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集)


   日期:2010/8/25 9: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一集)  2005/3/18  澳洲雪梨大学  档名:52-121-01

  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人生是可以全面圆满,就像我们现在开始,各方面都具足了,都可以有好的一个开始。这次到澳洲来也见到很多慈祥的长者,俗话说「相由心生」,一个人幸不幸福,看脸上的一种神采就看得出来。假如诸位朋友,你看到一个朋友他的面相两眉之间有很深的几道纹线,他会不会幸福?代表什么?天天都愁眉苦脸。所以中国很多的教诲,含有它很深的人生哲学。我们从这些长者身上也感受到,他们一定是父慈子孝,一定是子孙都很懂得孝敬他们,他们才会过得这么欢喜。所以这些长者的经验,就可以给我们人生很多的提醒、很多的助力,只要我们肯受教。现在年轻人肯不肯跟老人家请教人生的一些经验?比较少,所以少了以后就要自己摸索,摸的过程可能都会撞得头破血流都有,而人生却不能重来一次。所以也常听一些朋友四十几岁,常常会说人生假如让我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再犯这些过失。可是问题人生不可能重来一次。

  诸位朋友,您的人生也走了几十年,积累了这些经验、这些教训,你希望传给谁?当然希望传给我们的后代子孙,希望他们不要再重蹈覆辙。中国文化承传了四、五千年,不知道有多少的圣哲就是这样的存心,希望加惠於后代的子子孙孙,所以这些经验相当的宝贵;就好像一位四、五千岁的长者一样,只要我们有一个受教谦卑的态度,对人生将有莫大的助益,将可以少走很多的冤枉路。中国文化从哪里开始学起?中国文化到底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联?其实文化就是教做人做事,而做人做事就含摄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比方说《论语》说的「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要有礼貌,要懂得与人相交往的分寸,才能够在人群当中立足。假如无礼的话,跟人相处就常常会有磨擦、冲突,就很难与人群有很好的互动关系。礼貌很重要。

  今天因为第一次跟很多朋友见面,所以我也要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蔡,礼貌的礼,旭日东升的旭。而取名字也是中国的父母给予后代子孙的期许,所以中国的长者对后代的一种关怀可谓无微不至。所以父亲给我取这个名字也是告诉我,做人一定要有礼貌,而且这个礼貌要像什么一样?要像九颗太阳一样,这个旭就是九个日,礼貌要像九个太阳一样,要照亮你身旁周遭的人,能够跟我们相处如沐春风。所以范仲淹给他孩子取名字叫范纯仁,诸位朋友,您看到这个名字,代表范仲淹期许他的孩子用什么样的态度做人?纯是一颗仁慈之心。

  不只取名字是中国文化,文字也透露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为中国造字是用六书的方法,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由於这六种造字的方法,可以在文字当中看出人生的哲理。所以文字当中,全世界只有一家能够流露出人生的哲理,哪一家?就是中国的文字,除此一家,别无分号。我们来看这个「仁」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从文字就告诉我们,做人应该如此,两个人,哪两个人?自己跟他人。意思就是说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别人,《论语》里面说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以范仲淹期许他的孩子要处处替人著想。

  刚好有一次范仲淹拿了五百斗的麦子请他的大儿子运回江苏老家。他孩子在运送的过程,刚好遇到父亲的一个故友,刚好这位长者家里面出现了一些困窘、困难,因为父母去世了还没有安葬好,女儿还没有出嫁。范纯仁听完以后,马上就把五百斗的麦子卖掉。结果卖完以后,钱还是不够,范纯仁就把运送麦子的船也卖掉,这样钱才够帮助这一位长者。范纯仁处理完以后就回到京城跟他父亲报告这一件事,两个父子坐在桌子前,当范纯仁讲到:父亲,我把五百斗麦子卖掉,但是钱还是不够帮助他。结果范仲淹抬起头来对他儿子说:那你就把船也给卖了。结果范纯仁对他父亲说:父亲,我已经卖掉了。所以父子同心,父子同是一颗仁慈之心。

  诸位朋友,东西都施掉了,都布施出去了,吃亏了吗?中国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当这个吃亏是一颗仁慈之心去帮助别人,那将带给自己、带给子孙非常大的福分,《易经》里面讲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以诸位朋友,什么叫经?我们看地球上有经线,有纬线,意思就是说经线、纬线是让我们了解到我们所处的方位,它是方位的标准;相同的,经典就代表著做人的标准,而且不会改变,亘古不变。所以我们面对中国的经典也好,或者西方的经典,看的时候不能打折扣,因为那都已经印证是真理,真则不虚,真则不假。而当你相信以后,去了解,真正去做了,你就会确实印证这些话语真实不虚。

  所以范仲淹确实印证了,他做了一个好榜样给后代子孙看。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他的家风到现在八百多年还不衰,子孙还非常兴旺。为什么?除了积阴德以外,更重要的,他当了一个好的榜样给子孙长久的效法。在二00二年,全球华人聚集在山东曲阜,一起读诵中国的经典,而范仲淹的嫡传子孙应邀为会场的贵宾。当范氏的子孙上台,他们唱了一首歌,这首歌叫做「岳阳楼记」,这是范仲淹的一篇很著名的文章,而子孙为了怀念他,把它编成曲子,所以当唱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信范仲淹在天之灵,他也会觉得当初教给孩子的人生价值观是正确的,没有错误。

  诸位朋友,您现在确定您传给后代子孙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吗?所以我们要时时拿著圣贤的行持还有智慧,来观照人生,人生才能够避免错误,才能够发挥得更圆满、更成功。范仲淹的后代,刚好在我很多场演讲当中,遇到了两位范仲淹的后代,面相很好,耳朵、耳垂都特别大,而且都在当老师。有一位是在海口一个著名的中学当中文老师,而他的女儿现在正在北京中文系就读,所以家风的绵延非常的好。

  我们从文字当中,可以了解中国文化,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中国的父母在取名字当中,也流露出对子孙的期许、爱护。所以我父亲给我取这个名字,我有没有可能很无礼?假如我对人家没有礼貌,他人都叫我「礼旭,礼旭」,我一定会觉得全身起鸡皮疙瘩,因为名不副实,很难受。小时候因为父母的教诲,所以养成一个习惯,只要有长辈到我们家里来,不管我人在何处,我一定会跑到他们面前,先放下手边工作,对他们说:叔叔好,阿姨好。这个躬鞠下去以后会发生化学变化,当我把头抬起来以后,所有长辈的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摸摸我的头:你真乖。他很满意,我也很高兴。为什么?他有没有拿巧克力棒给我?没有,因为当一个人在做有德行的事,在做对的事情,所谓立身行道的时候,他那种喜悦是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所以这个习惯就一直保持到现在。

  刚好有一次我在坐电梯,有一位长者(一位女士跟我母亲年纪差不多)也刚好走进来,我就主动跟她询问:请问你上几楼?诸位朋友,您坐电梯的时候会问对方「请问上几楼」的举手?好,诸位朋友,你们都有中国人的美德,就是谦卑,我知道你们都有做,不好意思举手。这一个动作重不重要?其实整个社会的风气跟谁有关?跟每个人有关,但是现在人的态度是这样吗?他会觉得社会乱了是社会的事,跟我没关系,我薪水能领好就好,我生活能过好就好,我孩子能平安就好,有可能吗?当社会乱的时候,家庭能不能幸福?中国话讲「覆巢之下无完卵」,所以社会国家是每个人的责任,应该致力於让它更美好。

  所以中国话又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社会的人情味,社会主动关怀他人的风气,是每个人的责任。当我们一进电梯看到有人来了,马上头就低下来,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看他,人跟人的距离就怎么样?慢慢拉开来,冷漠久了就无情;但是主动关怀就会愈来愈有爱心。所以学习在哪?在生活的点滴当中都在学。孩子的爱心在哪里?就在生活处处替人著想,今天有客人来了,他拖鞋要怎么放?拖鞋一定要放在客人走进来马上可以穿上去,这虽然是一个礼仪,但是礼仪的背后也是处处替人著想。所以当有客人来了,我们教导孩子鞋子要放好,要懂得倒一杯水,要懂得准备一些毛巾,一些盥洗的东西。有可能客人匆忙之下忘了带,又不好意思跟我们拿,我们都能主动准备好,就是处处替人著想,那客人也会宾至如归,情感也会愈来愈深厚。

  今天假如诸位朋友回去以后,在每个社区都响起了一句话,请问你要上几楼?当一百个社区同时响起这一句问候的言语,关怀的言语,会不会觉得今天雪梨的天空不一样了,空气也不一样了,会不会有这个感觉?有一位朋友长得很高大,一百八十几,都快一百九了,他坐电梯的时候就主动对一位女士说:请问你上几楼。结果这个女士本来没什么表情,突然露出灿烂的微笑,刚好又跟他同一层楼,结果要出电梯的时候,这位女士坚持要帮他服务,她说:你先走,我后走。所以人跟人那种善良,良性的循环就带动起来了。

  接著我跟这位女士自我介绍,我说:你好,我叫蔡礼旭。她说:你好,我叫丈母娘。蔡女婿。结果这位女士因为她年纪跟我母亲相彷佛,所以聊起来以后才知道,她的女儿跟我是同一届的高中同学,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诸位朋友,我们是有缘万里来相会。而这个缘,真正的因在哪?这个缘最重要的因素在於我们有同样的祖宗,而他们承传了几千年的智慧,我们才有机会在数千年之后,能缅怀他们的教诲,所以这个缘很特别,值得珍惜。所以知缘才能惜缘,惜缘才能造缘。这个「缘」字是人生很高的哲理,当你能善用这个缘分,它将成就你的人生,是你人生很大的资产。

  我们自己回想一下,你人生是不是因为遇到了一个好缘,一个贵人,而让你的人生得到很大的成长,很大的助力,有没有?而当我们不去珍惜这个缘的时候,可能就会当面错过。很多人说我的生命当中都没有贵人,这样讲对不对?这样讲不对,原因不在没有贵人,原因在一来看不懂贵人,二来没有礼貌,没有受教的态度,所以贵人就会当面错过了。我们刚刚提到「不学礼无以立」,所以礼貌重不重要?重要。诸位朋友,您有教您的孩子礼貌的举手,教他接电话,教他接待客人,这都很重要。

  我在面对家长,首先第一次聚会我会对家长说,让孩子学习一生正确的态度观念重要,还是把分数从九十八分拉到一百分,哪一个比较重要?是前者重要,还是后者重要?前者比较重要,因为前者影响的面是一生,后者影响只是一次的成绩,跟人生没有大相关。那现在的家长是在做前者的工作,还是在做后者的工作?在做哪一个?前还是后?后。那为什么认知都是前,做出来都是后?那不就言行不一致了。假如一个人言行不一致,他的朋友会不会信任他?他的晚辈会不会尊重他?会不会?不会。所以晚辈不尊重长辈,等他十多岁了会不会叛逆?会。所以很多家长都很担心,我的孩子十多岁了,很可能会叛逆期。叛逆期正不正常?正常,这个时代正常的都变不正常,不正常的都变正常。你现在去看到一个孝子,觉得好像发现一件很奇特的事情,因为孝子都找不到了;现在叛逆的人很多,所以叛逆叫正常。

  诸位朋友,四、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您去翻一翻有没有叫「叛逆期」这三个字?为什么几千年来没有叛逆,我们在短短几十年之间就把这个产品生产出来,厉不厉害?这种厉害不要,不要在结果停留,一定要把原因找出来。为什么几千年没有叛逆?因为几千年来都有孝道的教育,所以孩子对父母懂得孝敬,懂得尊敬。当有孝心、恭敬心,怎么可能会忤逆父母?而这个孝心跟恭敬心从哪里来的?绝对不是只有从讲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所以俗话说「身教者从,言教者讼」,当父母言行一致,自己的身教都确实落实,演出孝道给孩子看,孩子从小对父母非常尊敬、崇敬,当他有这一分心就不容易对父母忤逆了。

  「言教者讼」,假如我们说对父母讲话要客气一点,对父母讲话要轻声细语,结果我们自己对父母讲话怎么样?大小声,孩子愿不愿意学?很困难,他会说你要我做,你自己为什么不做?所以做到以后才说,这是圣人,说了以后能做到是贤人,说了以后做不到,那是骗人。孩子被你骗久了,内心的怨气慢慢积累,当有一天他的身高跟我们一样高,拳头跟我们一样大,他会怎么样?当然他不会打你,他会说:你要我做,你为什么不做?他就不听你在说什么。所以叛逆期是不正常的。叛逆期最重要的原因,在父母言行不一致,还有孩子没有孝道的教育,接著外在的污染又很多,同侪污染,社会一些公众媒体的污染,才会造成这个结果。

  现在很多中学在开家长会就对家长说:孩子叛逆是正常的,你们要做好准备。所以他们每天在家里就看著孩子的脸,叛逆了没有,叛逆了没有,突然有一天心想事成。所以我们要从原因下手,这样才能高枕无忧。面对这个问题,我还曾经去问我妈妈:母亲,我有没有叛逆期?我妈妈想了一下说:没有。因为对父母尊敬,怎么可能会忤逆?所以我们时时思考要从因上思考。既然我们觉得做人做事重要,我们就要演给孩子看,我们不能只重视学业成绩,而是重视他全面人生的态度。

  诸位朋友,真正重视成绩以后,他的人生幸福了吗?美满了吗?在这个时代当中,难免随波逐流,突然漂到某一个地方,你有一点清醒过来,你会突然想,我的人生怎么走成这个样子。我们来分析一下,让孩子走向升学这一条路上,确实大学毕业出来了,研究所毕业出来了,请问人生解决了没有?刚开始。而他面对社会,面对往后的家庭生活,请问他有能力把它处理好吗?有能力让它圆满吗?有没有?您觉得?所以很多家长说:你只要把书念好就好,其他的事都不用管。这样教对不对?这样会教出一个生活能力极低的人,纵使他是硕士、博士,跟他太太相处也很困难。

  有一个统计提到高学历高离婚率,有没有?对,所以你教出了一个这么懒惰的孩子,然后让另外一个女人痛苦,而且我们自己也在那边说,我先生真懒惰,都不帮忙我。虽然我们很痛苦,可是教孩子还是把他教得很懒惰,我们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下一个女人的身上,这样对不对?这样没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高学历不只高离婚率,高学历高失业率,有没有?他高中毕业,你拿什么工作给他,他任劳任怨;但是他大学以上,你拿太简单的工作给他,他怎么样?他不愿意做。所以学历还没有让他能够去历练社会经验,已经让他先产生傲慢。我有一位长者他说给孩子念书,绝对不能一次念到博士,因为一次念到博士以后,他的眼睛从这里变长到哪里去了?长到头顶上去了。

  我们冷静来思考一下,现在从大专、大学以上学历出来的学生每一年有多少?成千上万,但是这些人失业的很多,确实工作机会少一点,但是另外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出来了,我们接触很多的企业家,他觉得没有人才。奇不奇怪?每一年毕业的学生这么多,结果企业家说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才。问题出在哪?问题出在从这个升学功利主义之下出来的孩子,并没有能够是企业需要的真正人才。诸位朋友,当我们把孩子推向这一条路出来以后,他并没有好的工作,那他要怪谁?他并没有具备能够把事业、家庭经营好的能力,那要怪谁?所以人生抉择很重要。我在大学时代听到这句话,从听到以后就没有再忘记,「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选择对了,努力才有好结果;选择错了,努力不会有好结果。当我们十多年培养出来的孩子,出来以后,居然工作也做不好,居然夫妻也相处不好,到时候你的中晚年担心的事太多了。

  诸位朋友,我们冷静从自己的人生来思考,您所接触过观察过的人群,请问很成功的人具备了哪一些条件?诸位朋友,说说看,哪些条件?你们都没有遇过成功的人?不会吧,哪一些条件?我们当老师站在讲台上都叫小朋友:小朋友,上课的时候踊跃发言。结果当我们去参加研习,前面的教授说:诸位老师,要踊跃发言。结果我们也都头低低的。我们要自己做到,孩子自然就会学习到;我们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结果自己做不到,效果很有限,身教重要,身教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我们思考一下,现在的企业家为什么说没有人才?因为现在的人没有诚信,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承担责任的一种态度,没有付出,没有处处替人著想的心,这些都是成功的最重要的特质。什么时候教?能不能出了社会才教?出了社会要做业务了,才知道礼貌重要,微笑重要,赶快去上三天、五天的培训课程。培训出来以后,提到了你要保持微笑,客户才会跟你做生意,他突然开始勉强微笑。跟人家握手,结果这些人跟他一握手,看到他的笑容,都起鸡皮疙瘩,很不自然。

  我有一位朋友他有一个同事,二十岁就拿到数学博士,优不优秀?连跳好几级,结果一间知名大学破格让他直接进来做副教授。诸位朋友,这样的人生好不好?人生你可不能看一段,要看前面再看后面,你可不能只羡慕这一段,那不准。很多人看到贪官污吏开大车子,住大房子,羡慕得不得了,错了,他的中晚年保证凄凄惨惨,凄凄然。所以我看《菜根谭》第一句话,我很震撼,第一句教诲提到「弄权一时,凄凉万古」。所以我们看到别人贪污腐败,你不要生气也不要羡慕,迟早坏的果报会现前。

  这一位朋友他二十岁就当副教授,多少人羡慕,当了十年的副教授,就是升不上教授,发表的论文没有人比他多。刚好我这个朋友跟他比较熟,他就把他的论文拿来给我朋友看。结果他的论文篇篇都很精辟,写什么?写到这一个教授论文哪里有缺点,那一个教授论文哪里有缺点,每一段分析都一针见血,没有人比他厉害,可是他的博士论文往往在中途就被删下来了。被谁删下来了?被这些被他批评得一文不值的教授把他删下来。我这位朋友就建议他,你换个角度写,这一个教授哪里写得好,那一个教授哪里写得好,你从这样去发表教授的论文。结果这一位朋友听完以后皱著眉头,为什么皱眉头?他觉得很困难,因为批评别人二十多年、三十年习惯了。后来过了一段时间论文写出来,拿来给我的朋友看,我的朋友一边看,一边鸡皮疙瘩都起来,很不自然。所以从批评别人要变赞赏别人可不容易。我们也不能怪他,因为他没有读过《弟子规》,《弟子规》说要「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所以诸位朋友,一个做人的正确态度影响孩子一辈子,我们有这样的判断,才能抉择到底要教孩子什么东西。我自己是从升学主义之下上来的,深刻感觉从小假如只看著自己的分数,我有一次考了九十八分,哭了很久,因为差两分一百分。那个时候在编班,要编入特优班,所以患得患失。看到别人考试分数比我们高怎么样?内心怎么样?嫉妒、不高兴;看到别人考得比我们差,幸灾乐祸,心量愈来愈小。上了高中,念了高雄第一中学,很多很优秀的同学来到学校都说:我都没有念书。到学校从早玩到晚。我们说:没有念书也可以考得好,我们就跟他一起玩。结果考试一出来,我们考很差,他怎么样?考得很好,怎么会这样?到学校都骗我们一起玩,在家里都猛读,读到半夜三更。功利主义,升学主义,让孩子处处就是要把人家比下去,见不得人好,所以我就变成小鼻子小眼睛。本来还有可能变成范仲淹,结果变成什么?变成小人。人家君子是成人之美,小人是成人之恶,所以教育重要。

  而一个人人生的福分从哪里看出来?从哪里?从一个人的存心看出来,所谓量大福大。为什么常常跟人家计较的人,他的脸都会愈来愈消瘦?中国人说面相刻薄,相由心生。《朱子治家格言》说的「刻薄成家,理无久享」,处处跟人家争,跟这些亲人都争,都要分得比人家多的财物,这样的刻薄,孩子上行下效,绝对没有好日子过。诸位朋友,我这个不是刻薄相,我这个是厚道相,闽南话叫戽斗,厚道,谐音,听说这样的面相,老了时候福报不错。但是这句话要会听,老的时候福报能好,也要年轻的时候好好努力才行。所以我们闽南话说「做人要磨,做牛要拖」,做牛就要耕作,做人就要多磨炼。刚好我又是人,我又属牛,所以我一定要磨又要炼,要拖磨。所以一个人要收什么样的果,一定要种对好的因。

  后来,我六年前接触到圣贤的教诲,我的心量开始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本来人生求什么都很辛苦、很困难,换工作换了将近十项工作。我爸爸常说叫我写回忆录,能换那么多工作不容易,求什么都不顺势。后来开始学习了以后,心量扩大了,求什么得什么。后来我很多的朋友就一起跟我在学习我们中国这些圣贤经典,我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这么有信心要学?他说看到我求什么得什么,所以他们也要来学。因为后来我就从事教学工作,那时候还在补习班补习,但是每考必中,以前是每考必不中。大学联考很紧张,前一天睡不著觉,吃了两颗镇定剂,吃完没效。其实不是没效,隔天早上就有效,一边考试都快睡著。所以确确实实量大福大,「福田靠心耕」,人生最大的学问,是把我们这一颗心修养好,福分水到渠成。所以诸位朋友,该怎么样抉择自己的人生,该怎么样教导孩子的人生,至关重要。

  所以我们了解到这个缘分殊胜,全世界有好多的古文明,在历史记载最长久的有四大古文明,现在只剩一个古文明,哪一个古文明?哪一个?中国。那是不是四大古文明的老祖宗在神明面前抽签,谁抽到了不用灭亡,谁就可以不灭亡,是不是这样?不然为什么只有中国不灭亡?不灭亡是结果,原因在哪里?我们人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就是世间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没有一件事是侥幸得来的,我们有这样的认知,你的人生往后踏出的每一步才会踏踏实实。

  所以中国文化能承传几千年,绝非偶然,而是中国的祖宗他有很高的智慧,他观察出来语言跟文字要分开来,讲话用当时候的言语,但是写文章一定用文言文来写。为什么要这样?我一个朋友离开故乡二十年,回去以后跟一些亲友聊天,有时候遇到一些词语都已经不大一样了,还要稍微解释一下才行。二十年语言就发生小的变化,两百年,大的变化,两千年,根本听不懂。假如文章跟语言是同样的,那一千年以后的人就看不懂我们写的文章。老祖宗洞察到这一点,要能把几千年的智慧传承,必然要语言跟文章分开来,所以就发明了文言文。所以文言文是老祖宗给后代子孙最大的恩泽。

  一个人最折福的就是忘恩负义。中国人在这一、两百年当中,忘掉了老祖宗的教诲,日子好不好过?不好过,所以现在家庭问题很多,社会问题很多,确确实实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也是不听圣贤教诲,所以二十多年来的人生走得很坎坷。刚好我在念初中的时候,语文一直不好,有一天我的老师发了一篇文章,要给我们当模范,范本,上面写著「蔡蓉青」,结果我的老师就说:同一个家庭里面教出来的孩子,语文能力怎么差这么多。这一篇文章是我的二姐写的,所以老师这一番话对我的内心很大的打击,觉得很丢脸,所以对於语文一直就提不起信心来。记得还有一次写一题题目,题目叫「老气,一恒春,二恒夏,三横秋,四恒冬」,诸位朋友,答案是多少?老气横秋。好,这些朋友都答出来了,你们以后学中国文化会学得比我还好,我是抛砖引玉。确实选不出来,我还唱了一首歌,每唱一句话就点一下,点到最后是哪一个答案就把它写上去,还是错了。

  上了高中,有一次上国文课,我的老师把我叫起来,他说:蔡礼旭,你在上国文课,假如再打瞌睡,我就记你旷课。所以我的高中语文也不好,大学联考不及格,这样的厄运都没结束。所以因为对语文没有信心,更不可能深入圣贤教诲。后来听到这一番的开导,了解到几千年的祖宗念念为了成就我们,用这么高的智慧,才能承传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听完以后很惭愧,平常人家倒一杯水给我们喝,我们就高兴得不得了,而祖宗是用尽了心血跟时光,把智慧传递给我们,我们却视而不见,还把它丢到垃圾桶,感受自己实在是不肖子,所以就流下忏悔的眼泪。当然哭没有用,还是要打起精神,我就开始打开经典来看,结果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以前觉得念的都快打瞌睡,现在打开来觉得格外的亲切,为什么只在一念的不同,就产生了这样的差别?所以诸位朋友,障碍不在外面,障碍在自己的心,所谓「一切法从心想生」,障碍也是想出来的。当我们珍惜老祖宗,知缘、惜缘,整个障碍就会去掉。好,这一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谢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幸福人生讲座       传统文化)(五明学佛网:幸福人生讲座       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传统文化——佛教现代化略论 

 洪修平教授:论惠能禅与中国传统文化 

 潘桂明教授:中国居士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洪修平教授: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道坚法师: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趋吉避凶:学习传统文化 

 如孝法师:关于“大连传统文化同道会议“的开示 

 其它法师: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慧静法师) 

 传喜法师:感悟传统文化 传承千古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