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对儿女从小就顺,那还得了


   日期:2011/3/8 10: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再看底下一句,『治身修业』,治身是我们现在讲的修身。民国初年,我记事的时代,那个时候的学校有这么一门功课,叫修身,有这门功课,小学生读的,小学好像是高年级,有修身。以后抗战期间就改了,改成公民,修身没有了,改成公民;抗战中期,好像改成公民应该是有三、四年,又改了,改成社会,所以我小学过程当中就经过两次,修身没有了。小学一、二年级就有公民,我好像是念到四年级,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公民就改成社会,与修身愈来愈远,现在好像学校里没有这个课程。那里面是讲伦理道德的,改成社会,这个伦理道德概念就很薄很少了,比例很少,里面常识就比较多一点。修身非常重要,中国可以说自古以来教学有非常严密、非常有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他教人从格物开始,这个格物是什么?放下对於物质享受的欲望,你才能够提升自己品德的修养,如果对於物质这种享受的欲望不能控制的话,德行教育没有法子接受,所以它把这个摆在第一。格物而后致知,所以我们对於物质享受要淡薄。

  在中国古时候,富贵人家对於儿女的教导,从小就要教他刻苦,不能教他享受。诸位要是看看曾国藩先生的家训,你看他的家训、家书,你就知道。曾国藩在前清,做官的臣子当中,没有人能超过他。清朝的地方官员,最高的是总督,管两个省,他也是做到总督,但是他管四个省,那是小皇帝。你看他对家里面子侄的教训,教勤劳,家里佣人很多,不能叫佣人,你要抹桌子、扫地什么都干,都要学,所以他的家道能保持不衰,道理在此地。到民国就是到台湾,曾宝荪教授是他的后人,世世代代还出好人,祖宗之德。这些在古人我们都可以能够看到,确实他们做得很好,从小不是娇生惯养,不是小孩要怎样就顺著他,没这个道理的。从小就顺,那还得了吗?你怎么教他?从小就严格的管他,才能把小孩教好。所以中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这是一个体系下来的,一步一步帮助你成长。

无量寿经菁华  (第十一集)  2009/12/29  华严讲堂  档名:02-038-1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教育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教育       净土法门)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净土法门丛谈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