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怡西法师:对全体志愿者的开示(下)


   日期:2018/7/19 13: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对全体志愿者的开示(下)

  ——怡西法师讲于扬州祇陀林

  2017年夏安居

  尊敬的诸位志愿者们、居士同修们,大家好,阿弥陀佛!

  我们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继续来探讨有关志愿者的问题。

  我遇到一些大众,他们纠结自己能力有限,或者觉得自己所布施的东西很普通,拿不出手。接下来我要讲一个《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面的公案给你听:有位比丘吐唾沫的时候发了布施的心,一个饿鬼就得到了,得到之后还不舍得吃,一直用手捧着,因为他想留给他的孩子们吃。饿鬼说:“我为了找吃的去了很多地方,很多年了,只得到了这一点唾液。那个比丘发心清净,我才得到了他的唾液,其他什么也没有找到。”

  由此我们知道到再卑微的,哪怕是污秽的东西,也是可以帮助到其他众生的。不是因为你刻意去给他们供养这些东西,而是他们宿世的业力只能得到这类的东西。若你能给他们,对他们来讲也是珍贵难得的。

  佛门还有一个贫女供灯的公案:贫女难陀靠乞讨为生,有一次她看到全城的人都在准备开一个供灯法会,供养佛陀。那些大富长者所供的灯都极尽华美,可是她确实身无分文。乞讨了一天只讨到一个钱,她就拿这一个钱买了一只最陋劣的小灯和一点点灯油,至诚供养到法会上。

  一晚上过去了,其他所有的灯都熄灭了,只有她的小灯还在亮着。佛让目连尊者去熄灭她的灯,可是任凭目连尊者怎么用神通都不能熄灭它。尊者去请问佛陀是什么原因致使这一盏小灯不能熄灭?佛回答说:因为难陀至诚心所致。

  可见一切的功德胜妙利益,不在于物质价值多少,而在于虔诚恭敬的发心。如果你没有钱,但是你想帮助他人的心意足够真诚,尽所能去帮助,则是圆满,例如上面公案中提到的贫女难陀。如果你很有钱,你拿出来或多或少的钱物来帮助,心里也念着希望我所拿出来的钱物给那些需要的大众带来真实利益,同样也是圆满的。无论贫富,只要真心真意去做都是圆满的。

  台湾作家三毛谈到自己的爱情观时说过一句话,她说:“如果我不爱他,他是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爱他,他是千万富翁我也嫁。”

  为什么要跟大家提到这句话,师父不是在讲志愿者,讲布施吗?怎么突然切换到爱情?讲这句话的原因是因为三毛谈到自己的真心跟物质无关。从这一点上来说,跟我们所讲的布施以真心为依准,和物质价值的多少无关是一个道理。

  无论穷人富人,只要真诚的想付出慈悲善良,都是圆满的,在发出这颗慈悲善良真心的同时,功德福报已经成就。

  这一点在我们做的公益事业当中体现特别明显,参与公益事业的有企业家也有普通百姓,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心意都是那么殷切而真诚。我听到王院长跟我讲其中发生的一些事,我真是非常感动,同时非常赞叹,不一定所有参与公益项目的人都是佛教徒,但是他们所做的菩萨的事业却是相同的,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大乘佛法的核心精神,我非常赞叹。

  王院长曾经跟我有一段对话,她问:“师父,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我的菩提心和慈悲心较之去年是否有所增长?身口意的修行方面是否有所增上?”

  我就反过来问她说:“那你自己看你所做的事是否比去年做起来更有力量,过程中是否更加清净欢喜?”

  她回答说:“是的。确实更有力量,更欢喜。”

  我就告诉她说:“既然是这样,那一定是你的慈悲心在增长,身口意的修行在增上所致。”为什么?一切的外境都是心的显现,如果心根本没有,外相上绝对显现不出来。心量有多大,外相上所显现出的就有多大。既然能够帮助的范围更大,行动的力量更强,过程更加清净欢喜,这不是心之所现的又是什么?

  我告诉她说:不用怀疑,你的慈悲心和菩提心一定是逐渐增长的,因为有确确实实的外相显现出来。心我们不好说大了小了,但我们可以观察外在的相,心和外相是相应的关系,通过观察外相来观察到内心。这样就能给予自己确定的信心,坚持这样做是对的。

  碰巧的是在我和王院长谈过话的第二天,北京有一位居士来问同样的问题。我把前一天和王院长的对话说给她听,她听过之后,问:“师父,我也想让我的慈悲心扩大,我该怎么做?我还是不知道从哪做。”

  我说:“你能不能把你每天都吃的十块钱的冰淇淋改成五块钱的?省下的五块钱随你拿来帮助任何需要帮助的人?”我知道她特别爱吃冰淇淋、蛋糕这类的甜食。她说:“能”。我说:“好了,那你每天其他修行的功课照做,冰淇淋减半。回去吧。”

  她很惊讶,“就这么简单吗?”我说:“是的,就这么简单。只要你想做,你必然能做到。”

  会发心,会做布施的人,一把米,一碗剩饭,一个劳力,一句话,甚至是前面讲的卑微的东西,都可以成就布施,不要不敢去做,也不需要一定拿很多钱,很多东西。

  以佛法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以我们当下这一念心为主,要看我们布施的这念心是不是真诚、清净、平等。如果是以恭敬心、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来布施,就是最大的功德,相反的,如果是带着种种交换的想法,有条件的限制,虽然会有福报,但功德果报却是有限。

  佛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对贫穷的夫妻以乞讨为生,他们唯一的财产是一条毯子,这条毯子是他们最宝贵的财物。夫妻二人检讨反省,这一生这么穷困,是因为过去世没有行善修福,不喜欢奉献,吝啬的缘故。

  这时正好是释迦牟尼佛住世,四处托钵行化,他们就商量,想把唯一的毯子拿去供养佛陀。可是这个毯子又脏、又臭、又旧,供养佛陀会不会不恭敬?会不会招罪过呢?于是他们在精舍外面徘徊、犹豫。

  佛陀知道了这对老夫妻心里的想法,就让弟子出去请他们进来。老夫妻看到佛陀是那样的慈悲、和蔼,就放下了心中的忧虑,虔诚恭敬地把这条毯子供养给佛。

  佛叫目连尊者把毯子拿到海边洗一洗,当目连尊者把这条毯子拿去洗的时候,忽然波浪滔天。目连尊者运用神通力把须弥山移过来想要镇伏波浪,但是须弥山放到海浪当中,就像一个小药丸一样,根本无济于事,仍然波浪滔天,而且越来越汹涌。于是,目连尊者只好赶回精舍请示释迦牟尼佛。

  佛拿了一粒米给目连尊者,说:“你把这一粒米投到海浪当中,海浪自然就会平息。”目连尊者把这粒米投到海中,真的立刻风平浪静了。目连尊者觉得很奇怪,用神通力把须弥山移过来都不能平息海浪,为什么小小一粒米能够平息?

  于是请释迦牟尼佛说明原因,佛陀开示:你不要小看这粒米,这一粒米代表宇宙间因缘和合的真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所有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这一粒米,是以种子为因,以外面的水分、阳光、空气种种条件为缘,还有种种人为的因素,共同加起来,才有这粒米的存在。

  就如佛经里讲,种子有过去、现在、未来,自始至终都是因缘和合、生生不息,这粒米也是,所以把它投到海浪里面去,海浪自然就会平息。

  多种因缘和合,条件具足才有这粒米,虽然是小小一粒米,因为多种因缘聚合的关系,承载着的因果的力量很大。

  然而,那又为什么会如此波涛汹涌呢?佛说:这对老夫妻的毯子虽然又脏、又臭、又旧,可是,由于老夫妻的发心是真诚广大的,而且又有惭愧心,所以,洗毯子的水流到海中,臭水变成光明的香水,乃至于化成七宝宫殿。东西南北四海龙王们看到这不可思议的功德,都来欢喜赞叹,所以产生这么大的海浪。老夫妻这念布施的心清净、光明、虔诚而平等,所以功德甚至超过须弥山。

  所以,布施最重要的是这一念心是否具足清净、真诚、平等以及惭愧心,若有了这些,福报就是不可思议的。

  以前如果不知道,不会布施,不懂这些道理,而现在知道了应该怎么发心,却不发心,不去做,白白浪费了广修供养,积功累德的机会,这是很可惜的。

  有一个人跑到佛面前哭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

  佛告诉他:“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布施。”

  “可我是一个穷光蛋呀!”

  “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

  第一、颜施。以慈悲、喜悦的容颜与别人相处。

  第二、言施。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口可以生善业,也可以造恶业,关于口业,我在《十善业道经》当中有详细的解释。简单来说,这三寸的舌头是祸福之门,假若从前口业不善,那现在将它变为善。总之要说话就说好话,不说无益语,所谓“无益语”,就是对自他都没好处的话。不是只有骂人是没好处的,浪费光阴在闲而无聊的话上也是对自他都没好处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没做到,浪费在无益语上的时间收回来,等于多活三十年。

  假若从前诽谤三宝,自赞毁他。就象当年的世亲菩萨诽谤大乘法,后来知道错了,想要把舌头割下来。他的哥哥就说:割掉舌头有什么用呢?不如现在用舌头来赞叹大乘。世亲菩萨听了他哥哥的话,开始赞叹大乘,后来成为成就极高的千部论的论主。

  第三、心施。敞开心扉,诚恳待人。很多的误会来自于给心灵设限,即使是深仇大恨,通过敞开心扉都能互相谅解,何况小事?假若你需要帮助,诚恳地跟对方说,假若他需要帮助,你也诚恳地去问他:“我能帮到你什么?”这样简简单单多好,不要互相猜疑。老天爷总是宠爱笨小孩。为什么?笨小孩敞开心扉,诚恳,连老天都愿意帮他。简单一点,笨一点不吃亏,“人若欠你,天会还你。”用心地、诚恳地去待人,何乐而不为?

  第四、眼施。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所谓“善意”的眼光,我把它理解为平等的眼光。佛之所以能够慈眼视众生,他看一切众生皆是佛。没有平等,哪来的善意?谄媚或者鄙视,都是不善。带着温柔的善意,平等的目光,即使不说话,他人也能感受得到。

  曾经有一个评选活动,评哪个照片上的眼睛最美?评出来的最美的恰恰是带着温柔的善意,平等的目光的那双眼睛,并不是最漂亮的眼睛。

  第五、身施。以行动去帮助别人。这一点我想要强调的是当我们去帮助别人的时候,要用对方期待的方式,而不是以自己的执念,自己认为什么好,什么适合对方。不是的。

  比如说你喜欢吃山药,山药确实是很好的食品,但是对方对山药过敏,假若你认为好就一定要对方吃的话,对他来说就是不好,要明白这个道理。

  我们用什么来爱对方呢?用对方期待的方式。

  我们千山百计要给山里的孩子一件多年期待的新棉衣,而不是把旧棉衣发到那里去,只要穿上能暖和就行。为什么?孩子们太期待了,假如是自己的孩子,过年了,家里再困难,也是想给孩子做一身新衣服的。自己的孩子能这样,那些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呢?

  第六、座施。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人。

  第七、房施。将自己的房子提供给别人休息。

  佛最后说:无论谁,只要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便会如影随形。

  诸位仁者,布施的过程中请一定要关照到具体的情况,地区不同,民俗不同,信仰不同等等,根据具体情况而行布施是善巧的智慧。

  日常生活当中,处处可以行布施。不要认为布施都是给外人的,赚钱养家同样也是布施。假若你把布施都布施在外面,家里人却不去很好的对待,很好的照顾,也是不对的。

  如果你是在迷位,觉得自己是做牛做马,赚钱来还家人的债,憋了一肚子的怨气,就会生活得很苦!假如你念头一转,养家是布施、供养全家人,就感觉到舒心快乐!念头一转,心情就起了变化,这就是觉跟迷不同的状态。迷的时候,做什么都只剩下讨债还债,觉的时候,就不是讨债还债,而是在修布施供养。

  不要以为到寺庙里去舍一点钱才叫布施,在无量布施里面,你只晓得一种。日常生活当中,你的所作所为统统可以是布施、是供养。譬如你把家里整理得干净整洁,让全家人感觉舒服,这是在修内财布施,就是奉献劳力,同样是在家行菩萨道。

  你在公司里面尽心尽力工作,这是对公司的布施,对社会的供养。能常常起这样的念头,你就自在了,你非常辛勤地工作,就算升迁轮不到自己,你也不会难过,为什么?你以智慧、体力、劳力来布施供养,你法喜充满,非常快乐。何况你修布施供养,眼前如果没有得到好的报酬,后来的果报也是不可思议。时时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布施供养家庭和社会,这本身就是修行,佛法不离世间法,处处都是修行的道场。

  各位志愿者,你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职业,每个人如果心里怀着虔诚与慈悲,那么,随地随处,言谈举止都有无量功德。

  上班族怎么做?

  在工作的时候,应如是发心祈愿:我的工作就是道场,愿我尽心工作,为社会创造和谐、为大众带去喜乐。

  老板怎么做?

  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应时时观想:我的事业是为众生谋福祉,我的财富源自社会,也将回报社会。愿我的事业为员工、客户以及他们的家人带来幸福喜乐,愿所有大众快乐安详、自在解脱!

  司机怎么做?

  应如是观想并发愿:我的车就是道场,让所有乘车的人都平安到达目的地。 可以在车里播放一些静心音乐或咒语等,以清凉世界播种善因。

  如果每天开车时都这样观想发愿,那么你的车就是广度众生的大乘之车,日积月累,所做功德如恒河沙数不可称量。

  服务员怎么做?

  清扫、洗碗、择菜的时候做如是观想:愿我的工作把所有众生的烦恼、恶业都清洗干净,心得清净。如果你正好是佛弟子,一边工作可以一边默念佛号,对自己有利益,还可以通过你的念诵感得诸佛菩萨来加持你的工作,以此来利益众生。

  厨师怎么做?

  厨师工作时,发愿祈福:愿以我所做的饮食,饶益一切众生,愿消除一切饥馑灾荒,皆得饱满富足。

  若你是佛弟子,直接就可以说:愿以此香积妙供,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济六道品,等施无差别。这样带着慈悲的心愿做菜,就可利益群生,功德无边。

  裁缝怎么做?

  让所有穿我所制衣服的大众都体相庄严,幸福和美。每一件衣服都为他人种下一颗菩提种子,将来得到妙色的身体,见者无不欢喜。

  行医之人怎么做?

  愿一切众生因我的工作疗愈身心之苦,以健康和谐的身心,修习一切善法。

  知道医生的祖师爷是谁吗?木匠认鲁班是祖师爷,那么医生的祖师爷是谁呢?一般的说法,医生的祖师爷是黄帝,据说黄帝是最早的中医理论创建人。

  但是佛弟子都知道阿弥陀佛是“大医王”,利顿全收,无病不医,那更是行医之人的祖师爷。行医之人,若平时以广大的慈悲心,持诵阿弥陀佛名号,仰祈大医王的加持力量来帮助你做医生的工作,这是非常好的。

  做理发洗头等服务工作的,怎么做?

  愿每一位我所服务的众生,消除一切尘垢,清净自在。

  做演员、歌手的怎么做?

  愿所有见我形相、听我歌声的众生都能从我形相、音声入道,远离烦恼,毕竟解脱。

  做老师的怎么做?

  愿每一个学生都广种善根,消除恶业,开启自心智慧,愿真理教育事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愿所有众生远离邪见愚痴。

  家庭主妇怎么做?

  应把家务当成修行,生起这样的善念:愿我所做的一切给家人带来幸福、健康、平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愿天下家庭皆和谐进步。

  家庭主妇带着抱怨、不满、气愤情绪的人很多。我认真地观察过此类的大众,在公园里散散步,看看花,本来是很悠闲的事情。可是往往不停的抱怨,满园春色似乎没入她们的眼,就是为了锻炼身体?为了走路而走路吗?即使锻炼身体,也要明白身体的健康依赖于健康的情绪啊!在公园里走走带来的是抱怨,带走的仍然是抱怨,何必呢?

  坏情绪是有毒的,科学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不仅是给自己的身体下毒,把坏情绪带到家庭当中,不等于给全家下毒一样吗?家里人是谁呢?是你的亲人,应该是你最亲近,最爱护的人才对,反而用坏情绪给亲人下毒,这确实不应当。

  家庭主妇很重要,家中即道场,家事即佛事。以自己的身心和谐,给予全家身心和谐是家庭主妇可以做到的,用和谐幸福做布施,布施给全家人。

  简单地讲可以怎么做呢?

  你可以早上睁开眼,就发这样的菩提心:愿我全天的身口意利益一切众生。然后全天的所有行为都是这个菩提心的摄持之下,一天结束的时候,将全天身口意利益众生所修的功德福报回向法界。

  可见处处都是道场,各位志愿者,不管是在家,在单位,或是出来做志愿者工作时,只要以虚空般广大的心量,心中系念一切大众,将自己的身体、语言、心念完全奉献出去,布施出去,只要心意真诚,心量广大,则所获得的功德福报必然如虚空般广大无边。

  财布施得财富,一块钱的本钱,因你布施的心念广大,被放大无数倍,所获的利可能是一万,可能是千百万。这才真的是一本万利的事情,聪明人都明白。所谓佛门讲的[舍一得万报]。当然法布施、无畏布施同样如此。

  对众生最大的利益莫过于教导使他觉悟,做这个事的利益何止舍一得万报?对佛教教育事业的帮助、护持,功德福报不可言说,你们每一位参与志愿服务的人都将得到殊胜利益。

  接下来,我们讲一些细节问题:

  一、我们做志愿者,虽然说是怀着善意,奉献自己,利益他人,但我还是希望各位要量力而行,这也是我们佛教的一个原则,尽心尽力没错,但不可以超越自己能力之外,否则会变成不能自他两利,那岂不是与善法背道而驰?

  假若说你有很严重的心脏病,那就不要强行去做很劳累的工作,可以选一些适合自身体力的来做。假若说你没有钱,也不必为了布施去借钱,自己生活上有多余的,哪怕自己生活节俭一些,只要能过得去,把多余的拿去做布施,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个可以。自己节省哪怕一块钱,这一块钱功德就不小。

  二、我们做志愿者,怀着真诚心去做,自己的心意到底如何,欺得了人,却欺不了天。《普贤行愿品》第一条[礼敬诸佛],无论做什么,用礼敬诸佛的态度去做,无论对什么人都真诚恭敬。不要怕自己读书少,不会讲话,真诚心会使你光彩照人的。

  心真诚,恭敬,布施钱财虽然很少,得的福报很大,不可思议!如果布施的钱财很多,心并不恭敬,并不真诚,得的福报反而很小。

  三、我们所做的事情,要合情合理合法。做事的时候要善于认识机缘,来决定自己怎么个做法。做合情合理合法的事情,做的时候心安理得,过后福报自然现前。

  世界上有许多亿万富翁,前世肯定修了大布施。这个[大布施]不一定是说钱的数量大,也许只有少许钱,也许一分钱都不用,也能得到巨大的利益。因为他的布施,完全合情合理合法。

  佛门有一件有关树神手指的公案:有一位大富长者,因家有急事需要穿过一片大森林。他又累又饿又渴的时候,树神来帮助他了。这位树神有一只神奇的手指,可以随着所需而出想要的东西。当然这个时候,长者最需要的就是食物和水了,树神用手指一指,食物和水就出现在长者面前,帮助他度过困难。

  长者问树神,何以得到这样的神通?树神说出往昔的因缘:他前世的时候是一个乞丐,在城门附近乞讨。那时候城里时常有人家设斋供养比丘,比丘从城外来应供的时候必然会路过城门。总是会问到他:今天有哪家供斋啊?他就用一根手指帮比丘们指路,城东面某某家,或者城西面某某家。就是这件举手之劳的功德福报,这一世他成为树神,而且拥有一只随心所欲的神奇手指。

  树神往昔做的帮比丘指路事,完全合情合理合法,他虽然当时没有一分钱,可是指路这件事,不用花钱已经成就了他这一世非常好的善业福报。

  当然,假若你本身已经是大富长者,你有这个能力作钱财方面的大布施,这个大的财布施又当下能利益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众生,那你赶快去做。这是保持财富可持续增长的最佳手段,生生世世当大富长者,这些福报功德跟着你,盗贼夺不走,水火不能伤害,永远都在增长之中。

  4、我们做志愿者,做各种布施,一定不要带着勉强的心去做,做得苦巴巴的;或者说做的时候犹豫,不能勇往直前,勉强做了之后又后悔,这些都会使果报不圆满。又或者去帮助人,却让人家很劳苦,说给人家一点帮助,让人家跑了一趟又一趟。说请人家吃顿饭,让人家倒了三趟车,走了半小时,还没有走到。这些都是因方面不够圆满。

  那么有的人得到福报总是很顺利,有的人得到些福报很艰难,即使得到了,还有可能又失去。原因是什么?就是我刚才讲的所种的因不够圆满,所以得到果的时候也不圆满。

  因此上,我们假若自愿选择了去做,就慷慨去做,毫无吝啬,不怀疑、不后悔地去做,自己高高兴兴的,心里没有怀疑忧悔,把善因种得圆满,善果可想而知一定是圆满的。福报根本不用操心,自然源源而来,没有波折,没有勉强的就来了,来了也不会再失去,这样的福报才是真实属于你的。

  最后要提醒各位的是:我们做善业,修福报,积功德没有错,但一定不可执着。《金刚经》中说:[若人无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无相布施才是无上的布施。我们只要一心去做,不必问收获、回报,不可抱有求之心,一切随缘任运,自有真功德。

  在布施的三个过程中,也就是布施前的发心、布施中的施行和布施后的放下,佛教里讲“三轮体空”,没有施者,没有受者,没有所施物。这都是在讲无相布施,事认真去做,做完了把它放下,心清清净净的。

  无相布施洒脱自在,对我们而言,确实甚难。可以怎么做呢?过程努力,结果随缘。常常这样做,对后续的前进有巨大的帮助。

  为什么呢?在我们能把握的部分上努力做完善,在我们把握不了的地方选择随缘面对,这个行为是善的。因为你的心在随顺结果的时候,善恶全部接纳,不会因有善恶相而有执着,也不会因善相而形成贪爱,因恶相而触发瞋恚。

  各位听懂了吗?不要听到师父讲[结果随缘],那可高兴了,也不用参加志愿者培训了,天这么热,好辛苦,师父说了结果随缘,干成啥样无所谓,反正结果随缘。那你只听到半句,前面师父还说了[过程努力],后面才是[结果随缘],不能断章取义,只听后半句。过程努力是可以把握的部分,要好好把握。

  另外,关于到底什么是随缘?佛教不是常说要随缘吗?随缘是不着相,而不是不努力。如果不努力,马马虎虎,那只能叫随便,不能叫随缘。

  各位志愿者,我们当下都是富有的人,因为我们在不断的给予,我们当下都是智慧的人,因为我们所依的是具足圆满智慧的佛陀在《金刚经》中对大菩萨们的教言。

  对于佛弟子来说,大家都明白,我们当生所做的一切善业功德,不为求人天福报,当生遇到佛法,不必再用福报堆积娑婆世界的来生,因为你已经确定了未来的去处。

  假若你还没有皈依三宝,不是佛弟子,但你也和我们一样,能够从志愿服务当中获得当下的喜悦与未来的圆满,这一切都叫做幸福。

  我们志愿为大众提供服务,我们所关注的不仅是物质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志愿服务的未来走向会从物质方面的需求逐渐向心灵方面的引导和安抚转变。对于这个趋势,诸位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更好的提供志愿服务。做事要有远见,发长远心,要擅于学习,当下就要为这个转变去做准备。

  最后还要特别嘱咐各位志愿者团队的领导人、代表人,请你们一定要带好你们的团队,使大众在从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应有的成长,一起以身口意利益众生,谦虚恭敬,谨言慎行,除了你自身是一名志愿者之外,还要记得你多负有一份带领团队的责任,抛弃小我,成就大众,时刻要记得一滴水只有在融入大海的时候才是大海,否则就只是一滴水而已。

  非常感谢各位,祝大家吉祥顺利,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志愿者       怡西法师)(五明学佛网:志愿者       怡西法师)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三)-2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三)-1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二)-3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二)-2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二)-1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一)-3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一)-2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一)-1 

 怡西法师:《比丘尼八敬法》(中) 

 怡西法师:比丘尼八敬法(上)-2 

 怡西法师:《比丘尼八敬法》(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