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光明禅师:关于大悲空性,菩提心


   日期:2016/10/25 10: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执着于相。自有经力加持心灵。相信真能坚持读诵《金刚经》时间久了,没有不升起大悲空性的。真修真能悟,就怕这事那事说到天荒地老,不去念诵也是枉然。

  诵经最大的感受尤其是殊胜的《金刚经》,第一是信力成就,信为功德母,第二殊胜的菩提心会自然而然生起,菩提心是建立在大悲的空性基础上,成佛的《金刚经》能够为我们达到这两点,想想太重要了,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灭极重罪呀,我佛所言持诵《金刚经》功德不可思议真实不虚啊!

  --- 光明禅师开示 第一篇

  打个比方说,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发心创办的一所佛学院,几乎各大菩萨都在里面有教学职位,文殊菩萨是个教务长,同时各大菩萨又化身千万万于六道中接引各自有缘的学生,等到一批批学生"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的时候,又叫这批批学生去六道中实习锻炼锻炼,一果二果三果四果等等,五浊恶世是修行锻炼最好最快的基地,各基地佛菩萨护法们都呵护着,这个地球只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极乐世界佛学院里开设了各种形式的班以适应各类根基,净土班只是其中之一。现今世界里的各类宗教里面都有开班,所以凡夫如我们切莫轻易指责不同的教派,当心侮辱了真的佛菩萨而造业。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学院你得具备根本条件---菩提心!如果没有这颗利他的菩萨心,你既使喊破了阿弥陀佛也枉然!

  --- 光明禅师开示 第十三篇

  所有这些感受都是从金刚般若中来的,从灵性中来的,这样才能真正有受用,修行虽然见解很高,高高山顶立,还是要慢慢地深深海底行,一切相虚妄,并不是没有相,学习金刚经并不是没有“有”;学习金刚经,并不是就是四大皆空;从有入手;由有转空,空也要空,是为虽有相,而不着相,是发菩提心,而不执着菩提心;虽有三十二相;而不执着三十二相;

  --- 光明禅师开示 第二十九篇

  八万四千种法门虽多,总结下来只有二句话:烦恼转菩提、烦恼即菩提。一个转字包含了一切修行的次第,一个即字蕴含着甚深的般若空性。尤其在如今时代修行,虽然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是我们还是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啊!所以说烦恼来时我们先要有个方法去转化它们,积累一定程度的福德资粮之后,才会明白烦恼即菩提之大义,到时候一个转字也是多余了,到时候明白所谓的烦恼所谓的快乐皆是心动的执着,南怀瑾老师说得好:"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地还得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它落地自成灰!"只要静静看着它们生生灭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历代大德高僧无有不推荐殊胜《金刚经》,从初始的"善护念",到最后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六如观,此是一切修行窍决的总结!有缘道友皆当珍惜珍惜之。

  --- 光明禅师开示 第三十四篇

  诵了这么多金刚经还不能保持空性?你把金刚经背诵自如也还有很多违缘、顺境考试,你们把空性看得这么容易?空性不是学习来的,是要亲自证悟走过来的,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 光明禅师开示 第三十八篇

  觉悟:觉者自觉而觉他。一切证悟的圣者无一不是感叹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起,证悟者的身心灵是与宇宙一起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同时化身千百亿接引有缘众生。证悟的圣者他自然而然会承担教化众生的重任,而绝不会陷入名闻利养得失之中。这些伟大的圣者们因为有广大的菩提心愿力随缘化现,普度众生!我们一切善行之后的发愿回向都应当向圣者们学习呐,多多发愿今生为最后一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生踏莲花而来普度众生!愿力不可思议啊!。

  --- 光明禅师开示 第三十九篇

  莫道成就容易得,皆因累世种菩提。

  各种心法各种开示满天飞,好似成佛很容易,实则很难。二十多年前静坐观想,只有一个头颅在那悬着,头以下的身体都如虚空般;再经过十多年,眼睛下面是虚空的;又经过许多年还有一个头盖骨的存在,再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会到什么是无我。禅修中还有一种直坠万丈深渊的体念,死亡中阴显现时也是如此四大分离时才有直坠的慌乱。这些感觉也许仅仅只是觉受而已,没有什么好炫耀,离证悟真正的空性也许还得几十年,甚至几世几劫的努力,成就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呐?真正无我了才能知道修行是在修那个真身,时时有真身在你无求无住时显现,与你目前这个肉身毫无关系,这个四大和合的假身好似旅馆仅是借用暂住而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偈只有六祖大师才能说出,可是各位要知道六祖大师至少是八地菩萨再来,未到不动地之前大师受了多少六道轮回的磨练?勇猛心易起,恒久心难生,莫把菩提容易得!理悟虽好,讲经说法虽好,但实修更重要。群里有人想学习空性法门,空性不是学习来的,是实修证悟之后的境界。既使是证悟空性的菩萨们也还要跟着地藏王菩萨修行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八地不动地。不发大悲大愿大菩提心,不为菩萨。可见,各位有缘若想行菩萨道,一经四咒是多么重要!

  --- 光明禅师开示 第四十四篇

  为了想证悟空性必须要有菩提心,有菩提心必能证悟空性。何谓"得其一,万事毕"?一者即菩提心也。菩提心有显、密、极密之分,秘密的菩提心得有明点显现,或来源于戒定慧,或来源于气脉,所以世上有显、密、道、儒等大小密乘、内外正邪各道各教教法,外道亦是道,只相对于正道而言;邪者斜也,邪教也是教,偏离了正法。

  所谓正邪在于你的发心和心态,正人入邪法,邪法亦正,邪人入正法,正法亦邪。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法最后的目标都归于般若空性,都归于菩提心这个一。教法的正邪、内外之分好似证悟空性之路是否直曲、远近一样,路太斜太外都不应走,所以要求走正道、行正法、做正人!

  佛说我不在时,般若即佛,诵持般若等同见佛,因为般若是佛知佛见。金刚经藏有无量义,身为人道众生,不可以讲述神道的金刚经;每道众生的金刚经有每道的讲解。六道中人道为分界点,最有机缘修行,亦最易得力。人道的根是孝,是从五戒十善做起,所以地藏王菩萨为代理佛统领六道。未达八地之前的菩萨无一不是重视一经四咒,没有不重视金刚经和代理佛的,所以一经四咒非常重要,能在末法之时度一批人,经书里有秘密授记,有人有疑自己去找。

  第一说菩提心为明点,有人问没有得见此明点怎么发菩提心?很多人不是没见,而是不知,内心深处真实生起利他心就是菩提心,所以要发广大的利他心这个菩萨心肠,多多舍己为他,为众生着想。很多转世的菩萨都化身于各道各层次默默地奉献锻炼自己累世修行的菩提心,着便衣的佛陀和菩萨们六道中处处都有,自觉而后觉他,觉他同时觉自,都为菩萨道,都是菩提心。

  慈诚罗珠堪布法师曾把证悟空性的方法归纳为三种:

  第一种方法,是最简单、最下等的方法,即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去思维,最后把自己的每一个执著都推翻,从而觉察到世界的虚拟、空性与如梦如幻。再通过进一步的修行,就可以证悟空性。

  第二种方法,是密宗的气脉明点修法。修气脉明点与证悟空性,有着高效且直接的关系。在修完加行,灌了顶以后,就可以修气脉明点的修法,从而比较快速地证悟空性。

  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却要求最高的方法,是以心印心的顿悟方法。只有像六祖惠能大师,部分藏密修行人,以及一些印度的大成就者等根机非常成熟的利根者,才能使用这种方法。因为他们过去世修行过很长时间,根机已经很成熟,所以一两句话稍稍点拨,就能证悟空性。大圆满就属于这一类的方法,既不去推理,不会讲很多理论和复杂的修法,只是通过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去证悟空性。

  以上三种方法相当于三条不同的路,或三种不同的交通工具,但最终都能达到目的地——证悟、成佛,只是时间上有一些差别而已。可见,不一定所有人都要学密宗,即使最简单、最基础的第一个方法,也能消除执着,证悟空性。

  --- 光明禅师开示 第五十篇

  修持般若空性法门者是从法身慧命入手啊,肉身多有病很正常,而且肉身的疾苦往往是考验你而重罪轻报的,一切违缘及病痛考验是最大的加持,这是从修法身来说的。而世上很多修法如某些密宗气脉修法、某些道教气功修法均是从肉身入手修行的,这些修法往往身体少有病苦。法门不同,所感不同,但法法最后还是归一。所以修行者莫追求一切事事如意,有所得必有所失,也切莫贪太多法太多咒语,多易乱,少易精,一经一咒一本尊最为得力!何谓末法啊?法法太多就是你的末法!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 光明禅师答弟子问 第六篇

  弟子:顶礼师父, 师父吉祥!末学有一个疑问想望师父开示:如何扩大自己的心量,增加大悲心!。

  师:

  一、扩大自己的心量及大悲心,这是菩提心的修法。从理论上讲,菩提心有愿、行两种,首先要每天发愿和回向时反复强化训练自己的愿力,然后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来行,何谓菩提心?无我心是菩提心。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可实际上,知易行难,累生累世各人的业力、愿力、人格品性的不同,所得果实完全不一。理悟、行悟不够,重要的要证悟,实修实证才能真正得力。虽然说诵经持咒不求数量,但是诵经持咒一定要累积相当足足的数量才能达到质的突破;虽然说禅定是当下无我,但是禅坐一定要经过冲三关破五贼的艰苦修炼。真正密义上的菩提心是红白明点,只有实修实证中才能见到的。可惜如今很多落入空谈妄执,不通过有觉有照苦修之路,一下子到达无觉无照的境界只能说是空中楼阁罢了。

  二、你问的问题很好,菩提明点不是着意求才能有的。记得十几岁那年我苦修禅坐,睡至二三更时,忽然觉得明明吉祥卧的我一下子变成七支坐,当时的境界如置湛蓝的天空中,一会儿一颗亮晶晶如豆大的圆点出其不意的豁然由后脊冲过头顶,朝左边的虚空飞射而去⋯⋯。当时懵了呀,遍访高人无人能知,也就放下了各种执着。其实各种各样的觉受仅仅只是修行过程中量的反应而已,你如果执着了就会陷入五十种阴魔的困境里了。修行如登山,沿途的风景胜地数之不尽,终点站是解脱,而不是途中的境观。

  三、真正拥有了菩提心,才能载入菩萨果位的名册中。无数的佛菩萨都是发愿在六道中辗转反复的,真佛菩萨绝对不会只在圣地安居享受。这几天看到一位台湾著名的大师所述的开悟是什么样子的文章,我看了好笑啊,开悟如果有什么样子就不是开悟了,差得远呐!菩萨二字不是佛教协会的专用品,无数菩萨们显现各种各样的身相,那一头母猪或许是文殊菩萨的化现呐。古时有位皇帝办超拔大法会,他命人把一卷金刚经埋在必经的门坎下,看到底谁是真正的圣者,众多名望的高僧大德前呼后拥昂然而过,临近法会最后一天有一位乞丐和尚拜在门坎前不愿迈入,皇上问为何不入?此圣者说坎下有佛塔,不敢践踏!…呜呼,能够发心每日背诵金刚经,对于现今时代的我们多么重要!如今很多修证的词汇都落入名相的解释中,说理个个都懂,实证差之万里。如何扩大自己的心量,增强自己的大悲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没有累生累世的轮回串习实在不易,但是这位道友能够提出这个问题已经很善根深厚了!趁今世有暇满人身的机遇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继续学习,这条成佛之路最为稳当。

  --- 光明禅师答弟子问 第十一篇

  1、菩提明点:守护精气神、三皈五戒的百日筑基阶段,很多人第三只眼发胀发紧,这是下丹田精气初聚的现象,坚持下去会在第三只眼处有亮点闪烁,此亮点多为白色水晶点,不温不燥,时隐时现,同时步履轻盈身心愉悦,继续努力严持戒律,此菩提明点会在你身心清明、不可预知的某个寅时上冲三关,恰似一颗明星划过湛蓝无际的夜空,男往头顶左侧、女往头顶右侧嗖的滑过融入苍茫,倘若得到明师指导教授,还能将菩提明点收归下引化为天琼玉露滋润内在六道众生均得授记解脱。

  得此菩提明点,即为殊胜菩提心,所谓"得其一,万事毕","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灭极重罪"等等!倘若着相修行,明点不会显现更不会升起,故一切行者首先要发心熟诵《金刚经》深入般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或问:很多人只有第三只眼发紧发胀而无明点闪烁,为什么?戒力不足定慧难生也,精气被六贼瓜分而难聚集得力也!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显前。没有基本的三皈五戒十善,是难以得到佛菩萨加持,修行中也难有受用。

  --- 菩提心师兄婆心嘱

  《金刚经》是成佛之经、功德之经、灭罪之经、降魔之经、超度之经、长寿之经……持诵金刚经的功德连佛陀也赞叹不尽。在有生之年加入[每日背诵金刚经]群共修或者关注此公众号,哪怕仅仅只诵读几句偈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为了在后五百年里以最少的力量获得最佳的修行效果。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光明禅师       菩提心)(五明学佛网:光明禅师       菩提心)  

 法宣法师:劝发菩提心文白话浅译 

 吴润江上师:发菩提心义诀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1.如何读诵阿弥陀经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20~2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0~1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9)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