁啦!。」   徒闻言,灵光闪处,心忖:   「随师多年,云水生涯,怎也不曾愁着;不是么?一切现陈!」     末后句   耽心骇怕,无非是庸人自扰。   想的太多,多因追逐逸乐。   座下参访知识,抬眼竖耳,处处有路标,在在木铎声,悉可顿开茅舍!   虽然如是,当记取,心念震动时,脚步跟着跨出!   少不了吃睡   问:云何有所不为?   答:来去自在。   谓:岂不是有所为?!   云:该吃就吃,该睡就睡!   谓:与世俗之人何异?   云:世俗中没有你?   谓:学佛之人,超尘脱俗!   云:不吃不睡?   谓:昼夜六时,精进不懈!   云:不饿也不累?!     末后句   山洪暴流有时尽   细水潺然无尽期   学佛行者同具色身,可以不贪爱,却也不可损害;修行是毕生事业,限期取证,梵行止于体验。   座下!少了健康的色身,如何成就觉道的法身?!更何况,行住坐卧,起心动念,但能与生死攸关,相应于菩提道行!   切莫徒耗了   客问:月黑风高,云层深厚,伸手不见五指;这时候,该如何是好?   吾曰:梦里见周公!   客谓:道在汝边,怎能徒耗时光?   对曰:座下已经耗了的、不是么?!   客不悦:答非所问,错闻知识!   老野笑道:黑夜小心迷了路;因为,岔路口,路标上的字也看不分明!     末后句   与其挑剔他人的过失,不如警觉自己的缺点;一旦有意展现自己的优越,必须先要检视已具的修养,是否经得起考验!   切记:谦虚是一种美德。   山水之外   问:行脚有异于游山玩水吗?   答:山水间,尽舍尘俗事。   问:多少旅游者,不都是如此?   答:吃喝玩乐,物质享受,最多有一分精神调剂而已!   问:情识作用,不都是心意情景么?   答:少了思惟修!   问:业作中不是有道情吗?   答:静虑远诸感性和理性!   问:岂非变成木石之无情?   答:荣、固然是生态,枯、不定是死亡!   问:同是心念之所及,何来许多计量?!   云:虚空清净,犹效些许!     末后句   初入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进入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住门内,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座下!有山有水少遗憾,有山无水多遗憾,无山有水有造作。   请问:无山无水之时,又作么生道?!   嗨!山中莫迷路,水里远危机,还是小心一些的好!   了为开始   客问:读书不多,阅历也少,加上资质太差,是否可以修学禅那?   吾曰:外缘的激励,可以开发内在无限的潜力!   客问:如何下手?   吾答:了生正知,解脱自然。   客问:一了即百了么?   吾答:一悟不过微尘的颗粒!   客问:大悟时是甚么境界?   吾答:一顿饿了,一顿饱了!     末后句   所谓了义:   认为完了,是消极,等死的想法。   必须明了,是积极,进取的作为。   故说:明了,明白了,明明白白了!   一念之间   问:做贼的喊捉贼,机灵吗?   答:自造囹圄!   问:敢问机灵事?   答:溺水求生,僥幸不在机灵!   问:总不舍自导自演的人间事,不是么?   答:座下入戏太深!   谓:人生舞台,自成角色,何在意官兵抓宵小?!时节因缘,总不免身不由己!   云:既然如是,因何单挑贼人一脚?   谓:容易讨好观众?!   云:别忘了道长魔消!   末后句   执着不是顽固,行修最忌取巧!   善能办别利害,智慧方见菩提!   座下!手持刀剑,杀人活人,一念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