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净土圣贤录新白话版20


   日期:2017/10/5 19: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卷五

  往生比丘第三之四

  明梵琦

  梵琦,字楚石,姓朱,是宁波象山人。母亲梦见太阳落进怀里而生下梵琦。九岁时,出家在永祚寺,十六岁剃度,依归晋翁询师,阅读《楞严经》有所悟,拜访径山的元叟端公,不契机。不久应朝庭的诏请抄写经书,到达燕京,听到西楼的鼓声,豁然大彻大悟。回到径山,拜见元叟,于是得到元叟的印可。元朝泰定年间,主持海盐的福臻寺,又迁移主持永祚寺,还有嘉兴的本觉寺,朝庭赐他名号佛日普照慧辩禅师,又迁移到报恩光孝寺,然后退隐到永祚寺,建筑静室,号称西斋,一心一意修净业。在定中,梵琦见到大莲华充满世界,弥陀在花中,众圣人围绕。梵琦作《怀净土诗》流传世间。现今记录他的百韵诗:“欲生安养国,承事鼓音王。合掌须西向,低头礼彼方。观门诚易入,仪轨信难量。佛愿尤深广,人心要久长。婴儿思乳母,远客望家乡。郑重迎新月,殷勤送夕阳。分明蒙接引,造次莫遗忘。饮啄斋称首,熏修策最良。五辛全斩断,十恶永提防。勿用求名利,毋劳论否臧。布裘遮幻质,藜糁塞空肠。摆拨多生债,枝梧九漏囊。精神才懒慢,喜怒便抢攘。水滴俄盈器,江流始滥觞。积来功行满,趁取色身强。室置千华座,炉焚百种香。新衣经献著,美馔待呈尝。莫点残油炬,宜煎浴像汤。形骸同土木,戒检若冰霜。想念离诸妄,跏趺在一床。刹那登净域,方寸发幽光。骨肉都融化,乾坤极杳茫。太虚函表里,佛刹据中央。莲吐葳蕤萼,波翻潋滟塘。鲜飙随动荡,彩仗恣摇飏。灿烂黄金殿,参差白玉堂。楼将四宝合,台备七珍妆。镜面铺阶砌,荷心结洞房。珊瑚裁作槛,玛瑙制为梁。田地琉璃展,园林锦绣张。内皆陈绮席,外尽绕银墙。覆有玲珑网,平无突兀冈。璚林连处处,琪树列行行。果大甜如蜜,音清妙似簧。乔柯元自对,翠叶正相当。一一吟鹦鹉,双双集凤凰。瑶池无昼夜,珠水自宫商。渠莹金沙底,风轻宝岸旁。高低敷菡萏,深浅戏鸳鸯。异彩吞群鸟,奇葩掩众芳。千枝分赤白,万朵间青黄。暂挹身根爽,微通鼻观凉。频伽前鼓舞,共命后飞翔。竟日莺调舌,冲霄鹤引吭。悟空宁有我,知苦悉无常。大士谈玄理,声闻会宝坊。经宣十二部,偈演百千章。直指菩提径,俱浮般若航。挽回寻剑客,唤醒失头狂。九品标粗妙,三乘互抑扬。炼深终绝矿,簸净岂存糠。示现真弥勒,咨参妙吉祥。圣贤云叆叇,天乐日铿锵。俊伟纯童子,优伊绝女郎。语言工问答,进退巧趋跄。火齐恒流焰,摩尼益耀芒。不须悬日月,何处限封疆。食是天肴膳,餐非世稻粱。挂肩如意服,擎钵自然浆。脱体殊清净,含晖更焜煌。袈裟笼瑞霭,璎珞衬仙裳。遍往微尘国,周游正觉场。慈颜容礼觐,供具任持将。侧听能仁教,还令所得亡。及归弹指顷,翻笑取途忙。每受经行乐,谁云坐卧妨。普天除斗诤,匝地息灾殃。南北威灵被,东西德化彰。几番经劫烧,四海变耕桑。此界无亏损,斯人但寿昌。户丁休点注,年甲罢推详。满耳唯闻法,充饥不假粮。永怀恩入髓,且免毒侵疮。试说娑婆苦,争禁涕泪滂。内宗谁复解,邪见转堪伤。忍被贪瞋缚,甘投利欲坑。贼同村里住,戈向室中戕。尽爱钱堆屋,仍思米溢仓。山中搜雉兔,野外牧牛羊。夺命他生报,衔怨累世偿。太平逢盗贼,离乱遇刀枪。好饮耽杯酒,迷情恋市娼。心猿抛罥索,意马放垂缰。逸志摧中路,英魂赴北邙。干戈消礼乐,揖让去陶唐。战伐愁边鄙,烽烟彻上苍。连村遭杀戮,暴骨满城隍。鬼哭闻阴雨,人悲吊国殇。岁凶多饿死,棺贵少埋藏。瓦砾堆禅刹,荆榛满教庠。征徭兼赋税,禾黍减丰穰。念佛缘犹阻,寻经事亦荒。素襟龙奋迅,高步鹄腾骧。载顾同群雁,毋为独跳獐。圣胎吾已就,法侣尔相望。宝地同潇洒,金台共颉颃。翘勤山岌嶪,积德海汪洋。旷劫功弥著,纤毫过即禳。三心期远到,十念整遥装。必欲超魔界,从今奉觉皇。”明朝洪武元年,被诏请到京城,在蒋山寺说法,后来又应召说法多次。洪武三年秋天,朝庭诏问鬼神的情状,梵琦住在天界寺,编集经论成册,将要上报,忽然示现微病,过了四天,沐浴更衣,写偈语说:“真性圆明,本无生灭。木马夜鸣,西方日出。”对同时被召请的僧人梦堂噩说:“我走了。”问:“去哪里?”答:“西方。”噩说:“西方有佛,东方没有佛吗?”梵琦厉声一喝就往生了,享年七十五岁。火化时,牙齿舌头和念珠不坏。(《护法录》,《西斋净土诗》)

  明妙叶

  妙叶,是明州鄞县人。元末明初时,出家为僧,精研天台教法,专修念佛三昧,著有《念佛直指》上下卷。他的“直指心要”一篇,斥责谬妄,开显真谛,最为精道。文章说:“大雄氏(佛)观察娑婆世界有生老病死等业力缠绕的苦,教人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国土。现在距离圣人更远了,人世风气浮薄,错解佛法在心,便认为胸中的六尘缘影(六根作用的幻像),乐土就在其中,不求往生那西方净土。这六尘缘影,都属于过去的尘俗,本来没有自体。过去的尘俗如果没有,这心就灭失了,哪里有什么乐土在这里面呢?有人认为‘悟道佛土就在心里,既然见性,哪有反而执着缘影的道理’,世间没有比这个见识最下劣了。你要悟真实的本心,应当观照能知道六尘缘影的那个心,本来在你胸中,胸在身中,身所在的国土,以及一切净秽的刹土海,都在虚空中。虚空无边无际,十法界的依报正报,一切都在虚空中。这虚空虽大,我的不动真实本心,不大却极大。那虚空在我的真心里,就如小片云点缀在太空里,怎么说净秽的刹土海,不在本心中呢?那么佛说诸法在心里,不是在胸中的妄想缘影心里,而是在现前一念本真心里啊。这心远离知觉,超出听和看,永断一切生灭增减的相。既然一切身体与国土都在这心里,所以知道极乐世界娑婆世界等境界,全是我心。在任意中,舍东取西,厌秽喜净,热烈著相而求,都不离我心啊。所以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相好显现时,就是自心的显现,自心显现时,就是佛的显现。我心是那佛心,那佛是我心里的佛,本来一体没有分别。所以说‘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不是西方没有土没有佛,不须要求往生,但在你生灭的缘影中,名叫‘唯心本性’啊。求那佛就是求自心,求自心必须求那佛。为什么现今破法的散僧人、闲道士、游荡儒生,与乱参禅的人,不知这个境界就是这个心,求圆融无碍的真理?反而在不分别法中,分内分外,辨境辨心,教别人舍外取内,背境向心,使爱憎转而更多,分别更重?一是分别境界,便以为极乐世界在外,教人不必求往生。一是分别心,便妄把六尘缘影虚伪妄想当作心,认为极乐世界在内。又以为这个心没有实质,本来没有一切因果善恶修证的法,从此任意妄为世间俗缘,教人不须要礼佛、烧香、燃灯、诵经、忏愿等,叫做著相。而对于天堂地狱,以及乐土世界,虽然听说过名字,因为没见到,就认为没有,反而说快乐便是天堂,苦楚便是地狱,他们的见解卑劣啊!就是如来所说的可怜愍的人,因为不知我心其实与佛心同一原理。弥陀的愿力威德光明,在我心中,借我心愚痴的力,作一切佛事,没有一时不在引导我。我心也在弥陀的愿心内,修念佛求生一切善行,没有一行不含有佛德。了悟那佛德,成就我的三昧,所以知道弥陀的愿力,从发心开始,直到究竟,没有一法不是直指我心,因为我心就是佛心。我也从无始劫到今天,直到尽未来际,修习一切三昧,没有一法不是摄归佛海,成就本来佛,因为佛心就是我心。这样的依报正报色法心法,因果净秽,虽然同是一心,而其实不妨各自区分,各就各位。因为同是一心,虽然净秽不同,所求却不超出真心外。因为各自区分,虽然同是一心,而必然舍秽取净啊。舍秽取净,就感应道交,见到那本性弥陀。了悟一心,净秽就自然区分,可以悟到唯心净土。这样的修行,如一滴水投入大海,便是同一味道,才知道大海就是自己啊。哪有一点修行白费,不功成德就的呢?没文化的乡村愚夫愚妇,虽然不懂佛理,因为相信确实有那净土,就在命终时,反而能往生。只怕那执着空的人,因为把缘影当成心,以为没有外面的净土,所以虽然修有道行,还是要轮回生死。所以凡是求往生净土的,应当深心发起殊胜的愿行,或者持咒念佛,或者旋绕礼拜、烧香散花、六时忏悔,放下所有世缘,一心专注,观想白毫相,心不懈怠,命终便往生那极乐国土。更能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生、修十种善业,受持三归依、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劝进修行人,修这样的法,也能往生净土啊。如此念念求生,正是无念无求无生,为什么呢?因为这精修就是无修,不是不修是无修啊。人命无常,换口气就是来世,尘事连连,牵缠不断。如果不能在尘劳郁结,以及得志不能罢手处,一时割断,生起信愿力行,尽力一跳,怎么能随念力往生那净土?我现今行礼,奉劝佛子,要一心修行啊。”(《念佛直指》)

  明可授

  可授,字无旨,姓李,是台州临海人。十二岁出家,十九岁剃度,受具足戒,潜心参究佛法,在灵隐寺遇到普觉明公,问答之间,疑情顿时开解。至元年间,主持大雄山安圣寺,五年后,迁移到隆恩寺,又过二年,迁移到真如寺,过一年,行宣政院,选可授主持龙华寺,在西坞筑造休庵,每天修念佛三昧。明朝洪武六年,又主持杭州的净慈寺,居住两年,忽然召集众人,劝大家精进修行,亲手敲鼓而退,示现微病,端坐面向西方说:“我要逝去了。”身边的人请他写偈语。可授挥手说:“我净土宗本来没有可说的。”说完合掌,称念佛号,声音渐渐微弱就往生了。(《护法录》)

  明慧日

  慧日,字东溟,姓贾,是台州赤城人。幼年出家在县里的广严寺,跟从柏子庭学习佛法。后来到上竺寺,依归竹屋湛堂,不久主持吴山圣水寺。元朝至正四年,下天竺寺受灾,慧日应众人的请求,为寺院重新修整,寺院修好后,慧日迁移到上竺寺。顺帝特别赐他名号慈光妙应普济。明朝洪武初年,朝庭召请慧日到京城,派他到天界寺开创寺风,恢复瓦官寺的旧迹,又让他在钟山寺说戒。很快慧日就回到上竺寺,谢绝寺院的杂事,修行弥陀忏。洪武十二年七月初一,对弟子说:“我梦见青莲华开在方池中,清香袭人,净土的祥瑞现前了。”四天后,慧日盘坐,合掌往生,享年八十九岁。(《明高僧传》)

  明普智

  普智,字无碍,姓褚,是杭州人。出家龙井寺,依归东溟日公,学习天台教法,讲解顺畅无碍,四次主持道场,门风大有振兴。晚年,在松江延庆寺开演佛法,直到终老在那里。普智专修净业,寒冷暑热都不停。永乐六年正月二日,有微病,会集众人,端坐面向西方,念佛往生。曾经注解《阿弥陀经》一卷。(《明高僧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圣贤录       白话)(五明学佛网:净土圣贤录       白话)  

 法宣法师: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劝发菩提心文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念佛三昧宝王论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莲华世界诗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西斋净土诗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净土法语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圆观法师等传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印光大师论文集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净土或问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西方要决释疑通规白话浅译 

 王骧陆居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