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往生品位为什么有无量无边之不同?(11-15)


   日期:2017/12/12 20: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1、往生品位为什么有无量无边之不同?

  生者工夫功德,各有无量无边之差别。其往生品位,亦有无量无边之不同。然西方九品,乃大概而论。但得往生,即已超凡入圣,了生脱死。虽在下品下生,已高超生天百千万倍矣。

  《阿弥陀经》,所说简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无量无边之差别。其往生品位,亦有无量无边之不同。言九品者,不过略指大纲耳。若至一心不乱,则与观经上品上生同。其未至者,与恶业重而将堕者,固亦当与观经中中下品同也。非上经专接引一心不乱者,余皆非此经所摄之机也。如是,则三经固是一经;否则,便是执文悖意,其过非小。净土横超,有圆证者,有未能即圆证者。然虽未能圆证,其已了生死,更无轮回生死之事,亦于此一生得预补处,得成菩提,较此方仗自力者之未圆证者,则天渊悬殊矣,故亦可名圆证也。汝谓即于彼土,得证方便、实报、寂光,盖有迟速之异,固无不一生即证者,观观经九品往生之文,可以知矣。然西方九品,乃大概而论。实则一品,俱有无量百千万亿品。但得往生,即已超凡入圣,了生脱死。虽在下品下生,已高超生天百千万倍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055页 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12、西方极乐世界有哪四土?

  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

  (一)凡圣同居土者,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然凡圣所见之境,与所受用,天渊悬殊。西方约带业往生之人论,则生凡圣同居土。然此土清净微妙,如《弥陀经》,《无量寿经》所说。此土虽属带业往生之人所居,亦有法身菩萨及佛同居其中,为其说法,故亦名凡圣同居土。但此为净土往生之人,虽未能如佛菩萨所见所受用之殊妙,然其气类相同,不比娑婆之条然各别也。此土亦分九品,若中下六品,则多须时劫,若上三品,则速得悟(悟无生,方能入实报)无生忍,登不退地,证入实报、寂光矣。

  (二)方便有余土者,乃已断见思,未破无明之人所居之土。言方便者,以其所修系入真实之前方便。言有余者,虽断见思未破无明(尘沙无体,说不说俱可。若说,此九方便人,正破尘沙惑耳。),故言有余。若破无明,可称分证无余。若无明净尽(九方便,即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别教三贤,圆教十信。此九种人,同断见思,未破无明。),则是究竟无余矣。

  (三)实报无障碍土者,即佛菩萨不思议福慧庄严所感之报土。

  (四)常寂光土者,即佛菩萨所证之理性也。

  此二土本属一土,约所感之果报土言,则名实报。约所证之理性言,则名寂光。圆教初住,初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即入实报土,亦得名分证寂光。若至妙觉佛果,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三第50页 复恒渐法师书一)

  13、极乐四土各居住何人?

  带业往生者,居同居。断见思惑者。居方便。破无明者,居实报。无明净尽者,居寂光。

  极乐四土,带业往生者,居同居。断见思惑者,居方便。破无明者,居实报。无明净尽者,居寂光。又实报,约所感之果报说。寂光,约所证之理性说。本属一土,讲者冀人易晓,故以分证者属实报,满证者属寂光。实则二土中,俱有分证满证。文钞中亦说述之。同居虽具三土,而未断惑者,止受用同居之境耳。虽属带业往生之人,不可以凡夫定名之,以皆得三种不退故。此乃以常途教理,与极乐往生所证者,相比较,细阅自知。(《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495页 复马契西居士书九)

  14、以何种因缘往生同居净土?

  生同居,由信愿而念佛,蒙佛接引而生。带业往生之人,由内承心佛自性之力,外蒙弥陀慈悲之力,感应道交。虽未断烦惑,而烦惑不复用事,故得往生最极清净之同居土。

  实报土,唯破无明证法性者得见。何得以带业往生之人,便拟生实报耶?生同居,由信愿而念佛,蒙佛接引而生。盖彼虽未断烦惑,由内承心佛自性之力,外蒙弥陀慈悲之力,感应道交,虽未断烦惑,而烦惑不复用事,故得往生最极清净之同居土。汝疑所生之土,当不能清净,并阿弥陀之胜妙色身,此等众生不当即见者,乃以汝所见者为是,以弥陀之誓愿,释迦之言教,诸菩萨祖师善知识之发挥著述皆错也。唯汝所见为最的确最高超,汝作此见,乃谤佛谤法谤僧,将来当与提婆达多同享极乐于阿鼻大地狱中。其为乐也,莫能喻焉。恐尽未来际,尚不间断其受用于种种乐事。汝欲享此乐,请依汝知见而说,如不欲享此乐,纵令势促威逼亦不可说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三第52页 复恒渐法师书一)

  15、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界如何?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皆是七宝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则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乐。

  既得往生,则莲华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变,老病死等,名尚不闻,况有其实。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皆演法者,随已根性,由闻而证,亲尚了不可得,何况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皆是七宝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则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乐。至于身则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离当处,便能于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世谛语言,皆契实相妙理。无五阴炽盛之苦,享身心寂灭之乐。故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91页 与陈锡周居士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法师       往生)(五明学佛网:印光法师       往生)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大寂尼师:如何证明临终往生净土?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郑振煌居士:净土安心法门——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六、“往生”的修习与实践——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四、临终的解脱与往生——说“ 

 杨云唐居士:无我与往生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朝向西方路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妙莲长老主持佛七弘法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特稿选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