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经常慈悲的人,人会越长越漂亮


   日期:2017/4/5 9: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的讽刺与挖苦,以包容对待他人的误解与过失。

  慈悲是一种高尚的心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然而,在人世间对物质利益与名誉的追求之中,根本无法去理解和体会慈悲的真正的内涵。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改变自私自利的后天形成的观念,就无法做到慈悲待人。慈悲的心可以沟通无限的能量;慈悲的行为可以引发无限的能量;慈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

  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他能获得的能量就有多大;一个人如果慈悲心常在,那他的心量也能像宇宙一样博大,他就会拥有无坚不摧的巨大能量;一个人修炼到真正放下生死的时候,心中怀着的是永恒的慈悲。人世间的以恶治恶,无法起到根除邪恶的效果;当一个人能用他的慈悲心去感化敌人的时候,那种能量是比刀剑更强有力的武器。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们的讽刺与挖苦,以包容对待他人的误解与过失,不急不躁,忍辱不辩,对众生之苦充满恻隐与怜悯之念,淡然而无畏,慈悲而祥和,那就是觉者永恒的心态。

  慈悲待人并不需要过多的话语,微微一笑就能把慈悲的善念传达给他人。慈悲是一种真实的能量,它能溶化人们内心的冰雪。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隔阂,无论人们如何用人的办法努力去消除,都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这是因为人的办法缺乏能量。但是慈悲的力量却能化解一切冤结,使人世间的一切因果回到善解。慈悲之光胜过千言万语,它能使心灵之间的怨恨与间隔顿时消失于无形。

  慈爱众生并给予其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称为悲。救度他人的灵魂使其不致堕落,就是对众生的最大的慈悲。慈悲是完全放下自我为他人着想的一种境界,也是修炼人彻底放弃情欲之后所产生的纯净善念。慈悲之光威力无比,它能融化人世间一切不善的物质,照亮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

  慈悲能唤醒众生内心深处的善念。一个修炼的人即使身陷魔难之中,慈悲也能在瞬间成为他最有力的法器,铲除邪恶,救度善根尚存的生命。心怀慈悲,正念正行,无往而不胜。

  经常慈悲的人,人会越长越漂亮

  首先,经常慈悲的人,人会越长越漂亮,不会很凶恶,脸不会长得很嗔恨。

  第二,福气常随身。经常慈悲的人,福气是跟着你跑的。越是慈悲,你这个人越有福气。不肯慈悲的人,就是没有福气的人。

  第三,卧安。经常慈悲的人,睡觉睡得着,很平安,不会难过、害怕。

  第四,觉安。就是感觉很平安,只有慈悲的人,他才感觉平安。举个例子,今天你对人家不好了,你感觉就不平安了,你知道他总会给你反击的。今天我在公司里骂了这个人,你马上就会想,他会不会去总经理那儿讲我的不好,你就不平安了,就不舒服了,就很难过了。

  第五,就是不见恶梦。经常慈悲的人,他不会做恶梦的。很嗔恨的人,才会做恶梦。

  第六,天护。一个人有慈悲心,天上的菩萨、天上的护法神都会保护你的。如果没有菩萨保佑你,就说明你还没有慈悲。现在真正慈悲的人有几个?慈悲是不容易的,慈悲的人必须有度量。待会儿给你们讲这个度。

  第七,人爱。就是人见人爱,人家看见你会喜欢的,哦,你这个人很善良,你这个人很慈悲,我愿意跟你交朋友。

  第八,不毒。就是说,慈悲的人不会被毒药毒死。大家说 ,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被人家害死的人啊?

  第九,不兵。就是说,慈悲的人不会被兵器和当兵的人所伤,不会被战争环境所害。

  第十,水不淹。慈悲的人,不会被水淹死。

  第十一,火不烧。慈悲的人,也不会被火烧死。

  第十二,在所得利。只要是慈悲的人,你所做的一切都会得到利益。不懂慈悲的人,你去动坏脑筋好了,你去弄人家好了,到了最后,得不到利益的。

  第十三,死后升天,升梵天。

  慈悲有十三个利益。想想看,一个人慈悲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慈悲,他就不懂得修心。慈悲也是修行的最根本基础之一。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慈悲的话,他就不懂得修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慈悲       容貌)(五明学佛网:慈悲       容貌)  

 郑石岩教授:禅语空人心 第四讲 慈悲纵横处处彰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其它:慈悲与爱的比较研究(陈星桥)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王雷泉教授: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二、忍辱慈悲菩萨心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慈悲心喜舍行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四、戒杀素食慈悲根 

 净因法师:尊重生命 慈悲不杀 

 济群法师:造就慈悲品质 

 楼宇烈教授: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 

 杨曾文教授:以慈悲护生精神维护自然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