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极乐世界净土是清净宝所,是目的地,不是化城!


   日期:2017/12/27 15: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本经所宣,乃如来真实纯一之法,无有权曲,故名正说。」

  有人错解以为净土是化城,佛在《法华经》化城喻品,有一个比喻:有个商人带着一群商队要去寻宝,路程经历沙漠,非常辛苦,带头的领队就在路途中央,化作了一座暂时的行宫,这叫化城。「化城」的意思是:此城是幻化的,不是最究竟的目的地。因为净土宗的极乐世界在相上看,好像是念佛先到那里再修学成就,感觉跟化城有一点像,但实际上根本不是,如果是化城,文殊、普贤不会去,龙树菩萨是八宗共主,也是求生净土,他们都到极乐世界去。马鸣菩萨也是,还有永明延寿大师,智者大师,都是佛门一等一的高僧,他们的境界不是凡人所能达得到的,这些人都到极乐世界去,连多闻第一的阿难也求生净土,还有舍利弗、目犍连也求生净土,所以极乐世界不是化城。

  《法华经》讲开权显实:「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又说:「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诸众生。」所以化城是比喻小乘阿罗汉果。又说「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此事为不可为,就是「不可为此事」倒装句,这件事情佛不做,所以才讲《法华经》,喝斥二乘执断灭空,不认自性天真佛,不知道身中就具有如意珠,以为自己穷,所以才当乞丐到他方去乞食。

  如意珠印度话叫「摩尼珠」,摩尼珠是你要求什么,只要跟它讲就会有,佛经上把如意珠比喻成我们的佛性,随缘应物有求必应,佛性就在各位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大家都与诸佛如来无二无别,只是众生不识得,到处轮回。轮回就像乞讨一样,一下到这一家,一下到那一家,一下得人身,一下得天身,一下换畜生身,又换到地狱身,永无止息。

  净土根本不是化城,因为化城是虚假的、暂时止住的,在《无量寿经》后面就讲到:「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这是在别部经没有看到的。又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佛中之王,原本佛佛道同没有所谓高下,「王」是指摄受众生最广大,所以称他为王,是赞叹的意思,不是有高下之分,绝没有哪一尊佛管着哪一尊佛,法性平等。这部经叫《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平等」没有高下,从根器上说,最契合众生根器也可以称为王。

  所以极乐不是化城,化城是暂时的境界,是执空的境界,《无量寿经》极乐世界是宝所,也就是目的地,可以用《华严经》来证明,在《普贤菩萨行愿品》,如看不懂可以看清凉国师的《别行疏钞》。《行愿品》讲:「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一切圆满尽无余」是佛的境界。大家都读过:「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往生之后十大愿王圆满。一切皆圆满了,就显示不是小乘,不是化城,不是假的,所得的果报是不生不灭,功不唐捐。净宗使用的方式,真正让人意想不到的简单,「阿弥陀佛」谁不会念,这四个字就能够让众生到达如来的境界,就这四个字能契入不生不灭心,这么简单,直念去就对了。夏莲居居士说:「但只老实念。不必问如何」。

  很多人都看轻净土法门,其实有些净宗的祖师起初也藐视过净土,蕅益大师就说:早年的时候自己「宗乘自负」,觉得自己是宗门的巨匠,觉得自己可以开悟,可以明心见性,是大根器,所以宗乘自负。「妄谓持名。曲为中下。」以为持名念佛是中下根人修的,所以也藐视过净土。

  如果不了解,不要去轻视净土宗及持名念佛的方式,那方法真的很奇妙,蕅益大师明白以后,赞叹说:「此乃诸佛所行境界,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不是九法界的众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所能理解的。我们不了解,用就对了,如果想了解,就要看《无量寿经》深入大乘,要真正了解,最重要是要修行,不然只是文字学人、知解宗徒,是没有用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