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化解对立的关键,用佛法眼光看清自我情绪


   日期:2018/7/13 14: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空性是佛教的最高理论,它告诉我们,每个有限的当下都是无限。我们之所以把它看做有限,和我们的认识有关,也和我们对它的设定有关。

  所以,关键就在于怎样看待。若从主观情绪出发,所见都是自身的设定,就会有得失,就会有对立,进而引发不良心行。反之,若能以智慧观照一切,当下就能超然物外,化解一切的得失和对立。

  生命的美容,就是认识到生命存在的不同层面,然后加以改变。色身的美是以健康为基础,心灵也是同样。惟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使生命焕发光彩。

  那么,哪些是健康的心理,哪些又是不健康的心理呢?从佛法观点来看,智慧能带来健康,而无知则是不健康的。

  所谓无知,并不是通常所说的没有知识。相信在座的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有自己的处世能力。这里所说的,是对人类根本问题的无知。

  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去向何方?人为什么活着?命运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许有人会觉得,为什么要想这些问题?不想不也同样可以过日子吗?

  事实上,这是人类永恒的问题,只要对人生有深度思考,必定需要面对,需要找到答案。从另一方面来说,所有烦恼都是由这些问题演化而来。

  我们每天都在关注自己,在意自己,觉得我在爱、我在恨、我在苦恼,把这些情绪当做生命的一部分。其实,这些情绪并不代表我,只是生命发展过程中衍生的心灵肿瘤。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放下       对立)(五明学佛网:放下       对立)  

 吴言生教授:经典禅诗 第七章 杨岐宗禅诗 一、超越对立 

 郑石岩教授:禅语空人心 第十讲 放下攀缘本来佛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许士群居士:混乱、对立与禅定 

 惟觉法师: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净界法师:临命终时能否过关 放下因缘观照现前 

 梦参法师: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慧门禅师:放下 看破 自在 

 慧门禅师:慧门禅师谈“放下” 

 明一法师:放下就如此痛快 

 梦参法师:看破放下 日常生活与佛法结合 

 王骧陆居士:简捷放下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