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积福祛灾放生抵命


   日期:2017/4/5 20: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国人经常讲五福临门,五福指的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即自古以来人追求的一种幸福的愿望、也是人期待的福报。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无疾而终,甚至有人能预知自己死期,安然等待。一般指的是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现在,长寿的人很少,做到无疾而终成了遥不可及。很多人都是在ICU病房插满了管子带着恐惧、痛苦地度过最后的余生。很多人问,癌症为什么越来越多?奇怪的病怎么不断涌现?疾病的痛苦和其它各种痛苦都是一种折射,一种表现。

  除了各种违背自然的生活作息和生活方式外,缺少了修身养德是很重要的原因,才会出现人与人之间不和谐、家庭不和谐,商人无诚信,空气环境差等等。付出的少,索取的多。如果一个人眼中都看不到别人的好、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错,是很难做到正信正念、感恩图报,兄弟友爱、家庭和睦的。修养高则能量大、痛苦少。

  人身之病,通常我们只知道外邪“风寒暑湿燥火”致病以及七情“喜怒忧思惊恐悲”致病,也就是中医说的“外感”和“内伤”,再加蚊虫野兽刀剑所伤,几乎囊括了一般我们认知范围内的病。但我们的认知是很有限的。

  其实,上应天,下应地,中应人,所谓天人合一。疾病也是一样。我们所知的外感和内伤也只不过是“天地人”中“人”层面的病。还有因果病、灵界病,风水病等等,与天地相对应。人力用针、药、灸、推拿、导引、按摩可以扭转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有一部分病是要靠病人自己去扭转的,重大疾病降临在人的身上都是灾难,但是仍旧有机会去作出努力和改变,积福祛灾,放生抵命。如果自己什么也不改变、不付出,只是这里找个大夫,那里找个高人,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等到自己福报消耗殆尽的时候,也是生命终止之时。

  为什么一些病重的人要去找佛道之人来帮助,佛道之中修为大的人自然法力大,他们的法力也是通过修行获得的,超过他们能力范围的一样是不能解决,又或者能解决也要损耗他们的阳寿。因此,自己培福积德,是一种很大很强的正能量,能解危难之时,如有神助。

  人命自有天数。为什么有的人活得长,有的人会夭折?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贫穷?都是累世的福报决定的。为什么中国人有句老话叫“为子孙造福”?我们今天的工作、地位、衣食住行除了自己努力,也得到了祖辈福荫庇佑。祖先在米缸里一粒一粒存上的大米,到我们这一世都还没有用完,这就是我们的福报。到我们这一世,所剩无几,而我们还不珍惜,很快资粮就用尽。如果到我们这一世结束的时候,米缸剩下的大米加上我们这一世存下的大米,都是子孙的福报。因此佛家说“广种福田”。

  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指出人要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并列举了二十六条善行和一百七十条恶行,作趋善避恶的标准,最后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作结。

  改过修善、惜福积福。放生:放生动物、放生身边的人。善言善念善行都是培福。

  要想在某一领域有所造诣,把德放在第一位,道才能更高。

  修行,不只是出家,凡是修正自身业力所造的习气的行为都是修行。

  改变,从这一刻改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放生       积德)(五明学佛网:放生       积德)  

 惟觉法师:吃素与放生 

 道坚法师:放生是什么意思 

 道坚法师:无节制的放生行为全导致更严重的杀生吗 

 明一居士:放生改运 

 妙祥法师:放生·护生——上妙下祥法师在秦皇岛放生文化交流 

 妙祥法师:放生·护生——东林寺心开法师向大悲寺妙祥法师请 

 仁焕法师:放生仪轨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陈坚教授:论智顗的“生态放生”及其对当代佛教“放生”的启 

 仁焕法师:为什么要护生放生 

 衍慈法师:放生的意义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放生的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