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我们都是不会说“再见”的人


   日期:2018/7/17 17: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都是不会说“再见”的人

  我们似乎是一群不太会说‘再见‘的人。

  我们不断被教导要如何牢牢捉住爱情,如何赢得友谊;

  我们学习如何得到,却从来不为离别做好准备,天真的以为生命是不会停止的飨宴。

  于是,当说再见的时刻来到,我们总是那么地惊慌,那么地无助,那么地绝望,那么地愤怒。

  我们无法和习惯的一切分手,不知道该如何云淡风清笑看人生,适应楼起楼塌?

  而我们用爱情定义自己,用权利定位自己。似乎没有了这些,生命便空了、乏了、慌了!

  但我们往往会忘记,你我都有可能从云端落下,手中紧握的东西会摔出去,而我们会失去——人生总会面临与时间说‘再见’的一日。

  因为拥有的滋味太过美好,所以我们习惯去追求,只为了想拥有,但等到真正拥有了,反而不知道该怎么珍惜。

  就像努力将流沙碰到手里,又眼睁睁看做它从指缝中流失。

  人生里头要失去的东西,远比拥有的机会多。

  佛说:烦恼即菩提。

  意思是在烦恼中能找到智慧。

  为了治愈更多的烦恼,因此产生愈深的智慧。

  平顺的人通常不会比愈挫愈勇的人有智慧,真正的智者,没有得失的烦恼,就是这个道理。

  安乐令人沉沦,忧患反而激发生存的力量,也是这个道理。

  大智度论里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能高飞,世人虽有富贵力,不如学道功德深。”

  这就告诉了我们,拥有再多的功名利禄,不如拥有道德、智慧、真理,因为,唯有精神上的财富才能让人宁静致远;超然物外,才能潜移默化,利世济人。

  美丽的文章就如孔雀的羽毛般光鲜亮丽,却不如脚踏实地老实念佛,一如空中飞翔的鸟儿般自在!而世间之人纵有富贵财富,却远不如学佛之人所拥有之功德。

  关于名相、符号、文字、语言,我们一向习惯且依赖,到最后僭越成为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真理的唯一工具。我想,师父要我们破的应是这种执著吧。

  因为除了语言、文字、符号、名相,世界与真理还有非语言、非文字、非符号、非名相足以表述的部分,在梦幻泡影中,在雨露雷电下,似也隐藏著更多超越语言、文字、符号、名相所能表述的世界与真实。

  如《金刚经》里所说的“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众生者,如来说即非众生,是名众生”等,都在启发我们破除执著,把一切名相看成如梦幻泡影,则智慧显现,面对人生也就能够自适自如了。

  佛陀要我们破除名相、不执著,真是用心良苦啊!

  没有踏出惯常窝居的斗室时,总以为外面的世界不过尔尔,一旦跨了出去才惊觉那井底之蛙的浅陋。

  尘世间的利害得失,褒贬好恶,乃至人情牵缠,人际纠葛,统统尽可抛到意念之外。

  红尘中,我们只是匆忙来去的过客,于尘间世情里劳碌一生,换得一身的虚劳浮名,或一身的罪恶!

  人,若非在清明的领域里返本还原,拾掇那烟尘弥漫的心灵,让那本自清净的明珠再现,又如何能体会娑婆世间无情说法之妙?

  明天或来世何者先到,我们不会知道。'娑婆世界,谁无爱恨嗔痴,谁又无软弱寂寞?生命在一呼一吸间继续或者停止,而你我究竟又有何不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尘世       再见)(五明学佛网:尘世       再见)  

 证严法师:注清流‧净尘世 

 善待人生沧桑,静观尘世流年​ 

 仁清法师:在尘世之中功夫提上来了就是不容易再反复了 

 尘世中哪里可以修行?心即道场、心即禅堂 

 独尊湛现:尘世间最为宝贵的莫过于佛法 

 放生龟,伸左前腿“挥手”再见,吓呆司机和卖龟男孩,发誓不 

 宏圆法师:尘世之间,已分天堂地狱 

 宏圆法师:尘世之间,已分天堂地狱 

 佛说观音菩萨与尘世有大因缘!称念观音圣号功德殊胜 

 宏圆法师:尘世之间,已分天堂地狱 

 尘世间男女之情,缘于前世因果纠葛! 

 独尊湛现:尘世间的一切,皆由这颗心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