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宽运法师:心在哪里?如何变大、变小?


   日期:2020/5/10 18: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心在哪里?如何变大、变小?

  我们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开坛洒净当天,中午过堂的时候,我为信众们讲了《华严经》「一微尘」中含容三千大千世界的观念──所谓「芥子纳须弥」,又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显示心量之无穷。
  可是有信众听后,觉得这个实在太抽象了,不好了解,跑来问我:「大和尚啊!我听了你讲的开示,似懂非懂,还是不明白呀。可否请您慈悲再讲得清楚一些呢?」于是我就为他讲了下面这段说话及故事,现放在网上,希望跟大家一同分享、交流:
   我们的心,梵语称为Citta,不但是肉体的物质器官。据《四卷楞伽经注》举自性清净心、虑知心之二心。《止观》举质多心、草木心、精集精要心之三心。《大日经疏》举质多心与干栗驮心之二心。干栗驮心附肉团心与真实心之二义。法相宗于《唯识述记》与《唯识枢要》举质多(心)、末那(意)、毘若底(识)之三心。《宗镜录》举纥利陀心(肉团心)、缘虑心、质多心、干栗驮心(坚实心)之四心。《三藏法数.十九》举肉团心、缘虑心、积聚精要心、坚实心之四心。等等。
  以上多种的心,都有不同的解释;我们一般是指自性清净心或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由于自性本来清净,只因被妄想、执着所蒙蔽,因此,心,可以扩大,也可缩小。心大,就是大量、大度;心小,就是小心眼儿,气量狭窄。那么,谁的心量最大呢?就是世间上最伟大的导师佛陀;佛陀的心量最大,大得无边无际,能够包容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原因就是因为他全完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而且是彻底的无我。相反地,世间人们的心量大小各有不同,凡是修养越高、德行越好的人,心胸就越开阔,越豁达,反之则没有气量,俗语所谓「鼠肚鸡肠」。
   从前,一处乡村地方的寺院,一位法师正在大殿里拈香拜佛,此时来了一个求道的信众,恭敬的问道:「请问师父,常常听说,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就要看他的心量有多大,但怎样才能量出心的大小呢?」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确实不好回答;这位法师用眼看了他一下,不慌不忙的答道:「好吧!我现在教你一些方法,你必须依照我所说的去做,做完了,自然就会明白。」信众非常开心地说:「真的吗?请你说吧!我必定十足十地去实行。」法师说:「请施主你马上把眼睛闭上,其他一切事情都不要想,专注地在心里用意识构造一根毫毛,必须在一分钟时间内完成。开始。」
   信众闭上双目,凝思冥想。一分钟后,法师问:「你心里的那根毫毛造好了吗?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
  「造好了。」信众清楚、嘹亮地说:「我心中的这根毫毛尖而细长,清晰可辨。」
  「好,真好!」法师夸赞地说:「请施主重新在心里建造一座宝塔,同样必须在一分钟之内完成。」
  信众按照法师的提示,闭目凝思,默默的于心里构筑成一座宝塔:高耸巍峨,外表壮观,形状奇特,色彩柔和,结构合理,装潢精美,飞檐翘起,琉璃瓦鲜亮,想象得非常快速、生动。
  没多久,「造好了!」信众得意洋洋于自己的天才,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就能想象出、构筑成如此庄严、精妙的宝塔来,可见自己的思维何等的敏捷、何等的智慧!可无愧地说,这座宝塔的造成完全是心灵的杰作,绝非「抄袭」其他寺庙建筑的赝品。所以他笑眯眯地告诉法师宝塔建造已「竣工」了。
  法师早已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面带诚挚的微笑说:「施主真聪明,那么现在你该知道这个「心」,到底有多大了吧!」信众听到法师这样说,立刻愣了一下,但未完全理解法师说话的深义,只是眨动着双眼用心地琢磨。法师继续开导说:「在同样的一分钟内,既然能塑造一根毫毛,也能建构一座高大、辉煌的宝塔,由此可见,心的大、小,完全可由自己来掌控的。」
  「噢!我明白了,原来心是可以变小,也可以变大的。」信众略有所悟地抢着说。
  「正是这样!」法师继续说下去:「所以,假如一个人把心压缩到很小很小,就只能塑造一根微不足道的毫毛;倘若一个人把心拓展开来,胸襟广阔,豁达大度,他所构建的不知比高崇入云的宝塔还要宏大多少倍哩。」
  「太精彩啦!法师!」信众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不止如此。」法师趁此契机,再进一步说明:「如果把我们的心能做到无限大的舒张,就会像太虚、宇宙那样浩翰无涯。那么,我们的心就会变得无穷无尽,如此,就能够承载下任何人、事、物。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佛陀的心量、智慧;我们的心要和佛陀的心一样,博大无际,包容天地,吞吐古今,海涵宇宙人间万事万物,这样的想法与行为,才是正确的啊!」
  「大师所说,真是至理名言!」信众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多谢大师的教诲,真是听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您让我终于明白了!」
  是啊!正如《摩诃止观.一下》曰:「一微尘中,有大千经卷,心中具一切佛法。」如果我们能放下我见、我执,把自己的心扩大、融入到无始无终的时间里、无际无涯的空间里,那就是大智慧、大修行了。当然我们还应谨记,开扩我们的心怀、实现远大的人生目标,必需要良师、益友,亦即是善知识的诱导、指引,而更重要的,还必须靠自己不懈努力地去实现。如此,才不致辜负这难得的、宝贵的人身与人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