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不学习的坏处(六)


   日期:2017/7/11 8: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什么“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呢?“刚”的本义是指物体坚硬、难以改变。例如,钢铁就是一种比较坚硬的物体,即使用一些诸如石块、木头这样的物体在其上猛烈敲打,也难以改变其形状。据说,在世间有形的物体中,金刚石是最坚硬的,即使用铁锤敲击,也无法使之破碎,所以在佛经中常用“金刚”这个词汇表示坚固不坏。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刚”并非指有形物体的“刚”,而是指人心之“刚”。当一个人的心坚持一个想法、观点、主张,并且这种坚持难以被其它外缘摧毁或改变,此时这颗心就处于“刚”的状态。例如,日常生活中当用“刚强、刚毅、刚烈、刚正”这些词汇来描述一个人时,实际上都是指这个人的心具有“坚持并难以改变”的特点。

  一个人的心具有“刚”的特点好不好呢?很显然,如果此人所坚持的想法、观点、主张等是正确的,是客观真理,可以给自他的现在和未来带来无尽的安乐,这种“刚”就是优点;相反,如果这个人所坚持的想法、观点、主张等是错误的,会给自己和他人的现在乃至未来带来灾难和痛苦,这种“刚”就是可怕的。一个人不好学,对万事万物的运作规律没有观察思考、格物致知的习惯,心中就会充满种种愚昧和谬见,如果此人具有“刚”的性格——也即不接受别人的好言劝告,周围的人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其自心执持谬见的现状,孔子说这一类人的弊病就是“狂”。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当谬见在一个人心中刚刚产生时,此人还未必会达到“狂”的状态,但是如果此人具有“刚”的品质,别人的规劝和环境的阻扰反而会促使此人更加执著于这个谬见,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串习和巩固之后,此人对谬见的执著就会达到痴迷的程度,此时“狂”态就会出现。所以,“狂”是“谬见”的种子播在“刚”的土壤里,被反复滋润之后,长出来的苗芽。“狂”的法相是什么呢?就是自心对谬见的执著已经发展到了深信不疑乃至痴迷的程度,身口意也是积极地遵从这个谬见而动,并且根本听不进他人的劝告和阻拦,而是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我行我素。例如,如果一个人反复串习“这个世间全是恶人,他们会来害我”的谬见之后,如果内心具有“刚”的习性,听不进别人的劝导,这个人的内心就会渐渐发狂,得精神病,这类精神病患者经常会告诉别人说:“某某人要害我!”,但是有理智的旁观者通过观察立即就知道,这根本不是事实,于是告诉这位精神病患者说:“这根本不可能!某某人与你素不相识,怎样会来害你呢?”但是精神病患者是不会理会这个旁观者的忠告的,仍然会不停地执著于“某某人要害我”的谬见,并且身口意也是想方设法地保护自己,以试图使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在人类历史上,因“不好学”而内心痴暗,因内心痴暗而执持邪见,因内心对邪见的执持进一步受到“刚”的润发而使自己达到疯狂地步的例子简直是举不胜举。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之一希特勒就是这样一位人物,此人对“一切众生最本质的需求就是离苦得乐”、“非独我要离苦得乐,一切众生皆如我一样要离苦得乐”、“众生平等地具有离苦得乐的权利”等道理没有任何观察与思维,致使内心萌生邪见——日耳曼人是最高贵的,其它种族的人,尤其是犹太人,都是劣等人,杀掉他们是天经地义的。由于此人的内在具有刚强的秉性,所以此邪见就得到润发、膨胀和巩固,使得他和他的一批追随者都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内心疯狂之后行为也跟着疯狂,于是他们后来发动了惨绝人寰的战争,使得成千上万的人陷入到了惨遭杀戮的灾难之中。因毁灭他人之故,不仅他自己惨遭毁灭,当时的德国人民也深受其害。观察希特勒制造人类痛苦的过程,他内在刚强不屈的秉性确实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没有观察和思维的习惯,却有固执己见、不听人言的“刚”,此人就会近乎疯狂。例如,有人认为:“人没有前世后世;作恶没有恶报,行善也没有善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是一种说教,是统治阶级愚弄劳动人民的工具。”执持这种邪见的人如果内在具有刚强的秉性,就会无所顾忌地疯狂作恶,只图一己之乐,无视自己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只要自己活着的时候享受即可,“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其实,只要我们有好学的秉性,有探索真理的精神,经过仔细观察和思维后就会知道,人一定是有前后世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宇宙间永远颠簸不破的真理。不好学的人,往往就只会人云亦云,别人怎样说,自己只是盲目地跟随而已。

  在佛门中,那些自称学佛却又不好学的所谓佛弟子,如果内在刚强,也会使自己陷入疯狂的境地。由于不好学的缘故,不闻思经论的缘故,不寻根问底的缘故,只凭自己主观上的肤浅观察,就认为“佛法原来如此”。其实,这些人心中所执持的观点根本就不是佛法,而是极其低劣的连世间常人都不耻的谬见。例如,有人将学佛理解为是受了打击之后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有人认为学佛就是学“什么也不想,知道得越少越好”,所谓“实修”就是在什么也不想中入定;有人认为既然万法皆空,那就没有必要取舍因果,自己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有人看到来汉地的有些活佛在吃肉,于是自己也放弃吃素的习惯,开始悍然咀嚼众生的血肉;有人将依止上师的全部内含理解为以财物供养上师,而将向上师求学佛法之事远远抛在脑后;有人认为自己领了一本皈依证之后,头上就似乎有了一道光环,所有那些没有皈依的人,包括自己的家人,都是“罪业深重”之人;有人虽然闻思了少许佛法,但不用来修正自己,而是用来观察别人的过失。执持上述种种谬见的人,如果“好刚不好学”,久久自然就会陷入疯狂的境地,其疯狂举动会败坏佛门,使佛法蒙受不白之冤。

  格物致知的好学秉性实在太重要了!好学之人会时时处处实事求是地审视自己心中的观点和想法是否合理,是否圆满,是否和客观事实有偏差,是否需要调整、改进和完善。古人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意思是说,观察铜镜可以帮助我们正衣冠,观察古人的成败可以使我们知道成败之因,观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可以使我们知道自己行为的正误。又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说,犹如良药虽然苦口但却能医治我们的病一样,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忠言虽然听起来不悦耳,但是却可以纠正我们思想的偏差,减少乃至去除我们言行的过失。所以,好学之人时时会保持着尊重事实、探求真理的好学的心态。好学者因内心的智慧越来越深广圆满之故,奉行真理的信心也会增上。《大学》中说:“知至而后意诚”,也即智慧圆满之后就会死心塌地地按照真理办事。在“知至、意诚”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刚”是我们所要提倡的优秀品质,因为此时的“刚”可以迅速承办自他的离苦得乐。

  古人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同样,希求智慧的好学之人永远都会学而不厌。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意思是说,生下来就具有俱生智慧的是上等人,学习之后才获得智慧的就稍微次了一点,因为遭遇种种痛苦和磨难而学习的就又次了一等,那些虽然遭遇痛苦和磨难却不知道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人,实在是最下劣的人了!(“不学习的坏处”未完待续)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如居士       学佛)(五明学佛网:明如居士       学佛)  

 唐仲容居士:谈学佛要点 

 唐仲容居士:长期学佛实践形成的定见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