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居士传新编:5、王导,举家奉佛三世将相


   日期:2018/3/5 21: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居士传新编:5、王导:举家奉佛 三世将相

  隆宣法师 总监

  释永真 彭殿清 撰集

  东晋王导(公元276~339年),又名王茂弘,字赤龙、阿龙,琅牙临沂(今山东临沂市)人,著名政治家。王导善书法,以行草最佳。习钟繇、卫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传世。他的堂侄就是“书圣”王羲之。

  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祖父王览为西晋光禄大夫,父王裁官至镇军司马。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王谢”,就是以王导、谢安为代表的王、谢两大家族。王导历经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晋元帝司马睿期间,王导任丹阳太守,拜骠骑大将军。晋明帝司马绍任扬州刺史,改拜司徒,封始兴郡公。晋成帝司马衍期间,加为大司马,任中外大都督,拜丞相。

  王导兼习儒、道、佛各家学说,儒玄交融、玄佛交融。读三国嵇康著《声无哀乐论》、《养生论》和西晋欧阳建著《言尽意论》,前两者是为他引道入儒提供理论依据,后者又为维护儒家地位所需。在玄学以及佛教、道教的共同发展过程中,互相吸收,渐趋融合。王导平生崇尚清静无为,少私寡欲。素性情谦和宽厚,心有恻隐仁爱之心,善于体察人情,故能忍让。生活俭朴,仓中没有积蓄的粮米,穿衣不同时穿两件帛衣。

  魏晋之士以旷达为风,讲究“玄妙”、“雅远”,王导以丞相身份,常在府中举办由名士参加的“玉柄麈(音zhǔ)尾”玄谈会,与会者手持类似道家拂尘般的玉柄麈尾,清谈话语玄妙,会上王导大谈嵇康名著《养生论》:“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就可延年益寿。养生之道是“形神相亲,表里俱济”,并且“养神”重于“养形”。除了谈主题而外,也谈一些玩笑话,比如有一个叫康僧渊的人,有西域血统,生于长安。一次,王导以深目高鼻戏弄他,康僧渊即答:“鼻者面之山,眼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

  王导晚年理政,表面签字画押,实为“镇之以静,群情自安”的国策,曰:“人言我愦愦(糊涂),后人当思此愦愦。”事实是王导之后的执政者,奉行清静为政方针的,多能保持政局稳定。

  王导身为丞相,信奉佛法,好与僧结交。永嘉年间,西域高僧、佛经翻译家帛尸梨密多罗来到建康,住于建初寺。王导见而奇之,十分器重,拜其为师,亲自为他驾牛车,称“高座”法师,并为其建高座寺。帛尸梨蜜多罗由此出名,引来当代诸多名公贤达前来拜望,帛尸梨蜜多罗妙语连珠,举止言谈常因不同对象而变化,各得其宜。对坐作梵呗三契(天地人三界之契),梵响凌云。接着诵咒数千言,声音高畅。当时江南尚未传佛教咒法,他便主持译出《大孔雀王神咒》、《孔雀王杂神咒》各一卷。又授弟子觅历以“高声梵呗”(用梵言高声唱赞颂佛、菩萨的短偈),传至江南一带,咒法和梵呗在江南得以发展。(参阅《高僧传》卷一)

  王导一家世代奉佛,荫被子嗣,三世为相,世所稀有。

  王导第三子王洽,官至吴郡内史,征拜领军,不久加中书令,固辞不受,十次上书陈述理由,表达苦衷,词意恳切。王洽是当世著名书法家,众书通善,尤能隶书行书,复工草书,落简挥豪颇有郢匠成风之势,其从兄“书圣”王羲之曾说:“弟书遂不减吾。”王洽也与乃父王导一样,喜爱佛教,曾跟随当世名僧支道林学《即色游玄论》。王洽的二个儿子王珣、王珉,有祖父、父亲遗风,不仅精通书法,而且喜好佛法。孙子王珉,表字季琰,小字僧弥,少有才艺,善行书。曾拜帛尸梨密多罗高座法师为师,为之作序曰:“天授英伟,岂俟于华戎?自此以来,唯汉世有金日禅;然日禅之贤,尽于仁孝忠诚,德性纯至,非为明达足论。高座心造峰极,交俊以神,风领朗越,过之远矣。”孙子王珣表字元琳,在祖、父影响下,自幼喜爱佛教,因此又名“法护”,曾从师提婆学习《毗昙经》。同时,王珣又喜好与僧人交游论道,曾把虎丘一座华宅施舍给佛门作精舍,就是后来的灵岩寺,并且召集大德在此译经,一时成为江南译经弘法之所。王珣弱冠之时就已出类拔萃,东晋孝武帝即位后,晋升为尚书右仆射(相当于丞相),卒后进号“献穆”。

  王导第五子王劭,官至吏部尚书,后转尚书仆射。书法家,习草书。孙子(王劭之子)王谧,表字稚远。王谧拜秘书郎,承袭父爵,迁秘书丞,官至司徒。王谧极有才干,思维睿敏,学佛遇到疑虑之时,或者亲自前往高僧所在听教,或者写信详细请教,曾致书鸠摩罗什,“问涅槃有神不、问天度权实、问清净国、问佛成道何时、问般若法、问般若知、问般若事实相智、问佛慧、问菩萨发意成佛”等等。卒谥“文恭”。

  咸康五年(公元339年)病卒,年六十四。成帝举哀于朝堂,遣使追谥“文献”。下葬时,成帝赐九游辒辌车(卧车)、黄屋(黄缯车盖)左纛(以犛牛尾或雉尾制成,设在车衡左边或左騑上)、前后羽葆(以鸟羽联缀为饰的华盖)鼓吹(仪仗乐队)、武贲(勇士)班剑(有纹饰的剑)百人。(佛法金汤编 高僧传 据网络资料整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居士传新编       王导)(五明学佛网:居士传新编       王导)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诸法总归《华严》,《华严》最后普贤菩萨 

 大安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宗旨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居士传新编》:53、刘士烜,读诵观音经菩萨闻其声 

 居士传新编:52、江含洁,舍宅为寺病目重明 

 《居士传新编》:51、冯兖,做饭做菜洗碗不计名利长短 

 《居士传新编》:50、向居士,居士学禅有得二祖慧可授记 

 居士传新编:49、刘宣文、张文逸、阮士宗,离垢直爽护佛像 

 居士传新编:10、孙兴公,博学通儒佛传世喻道论 

 居士传新编:48、何瑚,孝心感动圣僧为母治病痊愈 

 居士传新编:9、阙公则,持诵法华经忽见空中人 

 居士传新编:47、庾彦宝,建道场六时礼忏奇异人空中召唤 

 居士传新编:8、竺长舒,称念观世音大火不能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