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菩萨戒的重要


   日期:2017/11/28 15: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精舍有同修发心去受菩萨戒。在这里首先要赞叹大家的发心,发菩萨心学做菩萨。戒律是佛教的根本,如果学得好,修行能成就无上菩提。能发心去受菩萨戒,是件很难得的事情。十方诸佛如来、历代祖师大德、菩萨都劝人受戒,没有例外的。因为释迦牟尼佛在《遗教经》里教弟子们要遵守戒律。在他灭度后大家要「以戒为师」,就是要以戒律作为自己的老师、自己的和尚,而不是以人为师。

  听到「戒律」这两个字,感觉很约束,好像要做到是很困难的,实际上这是大家被名相所转。简单讲,戒律就是我们的生活守则,要像菩萨般地过生活,就要遵守这些做菩萨的原则,所以叫「菩萨戒」。也可以说是想做一位菩萨应当要注意的事项。做到了里面的事情,就是菩萨。做到满分了,就是满分菩萨;做到了多分,是多分菩萨;做到了少分,是少分菩萨,都是菩萨。

  不要害怕受了戒会犯戒,万一不小心犯戒,是可以忏悔的。《菩萨璎珞本业经》讲:「有戒可犯名为菩萨。无戒可犯名为外道。」所以发心受戒,以世间人来讲,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做一个很大的转变,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发心去受。如果你目前没有因缘受,你可以先学戒,常常读诵,把戒本看熟、看懂。学戒要依古来祖师大德的批注来理解戒律,了解戒律的核心,抓到持戒的重点,重点就是心法。学菩萨戒,有菩萨戒的心法,要懂得该怎么样做一位菩萨、该怎么存心?会存心以后,再表现出戒相、行持,那就是真正的菩萨了。所谓「戒能开发菩提本。学是勤修功德地。于戒及学常顺行。一切如来所称美。」可以请菩萨戒的戒本回去看。能够发好心学,发好心持,那一切如来都称赞你,龙天善神拥护你,你的功德会增长,你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学佛人没有戒律,很容易就退转,因为没有原则。一个人没有原则,就没有人格,说要做菩萨又没有原则,那你就不是菩萨。戒律就是守则、原则,不能随便开缘,不能放逸,既然发心受了,就要努力持守,利益一切众生,以增长功德。《梵网经》说:「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戒就好像日月一样,日就是太阳,月就是月亮。这世界要是没有太阳跟月亮,这个世界就是黑暗的,走路也看不到,所以说戒如同日月,学佛人在菩提道上走,看不到道路,根本没办法走路,也没有办法行菩萨道,更没有办法成就菩提。戒又如同璎珞珠,璎珞珠就是现在人挂的首饰项链、装饰品。大家爱用的名牌、奢侈品,就如同璎珞珠,用来庄严自己的身相。把戒比喻作珠宝首饰,让大家能配戴,古人是配「道」,学佛人是配「戒」,配戴着戒律,这样你的行为、功德法身就庄严了。法身的作用是:你现在迷惑了,就产生了迷用,你发菩提心受戒、持戒,法身就起了戒律的正用。

  学戒能够遮止一切恶法,能够开发一切善法来严饰自身,这里说的善法,包含世间善法及出世间善法,都能够庄严功德法身。所以说:「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微尘菩萨众,是指如微尘这么多的菩萨众,都是因为学戒而有基础、有根本,终成就无上佛道。可见不能忽略菩萨戒的重要性,大乘佛法要兴旺,一定要学菩萨戒,没有学菩萨戒,只懂得一般事相上的戒律,那是没有办法使佛法兴旺的,菩提道业也很难成就,再修顶多是个罗汉而已。

  你发心学菩萨戒、受戒,就得十方诸佛如来拥护。菩萨戒都是全分受,没有少分受,也没有退戒,一旦受菩萨戒是尽未来际,你这一生即使没有成就,来生也能得遇佛法、得遇菩萨戒法,所以它的功德很大,且不可思议。所以诸佛如来、历代祖师大德,都劝人受戒。

  近来有出家人在毁谤印光大师,说他一生专门在搞世间法,说他没劝人受戒,其实他有劝,只是没有劝你,因为你没发心。印祖往生了无法说明,我们后学来替他说话,印祖是净土宗的祖师,绝对不容许那群破内外道毁谤他。大家看了印祖的《文钞》,就知道印祖是不搞世间法的。祖师大德都学戒、持戒,历代祖师对于戒律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他们有成就。说祖师不提倡受戒,那是你胡说八道。

  发心去受戒,到戒场要如法求受,一定要遵守戒会的规矩以及要求,要完全配合常住的规矩,不要有自己的想法看法,不要心生烦恼,生烦恼就多礼忏。早上起来多拜佛,赶紧忏悔,把无始劫以来的戒障忏除,那就能够得上品戒。受戒会有戒障,无论在家戒、出家戒都有,不要以为自己没有。还没因缘去的同修,可以打开菩萨戒的戒本,自己读诵、学习,就能知道怎么做菩萨。这些戒律对学佛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在家、在公司都非常有帮助,教你怎样做学佛人,怎样做菩萨,里面都有教。

  末法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学戒律,只想用五戒、十善来当作戒蒙混过去,其实十善是善法不是戒律,不要以为学个五戒、十善就很够了,实际上是不够的,因为五戒十善只在自身,并没有发菩提心,所以要发心去受菩萨戒。祝福你们能够得上品戒,能够如法受戒。受戒前自己勤加用功,多多礼忏,消除戒障,多念佛、多做功课,不要懈怠、不要放逸。

  ~~节录《认识大乘佛教》一书,悟显法师讲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悟显法师       学佛)(五明学佛网:悟显法师       学佛)  

 唐仲容居士:谈学佛要点 

 唐仲容居士:长期学佛实践形成的定见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