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1


   日期:2010/8/15 13: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一集)  2005/8/10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8-11

  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老师好!

  我们早上提到要学习圣贤最重要的要能体会到圣贤这些有德行人的存心,从心上下手,时时懂得以仁存心,以礼存心,表现出来就是能爱人,能敬人。而「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真正落实了这一份存心、这一个行为,自自然然所得到的结果、果报就是人恒敬之,就是人恒爱之,这是结果。假如我们并没有得到这一个结果,那哪里出问题了?说我对人很好,我对人很恭敬,他们怎么都不恭敬我?心还有真、还有假。真心必然能感得这样的结果。

  我们有朋友回去以后,觉得夫妻的关系应该有一些改善,在课程当中我们也一直在强调不要先要求别人,应该先要求自己,这个态度相当重要。假如我们现在学《弟子规》只想到要叫孩子做,要叫学生做,那必然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有一位三年级的老师他听完课以后,听了一节,在学校就开始推《弟子规》,然后他从老师改变成另外一个身分,叫警察,他觉得这本《弟子规》可以好好教训他的学生,每天站哨也站了不少小时。看到学生跑步了,马上跑过去制止他,「事勿忙,忙多错」,看到学生吃饭不均衡,马上抓住机会「对饮食,勿拣择」,每天都在抓学生没有做到的部分,做了一段时间疲於奔命很累。刚好有一个机会我们一起吃饭,互相交流了教学的心得,他体会到要以身作则那个效果是最好的,从那一天以后他改变了心态,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他就首先做给他们看。刚好那一天他本来要叫学生擦桌子,整理好桌上的物品,因为「置冠服,有定位」,这些书本、书包也应该都放好,桌子要整理好。他首先先整理了自己的书桌,就在那里赶快排整齐,把桌子擦一擦,当他在整理桌子的时候把头抬起来,看到二三个学生也在跟著他整理桌椅。又过不了多久,很多的学生看到这二三位学生在整理,结果几乎全班就开始在那里整理桌子。他心里相当欢喜,因为他体会了、体证了一个真相,上行下效。

  后来那一个礼拜他们也出去户外教学,带到一个公园里面去,这一位老师看到地上有纸屑很自然捡了起来,捡了二三片纸屑突然感觉后面有一阵骚动,回头看了一下,他全班的学生都在帮忙捡纸屑,这一位老师说道,他当时候眼眶都泛著泪水,觉得很感动。没多久有一个学生跑向前来把他手上的垃圾拿了过去,学生对他讲「老师,这种小事我们来就好了」,上行下效。

  有一些女士因为听了一些例子,比方有一对男女朋友吵架,行有不得要反求诸己,所以应该先想想自己有哪些不妥之处,不要尽是想对方不对。当我们一直在想对方的不对,情绪一定会非常的起伏翻腾,你的心静不下来,心一静不下来有没有可能解决问题?心静不下来只要一见了面很可能在言语当中又会有冲突,会愈搞愈糟,应该是先自我反省,应该是先主动做出对的行为去改过。有一位女士她回去就跟她男朋友道歉,说之前那件事是我不对,我跟你道歉,她男朋友听了以后一脸很惊讶对著她说,明明这事情就是我不对,你还跟我道歉。诸位朋友,为什么明明不对他还不承认?为什么?面子挂不下,硬撑在那里,那你又硬咬著他的不对,他就跟你对著干。当你退一步了,他反而觉得惭愧了,他说明明就是我不对,你还跟我道歉,那我还算人吗?很多朋友听了之后很欢喜,退一步一定会海阔天空,假如退了一步没有海阔天空又要来找我了,「蔡老师,你讲得不准」。因为情况有很多种,冰冻三尺,有的是小感冒一服药就好了,有的已经是三十年的老毛病那就没那么快,但是这个药一定是对的,慢慢吃就会见效果。

  那有家庭主妇回去了就开始,好,从我做起,然后开始本来不洗衣服的开始洗衣服,本来不拖地开始拖地,然后做得很努力,然后边做的时候,她的余光都在看她先生,到底有没有看到我在做《弟子规》?现代的人很白目,你若故意要做,他都故意没看见,为什么?因为你是故意要做给他看,他都可以感觉到,都会收到这个频率,所以他就装著没看到,看你玩什么把戏。结果这个时候你又不了解「一切法得成於忍」,做了一个礼拜连个称赞都没有,你的火气上来了,突然看到他翘著二郎腿在那里看报纸不闻不问,你把拖把往地上一摔,「我做了这么多,你都没看到吗?怎么连点反应都没有!」这时候你先生把报纸放下,斜著看著你,「还说学什么《弟子规》,我看也不过如此而已」,这个时候你就破功了。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是为了刻意给别人看,他人是感觉得到。假如你做得觉得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本来就是应尽的本分,你那一份真诚、那一份态度一定会让对方感觉很惭愧。

  记得我在念师范院校的时候,第一天上课,因为已经放了个暑假了,桌面都是一层灰尘。因为我考上台南师范院校,家里在高雄,每天都要很早起床然后去上课,都搭早班车,到学校的时候都是第一个到。那一天到了教室,我看到每一个桌上都是尘埃,诸位朋友,我们应该做什么?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一个影像,就是女同学走进来,我们班只有八个男生而已,女同学走进来一看到这个桌子,哎哟,怎么这么脏?然后她还要小心翼翼的从她的包包里面拿出面纸,然后一边擦还在那里皱眉头,可不可以感受到会有这种情景发生?当我们把桌子都擦好了,她们非常欢欢喜喜坐下来,这个叫无畏布施,让她不生烦恼。诸位朋友,你这一念心她能不能收到?人很执著,都觉得要她看到的才叫做有交流,错了。你相不相信从今天开始,你每天告诉自己「众生皆是宿善友」,每一个人都是我宿世的好朋友、好眷属,你真的每天都这样观想,你会突然觉得每个人都长得很可爱,你的心念发出去了会有互动关系产生。我把桌子都擦好了,同学来了也很欢喜。

  后来我们选股长,每一位同学做了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完,老师说「来,我们来选股长」,开始选班长,大家都不大认识,就有人刚好就他们两个认识,然后举手「他」,然后那个被指上去的人就觉得很无奈,好像被陷害,结果他被选上了有点不大舒服。我的老师非常善解人意,看到这种景象他就来缓和一下,我的老师说刚刚某位同学自我介绍,他是会计系的,那我们可不可以请他来做总务?那就很顺理成章,这个同学就来当干部,就这样一边选一边推荐。当要选服务股长的时候,我的老师就说「我们请蔡礼旭同学来当服务股长」,我吓了一跳,结果坐在我旁边的同学也吓了一跳,为什么?因为那几位同学是我开车载他们到学校的。

  我把补习班的资料拿来看了一下,跟我同班同学的刚好有人住冈山,有人住路竹,有人住楠梓,刚好我开车从高雄到台南会经过这些地方。我看了一下他们的住址,我就打电话,「你好」,我先自我介绍,不然那个油钱花了还是花了。自我介绍完以后,他们都说「哦,我知道你是谁,你就是那个补习班的师兄」。因为补习班大部分都是女生去补习,然后我身高又不算矮,我都坐在前三排,所以后面的人都觉得前面有一棵高高的竹子,就特别有印象。那刚好国文老师在上课时候提了一点佛法,我给他对了两句,那个国文老师就以为我很厉害,然后就说「哎呀,这一位同学,以后我要叫你师兄了」,结果整个补习班都叫我师兄,连我考上以后还有同学跑过来说「你是不是那个师兄?」

  我沿路就给他们载过来了,他们刚好就跟我坐一旁。看到老师选我当服务股长,他们看著我说「老师好厉害」,听讲话就知道谁愿意服务大众,就选我当服务股长。之后我都很早就到学校做一些打扫,把垃圾拿去丢,做了没有多久,有一天我在那里整理垃圾准备拿出去,我的同学过来了,他说「你别做了,留一点给我们做吧」,他就把工作接过去做了。当我们真诚去付出也会唤醒别人真诚的回应,这叫真理。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个道理是我们学圣贤最重要的一个心法,您可以持三个月,坚持的话,保证你会感觉「德日进,过日少」。在中庸里面有一段话提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射」是射箭,射箭它蕴含著君子立身处世之道。当我们把弓箭射出去,「正鹄」是指目标,你并没有射中目标,这个当下你的脑子里起了什么念头?就好像我现在射箭你们都在那里看,其实我心跳跳得很快,怕射得不好被你们笑,突然射出去了,没中,我看看你们说,这一支箭是不是善果林出来的?怎么做得这么差?害我没射好。这一支弓哪里来的?是不是高雄来的?做得这么不好害我都射不准,把责任推到哪里去了?推到他人身上去。诸位朋友,我们有没有常常在干这种事?干这种事的时候脸色都会愈来愈灰暗,这叫昧著良心。这昧著良心第一次、第二次感觉不严重,久了之后你的胸口常常会很郁闷,然后脸上无光,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箭没有射好那是自己技术不够,应该要好好反省自己。

  在《了凡四训》里面也有一句话提到,「德未修,感未至也」,是我们自己的德行不够,不是别人不会改变。真的人一冷静下来思考,在你生命当中所遇到的不如意,绝对有自己的错误成分在其中,是我们不愿意先检讨自己而已。当互相之间指责,收场一定愈来愈糟糕,所谓「各自责,天清地宁」。我们处众办事情每个人都很尽力,但是也不见得事事顺利,这个时候有一些朋友主动说「哎呀,就是我没办好,对不起大家」,这一句话一出来,旁边人又说「哎呀,是我不对,你已经做得这么尽力了」,每个人是互相自责,「各自责,天清地宁」,气氛非常好,「没关系,我们下次再突破,再把它办得更好」,「天清地宁」。但是「各相责,天翻地覆」。一件事做错了,每个人多少有些责任,只是有些错多,有些错少,但是假如硬咬著对方的不对大作文章,那可能又有不好的冲突会产生。一个家庭里面往往为了一点芝麻小事,整个旧帐都怎么样?统统翻起来都有。所以一个处世的态度那影响是甚深的,影响甚深。一个领导者、一个父母懂得自我反省,他的家风以至於他团体的风气都会整个扭转过来。

  孔夫子常常说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整个道德学问的根源是从尧舜的智慧、德行当中承传下来,那什么是尧的德行?这在很多古籍当中可以看得到。尧帝有一次走在路上,看到有两个人民犯了罪,正在被押送的过程,他看了以后非常的惊慌,赶快趋身向前,说:你们两个是犯了什么错,怎么被关起来,怎么要被处罚了?这两位犯人说道:因为上天久旱不雨,所以家里已经没饭吃了,只好去给人家偷东西吃。尧帝听完很惭愧,就对著士兵说道:你把他们两个放了,把我抓起来。当场每个人都很惊讶,怎么是国君你的错?尧帝说:我有两个错误,第一个,因为我没有德行,所以才造成久旱不雨。第二个,我没有把我的人民教好,让他们犯法,这是我的责任。可以感受得到尧帝时时反求诸己。当尧帝话才说完,整个天空飘来许多的乌云,当场就降下甘露来了。诸位朋友,这样的好戏在这个时代能不能上演?诸位朋友,你不要等一下出去求雨。这样的好戏愈来愈少,因为我们的心比不上圣贤人,我们的心对真理怀疑不信任,都是随顺了自己的习气而没有随顺圣贤的存心、教诲。

  有一个朋友她开了一家素食店,在汕头。汕头是海边都市,每天因为吃海产所死去的生灵真是数以千万计,她秉持著一份慈悲心。她的年纪跟我一样,也是属牛的,所以我遇到属牛的都会跟她互相勉励,「做牛得拖,做人得磨」,既然我做牛又做人就得拖磨。汕头话跟闽南话差不多有六成听得出来,所以我讲这个她也听得懂。她一个女孩子非常努力做事业,开了一家店叫「觉西园」,她已经打算每一个月十多万来亏本,用其他的事业来支持也要做这个善事,也要让这个地区的杀业减少。她前几天供僧供斋统统不要钱,一天挤进去几千人来吃。不只有得吃,她餐厅两旁放的都是圣贤经典,免费拿,那个客人走到门口,「有得吃又有得拿,这样好吗?」吃一次三块钱吃到饱,三块钱吃到饱,合台币十二块钱,然后菜有几十样菜,这种生意你敢做吗?她本来打算要亏钱,现在办了一二年,第一个月就没亏到钱,以后每个月都赚钱。每一顿有五百个人来吃饭,挤进去相当多的人,还赚钱,赚下来的钱还印经书,还拿去救济当地一些贫苦的家庭,还拿来当教育奖学金,还分成三个方向去运用,自己一分钱都不拿。

  本来有一个计程车司机,第一个礼拜去吃,吃四盘,哇,免钱的,吃了四盘,再过一个礼拜变吃三盘,再过一段时间变吃两盘,现在这个计程车司机都吃一盘,不只只吃一盘,只要是商店里面需要的经书,他都免费去帮忙载,而且在他的车上都放著这些经书,只要有人喜欢就开始跟人家讲解,然后就送给他,你看影响了一个计程车司机。再来,很多当地的学生,高中生也好,大学生也好,去吃了一段时间,很自然的到了厨房去把他的袖子拉起来一起当义工帮忙。「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仁之所在,天下爱之;义之所在,天下畏之」,当我们真正把道德仁义做出来,当地的人归之、贵之、爱之、恭敬敬畏之,都一起来帮忙,甚至於有人拿米拿菜来送,因为这是福田,可以让很多人受益,要相信人性本善。当地的官员来跟她说,说这一二年我们的犯罪率下降了,这些善书在流通,在她们餐厅里每一个礼拜都会办《弟子规》的课程,让很多的家长、很多的市民都来学习,你看一个善的力量可以让一个地区的治安转化变好。

  后来这一位女士邀请我去她们汕头作五天的演讲,招待得非常周到。看她跟我一样年纪,办起事来这么犀利,我也是很惭愧,跟她学习到很多。五天课程办完以后,当地的政府把我在一个会议厅里面讲课的内容编成了光碟,又做成了书本。那一堂课我讲了三个小时,听众将近两千人,很大的一个会场。做出来的碟跟书在街头巷尾发放,公共场合,只要需要的民众都可以拿去,连当地政府都这么重视德行教育。

  只要是真心必定有所感,尧帝是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他都有这样的反思能力,这样的风范,所有的人民一定会起而效法,整个民心快速转变,当民心一转变,劫难就化掉了,因为「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就是人心,依报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当人心善,风调雨顺,当人心不善会灾害连连,所以真正要解决天灾人祸,根源还在人心,根源还要透过教化、教育才行。这些都是风范,我们应该多多效法。

  人的人际关系就好比一面镜子一样,你对著镜子笑,镜子当然也对著你笑。我们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就是这面镜子,你对著它哭,它也怎么样?对著你哭。有一只小狗刚好闯进了一间房间,这间房间四面都是玻璃,小狗一进去看到墙上有很多只狗,它马上装起了很凶恶的面容开始狂吠,它这么一叫,镜子里的狗也叫得很厉害,而它又更不甘示弱,叫得更凶,那回回来的也是更激烈的对抗。过了一段时间,小狗狂吠的声音没有了,走进房间一看,这只狗累死了,当然没有给它解剖,假如把它解剖了,我看可能是肝脏受损,为什么?暴怒伤肝,瞋恨心会伤害整个五脏六腑。从这一个事例我们也要回光返照,我们自己现在觉得身旁周遭的人是对我们笑的多还是对我们哭的多,还是对我们发脾气的多?要多观照。

  有一个妈妈对我讲:我儿子脾气真不好。我就问她:你儿子的脾气跟谁学的?诸位朋友,我们有时候讲话要点到为止,跟谁学的?看她有一点在思考了就不要再问下去了,你不要又跟她讲「就是你」,她下次都不敢找你了,因为找你的时候心脏跳得特别难受。你都给她讲得太白了,这就不够含蓄,不够温柔,像我就比较温柔。后来下个礼拜她来上课,她跟我说:我儿子脾气好一点了。我说:哦,真的。她说:因为我这个礼拜也没发脾气。

  苏东坡有一次刚好觉得自己坐在蒲团上境界特别好,就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稽首天外天,佛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那个境界不错。「佛光照大千」,他已经「八风吹不动」。诸位朋友,什么是「八风」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来吹吹看,八风动不动?盛衰,有的说是利衰,就是指你很飞黄腾达,「盛衰毁誉称讥苦乐」。诸位朋友,这八风哪一风最厉害?你看,「乐」最厉害,乐极会生悲是吧。这些有的是在顺境,有的是在逆境,但是往往逆境的时候人容易察觉,顺境的时候没察觉,往往一个人一生所造的罪孽都是盛时所作,这就是俗话讲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所作,老来疾病都是壮时落的」。身体壮的时候都没关系,暴饮暴食,等老了就知道死活。往往在顺境,人在称赞你的时候你就飘飘然起来,一个人在苦的时候还有警觉性。好,我们对这八风要有警觉,要能不动,要历事炼心。

  苏东坡写了这一首诗以后,就吩咐他的下人拿去给当时候的一位高僧,佛印禅师。诸位朋友,当苏东坡把这一首诗送给佛印的时候,其实他的风动了没有?动了什么?誉,还有没有?想要人家称赞,早就动了。人贵自知,不要自取其辱。哪有人还在贪境界的?他还觉得他很好那已经起了贪念了,没有境界可言。送到佛印禅师的手上,佛印看了以后在上面给他写了个批注,一个字:「屁」,就把它送回去了。苏东坡想,本来是想要人家给他赞叹一下,居然回给他一个「屁」字,哇,马上另外一风又起来了,人家讥他,他受不了,暴跳如雷就坐著船赶过去要跟他理论,到了佛寺还没进门,看到门口贴了两行字,写道「八风吹不动,一屁就打过江了」,苏东坡一看,真丢脸,但是他头低下来说「你给我记住」,还是记恨在心,就回去了。

  刚好另外有一天他们两个人一起打坐,坐了一阵子,心态也满平和的,苏东坡就问佛印,他说:你看我打坐的样子像什么?佛印就说了:你看起来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八风又动了,很高兴,佛是无上尊,最高了,这一次我赢定了。他就跟佛印讲:那你觉得我看你像什么?佛印大师说:你觉得我看起来像什么?因为禅师比较胖,所以会有双下巴,肚皮比较大一点,会有一层一层,所以苏东坡就说:你看起来像一堆粪。那禅师也没说什么,笑一笑。苏东坡很高兴,这一次赢得真彻底,就这样得意忘形回去了,突然他的妹妹苏小妹看了就好奇的问他,「哥,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她哥哥就把这件事告诉他妹妹,苏小妹听完摇摇头,「哥,你真是输得太惨了」。「怎么会输?我像佛,他像粪。」接著苏小妹就说了,「人家是心中有佛,见人是佛,你是心中有粪」。这个故事很有哲理。诸位朋友,你再拿来我们生活周遭观照看看,一个很贪心的人看到别人贪心他就很不高兴,还会骂人,一个瞋恚心很重常常发脾气的人看别人发脾气,他就第一个骂,「那个人真没修养,脾气真大」,他都没想到自己也是一样。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他会原谅别人贪,原谅别人瞋,原谅别人痴。很愚痴的人常常都会骂别人,「这个人是不是头壳坏了,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因为心中有愚痴,见人就愚痴,反而不知反观自照。你们留心去看看,真正脾气很好的人,你看他骂不骂别人脾气不好,很少。

  在我的小时候,有两位我非常尊重的长者,一位是我的父亲,一位是我的大姑丈,我这个大姑丈从来没发过脾气,见人都是笑笑的,而从他嘴里我从来没听过他批评任何一个人,所以我也很尊敬他,不过他在我国中的时候去世了,出了车祸当场就死掉了。我那时候才国中,半夜睡不著,我在那里想怎么好人是这样的下场?一直无法释怀,读了国中睡不著还跑去跟我爸爸妈妈一起睡,因为我妈妈知道我很重感情。可是男儿又有泪不轻弹,又哭不出来很难过,后来我自己说服自己,姑丈一定去了一个,不是姑丈,姨丈,对不起,是姨丈,姨丈一定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我就转了这个念才比较好睡。后来我了解到我姨丈的长辈还有他的哥哥,都差不多到这个年龄的时候都死掉了。他的哥哥当官也当得非常用心,口碑很好,但是也在五十来岁就死掉了。从这里我就体会到《易经》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个余殃,有时候你是出好的子孙,但是这个余殃还是会到,可是他这一生所积的善绝对没有虚作,都还是会回报给他。我们人生对於因因果果你要看得透彻,不然你也会在其中生很多的烦恼。

  我们从这里观照一下自己有没有贪,有没有瞋,有没有痴,有没有慢,真正修行人是「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一句话诸位朋友怎么理解?假如别人对跟错你都看不懂那叫愚痴,那就不用修道了。真正的修道人时时想著如何提升自己,如何向人学习,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论人长短、看人是非。真的,我们光修自己,把自己习性去掉,时间够不够?不够。这是第一个心境。再来,今天我们看到别人的过失不能只看到那个行为,应该把它的来龙去脉看清楚,他之所以会错一定是有因缘促成,因为他没有好的家庭,因为他没有好的学校教育,因为他没有像我们这么幸运能够遇到圣教的薰陶,我们应该做好的榜样去影响他,而不是去批判他。而也就是因为他们把社会的不足在他们身上显现出来了,我们才知道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在哪。就是因为观察到太多的家庭没有家庭教育,我们到了海口才一直坚持不断每一个礼拜上一场家长课,让家长赶快提升他教育小孩的能力。

  我记得老和尚曾经回答一个人的问题,这一位朋友跟老和尚讲道:我实在很难不看到别人的过失,我办不到怎么办?老和尚告诉他:好,给你一个方法,从今以后看到谁的过失都告诉自己,是我的过失。看到孩子有过失,你说:就是我爸爸没做好,没有把他教好,所以应该我先检讨。当看到行人在那里丢垃圾,你告诉自己,就是我还没有当好榜样把他的惭愧心唤醒。看到公司的同仁不珍惜公物,反求诸己,就是我没有把珍惜公物的榜样做出来,不然他们一定会迷途知返。时时想著就是我哪里还做得不够,所以才没有感动这些人,那你的心就会平下来,你会时时督促自己成长。

  其实我们回头想想,当我们处处看人过失,我们的心平不平静?平不平静?那不平静是在道中还是在魔中?对啊,在烦恼魔当中,这样的人生方向错误了。我们时时提醒自己,「须时时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於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需要时时检讨,这个「病痛」是指我们的缺点。我们常常在说别人有哪一些过失,假如真的回光返照看看,我们在批评别人所犯的过失,其实自己有没有?都还有。比方贪瞋痴慢,这是人的根本习性,当我们在批评别人的时候回光返照,这些我们有没有?假如我们都没有了,我们是什么?你证阿罗汉果了,你是圣人了。好,诸位朋友,你坚持三个月时时用「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反而会觉得这个心愈来愈踏实,这个心愈来愈柔软,跟之前常常批评别人绝对不一样,你会感受到自己与「道」愈来愈接近了。好,这一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五明学佛网: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 夫妻和睦相处之道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四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三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二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一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九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八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七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六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