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少欲知足是只能过苦日子吗


   日期:2017/5/12 18: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知足而少欲的人,就很容易感受到快乐,佛教中有“知足少欲,圣者种”的教言。知足少欲,是一种内心修持的结果,需要警惕的是,它很容易变成我们懒惰的避风港和消极的挡箭牌。

  当时运不佳或是因为自己的懒惰而失去机会时,我们很容易给自己的这种挫败感找一个心灵安慰:我对这一切不在乎,我是修行人,我有知足少欲的境界。渐渐地,学佛甚至成为逃避现实的一个途径。当穷困潦倒的时候给自己找借口,明日待到有机会贪求时,那种无止尽的贪婪与欲望又比任何人更强烈。

  还有一些人,看到知足少欲圣者种的教言,认为佛教徒不应该有一点儿的享受,衣可避寒、食可果腹最好,不敢越雷池一步。如果真是修行到一定的境界,安住于无伪的知足少欲之中,那当然最好。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标榜自己的节俭,而对自身和家人很苛刻,那未免有点儿偏激,落入另一个极端之中。

  现在社会中不少人认为,佛教徒就应该过苦哈哈的日子。如果一个佛教徒的衣食住行很讲究,或是在工作领域中力争拔头,那一定是不合格的。很多不了解佛教的人都对信佛有一种畏惧感,怕什么呢?怕信了佛就要过苦日子了。

  我经常告诉弟子们,要做一个合格的在家居士,不要将经典中看到的出家人应该做的事情,与居士的修行相混淆。看到出家众要行苦行,在家居士无论自己的修行境界如何,一味地模仿。最终修行不知道是否有进步,却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让人对信佛学佛产生误解或畏惧之心,这样反而不利于佛法的传播。

  在家居士首先要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努力成为工作中的精英与榜样。用佛法给予你的智慧去利益社会,回馈社会。

  在家居士更要将家庭照顾好,用佛法的智慧营造和谐家庭,让家庭成员能够感受到佛法给生活带来的真实利益。

  在工作和生活领域树立起积极的佛教徒形象,自然吸引大家向往佛法,从而快乐的走入佛门,精进修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修行)(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修行)  

 耕云先生:唱禅歌就是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