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宗萨仁波切:什么是佛法 什么不是


   日期:2011/2/1 17: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什么是佛法 什么不是
宗萨仁波切

今天晚上主办单位要求我做的开示主要是为了新的佛教徒所讲的。不过我看到好多比我还老的(比我时间还长)的这种佛教徒在坐。

也许,我们自己该想一想,有哪些地方使佛教很不同很特殊。因为,偶尔我们会碰到有人问我们说佛教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当然,也有人这样想(或讲)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样的,虽然路不同,但最后的目标都是相同的,但是也有人认为佛教一定有他特别的地方。

也许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这个目的,可以听听今晚我要怎么说。

对于已经做了很久的佛教徒而言,如果你对今晚我所讲的有很坚固的了解呢,也能够让你在未来漫长艰苦的修道的过程中更加坚固。

很多人认为佛教等于是不信神的,没有神的宗教,这个讲法我们要好好的分析一下:

我们知道佛教徒确定佛教不是个信神的宗教,但虽然这样讲我们并不是说佛教否定神,但不信神并非佛教特别的地方,其实有很多哲学和意识形态都是不信神的。我经常碰到有的人吹嘘我们佛教不相信神,这个好象是佛教非常独特的一点,其实并不是的。

也有人认为,佛教这种非常独特的哲学或者是意识的形态是慈悲,这么讲也许可以说对,但这中间也有很多绕圈子和有陷阱的地方。如果你说的是一般的慈悲,那这个佛教也没有多么特殊,很多宗教也都是这样谈。所以,慈悲也不能说是佛教特别的地方。

这边我们不能谈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菩提心是佛教里面一个大乘的支派,如果我们谈到整个佛教,不能把菩提心拿出来说。

也有佛教徒认为佛性一定是佛教非常特别的地方,因为印度教没有谈到佛性,基督教也没有谈到佛性,所以,当我们讲到佛性的时候,这一定是佛教非常特殊的地方。我对这个地方也非常怀疑,也是我们该非常小心的地方。因为,如果说你真正完全了解佛性,也许你会有办法为自己自圆其说;但是如果你所认为的佛性是非常美妙,充满大的力量,非常神圣的这么样东西的话,那么,很多别的宗教也同样谈到神充斥在所有地方等等,所以在这个地方也没有什么特别。那么,我们身为佛教徒,是不是认为佛性像刚才讲的,非常美呀非常伟大会发光动地呀等等,你看到佛经上都是这么写的,这是我们一般佛教徒对佛性的概念。对于这一点,我把他留做和大家讨论甚至争论的一个主题,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现在谈到空性,那么空性一定是佛教很特别的地方吧?如果你正确的了解空性那当然是可以,但是,你有某一个部分的无分别或很大的部分的无分别,那在印度教也同样的淡,那么,在这个地方佛教也不是真的特别的。

讲来讲去,佛教到底特别在哪里呢?为什么在座的各位有的把头发剃掉了,牺牲了一切你所拥有的东西到底为了什么呢?又为什么有些人穿着这种绛色的袍子,原因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当然是我们非常重要要知道的一点。

经常有小孩子(8岁左右)问你,你信这个佛教,那么这个佛教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当这种的人问你的时候你就无话可说,因为对于8岁的小孩,你就无法把宗论的东西搬上来跟他讲。当然,这种问题问你的时候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宗教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神啊,这个回答当然最简单了。但有一些人比如我被洗脑了,认为佛教的确是很特别的。如果我做回教徒,那只要看一本《柯兰经》就可以了,然后一天祈祷五次就可以了,可是我选择了做佛教徒,有上千本经典等着我去读,有十万个以上的大头在那边等着我磕,有十万个以上不同的咒子等着我念,我选择这条路当然有一个很好的道理,这是第一个目的。

第二个目的(或理由):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突然之间灵性的道路变得非常非常多,你只要随便走到书店到那个新时代运动的书架前,或者你打开你得网页网站,你就会看到成千上万的新的宗教有好多新的老师提供好多新的不同的办法给你。就算在佛教之中也是,我们有这么许多不同的方法,这么许多不同的教授,许多新的老师。在台湾尤其是,这种事情就更多,我在印度碰不到的喇嘛在台湾都碰得到。

每个人心里头都总会有这类的问题,就是说当这么多教授出现的时候,每个人都会问这个问题--哪个是正确权威的教授?哪个是非常正确权威的老师?

如果上面这类问题您从来没有问过的话,它的答案只有两种:第一个就是您一定是修行静观非常有成就的修行人;第二个,如果你不是前者,也就是说你不是修行静观非常有成就的修行人,那么就是说,你是一个非常容易被操纵的人。

大家一定都看过这样一个事情,原来有一位商人,结果有一天他跑到印度去,和一位大喇嘛照了一张照片,把那个照片拿回来,在很有名的杂志上发表了,还有一些文章,于是就马上有一群一堆的人马上跟这这个上师,这种事大家都看过对不对?

佛曾经讲过--真正只有佛能够来判断一个人。所以,以一个个人来说,他没有办法来判断哪一个人是真正正确的,哪一个不是正确的。所以今天晚上要讲的第二个理由,或第二个目的,也就是说你听过今天晚上要讲的东西之后呢,也许你能比较容易的判断哪一个是具备权威的正确的教授,不过要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老师恐怕更难。那佛教特别的地方在哪里?佛自己曾经教导过四法印,那么,今天晚上要讲的就是四法印这个可能在座的某些人过去已经听过很多次了,如果有任何一个教授或者一本书或者一种修持的方法是建立在四法印上头呢,那他就是佛的一个教授,不管他叫什么名字,都没有关系。

第一个,所有组成的事物,所有组成的现象都是无常。
第二个,有漏皆苦,就是一切烦恼都是痛苦。
第三个,诸法无我,就是一切的现象都没有实存的本性。
第四个,NIRVANA寂静,也就是NIRVANA超越涅造,NIRVANA超越造作。

任何一样教授如果包含这四法印或者至少不和四法印矛盾,他就是一个正确的有权威性的一个佛教的教授。这一点是非常非常实际的一个东西。譬如说,你现在到一个庙,你去那边祈祷,你点了香去供佛,如果你这么做没有以四法印为基础,或者你做的事与四法印矛盾的话呢,你这样做不但不是个佛教徒,实际上你只是个神道教徒。也就是说你把佛当成神看,你把寺庙当成教堂看,但是如果一个人要随时都很留意这四件事,也是很难的。

像我自己,虽然我成为佛教徒已经30年了,我这一生也碰到过很多最伟大的老师,我也学会了怎样向我的上师向佛祈祷,四法印我也学过,我至少学了二十年这么多年,有的时候我生气或情绪不太好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就向佛菩萨祈祷,这个也好,也没有什么错,有时候我祈祷,如果答案没有出现,我就会有种感觉,学佛到底有什么用呢?这就表示四法印实际还是没有真正进到我的脑子里。

举例来说,也就是说,没有意识到第二点,有漏皆苦,也就是一切烦恼都是痛苦的,或者说没认识到一切组合的现象都是无常。知道这些东西呢,也只是概念上的了解,其实并不真正的了解他们。这就是为什么会去祈祷,就是为什么要求祈祷的那个东西那个结果一定要出现。如果结果不出现,那绝对不能怪我,只能怪神。这件事在座的每一位都会有同样的经验,尤其是越久的佛教徒越会这样想,是不是?因为一个越久的佛教徒对佛对你的上师期望值就越高,所以这四点要好好想是很重要的。

这四点,这四个法印就是说一切组合的现象都是无常的,这四点并不是由佛讲出来的,好象佛的一个判断,好象佛定出来的一个规矩。这四法印实际上是对真理的一种描述,但最先讲出来的是佛。并不是两千五百年前佛出行于世,然后佛讲了四法印以后,于是组合的现象才从那个时候开始无常,并不是这样的。任何组合的现象都是无常,这个至于佛来佛不来,佛说法或者不说法,都毫无一点区别,这个是事实,是实相。如果把四法印一个一个仔细的去看呢,你会得到很多的益处。所有组合的现象都是无常,光这一点就能把我们自己从很多没有必要的成见中解放出来。

最先,讲一下什么是一切组合的现象都是无常,我们中国人说的诸行无常。当我们说组合的现象,就是说把几个实体或把几个部分或把几个分离的个体放在一起,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你就会知道就算是科学家必须要承认,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现象不是组合而成的。

当我们说组合的时候,你就会认为,哦,有两个,三个或者是四个这种固定不变的东西把它放在一起,其实这个法印所讲的远比这个维系得多,最先呢,一切的东西都是和时间有关系,当我们说到时间的时候,有三个部分组成,哪三个部分?开始,中间和结束。如果你不讲这三个部分,就不可能讲时间。当我们说到时间好象停止了,那么这个讲法本身就是矛盾的,根本没有这种事。因为开始有一个终结,所以中间有一个开始。昨天结束了,那么今天才有可能发生,今天又在慢慢慢慢的结束之中,明天就在这中间逐渐的出生出来。这个是我们谈的时间。我们上面那样讲时间实际没有什么错误在里面。我有一种感觉,当佛教徒谈到无常的时候,多半的人会觉得这种讲法是非常悲哀的,令人难过的这种讲法,当谈到无常都是这个样子。其实并不是。也可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农夫能够种田,能够种稻米为什么?就是因为无常。

当我们讨论这个几个法印的时候,你所要知道的一点是,当我们不知道一切组合的现象都是无常的时候,那个时候最先的错误都是从那时开始的,当你不知道组合的现象是无常的时候,那就表示你认为现在这个现象会永远继续下去。然后,你就会有希望,然后就会有期望,这个又会带来惧怕,然后又会有失望啊等等等等。所以知道这个其实很重要。

这个就是我们的无明,也就是我们不知道组合的现象实际上是无常的。那么这些我们有很多的这种(例子),有一些东西我们可以接受无常,譬如说天气是无常,但我们也只能接受这种事情是无常。当然,我们知道天气是有很多事情组合而成的。如果我们能够把对天气的这种无常了解不用全部,如果一半或者四分之一的这种了解用在生命的其他方面的话,那么我们生活得就会非常好。如果是这样子,那些唱热门歌曲唱出另外的调子来了。他就不会唱我永远爱你,他会唱我今天爱你,但这是个组合现象,明天怎么样呢?我就不知道了,对方也能够了解这个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的关系也许会更好也不一定。但是,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恋爱双方都会认为说这个爱一定能够继续下去,这个就是说我们不了解第一个法印。

那么第二个法印就是有漏皆苦,也就是所有的烦恼都是痛苦。这个其实和第一个法印很有关系。第一个说一切组合的现象是无常,这个有什么不对呢?这种情况就会引出某种不安定性。举例来说,我们永远不知道其中一个现象它什么时候会终结。譬如说我们从来不知道我们哪一天要死,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给了你一个预定的日子,那么大家每个人都可以好好的计划一下,对不对?那我们都知道,她(生命)一定会结束,而且正在结束之中,但是我们不知道下一刻会怎么样,这是一个很大的一个痛苦。当我们知道下一刻会怎么样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惧怕,各种各样的期待,各种各样虔诚的信心。不过很不幸的是,这一切都包括在痛苦里面。

第三个在这四法印里是非常特殊的一点,也就是说一切现象都没有不改变的本质,没有实存的本质。这边讲的是空性,明天我们讲的是律宗论,将有很多时间谈这一点。完全为了新的来听的人呢,我会讲下面这样子--事情的真相或者一个现象的真相并不是它对你显现出来的样子,或者我们可以把这个讲法改成这么说,就是你认为或你预期的那个现象是什么样子,或许那并不是那个现象本来的样子,也就是说,现象的真相是远离或者与我们所期望的样子是不一样的,那么第三个是很困难的一个。

甚至说佛教徒谈到空性的时候或《心经》谈到空性的时候,这个也是空,那个也是空,这个也是空。那里面说无眼耳鼻舌身意啊,最后说一切都是空,在《心经》里有这么讲。也许给你讲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些大家都可以了解。但是跟你说一切的现象是空是很重要的一句话,实际上你该用描红的笔在旁边好好的把它划出来。眼睛当然是一种现象,鼻舌身意这些都是现象,但是跟你说没有眼睛这也是一个现象,没有鼻子,没有耳朵,这个也是个现象。所以当最后讲一切现象都是空的时候呢,是非常大的一句话。为什么呢?因为这句话它跟你说,眼睛是空的,没有眼睛也是空的。所以,谈这个谈得太多了就没什么意思,因为《心经》最后的那个咒--大悲咒(中文讲远离或超越)这些其实我们是没有办法去讨论它的,要了解这个你要有很多的功德,要稍微读一点点书这样才能够了解。

第四个,NIRVANA寂静,或者说NIRVANA是超越过造作或无造作的,我认为对我个人来说第四个法印这句话是真正最特别的地方。因为任何宗教和哲学里面,当他们谈到成就,谈到天堂的时候,总是有捏造,好象做出来的这种感觉在里面。但是如果你认为成佛是一个地方或是一个境界,那么这样就是错的。

但是呢,在所有的佛教的画里面都会看到这种影响。譬如说,现在让在座的各位画一尊佛,一尊圆满成佛的佛,那么每个人都不忘掉他头上要画个光环,对不对,那是某一种状况。这个四法印是让佛教很特别的地方,这四点尤其是最后一点NIRVANA寂静,你恐怕很难在别的宗教或别的系统里面能够找到同样的这句话,就是说,成佛是超越过这种造作。

你恐怕也很难找到任何一个宗教对你讲,修道的这个本身呢也是痛苦的,或者任何一个宗教会承认你所修的这个本身实际上是一种烦恼,但这些话佛教都讲,甚至无常也是。也非常不容易找到哪一个宗教或哪一个系统他会说一切组合的现象都是无常的,那现在我们讲了四法印,现在你到了一个寺庙或庙堂里面去,你该怎么祷告祈祷呢?我们现在说有一个人到庙里面去祷告,当一个人了解了四法印以后他去祈祷的最大的动机就不会是你看到了某个问题你希望把某个问题解决,这个不是他祈祷的最大动机了。如果你祈祷的动机是因为你碰到了一个问题,希望问题通过祈祷解决,如果你有这样子的概念呢,基本上有了这种,常见的概念而不是无常,因为你希望某一个人或什么样的人能够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一个人到了寺庙里面去祈祷的时候,他应该知道,所有组合的现象包括你所遇到的问题本身都是无常的,因为你有这样的了解,那这种祈祷是非常有利的祈祷。同样,了解这一点的人去祈祷,会没有一点厌倦的不断的去祈祷,他不断的祈祷,不是因为他盲目的相信这个问题最终会解决,原因是他了解一切现象都是无常。同时他也了解到他的祈祷和他所祈祷的目的都没有实存的本性,同样,当一个人真正了解到这四法印的时候呢,他根本不会执著于任何祈祷的结果。为什么呢?因为任何祈祷最终的结果就是达到NIRVANA,而NIRVANA是什么,NIRVANA是超越任何造作的,这个四法印我认为是所有佛教徒应该知道的,但是,有关它的知识也是无穷尽的,并不是简简单单这四件事这样子。

我没有太多要讲的,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问,不然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问:想请教仁波切,如果我们平时在家里面修一些东西的话,完了之后我们都要做回向,比如回向世界和平,众生离苦得乐,这个跟刚刚仁波切讲的四法印我们要如何去融合?

答:这个问题问得不错。当你回向的时候,你意图并不是想让你的这种祈祷或你所修持的东西变成,变成固定不变的,不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让你的功德变成,变成固定,可以说,是让你的修法的功德又加了一层保险,这是真的,这是真的,不是开玩笑,。因为我们平常各种各样的功德,因为我们的烦恼非常的至盛,又生气呀等等,把我们自己的功德又毁掉了,所以说菩萨用这个办法把功德回向,回向实际就象我们的一个保险一样,保了一个很大的险把她保住了,回向的时候实际上是我们把这个你为了众生你为了成佛回向的功德能够逐渐减轻你自己的烦恼。

因为功德是无常的,为什么,因为功德也是组合的,功德是无常的,同样,无明也是无常的,他们两个都是无常的,那我们怎样做呢?第一点,身为一个非常简单的修持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们首先要让无明第一个去面对无常,而不是把功德第一个去面对无常,在修行上,你不用担心怎么让功德变成无常,就好象吃药一样,你有病,就吃药,吃了药把病治好了,这样子作呢,就会慢慢把自己提升到了某个阶段,慢慢的,当你达到了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你以前吃的药变成了你要去掉的东西。

问:谢谢。我想请教仁波切,在藏传佛教的文献里面,有一部龙树菩萨的著作,他特别有一个表达叫做佛种从缘起,我想请仁波切说明一下这句话,谢谢。

答:主要是有两个学派,举例来说这本书,有东西把它包住了,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这本书,但要看到这本书有两种去近的办法,或者有两种解释的办法,一个是把遮盖它的东西拿掉,这个把遮盖它的东西拿掉的过程,可以解释为这本书出现的种子,但是也有一某些学派反驳这种看法,这个学派的看法认为--没有种子叫做佛种这个东西,所以,当龙树菩萨在他的作品里讲到佛种从缘起,他所站的角度是把遮盖住佛性的东西把它去掉。这两个学派实际上都是非常非常好的学派,一个学派谈得比较多的是怎么去掉遮盖的东西,另外一个学派根本不谈书被什么东西遮盖住,怎么去掉他不谈这些,他主要和你谈这书是什么样子,这书是如何。在佛教比较后期的学者,他们认为,谈把遮盖的东西拿掉这种是你在做学生也就是你学佛教哲理时期学生比较适合的办法,第二个学派(讲法)是谈这个东西它的状况是怎么样得,也就是谈书本身,这个状况对修行的人非常好。第一个学派就是谈怎样把遮盖去掉多半是龙树菩萨的弟子。第二类这种学者多半是受到弥勒的影响,两个都很好。

问:我想请问一下,首先在我们的生活中,假如我们希望自己是一个佛教徒,如何保持一个不退的心又不是过分猛烈的精进,因为,佛陀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了,譬如说琴弦不能太紧也不能过度松弛,那么在这里,我想请问,尤其现在社会环境里,诱惑的原因又有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保持自己的精进以及心灵的放松。另外一个我曾经在想有关空性的表达,我在想,譬如说看一面镜子,我们看镜子里的东西,应该是空性的,就是断业界了,或许有人会认为说,既然什么都是空性的,就随便它去了。我就告诉我的一些朋友说,我们照镜子,我们应该以希望更好的样子来看镜子里的东西,是more better感觉更好的。举个比较夸张又很切身的例子,在现在青年朋友当中,经常有人认为同XING恋这种东西是一种时髦,对这种时髦的东西种有一种偏颇的资见,认为说我们应该去追求,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去告诉他们或者我们该怎样认知?谢谢。

答: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个人性的问题。我觉得你在开始修持之前应该好好的去研读,因为好好的研读可以作为你修持的一个很好基础。同时,如果谈到研读,开始最好先研读佛所说的话,即佛经,而不要研读后来的尤其是现代的这些作者所作的东西,如果您的问题是针对台湾或者某一个台湾人来问的,那么我真的很诚恳的建议你走大乘的路子,我曾非常深入诚恳仔细的想过,这个实际对于台湾人来说是最好的一条路。因为大乘就像一棵树一样,它有很多树叶呀等等的,金刚乘就像树上少数开的花儿呀结的果实。实际我们台湾人有很大的功德,我们有这样大乘的一种环境。当然,下面可能是我说得比较很有限成见得看法,如果有大乘背景得一个人后来变成一个密乘的一个行人,这个人不管怎样好歹还像个人的样子,有很多一开始就跳到密宗里的不管是道家或者是任何这种背景的人,这些人后来就越搞越不象话了。对于在座如果有这种大乘的行人,我也要建议各位应该去学小乘的,而不应该认为由于发心小所以叫小乘,这种不在乎看不起的态度这是不对的。我非常高兴有很多大乘的老师在各处给各种各样的教授,甚至把电视一打开某几个台也在播这些,看到这个就非常高兴,当然,有很多密乘的老师要到台湾来,有很多老师要从加得满要定票到台湾来都定不到。看到这样的事,还是比较让人愉快的,但是看不到斯里兰卡和缅甸的出家人来这里就令人悲哀,因为不管大乘或金刚乘的行者,我们不管怎样吹嘘自己多了不得,我们都要记得小乘是佛教这棵树的树根,如果这棵树根完蛋了,整棵树都会倒下去。第二个问题谈到同XING恋,我倒不觉得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如果我们说这件事情奇怪呢,其实人本来就是非常奇怪的东西,从无始以来我们作了许多奇怪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是头脑比较清楚的一个人,你走到今天的一个百货公司里面你就会知道人类这么多世代以来作了多少疯狂的事情。也许这样讲你会认为从道德的观念判断也许是这个样子,但是在这边这点你要非常小心,你什么东西都从道德的角度去看呢,很容易让你自己认为你好象高人一等,你好像比别人更清净更圣洁这样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宗萨仁波切       佛法)(五明学佛网:宗萨仁波切       佛法)  

 唐仲容居士:佛法是彻底改造人生宇宙、实现人类最高理想的权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五章 推行佛法的责任 

 唐仲容居士:把佛法的精华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去 

 唐仲容居士:怎样弘扬佛法 

 唐仲容居士:从教理行果谈佛法的思想体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与现实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需要的佛法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示寿命之理 

 其它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惠空法师)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佛法在社会上有什么用处(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