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起惭愧心,确实不容易


   日期:2017/5/26 22: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遇到佛法就要好好修,不要扯口头禅,嘴皮功夫。禅是好事,结果口头禅就是坏事了。那要怎么修,要观察自己的业,可是要明白这个业,也不容易。

  末法时代,也叫五浊恶世。五浊中有个见浊,就是知见,观念的错误。现在修行的氛围不够,许多知见错误,大家也迷迷糊糊。佛陀对生老病死的问题很敏感,但我们为什么不会?因为知见有错。好比福报,大家都知道钱财是福报,但只看到福报,却没有看到业障的方面。

  福报不仅是钱财,婚姻,智慧,身体健康,子女,乃至能修行。这都是福报。我们看问题只看到其中一点。有些人命中偏财,赚钱很容易,结果婚姻就不顺,求财一下子就到,求子就怎么也求不来。为什么?这里头有业。

  发财是有发财的业,那是布施财富的结果。婚姻是有圆满的业,婚姻圆满,是前辈子你对人忠贞,不会嫌弃对方,这辈子婚姻就好。子女就是爱子女,爱小孩,你爱什么就来什么。智慧也一样,你爱智慧,就会有智慧。你不爱智慧,觉得读那么多书干什么,那自然没智慧。修行也一样,你要有好乐修行的心。听到修行,要起欢喜,恋慕,你就有修行的福报。

  婚姻的福报不等同于钱财的福报。不同的业感应不同的果。世间的鸿福也不代表有修行的福报。皇帝臣子,福报都很大,但他也特别烦恼,没有清福。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每天都很烦恼,有鸿福就少了清福。

  我们容易放大自己的福报,而忽略了业障。修行要先看到业障。可要看到业障,就是难上加难。我们看别人过失很容易,看自己业障就很难。每天磕头,拜佛,是很重要的。能挖掘几分业障出来呢?这就需要平常修行的功夫了。比如拜佛,我以前去九华山,都没有拜天台,前不久去,就三步一拜上去,拜了五个小时才到顶上。刚开始拜时,确实来讲,是一直应付,要说真有惭愧心,忏悔心,那是骗人的。但越是拜,越到最后,忏悔心就起来了。那是拜了四五个小时后才把忏悔心给拜出来。

  所以凡夫都是无惭无愧,是正常的。要发起这个惭愧心,不容易。要看到自己业障,也不容易。我们一遇到挫折,就抱怨外在环境不好,或者找各种原因,但却很少想到自己的业障。比如生病来讲,现在很多病,都是犯三个问题。第一是杀业,第二个是邪YIN,第三个,就是钱财引起的业了。

  很多病都是有钱人得,为什么,钱多了没有智慧,就跑去造业了。吃的要很好。然后吃肉喝酒,吃补品,都过度了。身体也不见得好。不这么折腾,钱拿来也不知道怎么用。这就是业障相。钱越多,越享受,反而把身体给折腾坏了。没钱造业,有钱也更造业。

  现在离婚率高,可见人婚姻福报不足。家庭不安定,社会就不安定。这也是这时代的共业。身体也不好。内心要回归到业上来。很多人做事业,为了养家,就造了杀业,停不下来,明知道会生病,有灾难,但还是停不下来。为什么,这就是业感。尤其现在我们都在物质生活上疲于奔命,内心慢慢麻木,不敏感,要起忏悔心就更不容易了。那最好方式,就是每天都保持诵经,可以念地藏菩萨圣号,让佛菩萨加持我们起惭愧心。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惭愧心       修行)(五明学佛网:惭愧心       修行)  

 耕云先生:唱禅歌就是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