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人人皆可成圣贤


   日期:2011/1/3 23: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澳洲图文巴净宗学院 档名:21-108(2001.9.12)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

  时间过得很快,这一次也是有许多的因素来到此地,在图文巴住的时间比较短一点。希望住在山上的同学们,无论是在家、出家都要认真努力的修学,要有高度的警觉心。世尊在经教里面常常教导我们:“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两句话意思非常之深,这两句话也很不容易说得出来。我们细心去体会,这是诸佛如来无尽的悲心,希望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决定要有成就。成就是什么?最低限度的成就,不再搞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个事实,无量劫来我们都没有法子超越。世出世间一切法,仔细去观察,就是因缘果报。世间法不出因缘果报,佛法也不出因缘果报,你种什么样的因,肯定得什么样的果报。佛教我们不要再搞六道轮回的因,六道轮回因是什么?“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我常讲这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就是六道轮回的业因。这个因要不放下、要不把它改正过来,你来生还是搞六道轮回。这个东西你要稍稍有一点觉悟,搞烦了,实在不想再搞了,我们才遇到学佛,学佛才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才真正了解事实真相,晓得自己应该怎样做人。

  人要做好人。佛家的好人,标准是诸佛如来,这是真好人。菩萨虽好还不圆满,像月亮一样,十三、十四的月亮没有圆,十五才是圆满。佛教我们做好人,标准在这里。我们这么多年来,在世界各地方劝勉同学们“四好”,四好就是依据佛陀讲的标准。“存好心”,什么是好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好心。“说好话”,什么是好话?《十善业道经》上告诉我们“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一定要做到。你要做不到,你天天一开口在造口业。口业最容易犯。身、语、意三业,《无量寿经》上,佛把语业摆在第一,这什么意思?头一句告诉你,“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意味深长。我们要能体会,要认真努力去做,做不到也要做。这是无始劫的毛病习气,要是改不过来,念佛不能往生,还是搞六道轮回。既然搞六道轮回,说句老实不客气的话,决定堕三恶道。来生想得人身,谈何容易?你们来生是不是想去作鬼,去堕地狱?常常提醒自己的警觉,不是开玩笑的,也不是吓唬人的。

  “行好事”,这是我常说的,什么叫好事?四摄六度。果然能把四摄六度做到几分之几,你就得受用了。现在人与人为什么不能相处?两个人住在一起都闹意见,三个人就打架,这是什么?不是好人。好人不会。学佛没有依教奉行。每天做的早晚课,我也不晓得你们早晚课怎么做的。这个事情我不知道讲了多少遍,早课是提醒自己。早课念的经文是提醒自己,我今天要做到。晚课是反省、忏悔,已经做到的,明天要保持,不能失掉;没有做到的,明天要做到,改过自新。这叫行好事。

  “做好人”,什么样才叫好人?真正看得破、放得下,自在随缘,“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好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教诲都在这几句话里头,千经万论总结起来,不过就这几句话。做得圆圆满满的,你就转凡成圣,不是小圣,是大圣,你就成佛了。为什么不干?

  今天我们在图文巴建这个道场,我可以说这是世界第一道场,你们的福报大,你们遇到了。这个道场要是不能成功,不能成就,你们将来的罪过比一般出家人,我看要高十倍都不止。我跟你说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一般出家人没有这么好的环境,他不能专心修,情有可原;你们今天一切具足,这个环境到哪里去找?衣食住行,四事供养,一丝毫都不缺,不要你们自己到外面去化一分钱的缘,不要你们操一点心,你就想你在这个道场不成就,你的罪比其他道场重十倍都不止。修什么?改习气、改过而已。我们要把过去这些毛病、这些习气统统改掉。头一条,要放下自私自利,只要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在,菩提道你就行不通,你不可能会有进步。换句话说,你决定超越不了六道轮回。放下自私自利!起心动念都想到自己,不知道别人,这还得了吗?这个念头是所有一切罪业的根源。你要说是“不为自己想,这个世界上就不能住了。”我告诉你,我一生不为自己想,我活得很快乐。我是活活生生的例子放在此地。

  过去,香港亚视何守信来采访我,他问了一句话,他说:“法师,中国古人常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就告诉他:“这个话错误,误导许许多多众生。我不为己,天也不诛我,地也不灭我。”那个话讲错了!错得太离谱!起心动念想一切众生,想这个世界苦难众生,我们怎样帮助他,怎样去影响他。不要认为我没有这个能力,那你就错了,我们起心动念都影响这个世界。这些话我也讲得很多,我们起心动念,思想有波,就跟电波一样。思想波比所有的波速度都快,没有能够跟这个速度相比的,影响之大也无法想像。一个念头起,尽虚空、遍法界都震动到了,这符合科学的理念,在佛法里面叫“感应道交”。我们起个念头是感,十方诸佛如来就有应。西方极乐世界经上讲,距离我们这里十万亿佛国土,这个距离没法子计算,光波也不行。如果用光的波从我们地球射到西方极乐世界,大概也要几亿年。可是思想波一动念就到了,一秒钟都不需要。你才晓得这个波的力量之强、速度之快,所以我们起个恶念,这个恶念影响一切众生,助长一切众生的恶念;我们起个善念,就能打消一切众生的恶念,就能促成一切众生起个善念。

  人决定不能作恶,要从念头上下功夫。佛在《十善业道经》上教我们“昼夜常念善法”,昼夜是不间断;“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我们有没有做到?是很难做。

  我今天在山上定的这个规矩,教给你们这个方法就是想达到这个目的。你们在山上一定要认真努力去修行,克服自己的毛病习气。首先要练习,我给你们两个月缓冲期,晚上十点钟一定要睡觉,三点钟一定要起来。这一点都做不到,谈什么修行、谈什么学佛?八个钟点听经,只听一个光碟,一个小时听完一遍,重复再听一遍,听八遍。没有研究,没有讨论。研究是胡思乱想,讨论是胡说八道。你智慧没有开,你自私自利没有放下,你有什么好研究讨论的?我这个方法是修戒、定、慧,用这个方法把你的妄想、分别、执着打掉,专心听经。你一不听,你就胡思乱想,我这个方法就是把胡思乱想给拔掉。八个小时听经,八个小时念佛,定慧等学。经听多了,自自然然就会背,自自然然就懂里头意思,不需要去作意。我这个方法传给你们,你们可以试验三个月。你看看三个月有什么样的效果,然后你就有信心了。

  我在新加坡教培训班的学生,是一部经学六个月,跟我教你们的方法不一样。因为教他们是学习讲经,他能上得了讲台,教你们是实学。经讲得好,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实学能了生死,能出三界,能证菩提。你们在山上,我供养你们,你们要是不认真努力学,你对不起我。如果说一定要我在山上天天看着、督促你们,没有意思。一个人学习能不能成就靠自动自发,哪里要人在后头拿着鞭子鞭?不像话!自己要懂得鞭策自己。在山上,现在一、二十个人住在那里,依众靠众,互相勉励、互相督促、互相帮助,决定不能有成见,要看每个人的好处,不要看他的缺点。如果看别人缺点,我肯定你念佛不能往生。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的心不善,你去不了,佛念得再好,西方世界没你的分。你的心不善,你的思想不善,你的行为不善,你怎么能去得了?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

  这两年当中,务必要落实《弟子规》,《弟子规》每一条要做到。不是说我念得很熟、我会背、我能够默写,没用处,要做到,每一句都要做到,这叫实学。《了凡四训》是第二部,熟读深思,世出世间的道理都在其中,这一本书教导我们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真相。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对道德有信心。什么叫道?什么叫德?伦常是道。虽然是人道,人道是佛道的基础,人都做不好,怎么能成佛?佛离不开人道。五伦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叫道。五常,常是恒常,永远不能变的,仁、义、礼、智、信。仁慈、道义这些名词术语,意思都要很清楚、很明白。道义就是儒家讲的十义,“五伦十义”,十义是属于道义,最高的;其次讲仁义,义是义务,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情义、恩义”这四个字要记住。你都能做到了,行道有得于心叫德。所以,仁、义、礼、智、信是德(性德),自性本具的德能。发展,我们现在讲落实,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工作里面,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

  我们要以德养身,要以道来养心,这是道德之人。这样的人,他决定不失人身,加一点功夫就能超越三界。你要是不懂,要是不能理解,要是不能认真去做,你这一生错过了,实在是太可惜。得人身、遇佛法、遇到正法,谈何容易!

  你们要问我从哪里做起,我就告诉你们:“每天八个小时听经,八个小时念佛,五个小时睡眠。”时间我给你们排定了,不能变更。你能照这样做,做上三年,你自然就变样子。告诉你,你相貌变了、你体质变了,你的一举一动跟一般人自自然然不一样。我们一般俗语叫“脱俗”,你真照这样做,三年脱俗了。所以你们修行有没有功夫,我不要问你,我看你面孔就知道了,你走两步路我看看就知道了,还用得着问吗?像不像个修行人?

  《了凡四训》的修行方法是《感应篇》,《感应篇》文字不多,那是行经,不是教经。行经是字字句句都要把它变成自己的行为,我们讲得很清楚、很详细。我们学佛以儒为基础,儒代替了小乘,从这个基础向上提升,这是佛法。佛法第一步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一部经讲完了,大概也讲了七、八十个小时,现在光碟还没做出来。等你们把《弟子规》、《了凡四训》、《感应篇》完成之后,这个光碟出来,你们学这部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接着再学《十善业道经》,你的根基就巩固了。再进一步,我给你们定的《净宗同学修行守则》,你就学这个。希望这些课程两年当中完成,第三年就可以研究经教了。

  这些大经大论,你们发心选择一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没有一个不成就。就是一部经,决不能学两部经。到什么时候可以学两部经?到你开悟了。“一门深入”到底要深到什么程度?深到开悟。开悟的样子是什么?开悟之后,《大藏经》你只要一翻开,那个意思就像泉水一样往外头涌,字字句句无量义,用不着自己去想,那就开悟了。如果今天经本一展开,还什么都不知道,这一句怎么讲、那一句还去查资料,你没开悟。没有开悟就专搞一部,这一部帮助你开悟。一部是修定,定到一定的程度就开悟了。悟了之后,世出世间一切法一接触就通达了。

  我今天在山上搞这个班,目的在此地。所以学的是什么?戒、定、慧。戒是方法,我传授你们这个方法是属于戒,你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是定。我们在经典传记里面看到龙树菩萨,这是释迦牟尼佛灭度六百年时代的人,那时候佛教没传到中国来,释迦牟尼佛灭度一千年,佛教才传到中国。我们在传记上看到龙树了不起,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他三个月就学完,完全通达,那是什么原因?开悟了。这是外国人。中国人也有一个,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你要是对佛经不懂,你拿佛经念给他听,他听了之后,他就给你讲。他给你讲,你也就开悟了。这什么原因?觉悟了。无论世出世间什么书、什么东西,他没有一样不知道。你不问他,他完全不知道;你问他,他什么都知道。

  我教诸位学这个本事,这个本事才能够帮助世间人,帮助世界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你没有这个本事怎么行?学一样东西会一样东西,念死书,那没有意义。一般佛学院是教这个东西,我在这里开这个班不是教这个,所以你们一定要懂得。

  两年根基学做人,学做四好: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两年的时间给你们学做人、打基础。然后我过去选的那几部经典,你们也不一定依我选的,凡是我讲过的,现在留著有录像带的,你们都可以选择,但是只能选一部,没有开悟绝不选择第二部。每一部经都能开悟,所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话是真的,佛在《金刚经》上说的。每一部经不论是大部小部,也不论这个经的意思是浅是深,只要一门深入,你就能开悟。一定在这一部经上,就是用这个方法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都念掉,你的障碍没有了,悟门堵塞除掉了,你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无量的德能相好统统现前。这个方法不是我发明的,是佛告诉我们的。诸佛如来佛佛相传、祖祖相传就是这个方法,谁能够相信、能够肯定,死心塌地修学,再笨的人也能成功。

  《弥陀经》大家念得很熟,周利槃陀伽是释迦牟尼佛最笨的一个学生,记忆力完全没有。佛教他条帚,扫地的条帚,教“条”,他不知道帚;教“帚”,条忘记了。这么笨的人,释迦牟尼佛都有方法教他大彻大悟。关键是你听不听话,你相不相信。真相信、真听话,没有不成就的。人的根性有聪明、有鲁钝,什么原因?烦恼习气每一个人厚薄不相同。烦恼习气轻一点的人就显得聪明,烦恼习气重一点的人就显得鲁钝,就这个道理!佛菩萨的方法很多,方法虽多,目标是一个,方向是一个,都是帮助众生断烦恼习气而已。

  所以我们对于不同的法门、不同的宗派,我们要尊重,决定不能够自赞毁他。我这个好,你不如我,不可以这个说法,错了。每一个法门都好,我们只能选择一个法门。什么标准选择?看自己的程度,看自己生活环境,哪一个法门对我的程度相应,我能接受、我能理解;对我现前生活方式能相应,我学起来很方便,不感觉到困难。选择法门必须要依这个条件,不能选得太深,不能选的跟自己生活环境相抵触,那就很麻烦了。

  实在不会选,释迦牟尼佛替我们选择。他在《大集经》上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给我们说了三个纲领。我们想一想,我们现在生在末法,释迦牟尼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那我们选净土就好。这是佛给我们一个提示,给我们很大的帮助。行门无量无边,佛经上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总归结起来不外乎三门,觉、正、净三门。我们要清楚,觉门就是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禅宗是属于这一门,性宗是属于这个门。这个门难,是很快,所以一步登天,一步踏上天的没有问题,你上天了;要是踏不上去,那下来就粉身碎骨,跌死了。所以我们自己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这个根性,我一步登得了天吗?不是这个根性,这个法门不能学。法门是真好,我们条件不够,烦恼习气太重。所以自古以来,学禅的人很多,成就的人太少了。这个诸位在禅宗公案里面能看到。

  第二个教下。教下范围广,天台、贤首、法相、三论都是属于教下。教下是好走,像爬楼梯一样,慢慢上去,那叫渐修,步步高升。但是时间长,就像上学念书一样,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慢慢来,要很大的耐心,没有耐心不能成就。这是第二门“正门”,正知正见。佛经念多了,思想纯正。

  第三个是净门,我们净土宗修的、密宗修的都是清净心,“心净则佛土净”,我们修的这个法门是从这儿下手,确实比前面两个方便。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去锻炼。练什么?练清净心。我教给大家就是这个方法,处事待人接物在这里头修我的真诚心。我们知道别人对我们虚伪,我们对人真诚。可是有很多人说,我们用真诚对他,他是虚伪对我,我不是吃亏、不是上当了吗?所以修行头一个就要懂得“吃亏是福”,我愿意吃亏、我愿意上当;不肯吃亏、不肯上当的人不能修行。实际上,吃亏不是真的吃亏,不肯吃亏才真的吃了亏;不愿意上当的人真上当,喜欢上当的人不上当。肯吃亏、肯上当的人都升天、都到极乐世界去了;不肯吃亏、不肯上当的都到饿鬼、地狱去了。所以到底哪个吃了亏,哪个上了当,我们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待人总是心地要厚,处处要忍、要让。生活节俭就快乐。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清净心、善良心,我讲的四好,真正健康长寿,生死自在。吃东西简单,愈简单的生活就愈是健康的生活,这个话我在讲席上不知道讲了多少遍。我没有跟你们在一块生活,我自己生活,我吃生菜。我有事实根据,你看牛羊吃青草,一辈子就吃这一样东西,它那样健康,那么长寿,我们人一餐要多少个菜,吃了一身毛病。你仔细观察,愈简单愈健康。

  我给你们透一个消息,我在吉隆坡讲经,照片在外面挂着,你们都看到,听众一万五千多人,请我去讲经的是那边的一位居士:李金友居士,他开一个饭店叫金马皇宫,是五星级、六星级的我搞不清楚,是吉隆坡最大的一个饭店。他接待过五十多个国家地区的领导人,他跟我说:“我最佩服的是江主席。”我说:“何以故?”他有一天到房间里面看到,江主席自己洗内衣,他非常惊讶!内衣自己洗!他讲了我也很感动。主席在他那个旅馆住过三次,所以他很熟。我还听说江主席平常吃饭三个菜,我们每天吃饭都超过他,我们福报比他大。有一天我在新加坡居士林,新加坡的前任总统黄金辉来访问,我陪他在一起吃饭。他看到居士林摆的菜差不多有二十道菜,他吓一跳,他说:“我吃饭才五个菜,四菜一汤。”他说:“你们这么多菜!”所以我们现在学佛的人福报比人家总统都大。我们有什么德行?天天在胡思乱想。你享了这么多的福,将来到哪里去,自己不就清楚了,还用得着我说吗?

  我们常常想想,江主席穿的衣服是破衣服,真修行人是这样的。李炳南老居士我跟他十年,我不知道他里头穿破衣服,不晓得。他往生之后,我们给他做个纪念馆,把他的衣物摆开才晓得,里面的衬衫都是补补丁的,袜子都是补补丁的,我们看了流眼泪。他不是没有钱,也不是没有好衣服,学生送他的好衣服,转手送别人。自己穿破的,好的给别人,这些地方我们要学。每天都贪图享受,这还得了!一定要学着节俭,一定要晓得信徒送来的供养不容易,他们都省吃俭用,我们要是浪费还得了吗?能省的决定要省。我们山上做了摄影棚,摄影棚里面所有一律用的,要用最简单的,决定不能够浪费。不是真正用得到的,我们决定不要。机器不必买那些高级的。为什么?我们不是表演,不是唱戏,不是拍连续剧,我们要那些高级东西干什么?我们是讲经、教学,只要这么一个画面,看得清楚、音声清楚就足够了。要知道钱花多了,将来要还债的。哪一个人主导,哪一个人要负责任,他要背因果责任。我的要求非常简单,今天我这一看很欢喜,后面一块布就可以了,机器一台就可以了,不要搞太多。很多常常在换画面,把听经的人注意力分散掉了。

  教学、听经意志要集中,心要定。当然最好的,根本录像都不必要,录音就好。真正用功夫,功夫真正得力,那是《楞严经》上文殊菩萨说得好,“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用听的,不用看的,这就更简单。我们做一个录音室,只要隔音设备好,音响效果好,哪里用得着这么麻烦?讲经说法最理想的是用广播电台,收听的人用收音机,不需要影像,他能深入,他的心能定。有影像,心是浮动的,反而不能得定,不能开慧,对于定慧造成障碍。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都要了解,都要明白。

  好,我今天的话就说到此地,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勉励自己。我每一次到这边来,大家样子都不一样,你们要把成绩拿给我看。不肯真正学的,到别的道场去,不要住在这里,住在这里就有罪过;住在这个地方一定要真修行,要真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学佛       净土法门)  

 唐仲容居士:谈学佛要点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净土法门丛谈 

 唐仲容居士:长期学佛实践形成的定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