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佛教说贫富贵贱


   日期:2016/12/11 12: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什么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笨。许多人会说,这个是命运,是业力。那要如何改变他呢。贫穷的地方,无论你布施多少给他,哪怕他暂时发达了,过了不久,他就贫穷了。

  佛教给我们,“因”是过去生中种的。你求财富,你命里头有财,命里头有多少财,也是一定的,你想多得一点,得不到,你想少要一点,也不可能,该得多少,到时候自然现前;而且得到的还有时节因缘,有人年轻的时候发达,有人中年发达,有人晚年发达,时节因缘各个人不一样。所以古德说了两句话,“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都是讲事实真相。

  而在佛门里面,佛家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们看看《了凡四训》,云谷禅师对袁了凡先生的一番开示,那是圣人之道。何以说“有求必应”?因为佛懂得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你想求,如理如法的求,就一定能得到。“我想得个瓜”,你不去种瓜,天天在那里祷告、求,天上会掉个瓜给你吃?哪有这种道理?这不可能的事情!佛怎么教你求?你想得瓜,教你种瓜,你才能得到。你要求财富,佛说财富的因是什么?财富的因是财布施,你才会得财富。

  这一世当中,我们看到有很多拥有亿万财富的人,他的财富从哪里来的?过去生中财布施的因,他布施得多,他布施得大,这个大是心量大,他布施得欢喜,他布施得自在,这一生发财好像不操心,自自然然财源就滚滚而来,就这么回事情。过去生中没有种因,这一生想尽方法也得不到,无论用什么手段都是枉然,只是造罪业而已。聪明智慧是果报,法布施是因;健康长寿是果报,无畏布施是因。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你就会自在了,就会如意了。把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不正当的方法统统舍弃掉,规规矩矩、如理如法的去求,种善因一定得善果,这个道理不可以不知道。

  星云大师:命运是三世因果

  世间为何有贫富、贵贱、智愚、美丑的不同?这些问题常常使人误解世间不平等,甚至怨怪老天作弄人,因而愤世嫉俗或偏激行恶。其实,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出身豪门,家世显赫;有的人门第寒微,卑贱低下?有的人天赋异禀,端庄美丽;有的人资质平庸,其貌不扬?有的人一生坐享祖上余荫,福禄双全,凡事顺遂;有的人即使再怎么努力奋斗,结果还是颠沛困顿,潦倒以终?这是什么原因呢?一言以蔽之,都是由于个人宿世善恶业所招感的果报,而一般人则将这一切不同的人生际遇归之为“命运”。

  命运的产生,其实就是三世因果的现象。就佛教来讲,生命是通于三世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生命,而生命流转的经过就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明:有情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一念“无明”,造作了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著业识投胎而有“名色”,继而“六入”(六根) 成形,藉著六根接“触”外境而产生感“受”,而后生起“爱”染欲望,进而有了执“取”的行动,结果造下业“有”,“生”命的个体就此形成;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后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

  因为生命是三世循环不已,而三世循环的生命就是靠著累世所造作的“业”来贯穿,所以我们今生的命运好与坏,不是现世因缘才决定的结果,而是过去久远以来多生多世所累积的善恶业力,到了此生都能现前,都能发芽,都能生长,因此今生的幸与不幸,除了今生的行为因素以外,也与过去世的因缘有关。

  同样的,我们今生所做的善恶好坏,也可以在未来开花结果,成为来世的命运。此即佛经所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

  三世的生命,好好坏坏,互为因果,所以今生的幸福、富有、荣华富贵,都与前世的好因好缘有关,这就如同我们赞美资质优秀的儿童为“天才”、“天赋异禀”;“天”就是因果,因为他有过去所做所为的“基因”,到了现世因缘成熟,自能显现他的聪明才智。反之,有的人今生穷途潦倒,挫折不断,也不要怨天尤人,怪你怪他,这也是由于前世的作为──业力所招感的结果。

  从佛教的因果观来看,每件事都有其因缘,而主要的原因,就是业力。在《正法念处经·地狱品》说:“火刀怨毒等,虽害犹可忍,若自造恶业,后苦过于是。亲眷皆分离,唯业不相舍,善恶未来世,一切时随逐。随花何处去,其香亦随逐,若作善恶业,随逐亦如是。众鸟依树林,旦去暮还集,众生亦如是,后时还合会。”业维系著我们三世的生命,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生生世世永无休止的在六道里轮回不已。

  所以,人生要想改变命运,必定要从自我身、口、意的行为改造做起。也就是要从“因”上去探究,如果凡事只在“果”报上计较、追求,那是无济于事的。例如,有的人天生聪明,就是过去世勤劳、用心,得遇善知识,信受奉行的结果;家境富有的人,因为他节俭、有预算、勤生产。

  由于我们每个人的贫贱显达,是依行为而决定;行为有因果的关系,行为是因,业报是果。业左右了人生的穷通祸福,因此我们的每一个举心动念,可以说都是在创造自己的命运,我们不必依赖算命、看相、卜卦、求签、掷筊来决定自己的前途与未来,自己的身心行为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例如,心思改变,态度会随之而变;态度改变,习惯会随之而变;习惯改变,人格会随之而变;人格改变,命运会随之而变。因此,改心换性是改变命运的药剂;回头转身是开创命运的良方。

  命运就如世间事,都是有因有果;种什么因,就收什么果。因果报应,毫厘不差,而果报的好坏,都是取决于自己的业力,不由天神所赐。如果我们所做正直,即使阎罗王也不敢随便裁判、处罚我们,正如世间上的法官,一旦判了冤狱,自己也会受到制裁。假如我们的行为不好,即使阎罗王受到贿赂而判决不公,他也会受到报应。所以,人人有佛性,人人也都是上帝,自己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

  总之,佛教不讲主宰,而讲因缘,如果勉强要说有个主宰,自己就是主宰。因为世间无常,在无常里,只要自己改变因缘,就可以主宰未来的结果;因为人生没有定型,只要我们修正、改善、改良自己的行为,自然就能改造自己的前途、命运。

  因此,个人的贫富贵贱,虽然后天也会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因素所影响;乃至朋友的资助或拖累,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前途。一个家庭的幸福平安与否,除了家长主宰著一家的经济生活之有无以外,家中每个成员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好坏,也会受到国际局势,以及国内的地理、气候、民风等因素所影响,所以一切都是因缘在主宰。但是,如何培养好因好缘,主权却掌握在自己手里,所谓“善缘好运”,只要我们平时广结善缘,自然就会有好运。因此,想要有光明的前途与美好的未来,积聚善业是很重要的不二法门。

  圣严法师:贫富二法

  “富”,就是要付出;“贵”,就是赞叹他人,成就好事。贫就是不肯布施,贱就是遮蔽别人的善根。贫贱、富贵各有二法,听来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却富含深刻的道理。

  佛陀教育弟子:人生,有两种法会使人贫贱,也有两种法会使人富贵。

  什么是贫贱二法?第一、看到别人身处困厄,却不肯付出、不肯布施救济;第二、不仅自己不愿布施,还心生嫉妒,想办法阻止别人去付出,这两种法会使人贫贱。

  富贵二法则是:看到别人布施、付出,能够心生欢喜,口出赞叹;而且不只是见人布施欢喜赞叹,自己也真正身体力行做布施的工作。简言之,就是要见善随喜。

  见善随喜,能让布施的人富中加富,富有物质更富有爱心,令人看到就心生欢喜,忍不住要赞叹他。这样的人,人见欢喜,更能影响他人见贤思齐,这就种下富贵的种子。

  总而言之,“富”,就是要付出;“贵”,就是赞叹他人,成就好事。贫就是不肯布施,贱就是遮蔽别人的善根。贫贱、富贵各有二法,听来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却富含深刻的道理。

  放眼天下,许多贫穷、苦难、生于边地下贱的人,也还有人过着原始生活。数年前,印度尼西亚慈济人去一个离岛援助当地原住民,他们不仅生活封闭,而且没有衣物,不论男女老幼都全身袒露,冬天抹上一层油,再用泥土涂在身上御寒,这种景况让人听了好心疼、好难过,也觉得不可思议。

  没有文明的生活与健全的家庭,他们的房子,只是随便用树枝、草叶盖一盖,躺在地上就睡了,难以遮风蔽雨。落后的地区如此,即使在富裕的社会中,一样有贫穷苦难人躲在暗角,亟需有人伸出援手。

  我们虽然有幸生在富裕之地,但是人生无常,有能力帮助他人,就要及时去做。倘若自己不做,也不要阻碍别人行善。

  自己不肯行善是贫的因;毁谤、阻挡别人行善,就是贱的因。能随喜赞叹,则是贵的因;身体力行,是富的因。

  我们常见富中之富的人生,不只看到别人做好事一直赞叹,甚至也用心鼓励大家一起做,无论是否富有财物、地位或学识,只要见善随喜、见善思齐、身体力行,这种人生绝对富有;因为内心踏实、丰富又很欢喜,每天不生烦恼,过得很有意义,令人尊重敬爱,这就是贵。

  富的人生,要不断地付出;贵的人生,要时时赞叹。人生难得能在富贵中,有平和的日子,我们要懂得珍惜与感恩,更要多付出这分爱,互相赞叹,彼此相成,这就是人人应该精进和学习之处。

  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你的工作环境也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对境界历事炼性,对人炼心。要尽你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心尽力地做好你所承担的一切,要制心一处,用心去做每一项工作。把你的服务对象视为父母众生,一切为他们的利益着想,以真诚心对待每一个众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理解他们,体谅他们,做众生的公仆,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当你不求任何回报地去给予、去奉献的时候,这就是你的修行,你会得到无比的快乐。你的事业、你的工作、你的一切都会顺利。不要怕遇到违缘障碍,他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

  你的家庭就是净土,就是你的寂静处。要把你的净土打扫的干干净净,布置的清净庄严,要任劳任怨的尽你的责任和义务,擦掉灰尘就是擦掉你的业障,扫除垃圾就是扫除你的烦恼。你的家人都是你的亲人,都是你的父母众生、儿女众生,都是你的金刚道友,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尊重他们,不要伤害他们,怨恨他们。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你执着什么,什么就会伤害你,你执着谁,谁就会让你伤心,一切都要看成如梦如幻,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弃,该做的还要去做,还要做好。

  人生如同一场戏,戏已经开场了,你就要演下去,但是你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你是在演戏,哪里有真的夫妻?哪里有真的儿女?即要演好你的角色,又不要假戏当真,其实人间并不是我们的老家,众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有什么可执着的,有什么可计较的,少说一句又能怎样?退一步又能怎样?凡事不要只考虑自己,要为对方考虑。只有去掉了自私、自利、自爱,你才能够自在。

  你真正有了慈悲心、菩提心,不但上师三宝会加持你,就连山神土地都会帮助你,只要你如理如法地修,真心诚意地去做,别人自然会尊重你,喜欢你。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如果你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一切,包容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能经常查找自己的缺点,能不断地去掉我执,这就是修行,否则修什么呢?

  其实,修行和生活,工作并不矛盾,佛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然而人们陷入了繁忙的事务,到处奔走寻求,忘记、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东西应该从自心中寻找。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认真学,坚持修,好好学,好好修,今生一定能够解脱,今生一定能够成佛。

  生病的人,要找回健康;失业的人,要找份工作;伤心的人,要找到快乐;失望的人,要找到希望。我们一生几乎都在为找事业、找朋友、找财富、找功名而忙碌,甚至一生一世都在找寻,仍然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其实找来找去,找自己的心最重要。怎样找到自己的心?

  第一、成就内心的真佛:有句偈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尊本来佛、自性佛,却在耳娱声色里追逐迷失,找遍外在一切,忽略自家珍宝,空在世上几十年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很是可惜。因此,我们要作一个有智能的人,向心内觅佛,成就内心的真佛。

  第二、点亮内心的灯光:现代人强调净化环保、净化社会,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先从净化自己、净化心灵做起。因为我们的心,经常被愚痴、黑暗、无明、烦恼所遮蔽。我们每个人的自性里,都有一盏心灯,点亮这盏智能的灯、般若的灯,就能赶走无明、烦恼。有谓美容、美颜、美姿,不如美心,点亮内心的灯光,就是美心。

  第三、治疗内心的病患:身体生病了要看医生,心理生病了怎么办?有人求神问卜,有人看心理医生,不过最究竟的,还是自己做自己的医生,因为自己内心的病,自己最了解。“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陀说法,就是要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种烦恼病,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用戒来治贪,用定来治瞋,用慧来治痴,身心才会解脱清凉。

  第四、发掘内心的财富:外在的财富,随时可能因为水、火、盗贼、贪官及不肖子孙等而消失。然而我们心内的财富,是偷不去,也失不了的。比方:信仰、般若、慈悲、道德、精进、喜舍、惭愧等等,都是心中的财富,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想拥有多少财富,就得看自我发掘多少了。

  生活在世间,有人专找门路,有人爱找碴儿,找来找去,只有自找苦吃,自找罪受。唯有找到自家宝藏,心里才会开朗,才会踏实,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得自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贫富       贵贱)(五明学佛网:贫富       贵贱)  

 张秉全居士:一真无性,染净从缘。如金铸器,贵贱天渊。 

 张秉全居士:一真无性,染净从缘。如金铸器,贵贱天渊。 

 仁焕法师:贫富差别的原因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贵贱和美丑 

 贫富同然·忧苦万端 

 鼻的生相,可以显示出贫富贵贱的命运(宣化上人) 

 净土法门法师:人有贫富贵贱,怎么来的? 

 佛说众生平等为何贫富差距这么大? 

 梦参老和尚:为什么社会上贫富这么不平等?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的贫富与贵贱是怎么来的? 

 黄柏霖: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贵贱和美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