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学佛人境界观


   日期:2010/12/23 19: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人境界观

    

    时下我们学佛人有福了,好多高僧大德;大德居士都在发心讲经,几乎个个宗门派别都有法师在讲经,随着现代化科技的提高,这些法师讲解的经教,在全世界各个角落几乎都能够在网络里直接收看,而且经教光盘,经教讲义光盘应有尽有,文本形式的经书更是一应俱全。只要你想学佛,就会有人送给你一些经书或经教光盘,随着学佛进程的提高,学佛的境界也相应的得到提升,了经意,了佛意,深入经藏,得法喜,闻禅乐、小悟,大悟,彻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者相应有之。这就是我们这代学佛人的大福报,我们的修学条件远胜先人,更是踏着先人为我们留下的成功足迹;进行修行,才会稳稳地走进修行的正途。所以,我们要感恩我们的先人,感恩祖师大德,感恩现代科技,感恩一代法师、感恩释迦牟尼佛、感恩阿弥陀佛。

      随着学佛人的精进而明理,修行的程度逐渐提升,修学第次也就相应提升,当得到提升了的时候,就会相应的出现一些问题,有些人会感觉自己啥都明白了,经教懂了,法师讲法都听过了,法师讲法重复的地方太多,听腻了。也都听懂了。殊不知,法师讲法时经常重复出现的讲解实为重中之重,这些内容最易懂,更易被忽视掉,大多数懂了,都是听懂了而已,并非真的懂了,真的懂了就会看破。真的看破了,就一定放下了,问问自己,自己放下了吗?用放下或没放下来证明看破没看破。看破了、放下就是自自然然的事了,所以,真的懂了就会放下,就会真的看破放下,真的看破放下了,真的就会进入悟门,而生出智慧来,从小悟到大悟再到大彻大悟,直至明心见性,这一过正中,真的会悟出很多道理来,明白的越来越多,就是生出了智慧,智慧得到的过程也是由浅入深,当达到大彻大悟了的时候。其智慧在普通修学者面前才算得上相应圆满,但绝不是究竟圆满。到明心见性了其智慧也不是相当圆满,因为,明心见性只是见性而已,自性流露出来的智慧也需要缘,缘生法,因缘生万法,明心见性也有层次之分,普通人见性者有之,其人见到的自性与阿罗汉;菩萨、佛见到的自性是一样的,但自性里可以呈现出来的内容就会有多有少,这与修行的根基厚薄有关,统统放下了,可能还会有原始的习气在,习气没有了,可能还会有无明在,菩萨还会有一分无明没破,所以;菩萨见到的自性会比阿罗汉圆满,但也绝不是绝对的圆满,因为他们也只是明心见性,就是说:他们是见性,自我不是自性,再提升就会回归自性,回归自性也有圆满与不圆满之别,所以说:是回归自性,还不是就是自性。所以菩萨也有阶位等级之分,佛才是自性,佛才是具足的圆满。佛才是自性,佛不是明心见性,而就是自性本体,所以前面说的那些所有的悟处都不是很圆满,只有佛才是最可信,最真实,佛说的一切皆可信,因其为圆满法。

     大多数的言自性,只是明白了自性,知道自性,懂得了自性,并非真的已证得自性。只是粗知自性为清净圆明体,自性为无中生有中的无中含有有,而不现有有,因缘而自现其有有,真空妙有中的、真空含妙有,而不现妙有,遇缘而现妙有,空中现有;空而不空,妙有无所有,究竟含藏究竟有,所有最为究竟。无缘不显,因缘生万法,法法皆出与自性,所出即自性万法。所以我们学佛人就不要评价他人的功过是非,妄断他人的修学第次,他人的修学程度了。更不要望文解义他人的文章作品,讲解言辞之对错了,每个人的每句话。每段讲解,每个作品,都是为了说明每个修学层次常遇到的问题,都是为了说明这些而说;而讲,而作。这些决定不能说明这些人的境界就在某个层面上,但决定会高于这个层面。比如:某位法师讲了一段小乘法,不能说明这个法师的修为就是小乘层次,佛陀讲经也有大小乘之分。不能说,我们只见到佛说的小乘法,就断定佛只是小乘佛一样,我们一般修行人与没有学佛的人一样,每说的一句话都是妄识之语,并非自性之作用,并非自性流露,假如是自性流露之语,也不是圆满自性。所以:没有学佛的人所做一切都没有错,因其没有学佛,所做都是没有学佛的人正常做的事。初学佛的人懂得了因果关系后,就会修正自我,就会感觉自己做的很对。说实在话,他们做的真的很对,因为他们只是学到了这个程度,在这个程度界面上,他们做的绝对对。再一级一级的向上提升,在每个层面上都会感觉自己对,直至做了菩萨,也会有这样的认知,但:回过头来再看自己以前的每个阶层,就会发现自己以前在每个层面上认知的对,都不是圆满的对,只是每向上提升一级,缺陷或不足之处就会相应的少一些,也就是说每向下一级,缺陷或不足之处会相应的多些。也就是说,无论修行到哪个层面上、所做都是正确的,所以就不能用在某个层面的眼光衡量其它层面的对与错,更不能用强制方法或方式,改变某个层面学佛人的某些不足或缺陷。因为在低层次的学佛人不懂高层次学佛人的境界,所以想用高层次水准来衡量低层次、或按高层次要求低层次,或用自己认为非常有效的某某方法强制提升低层次境界是不可能的。

     有些人真的做到了看破放下,也修到了一定高的境界,不专自内修,也不去弘法利生。专门的找修行好的学佛人,争论、讨论或辩论,力求正知正见,分出你高我低,以为是在弘法利生,这叫斗法或卖弄佛法,以为自己很有境界,实不知自己毫无境界可言,其行、为阿修罗。真正的弘法利生是要在与对方接触的同时洞悉对方的修行层次,了解到对方在这个层次上的偏执或不足后,试机说法加以点拨,并非争论、讨论或辩论,更不是争高下,论对错,甚至想用自己的执着给予对方所谓的当头棒喝,点醒对方,让对方开悟。有人喜欢他人高质量的夸赞,比如:某某法师鉴定其人以开悟,就以为自己真的开悟了,所谓的开悟就以为是明心见性了。说实在话,开悟只是明白了,不一定就是明心见性,再说说,说其人开悟之法师是否开悟,虽又会知道啊。我们没有开悟就没有方法断定他人是否开悟,所以,就不要认为他人说自己开悟就坚信自己开悟了,更不要认为自己真的像某法师说的已然明心见性,说句实在话,自己顶多就是啥都明白了而已,并非证得了何等果位。不妨问问自己,自己成菩萨了还是成佛了,若还没有成佛,就不要坚信自己的所谓正知正见,更不要用所谓的正知正见来改造他人。殊不知,学佛到一定境界后,就不是学佛,实是在悟佛。就是悟道。因悟道的层次不一样,所以不能用自己所谓的悟处来衡量它人的悟处。而争辩斗法,还以为是学佛的上乘境界,实不知,其行非学佛人,因佛恒久谦卑,从不争论,讨论或辩论,更不会寻人论高下或斗法。所以其人非学佛人,当其人真的把上述之谬、明了去除,决定为上层境界,是为真实境界,还有些人见到过佛菩萨,极乐世界或有些异样境界而得到悟处或大幅度得到提升,便以为自己已然证得了某种果位。殊不知,所有有相皆属虚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实不知,自己在着相,所有有感几乎都是从着相而得。比如: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就是眼见佛像心中想着佛像念佛,念到一定境界就会见到佛像,白天可以见到,晚上可以见到,闭目见到、梦里一样见到,佛光,莲花都可以见到。这大多都是着相。想极乐世界就会见到极乐世界,这一样是着相。并非真实相。望有上述际遇者明视洞悉。不要认为自己修到如何境界或证得何果。出现上述现象者实为放下万缘专注一念所致,这也是精进修行中的一种,更是最难以发现的坚固执着,自己的坚固执着与对他人的偏执偏见相斗,而且,斗诤坚固,实不知,这就是所谓的高境界最不易察觉的妄想分别执着,我说这话是真的,我现在写这段话本身就是在妄想分别执着中,我写完了后,就会轻轻地把它放下,我写此言,就是为了警醒自我,也许会利于他人,有人也曾问过我是否开悟了或明心见性了,我告诉他,我没有开悟更没有明心见性,这一点我知道自己,更坚信自己,若你不信,就等你开悟了就会知道我是否真的开悟了。有人问我他是否开悟,我告诉他,我没有开悟,所以就不知道你开没开悟。也就是说,我不知道任何人是否开悟,我自己决定没有开悟。这一点我真的很惭愧,我只是刚刚入门而已。

     好多同修修学到一定境界后,都会对自性二字感兴趣,自性为悟门,想要明心见性,必须要悟,悟入才会明心见性,才会见性,才会真的认识自性,才会融于自性,才会证归自性,自我才会是自性,自性为我,我为自性。无二无别,佛就是我,我就是佛。即心即佛。既然自性为悟门。悟道成佛。所以就不能够用信们,解门、行门来论证;言说自性了。

     先说说信门,信门就是只是相信或信了就发愿成佛的念佛之人,信了就死心塌地的念佛,念到得定就会与佛感应道交,就会成就,就会成佛,这样的念佛人大多都不一定开慧,但他们可以坚定一念,直至预知时至,往生成佛。这样的念佛人是下下根人中的净慧根人,其人之心中无好丑,无善恶、无分别,无不信,心理面净到啥都没有的程度,一点智慧都没有。所以:他们不用看破,不用放下,他们原本就啥都没有,心里纯纯净净,所以他们信了,念了立刻成就。他们虽然信了也成就了,但他们并没有悟道,也没有开智慧,他们直接进入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马上悟门自开,立刻见性,融于自性,成为自性。做自性佛。所以他们是净慧根人,就是常人修学到最高境界后的境界,就是常人真的达到了最高境界后,看破放下了的境界。所以,我们不如他们,看似最孬的人,甚至有些傻的人,实在讲,他们已然证得了念成就的必备条件。他们与常人修学的最高境界也有区别,区别在智慧上,常人修到一定境界就会得到智慧,才会真的明了,才会看得破,才会放得下。也就是说,常人得到智慧才看破放下的,放下后具足智慧。净慧根人,无看破,无放下,无智慧,但决定是常人看破放下的最高境界。因净慧根人没有智慧,就不会悟道,就不会见性,所以,他们不会言自性,更不能言自性。只是信佛而不学佛的人更不会有悟处,所以更没法明心见性,所以不能言自性。假使信门中人有言自性的,也只能是听懂了而已,并非真的证得自性,所说只能是表面理解而已。

     再说说解门,解门就是通过读经后,见文解意或通过佛经而了意,听经或与同修们共修中达到了佛意了。这样的学佛人,这样的学佛人很多,现在经教资料非常完善。法师讲法非常细致。早年法师讲法只讲经文意义,现在讲经把悟门里面的高深义理和境界都讲出来了,就是把自性展开来,让大家明白,人们也就都听到了,明白了,所以都在讲自性。所讲自性只是明白了而已,所言决定非真实自性。

     行门是真学真干,一部经、一声佛号念到底,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念到得定,因定开慧,但还没有达到明心见性者,这样的学佛人就是行门人,这样的学佛人谈自性也是明白自性而已,并非证得自性。但开慧后就会进入证门。只有证得智慧后,用智慧开启悟门,进入悟门后,悟门内的一切尽在当下,一切了然,自性了然,明了自心,明了本性,实为见性。此者言自性,言言是自性,所说即真实自性,可论自性之深妙,可探自性之无极。说说皆妙法,法法皆自性。可用自性之妙法演说世间万法,法法之意趣必归为自性。但:还不是证归自性,就是说自身还不是自性本体,只是见性论性,本体非自性,当深入法藏转成自性,其性本自性,其体即圆明,是自性也。是佛也。是阿弥陀佛。

     所以就不能够用信门,解门、行门来论证;言说自性了。其言说非真实自性,真的明心见性者更不要与信解行门中人论自性了。本就不在同一层面,咋能够见到同一境界,所以,论之无趣、无味,更无必要。就是两个人都是见性之人也没必要论自性了,因为,自性妙不可言,言而无所言,尽在意趣中,妙可意会,无可言传,这就是,拈花一笑之无上妙境了。自性中人一笑而尔。会意而尔,知尔知尔,是为性妙境尔,是真实自性。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人       境界)(五明学佛网:学佛人       境界)  

 吴言生教授:经典颂古 第四章 公案颂古与禅悟境界 三、圆 

 吴言生教授:经典颂古 第四章 公案颂古与禅悟境界 二、能 

 吴言生教授:经典颂古 第四章 公案颂古与禅悟境界 一、一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二十一、三个禅的境界——完结篇 

 其它:略论善导往生净土的境界“报土论”(谢路军) 

 王雷泉教授: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用功的境界与心态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 

 黄夏年教授:宝峰禅师的境界 

 楼宇烈教授: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