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安士全书新白话版18


   日期:2017/12/7 11: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奴婢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

  [说明]您没见过卖奴婢时,母子相别的情形吗?慈母肝肠寸断,实在万不得已,于是挥泪嘱咐说:“父母贫穷,连累你了,尽力吧!好好事奉主人。主人若是呼叫你就高声答应,主人若是教训你就注意听,同辈的人中不要争执。你的身体是我的肉,当年珍爱如珠玉,想不到今朝离别这样快,我若是有钱了一定把儿赎回来。从今以后你要自爱,不要遭鞭打。”叮咛还没完,两边都大哭。痛啊!这种情形啊。想到这里,可怜还来不及,能忍心责备苛求吗?

  《经》上说:“一切世人,看待他的奴仆,应当有五件事。一是,先了解他的饥渴冷热,然后再驱使。二是,有病应当为他治疗。三是,不能随便鞭打,应当问明情况,然后再处理。可以饶恕的就饶恕,不可以饶恕的,教训他。四是,他若有细小的私财,不能夺取。五是,给他们东西,应当平等,不能偏心。”天下最愚最苦的,是奴婢啊。因为他的愚,所以容易健忘,七颠八倒;因为他的苦,所以面目可憎,说话没趣味,而且他语言粗鲁,往往冒犯主人,而又自以为是,纷纷强辩不止。凡是这样的都是自找挨打的命啊。但是就是这样的人,却一定要责备苛求,那主人也欠聪明,也少度量了。只愿仁人长者,宽容宽恕,常常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女去想。应当鞭打的,就换作呵责;应当呵责的,就换作劝勉;那自己的精神不耗费,奴仆的身体不受伤。不只是享有现在的好名声,又可以作将来的家法了。下附征事(四则)

  死无奴婢(《法苑珠林》)

  北齐的官员梁某,家里很富有,将要死了,告诉妻子说:“我生平最爱的奴仆马匹,一定要为我殉葬。”他死后,家人用袋子装土压死奴仆,马还没有杀,到第四天,奴仆忽然醒来说:“死后到冥府,在门外过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见亡故的主人戴着枷锁进来,对我说:‘我以为死后能用奴婢,所以留遗言要你来。想不到现在各自受苦,完全没关系。应当告诉官家放了你。’说完进去。我从屏风外偷看,见官员问守卫的人说:‘昨天压脂多少?’回答:‘八斗。’官员说:‘押下去,快速压一石六斗来。’主人被牵出去,竟然不能说话。过了一天见主人有喜色,官员问:‘有脂吗?’回答:‘没有。’官员问何故,回答:‘他家请僧人礼诵超度,每当听到诵经梵唱声,铁梁就断了,所以不能压了。’主人因此告诉官员放了奴仆,并且转告家人说:‘多亏你们祈福超度,能免除大苦,但还没有能完全解脱,再为我多造经像,才可以免除啊。从今以后,千万不要杀生祭祀,不但吃不到,反而增加罪苦。’”

  [按]死后不能再认奴婢,就像罢官后不能再用衙役了。为他诵经就能获福,为他杀生就能招祸,理所当然了。

  小奴为崇(《感应篇图说》)

  洪州司马王简易,腹部生病,中间有一硬块,随着气息上下动作。死后又醒来,对他妻子说:“我到冥司,被小奴控告。因为我的约束太过分,造成他的丧命了。如今肚子里面的硬块,就是小奴啊。查档案还有五年阳寿,所以能放回来。”妻子说:“小奴怎么敢这样?”王说:“世间有贵贱,冥府都是一样的啊。”过了五年,果然病块发作就死了。

  [按]尊卑贵贱,就像南北东西,夫妻父子,不过是暂时的名目,本来就不是究竟的称谓。东边的邻居以为我是西边,就是相对东边邻居而言罢了,若是西边的邻居就以为我是东边了。父亲以为我是儿子,就是从父亲的角度看我罢了,若是儿子看我就以为我是父亲了。黄泉路上,既然听不到儿孙绕膝,那鬼门关,哪还有随身的奴婢呢?

  难忍能忍(《劝惩集》)

  明朝的司徒马森,他父亲四十岁才有儿子,五岁时,眉目如画,爱若珍宝。有一天丫环偶然抱着儿子出门,失手摔破左额就死了。马父见了,就叫丫环逃走,自己抱着死儿回去,马母又惊又痛,撞到马父几次,接着要找丫环责打,丫环不见了。丫环躲回到娘家,说明原委,父母都很感泣,日夜向天祝祷,愿马父早生贵子。第二年,就生下马森,左额的伤痕分明还在。

  [按]丫环的过失,哪有大过杀儿子的;宽容丫环的罪,哪有大过放她逃走的。杀我中年才有的儿子,反而让她逃走,使我失掉这丫环;这种用心,他儿子纵然不当司徒,做父亲的也已代儿子植福了。那么为子女鞭挞奴婢的,不正好就是折那福寿吗?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终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

  “印造经文”

  [说明]虽然有嘉肴,如果不吃,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道,如果不学,不知它的至善。天下最容易失去的是人身,最难听到的是佛法。如来不出世,那么天上人间都如长夜漫漫。不只是庸人的见识受局限,即使是儒家也会被见闻困住。仰头观天,以为只有这日月,而不知道有微尘那么多的刹土。以为最初的人民,是从盘古开始,不知道旷劫以来,经过了无边的劫数。天帝、天仙,以为至尊无比了,不知轮回六道,还是等同凡夫。身死之后,以为形体灭亡精神消失了,不知道一点灵光,生生世世不昧失。父母眷属,去世以后,就认为无可奈何,哪里知道有这个法门,纵然是经过千生万劫,自有回报的时候。善人坎坷,恶人得志,就认为天道难信,哪里知道过去世的业障感招,丝毫不差。广大啊,如来的教典!真所谓渡海的慈航,幽暗中的火炬,婴儿的乳母,灾荒年的稻粱啊。理当在阿难结集经典时,梵王、帝释都举着幢幡伞盖,四大天王都捧着高座的四条腿啊。哪里是世间的书籍,可以比佛的万分之一呢?印造佛经,怎么能罢休呢!

  世尊在无量劫前,为了求佛法,亡身舍命。有时为了佛教的一句一偈,或捐出王位,或抛弃妻子,没有什么不做。那固然是因为甘露法门,不能常出现在世间罢了。世俗的人不懂,往往轻视佛典,哪里知道二三千年后,想求只言片语,都不可得呢?《法灭尽经》说,佛法要灭去时,比丘穿的袈裟,自然变白。何况三藏教典呢(《楞严经》最先灭去,《弥陀经》最后灭去)?从此以后,要经过八百八十万六千多年(前八百四十万六千多年,应当在第九小劫内计算。后四十万年,应当在第十小劫内计算),而后弥勒菩萨从兜率天宫,下生成佛,我们这里才有佛法(贤劫中第五佛)。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共四小劫,都没有佛(人寿一减一增,为一小劫。每一小劫,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到第十五小劫,师子佛出世后,相继成佛的,共有九百九十三尊,可以算得上是最兴盛时期。而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四小劫又没有佛了。到了二十小劫,楼至如来出世后(就是韦驮菩萨),而后千佛的数目才满,娑婆世界也就坏了。从这以后,又经过六十小劫(二十小劫世界坏,二十小劫世界空,又二十小劫,未来星宿劫的世界又形成),才有日光如来出世(这是未来宿星劫第一尊佛)。那么佛法这样的难遇,我们有幸生在其中,怎么能入宝山而空手回呢?北俱卢洲,寿命都是上千岁,要穿有穿 ,要吃能吃,眼不见忧愁的情状,耳不听争夺的声音。比起上古唐虞三代时,还要胜过百千倍。从世俗来看,以为是非常的盛世了,但还是排列在八难(指见佛闻法存在八种障难,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郁单越、长寿、聋盲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中啦,因为那只是享痴福(宿生所修,止于痴福),不信三宝,不知出世的法而已(韦驮菩萨不能感化这个洲,所以仅说三洲感应)。我因此读到”人其人、火其书“的话(语出韩愈的《原道》,是灭除佛道的意思),就不胜怜悯了。下附征事三条

  龙求斋法

  昔日有园监,为大王守花园,在池边捡到一美果,世间罕见,就拿去送给大王。大王命令园监:“天天送来,若不送来,就处死罪!”园监非常恐惧,向天喊冤诉苦。池中有龙王,化作人形,用金盘盛着水果,安慰他说:“你们不用担忧,就将这水果献给国王,但要求一愿:往昔迦叶佛涅槃后(释迦如来以前的佛,人寿二万岁时出世的),我与大王同时受八关斋戒法。王受斋戒如法,过午不食,所以现今转世为人王。我被别人劝,过了中午竟然吃饭,因此堕落在龙中。我现在还想得到这个斋戒法,广行劝化。大王如果快速送来,我就拥护你们国家,不然,我就让你们的土地淹没。”可是这时候,正是没有佛法的时代,哪里又有八关斋戒法?王很忧愁。这时有大臣的父亲,告诉他儿子说:“我家的堂柱,经常放光明,可以剖开看看。”儿子就按父亲说的剖开,发现佛经二卷,一是《十二因缘经》,一是《八关斋法》,于是献给大王。大王很欢喜,送给了龙王,龙王就与五百龙子一起修斋法,他们命终后,都生到忉利天了。

  八关斋法:

  一不杀生(凡是有生命的,都不能杀)

  二不偷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与不取)

  三不YIN欲(在家五戒,只控制邪YIN;受八关的当天,正YIN也断)

  四不妄语(心口如一,没有虚妄)

  五不饮酒(酒能乱性,饮酒产生其它过失)

  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涂身(为了除去贪著,不妆饰打扮)

  七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观听歌舞,妨乱道心。倡伎指的是,弹奏琴瑟箫管等)

  八不坐高广大床(恐起贪著,放纵恣态)

  九不非时食(不是吃饭时间吃饭,心容易昏沉)

  前八项名叫戒,后一项名叫斋。所谓关,就是闭啊;所谓斋,就是齐啊。因为前八戒,是关闭所有恶;因为后一斋,是要神志清爽,正念昭彰啊。所谓不非时食,就是当天过了中午就不吃饭啊。这是佛让在家人受出家戒,方便他们种下出世的善根。因为在家人已经有妻室,不容易断YIN欲,各有各的职业,不容易做到不非时食,所以只是一天一夜,从今天早上开始受戒,到明天天亮就满期限了。要想多持几天,应当天天受。其它的戒,都是以寿命终止为期限,只有这一戒,以一天一夜为期限。倘若能发菩提心,持戒清净,还能往生西方净土,何况生天呢?若是不如法,就成了虚名而已。受戒时,应当请比丘在佛像前解说,若是没有比丘,就在佛像前自己表达受戒了,没有佛像对着佛经也可以。若是有比丘,却不肯求比丘授戒,而是自己受戒,就是慢法慢僧,那利益随着他的劣心就劣弱了。无论是有没有受过戒的,或已经受过五戒的,或受过菩萨戒的,都可以受八关斋戒,因为它属于加行戒。

  写经脱苦(《法苑珠林》)

  唐朝龙朔三年,长安刘公信的岳母死了。不久,他妻子陈氏也暴亡,见她母亲在石门里边备受苦楚,哀告她女儿说:“快为我写《法华经》一部,才可以免罪。”说完,石门关闭,陈氏随后醒来,向丈夫细说梦境。丈夫因此请他妹夫赵师子写经,赵把现成写好的《法华经》一部,交给刘装潢,原来这部经本是姓范的出钱写的,而刘并不知道。不久,陈氏又梦到她母亲要写经,女儿说已经写了,母亲哭泣说:“我正因为这部经反而受苦,这部经是范氏修的福,怎么能占有当作自己的功德?”醒来后打听,范氏果然曾经出钱二百,于是另写一部,用来供养母亲等等。

  [按]扬州有叫严恭的,在陈朝大建初年,写《法华经》流通。当时有宫亭湖庙神,托梦给商人,将庙中所有财产,送到严那里,作为写经的用途。又有一天,严到市场买纸,还少三千文。忽然见市中有一人,拿三千文钱来给他说:“帮先生买纸。”说完不见了。隋朝末年,盗贼到江都,相互告戒不要侵犯严法华的家乡,所以严家乡很多人保全下来。唐朝末年,他家还在写经不止,那么经文应当印造,神也知道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安士全书       白话)(五明学佛网:安士全书       白话)  

 法宣法师: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劝发菩提心文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念佛三昧宝王论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莲华世界诗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西斋净土诗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净土法语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圆观法师等传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印光大师论文集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净土或问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西方要决释疑通规白话浅译 

 王骧陆居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