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隋朝六大高僧的贡献


   日期:2019/4/10 15: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家都知道,隋朝短命,立国仅仅三十七年,但是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天下一统的朝代,却在政治、文化和经济等各个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隋朝不仅仅结束了南北朝长期以来纷乱、动荡的历史时期,更是为后来的大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朝,不仅仅国内发展繁荣,跟国外的接触更是频仍,而这恰恰为佛教的兴盛提供了最好的历史契机。

  终隋朝一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更为广泛,经书翻译、经典学习都达到了一个高潮,开宗立派的屡见不鲜,大德高僧更是层出不穷。这其中,有这么六位,在佛教历史上贡献颇多,佛门弟子不可不知。

  一、阇那崛多

  阇那崛多,属于印度佛教传播至中国,特定的佛教发展过程之一,译经阶段的外籍僧人。他本是印度犍陀罗国人,在北周时期跟随师傅一起到中国弘扬佛法,在那个时期将佛教经典翻译成汉文,是传播佛学最基本的途径。阇那崛多也不例外,到了长安以后,他们一众僧人在草堂寺一边传播佛学,一边翻译经文。但是,北周武帝为了扩充军备,打压当时富有的僧众集团,便下令所有僧人还俗耕种,大肆破坏寺庙,阇那崛多不得已便离开了长安。

  后来,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代周立国以后,不但废止了北周时期的禁佛政策,更是大力弘扬佛法。于是,又派人将阇那崛多请回了中国,住在隋朝的皇家寺院,长安大兴善寺。当时的大兴善寺,本来就是帝都最大的佛经翻译场地,精通佛法的阇那崛多的到来,更是为译经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他再次来到长安一直到他去世的近20年间,共组织翻译经书192卷之多,成为了隋朝佛教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铭记的一位大德高僧。

  二、达摩笈多

  达摩笈多,同样是隋朝著名的译经师之一,同时他还是隋朝名头响当当的“开皇三大士”之一,作为到中国传播佛学的南印度罗啰国人,他同样是跋山涉水、历经艰难险阻,才于公元590年形单影只地到达长安。

  笈多大师,达到长安之后,同样是住在皇家寺院,大兴善寺当中。开始的时候,他只是辅助阇那崛多进行经文翻译工作,同时根据自己所学向中国的僧人讲解佛学义理。后来,隋炀帝杨广单独为他,在洛阳的上林苑建造了一座经书翻译馆,直到他去世,经书翻译工作和佛学传播工作,始终在坚持,不但学佛的僧人对他推崇有加,周围的百姓更是对其尊重异常。几十年间,笔耕不辍、日以继夜,在他的带领下,共翻译经书达到9部46卷。

  三、彦琮

  彦琮,是我国本土人士,作为中国佛教历史上的,佛经翻译主事中国第一人,他一生著述颇丰。彦琮自幼出家,聪敏好学,精通梵文,最开始跟随达摩笈多进行佛经翻译。在此过程中,他将笈多从印度东来中国,一路的所见所闻、坎坷经历记录成册,写成了《大隋西国传》一书。

  后来,彦琮自己任佛经翻译主事之后,为了更好的弘扬佛学,将自己多年经文翻译过程中得出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制定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十条八备”经书翻译理论。自此以后,佛经翻译有了较为统一的翻译制式,终其一生,彦琮共主持翻译经文达万卷,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赞誉为“翻经大德”。

  四、慧远

  慧远,作为隋代中国本土高僧,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佛门的“僧中之龙”。他不但精通佛典,更是胆色过人,在北周武帝下令僧中还俗、大肆破坏佛法的过程中,不惜性命,挺身而出,据理力争,虽然最后还是没有能够挽回废佛的趋势,但他不畏死亡护法的表现,赢得当世和后世无数人的尊重。

  当然,作为齐隋泰斗,慧远大师在佛经翻译上的贡献及佛门学说上的贡献,也是极其重大的。在废佛令废止后,他先是到少林寺任主持,传播佛学,隋朝开国后,又住于大兴善寺,注疏佛经。在七十年的时间里,一共刊定译经一百多卷,并开坛讲筵,以自己独特的佛学见解,提出真性缘起的思想学说,成为了地论宗的代表人物,并为后世佛教八大宗之一的华严宗,开启了学说启蒙。

  五、智顗

  智顗大师,作为中国佛教八大宗之一,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对于佛门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要知道,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几百年间,虽然佛教发展蓬勃,但同时也是斑驳不堪,各种理义学说层出不穷,没有统一。而智顗大师,则以大乘佛教经典《法华经》为中心,通过总结整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几百年间,所有的思想体系和佛教义学,提出了一念三千的学说。

  不得不说,当时智顗大师的佛法学说,达到了佛教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高峰。通过将翻译成汉文的所有佛经,进行大量地、全面地综合分析、通力研究,他不但搞清楚了佛门学说的精髓,阐明了佛学思想要义,更是结合当时中国国家现状及本土宗教信仰,大胆新颖地将佛法推向了哲学的高峰。

  六、吉藏

  吉藏,作为隋朝三论宗的大师级人物,却是历经了陈国、隋朝、唐朝三个朝代,且因为他佛法精深、佛教义理见识非凡,在每个朝代都受到皇家的推崇,在民间也是盛名卓然。

  作为三论宗的实际创始人,吉藏法师一生不断地搜集佛教经典、并对其加以整理、注释、总结。因此,他能够广泛地涉猎,不同的佛教经典,先后为《中论观》《十二门论》等作注释,留下了近百卷的著作。通过这所有的经历,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佛教理论:观想念佛。终其一生,广弘佛法,先后教授佛门弟子千人之多,被后世称为“嘉祥大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隋唐       高僧)(五明学佛网:隋唐       高僧)  

 净因法师:一代高僧——正果法师 

 黄夏年教授:湖北高僧本焕长老的参禅与念佛说——《本焕长老 

 方立天教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佛教兴衰,教徒有责”— 

 洪修平教授: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 

 洪修平教授:明代四大高僧与三教合一 

 杨曾文教授:隋唐以前流行的主要禅法 

 杨维中教授:从隋唐佛道论争看道教心性思想的形成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请施庄为寺表(王维)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为僧等请上佛殿梁表(王维)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为舜阇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王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为幹和尚进《注仁王经》表(王维)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