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千僧斋罗汉​应供


   日期:2019/11/17 5: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千僧斋罗汉应供

  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大寺都铸有重达数千斤的大锅,俗称“干僧锅”o据说这是为供“千僧斋”而铸的,煮一锅饭能供干余僧众就餐。现今在普陀山文物馆陈列的两口大锅,一口即“千僧锅”,重1.5吨,侈口平治,口径达1.8米,深l米;一口叫“罗汉大锅”重1.2吨,口径1.4米,深0.8米。

  千僧锅为打“千僧斋”而铸,“千僧斋”全称“千僧大斋”。传说普陀山打千僧斋,总有罗汉来应供。有一年,江西有个叫彭大融的居士,到普陀来进香礼佛,为感菩萨慈恩,特在前寺打千僧斋,斋后正在殿前接待众僧之时,忽然有个老年僧人走上前来,赠送给他一尊铜佛像,正当他抬起头来要表示感谢时,却已不见那僧人的踪影。瞬时,彭居士省悟.这是虔诚礼佛打斋得到感应,使亲身遇见罗汉应供。他立即来到客房,研墨濡笔揣写书作一副,记述经过,其词曰:“航海朝礼普陀山,设斋报恩供千僧;幸蒙老僧赠圣像,定是应真阿罗汉”。关于罗汉应供,还有个有趣的传说;从前有座大寺,寺里拥有千百亩田产,当家雇了十八个长工从事耕种等农事,这十八个年轻力壮的长工,个个生得腰圆膀粗,他们虔诚纯厚,终年素茶淡饭,默默耕种,不计辛劳。观音菩萨有心引度他们皈依佛门,于是使变作一个老年妇女,到此寺院烧饭。寺里有三百六十个和尚,又有百多号打杂的,再加上这十八个长工,平时用餐的都在五百人左右,遇到打梁王做佛事,则往往有干人之多,烧饭的活很重,饭镬犹如前面提到的罗汉锅这么大,镬盖须得有几个人扛抬,可是那“老妇”人从来不请求他人帮忙,一日二饭二粥,每餐都能准时开饭,而且饭菜喷喷香,从来不糊不焦。

  那十八个长工天天到饭堂用餐,都看着这老妇人轻巧地干这么繁重的活,感到很奇怪,他们想这是平常人能干得了的吗?于是,有一天,他们趁从米仓送米到饭堂的时候,故意在米里掺和了几把谷粒,想试一试这老妇人有什么办法?烧饭时观音一瞟眼便知这是那些长工做的手脚,于是她将米一筐筐倒进淘米箩里,用手一掏,说一声“浮谷不浮米”,话音刚落,所有谷粒、秕杂全浮到水面,烧出来的饭比以往更加白净。长工们做工回到饭堂,盛来饭一吃,竟不见一颗谷粒和秕子,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惊呆了。都想,要不是天上神仙,谁能有这么大的能耐呢!于是他们一齐来到伙房,齐刷刷跪在老妇人面前,口称阿弥陀佛,求神仙菩萨宽恕冒犯之罪。此时,老妇人说:“实不相瞒,我便是南海观世音,特来此度诸位,你们愿意跟我皈依佛门,共修正果吗?”十八个长工齐声说愿意。就这样,观世音菩萨带着他们到了普陀山,修炼成了十八罗汉。这以后,普陀山所有观音殿的两侧,都塑有十八罗汉像。听说从此普陀山寺院打“干僧斋”,也时有罗汉应供的事出现,只是凡人不识而已。

  关于干僧斋,煮云法师曾有记叙,现略述大意如下:干僧斋的由来,是始于佛世时目莲尊者。目莲为欲救拔他的母亲脱离饿鬼、饥渴、火烧之苦,于七月十五日设斋供养诸大菩萨贤圣僧,因此功德,迥向其母脱苦生天。后来的檀信居士们为了要超度已亡故先人,俾其植福延生,就到名山古刹的大丛林里,打斋供养清净福田僧。不过斋供的名称也各有不同,在内地有腐斋(豆腐斋)、年斋、上堂斋、千僧斋等种种不同,不过在普通的腐斋、年斋和如意斋,没有什么重要,如果打到上堂大斋的话,就得要请本寺和尚(主持)上堂说法。在普陀山大香会期间(从农历正月初一到二月十九)都有几次千僧大斋。打千僧斋,小庵是不举行的三大丛林中唯有前、后两寺才举行,因为前、后寺地方大,执事全,如果有一千个和尚来应供(有时多至六千人),巷定要有煮饭的千僧大锅。打千僧斋通告牌要在三天前挂在大门外.招示全山僧众,届时来寺应供。干僧斋的仪式相当隆重,和尚上堂说法和斋主请法的那一幕,犹如皇帝上朝一样,先由堂客、纠察师集合大众师至法堂,知客僧引导打斋的施主至说法堂站立,再由维那师鸣磬说:-钟鼓齐鸣往方丈迎请和尚!’’到了方丈宝,斋主执香由知客僧引至和尚前礼毕,和尚登座,斋主上香顶礼,知客僧拈香礼拜,长跪合掌,代表斋主白词,大意是:_仰白和尚,大慈忍听,今有×省×县××信士来山进香,为植福延生事,敬设千僧大斋一堂,供养两序诸师,恭请和尚,上堂说法,瞢利人天。惟顾和尚慈悲默然允许,下情无任感佩,恳祷之至!"此时维那师呼:“末后先行”,丈室里大钟大鼓一齐敲响,这时全班执事随行。最前面有两面长幡大旗导路,跟着两旁大众,和尚前面有两只提炉,有传炉的侍者,和尚身边有四个侍者,一人执说法的柱杖,一人执拂尘,一人捧钵,一人捧具。和尚身穿黄海青大袍,披大红祖衣,挂大念佛珠,肃穆威仪,步至法堂。维那师鸣磐一下,钟鼓齐停,和尚札佛升座,大众唱香赞华,有烧香师拈香展大具顶礼三拜,走上去接侍者手中柱杖,四个侍者一齐退下,维那师呼:“梵音龙象众,当观第一仪”,和尚接过柱杖震地一下,开始说法,斋主跪听。说法毕,维那师又呼!“谛观法五法,法王法如是”。呼毕,和尚下座,斋主谢法。维那师说:“钟鼓齐鸣,送和尚回丈室。”然后佛前上供,和尚过斋堂应斋,斋主拜佛。饭毕结斋后念佛,由和尚领班,斋主随和尚后。此时千僧齐集,在大殿前丹墀里绕佛。知众师、知客师、纠察师全部出马,仪杖十分庄重,千余人齐齐整整的在那里一心不乱的念佛。绕佛毕,和尚进大殿向外站立,斋主跪在和尚面前合掌迎接众僧进殿,此时大殿门口有人结缘散徽,斋礼完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