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亲友书》讲解(二十八)


   日期:2016/10/21 17: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达真堪布仁波切宣讲于2016年9月23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度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亲友书》,前面讲了十四种无记法,主要是一些外道的观点。当时印度有很多外道,有各种各样的邪见,也就是不符合诸法实相的观点。

  佛陀给众生宣讲了缘起法,讲了三种缘起。

  本性缘起:诸法通过因缘和合而生,诸法的本体是空的,但是在空性中通过因缘也可以无碍地显现,诸法的究竟实相就是这样的真理。当时佛陀讲了缘起论,轰动了整个世界。之前有很多教派研究诸法的究竟实相、生命的本质,但是讲得都不究竟。

  佛教内道有部、经部及唯识宗等,也都没有真正、彻底明白本性缘起的道理。诸法从空性中产生,这一切清净与不清净的显现,都是因为空性,否则,不可以有这些显现,这种道理叫本性缘起。

  轮回缘起:主要讲的是我们在六道中轮回的过程,我们是怎样轮回的,这是十二缘起法。

  涅槃缘起:主要讲涅槃的因果关系。

  今天讲轮回缘起。如果明白了十二缘起的道理,我们就会知道众生是怎样在六道中轮回的,同时会对轮回产生定解。如果真正了解了十二缘起的真相,可以超出轮回,获得解脱。

  无明生行行生识,由彼中生名与色,

  由名色中生六处,从中生触能仁说。

  触中生受彼生爱,由爱生取彼生有,

  从有出生若有生,出忧病老求不得,

  死与畏等剧苦蕴,生灭则令一切灭。

  一、无明。主要是不明真相。将五蕴(色受想行识)假合体执著为“我”,五蕴不是“我”,但是分别心却耽著是“我”。它可以假立有“我”的存在,既然有了“我”,就有了“我所”。有“我”就有“他”,有“我所”就有“他所”,有这样的分别和执着,这就是无明。不明白究竟实相就是愚痴,有“我”和“他”的分别,有“我所”和“他所”的执着,贪心和嗔恨心等烦恼也随之而生,烦恼就是这样产生的。而当由无明中产生的我执去掉之后,一切烦恼也同时会消除。无明是轮回的根,也可以说是一切烦恼的根。

  二、行。从无明当中产生了“行”,开始造业——善业、恶业和不动业。有了“行”,业就产生了。只要有烦恼的摄持,我们的身语意就会造业;反之,就不会变成业,也不能叫造业。

  三、识。依靠行业,趋入六道中的任何一道,生起彼趣的识。就会产生投生的念头,但是投生到哪一道,他没有选择的权利,他有想去或想投生的想法或念头,这就是识。有业才有这种想法或念头,若没有业力的驱动,不可能产生这种想法或念头。我们投生的时候是很迷茫的,之前也讲过,他可能想去一个花园或商店,想去看亲人等等,会生起这种想法或念头,就要投生或轮回了。由业力的推动和牵引,有这种投生的想法或产生这种念头就是识。

  四、名色。从识里产生名色。“名”是有名称而无实体的色法——受想行识四蕴,就要投胎了。“色”,指色蕴,此处指投胎后最初会形成凝酪等,这属于色蕴,已经有物质的存在了。名色,也可以说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就产生了。

  五、六处。五蕴产生之后,从名色当中产生六处,即眼耳鼻舌身识六根。这时候就有了一定的形状或体形。

  六、触。从六处中会产生触。根、境、识三种聚合叫触。有根、境(对境)、识,于是有了触。

  七、受。有触就开始有受(感受)了,由触生受,从悦意(自己喜欢)、不悦意(自己讨厌)、中等三种对境中产生三种受——快乐、痛苦、不乐不苦的状态,此时三种感受就产生了。若没有触,受就不会产生。

  八、爱。有受就有爱了。在受中引生爱,即对可爱的、特别愿意接受的,叫贪爱;对不可爱的、觉得讨厌的对境不愿意接受,叫畏爱;由中等感受中产生的爱叫舍爱。

  九、取。有了爱,就有分别执着,也可以说就有取舍了。接受自己喜欢、悦意的对境,抛弃、逃避讨厌的对境,有这些行为就是取。

  十、有。从取中产生有。依靠取而形成业因,能招感来世果报。

  十一、生。从有中产生生——来世的五蕴。

  十二、老死。老和死没有分开,它的顺序和次第是不确定的,比如有的还没老就死了,所以老和死放在一起,算一个缘起法。有生就要遭受忧愁、病苦、衰老、求不得、等痛苦。忧愁,指心里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生病,指身体的一些部位有很多不舒服,有了生病的现象。衰老,指人都在不停的向死亡迈步,每时每刻都在衰老。从细微的角度讲,都是衰老;但一般是出现老苦的时候算是衰老,这是一个粗大的衰老。求不得,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得不到就痛苦;我们想遇到或是想与其在一起的人有很多,但也不一定能如愿以偿,这都是痛苦。还要遭受死亡、畏惧、悲哀、意苦等巨大苦蕴。

  十二缘起法前前是因、后后是果,环环相扣,轮回就是这样产生的。十二缘起的最后是老和死,继而又产生无明,又开始轮回。人死时会出现死亡的征相。神识离开肉体后会进入昏迷状态,这时会出现基光明,一般人都认识不到。基光明就是我们的本来面貌——自性,之前如果对这个法没有什么修炼,就可能认识不到。认识不到就是无明,然后又开始了轮回,它是一个循环,无始无终是轮回的自性与本质。

  何时我们回归自性了,对基光明有认知了,就不无明了。没有行就没有识,不会有其它名色等,这样轮回就结束了。大轮回没有终止,个人的轮回有终止。通过佛的教导,上师的窍诀,认识了心之自性——回归了自性,这时就去除了无明。没有了无明,其他行、识等也都没有了,就不会轮回了。

  如果想超出轮回,脱离痛苦,就要除掉无明这个根。我们学修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证悟无我、证悟空性,要见性。认识了心之自性,就可以断除无明;断除无明之后,就超脱了轮回。

  无明的根断掉了,轮回就不存在了,我们就不会在六道中轮回了。现在我们所讲、所学、所修之法,都是为了去除无明,为了断除我执。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希望大家一定要以智慧观察,看看自己学修的这些有没有对去除无明,断除我执起作用。若是跟去除无明、断除我执无关,没有起任何作用,那么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的,也是不如法的。

  龙树菩萨为什么在此处讲十二缘起?就是要说明无明是轮回之根,若要超出轮回,就必须断除无明。这是非常重要的。

  此缘起乃佛语藏,弥足珍贵最甚深,

  何者若能真见此,已睹真如佛法身。

  龙树菩萨讲了十二缘起的功德与重要性,谁能了知十二缘起,见到这种真相,就相当于见佛见法。

  佛讲了八万四千法门,浩瀚无际。在所有的佛法里,十二缘起最为珍贵,最为稀有,非常深奥,犹如如意宝一般。谁能了知、亲见这样的真相,就能获得解脱,精进学修十二缘起,就能成佛。

  关于十二缘起,并不是我们这样简单地讲了一下,大家轻易地听了一下,就能讲清楚、听明白的,这个意义是很深奥的。除了一些具缘者、利根者,大概地讲一下就能明白,仅仅提一下就能证悟,一般人不可能这样。

  为什么“既是见佛,又是见法”呢?佛陀法身真如觉性本体,是法,又是佛。佛有色身佛、法身佛,法也有世俗法、胜义法等,在究竟意义上,佛和法是一体的。如果真正能了知、亲见十二缘起支真相,这就是“既是见佛,又是见法”,也是最究竟的真理。

  在此处主要讲了两点:第一,在佛讲的八万四千法门中,十二缘起的道理最为珍贵,最为深奥;第二,真正了知这个道理,亲见这样的真相,相当于见佛、见法。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有专门只研究、学修十二缘起法而获得成就的。比如,独觉佛到最后阶段,是不通过善知识就能获得成就的(最初是要通过善知识的)。这是通过观修十二缘起的顺逆而获得了成就。他到一些地方,看见死人的头发、骨头等而知道这是“老死”;然后思维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这是“生”,“生”是通过“有”产生的,有是通过“取”产生的……这是逆向观修。再从无明开始,顺向观修。这样顺逆观修十二缘起,最后获得了成就。所以,十二缘起的修法非常殊胜。

  下面讲的是修道的功德。前文讲过的七种觉支,属于见道的功德。今天讲修道的功德——八正道。

  修道位是从哪里开始的?这方面有不同的说法、观点。有的人说从一地开始,即一地的一部分是见道,另一部分是修道,一地到十地都是修道。当见到诸法究竟实相的刹那(不是时间的刹那,而是成事刹那),这部分是见道,因为亲见了诸法的究竟实相;然后就开始修道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从二地开始属于修道。

  正见正命与正勤,正念正定与正语,

  正业正思八圣道,为获寂灭当修此。

  这是八正道。凡夫地(资粮道和加行道的菩萨)也有这些功德,但那是相似的功德,不是真正的功德。处于见道位的菩萨也有这些功德,但那时不叫八正道,而称七觉支(七菩提分)。见道位菩萨与修道位菩萨的功德大致上是一样的,但细微之处有不同,因为境界在不断地提升。

  第一,正见。以前在见道中已证悟之意完全断定。之前已经亲见了诸法的究竟实相,现在进一步地断定了。与见道位相比,虽然都已经见到了诸法的究竟实相,但此时更深入、更明了。

  第二,正命。断除邪命活。若是通过不如法的手段得到生活中的一些方便,就是邪命活。登地菩萨不可能以邪命活。

  佛经里共讲了五种邪命活。

  1、诈现威仪。为了获取一些利益和所求,不是成就者装成成就者,没有功德装具有功德者。居士里也有这样的人,尤其是出家师中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当有人来探望或供养时,装得很清净,装有功德。

  是不是不能“装”啊?这要看发心与动机。若是为了不让他生烦恼,为了保护众生的相续,为了让他对佛法僧三宝生起信心,这样装也有功德。若是为了自己获取一些利益,得到一些所求,最后也以此达到了目的,这就是邪命活。这些利益是通过不如法的行为得到的,是不好的,也是不如法的。

  2、谄媚奉承。为了获取利益,为了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所讲的话不符合实际,不真实。通过这种手段得到了利益,叫邪命活。

  3、旁敲侧击。内心想要某样东西,尽管没有直接说,却想方设法地让他人明白,如对他人说:“这个东西太好了,我太喜欢了,如果我有这个东西该多好啊!”等,最后也得到了这些东西。

  虽然没有直接要,也没有直接抢,但是让他人知道了自己想要这个东西,结果也得到了。如果你真正是为了学修方便而想得到一些利益,也是可以的。但有些人是以此为借口。比如,有些出家师对他人说:“现在跟别人在一起住不方便,影响修行,我想自己盖一个小屋,但是没有钱……”虽然没有直接要,但就是想让他人赞助、供养一些。

  以前的出家人没有办法,每天都要去化缘乞食,但也不是要东西或钱。当时佛规定,出家人不可以储蓄东西,尤其不可以存吃的东西,要每天出去乞食。而现在不一样了,每个人家里,吃的、穿的应有尽有,却还要到外面化缘要钱,想把自己的房子盖大点,或者再添加一些东西,甚至就想多积攒点钱,“我已经有一万块钱了,我再要点,攒到两万块钱。”若是有两万块钱了,就想“能不能攒到三万块钱”,甚至十万、二十万……可能会有这种想法,这都是不如法的。

  若是他人自愿供养,这是可以接受的,前提是你要有清净的戒律和闻思修的功德。佛在经中讲得很清楚,出家人如果戒律不清净,不可以接受供养;若只是戒律清净,但是不闻思修,也不可以接受供养,否则,将来要用自己的血肉来偿还。如果你戒律清净,又有闻思修,能弘法利生就更不用说了,佛讲“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财富供养给你,你都可以接受。”

  4、巧取讹索。通过权力等手段获得,也是一种邪命活。比如,通过自己权力的方便,拿别人行贿的礼物;或通过欺骗的手段,让自己获得利益,这都是不如法的,

  5、赠微博厚。有些人特别有“善巧”方法,为了自己能获取更多的利益,先给别人送点东西或加持品,然后就开始收供养了。他为什么要送,是想得到更多。送的少,得到的多,就像钓鱼一样,给一点点诱饵,想钓大鱼。这样的发心是不好的。在家人和出家人里都会有这样的人,特别有“善巧方便”,特别“聪明”,给他人拿点东西,或加持品,或修法的所依,让他人欢喜、高兴,目的就是让他多供养一点。这也是一种邪命活。

  以上共讲了五种邪命活。

  若不是邪命活,就是正命。自己有多大福报就享受多大福报,不要为了利益想一些办法,这是不如法的。没有跟众生结任何恶缘,也没有种下任何恶因,就是清净,应该这样活着。

  出家人是不会饿死的!释迦牟尼佛讲过,即使是在家人生活困难到在指甲上耕地的时候,我的声闻(出家人)生活也不会有困难,不会饿死。所谓“指甲上耕地”,就是形容那时根本没有地耕,没有生活来源,出现饥荒了。当时跟随佛出家的人非常多,这是佛对出家人讲的。其实,对学佛的这些在家人也是一样的。即使当不学佛的在家人生活困难到在指甲上耕地时,学佛人的生活也不会有困难的。

  若是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如理如法地学修佛法,供养自然就会有,一切都会圆满,根本不用处心积虑地考虑这些。在家人必须考虑生计,考虑生活来源。但是出家人不用,出家人只是一心学修佛法,让自己具备戒定慧三学的功德,这样不会有任何困难,也不会饿死。即使饿死,也不能以邪命而活!自己必须要有这个决心,这是正命。

  第三,正勤。精进修道,日夜不停地学修正法,精进地保持见性的状态,这是正勤。讲七觉支的时候也讲了“精进”,但那是属于见道的功德;此处“正勤”是属于修道的功德。这二者会有细微的不同。

  第四,正念。念念不忘所依,念念不忘诸法的究竟实相、觉性、本性,这是正念。

  第五正定。一缘安住为正定,即时时刻刻都在安住的状态,不失去正见。

  第六,正语。将所证悟之语传授给众生,这叫正语。

  以前也给大家讲过,要依佛的教言、上师的窍诀以及自己修行的证悟这三点来讲。在没有真正证悟之前,不能掺杂自己的分别念。我发现汉地的出家人和在家居士都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在实修中心强调过很多次,要依教证、理证来讲,不能依自己的分别念讲,否则就不是正语,过患就大了。如果你以轻视的态度,随心所欲,以分别念讲佛法,这是舍法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两种障碍——五无间罪和舍法罪。舍法罪是非常严重的罪业。有些人也许是不经意间说说而已,不是轻视的态度,这样不能算舍法罪,但是你误导了众生,扭曲了佛法的真理,同样有罪过。

  所以,大家要注意,都要依教证、理证来讲,或者以佛陀的教言,或者以上师的窍诀,或者以自己的证悟为众生传授正法,这是正语。传授佛法真理的时候,没有任何掺杂和不如法,这叫正语。若是有掺杂或者不如法,就不能叫正语。登地菩萨不会有这些过患的。

  第七,正业。断除三门恶业,尤其断除身恶业和语恶业。身恶业——杀生、偷盗、YIN欲等,语恶业——妄语、绮语、恶语、离间语等,这些是比较粗大的恶业。登地菩萨连细微的恶业都不会行持,这叫正业。

  第八,正思。以正确的发心取舍佛法等语言。一般而言,有善或恶的发心,还有无记的状态。但是登地菩萨的发心则完全是善的,而且是利他菩提心。

  这里讲了属于修道的八种功德,叫八正道。依靠八正道,能断除所断(烦恼障、所知障等),现前解脱因而为圣道。登地菩萨通过修持这八种功德,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境界,最后能获得究竟的佛果,所以叫八正道。

  这八种功德也称“八正道支“:“正见”是彻底断定支;“正思”是令他理解支;“正语”“正业”“正命”三者是能令他众诚信支;余三支(正勤、正念、正定),是净除障支。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 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 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 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       亲友书)(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       亲友书)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达真堪布:为了平安幸福,不要吝惜你的祈祷 

 达真堪布:今年,你要集的福都在这儿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