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净土易往而无人 关键是缺乏厌离心


   日期:2018/12/17 13: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一些同修,如果在生活当中碰到一些挫折,或者忽然检查出了患有重病如癌症了。这时候他想到:哎呀!我要赶紧念佛求往生。后来经佛力加持,再复查癌症没有了——他就说是误诊了,那算了,我还得要干我的世俗事业。这是很多人的一种状态。可见生出真实的厌离心很难呐!西方极乐世界是“易往”——容易往生,万修万人去,但现状是“无人去”啊!佛说出这句话时,心是很悲悯、酸痛的。“无人去”说明什么?没有真实厌离娑婆、欣求净土的人啊!人们都在玩手段、搞虚假的东西,自欺欺人。所以我们对身口意三业不善的东西,要从真实心里面舍去它;对身口意三业善的东西,必须在真实心里面去作它。

  一、增强厌离心,净业才容易成功

  信、愿、行是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就是指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种心理状态,它来自智慧的观照。娑婆世界的众生都生活在八苦交煎里面,但往往很多人意识不到。娑婆世界意为堪忍——甘于忍受贪嗔痴三毒烦恼及种种不如意的苦难现实。如果能够敏锐地透过生命的现象知道它本体上的苦的话,就 有点智慧了。进而了解“苦”是由贪、嗔、痴、慢、疑等烦恼所招感,了解到因烦恼惑业感招五浊恶世的“依报”和陋劣身心的“正报”,我们自然就会生起一种强烈的厌离心。

  所以这种厌离心也是一种智慧的透显——是通过对现实的观照而产生厌离,这个厌离一定要有一个新的参照系,即要有一个超然的存在——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即一真法界。它其实也是我们清净心里面所升华出来的一种参照系,通过认知、接纳、信受、神往,而后才会产生的一种心理。所以厌离和欣求正好是一体两面——由厌离激发出了欣求,由欣求一真法界的清净,又带动了厌离心,彼此互相增上(正如死囚犯对监狱的厌离和对故乡的向往,净土行人亦复如是)。众生有的是从厌离心开始入道,有的是从欣求心开始入道,无论从哪个开始,它都会产生一种相互影响、增上互动的效果。

  确实,如果净业行人对娑婆世界没有厌离心,他的愿就不恳切,就会贪生怕死,执着轮回。贪生怕死就是对“我”的执着,身见还没有看破,就有一种贪恋执着。就好像有的念佛人虽然也每天念佛,但实际上天天牵挂的是世间事业;还有的人甚至说“我现在没有时间学佛,等退休了再来学佛”等,这些都是不具备厌离心的表现。或者一段时间生意亏了,或生病了,这时候他好像有点厌离心;等到身体恢复健康,又继续忙于赚钱、当官,早把厌离心抛到九霄云外了。如果生活非常顺利,有功名利禄、娇妻美眷等,就认为“去西方极乐世界干什么,这个世间已经是我的极乐世界了”。所以,世间人一定要以苦为师,要有危机感,以此激发我们的厌离心。凡夫众生要生起厌离心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要从增强厌离心下手,修行净业才容易成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净土)(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净土)  

 郑石岩教授:禅语空人心 第九讲 人人心中有净土 

 法宣法师: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西斋净土诗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净土法语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净土或问白话浅译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修学净土的三资粮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净土法门丛谈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随净土机施念佛号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奉劝称念观音圣号者回向净土、愿生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