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智慧之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三)


   日期:2017/4/6 8: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特别一提的是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早在我国的周代,即已出现了茶,不过在晋代以前多用作药品或煮茶粥。魏晋以后,一些佛教禅师发现茶有提神益思解乏的作用,正好解决因午后不食及夜晚参禅出现的精力不够、又乏又困的问题,因而多方搜求或四处种植、大量饮用,推动了社会上饮茶风气的形成。尤其在唐代禅宗创立之后,许多禅寺奉行农禅并重,种植、培育、制作了一些茶叶精品,久而久之成为了名茶。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使茶成为了老百姓家中的必备饮料。并且通过 “茶马互市”和各国间的交往,茶流传到了各少数民族地区及世界各国,成为了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尤其在日本,僧人们将饮茶与修心养性、人际交往等结合起来,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茶道”,体现了茶与佛教特有的“血缘”关系。

  佛教对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类心灵的影响更是无法言尽,在这里就此问题先不叙述,有机会另文详谈。

  但是在佛教传入中国时,真正的佛教的精神和教义又仅仅是一些由高僧或具有相当文化层次和某些具有深厚善根的人才能领悟的。一般老百姓确实把中国本身所有的迷信思想文化和佛教思想糅合一起,上面提到的释道儒三教不分也是这一点的体现,最为突出地是把佛教的思想与神祗的思想相混淆。如把皇天、后土、雷公、电母、山神、土地、等作为供奉的对象,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富贵繁华、吉凶祸福都是由这些神祗控制。所以一般家里都敬奉有土地、门神、灶君等等,谷场中有谷神,水旁有水神,河里有河神,尤其在农村,还供奉什么天仙、大仙、真人、仙姑、娘娘等等。

  佛教承认这些神祗的存在,但是这些也只是六道中的一道,这些鬼神确实也具有些能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曾经修福修善的结果或是因为鬼神本来就有些神通罢了,佛教不承认他们是主宰力量,佛教认为人由自己主宰,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善恶因果是佛教一个重要的理论,自己修善,积累功德,必然就得到善报;反之,作恶多端,必然要自尝恶果。同时佛教的教义也怜悯、慈悲这些鬼神,他们也是众生的一种形态。

  大学者梁启超说:“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是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一位佛教大德也说:“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说佛教是迷信的人,大都是对佛教一知半解,或是道听途说(你是一个喜欢道听途说的人吗?),或是受了不明事理人的影响。佛法博大精深,这些人不懂得佛法的教义和佛教所揭示的真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洛桑陀美金刚上师       佛教)(五明学佛网:洛桑陀美金刚上师       佛教)  

 吴言生教授:佛教文化导论·佛教语言与汉语词汇(提纲) 

 唐仲容居士:佛教的因果观 

 唐仲容居士:佛教的心理学 

 唐仲容居士:关于佛教的认识论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素食与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教对於病人的看法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疾病的疗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爱语是人生和睦的要素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从佛教推广友爱和乐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菩萨的人生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儒自力的人生观 

 吴润江上师:华藏上师演讲稿集要 五、清华大学恭请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