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为什么说无明是无始的?


   日期:2016/10/9 15: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明是什么?无明就是“一念不觉”。《楞严经》曰:“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一念不觉,就是六根接触六尘时,于六尘境缘中起了妄想分别执着,通常所说的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是迷了,迷了就攀缘,被境界所转。所谓攀缘,就是当五欲六尘现前时,心生喜欢,执着缘取。世间常说,见钱眼开、见色痴迷,“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迷了就神魂颠倒,不能自已。这就是世俗的无明不觉。古德常用看花来描述无明的状况。我们眼见花,不分别不执着,所见的就是色性。一分别执着,这花是红的、黄的、蓝的、紫的,香是浓的、淡的,就迷了。迷了见的就是色相,也即境界相。看到的只是现象,不是本质。执相为实,不能见性。起心动念用的是意识心,也即妄心。妄心看到的只能是虚妄假相,被假相蒙蔽了,回过头来又产生颠倒梦想。于是被境所转,不能自主,造作种种业障,苦海沉浮,轮回无尽。

  无明是愚痴之根,而愚痴是贪嗔痴三毒中的根。现今贪官贪财无厌、贪色无止,皆是不明万法皆空,了不可得;而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有的贪官钱堆满了房子,仍然欲壑难填,照贪不误。结果钱一分没花,却丢了卿卿性命。有的贪官见色就上,几十上百女色仍不满足,每次行事都详细记录,更有甚者,自拍录像,不时拿来欣赏。结果年纪不大就垂头驼背,进监不两年就呜呼哀哉。这些人不仅蠢,更是恶。三毒俱全,罪孽深重,必堕三途,万劫不复。这是大贪,小贪是自私。自私也是恶。佛法认为,凡是自私自利都是恶,因为它助长我执,而我执是六道之根。不贪不嗔不痴,才是善。善根深厚,必是智慧之人,所以对于佛法,能信能修,容易开悟。

  无明所现的是晦昧昏暗之相。众生迷妄,六根昏暗,虚空也是一片黑暗,只能借助阳光才能看到事物。觉悟了,就如古德所云“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虚空就是光明的。人在定中,虚空也是光明的。这桩事情在《虚云和尚年谱》中有记载。一天晚上,虚云和尚走路回茅棚,路上遇到两个小和尚打着灯笼往外走,小和尚与他打招呼,问他这么黑为什么一个人走路,他一愣,定没有了,天就变黑了。这说明定中的境界是一片光明。虚云在甚深定中,所以六根是放光的,虚空是明亮的,走夜路也不用打灯笼。无明破了,就可以从相上见到性,也即实相,对一切万法的真相就能了然无余,这就是所谓的“明心见性”。俗活说心明眼亮,心地清净就放光明。无明没有了,就能看到宇宙一切万法的真相。

  那么,无明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是佛教的根本大问。世尊在世时,富楼那尊者向世尊提问,“众生为什么会产生无明?(见《楞严经》)”金刚藏菩萨也问过同样的问题(见《圆觉经》)。世尊对此问题的回答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见《楞严经》)”。知见是正知正见,也即佛知佛见。佛知佛见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真相是一切万法都是刹那九百生灭的业因果报相续相,变化无常,虚幻不实,故是假象,了不可得。相由性现,性体空寂,无形无方,亦了不可得。性是能现,相是所现,性相一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都不可得。众生由于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知见立知,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我见,我见就是无明。由于无明而起妄念,以至六根对六尘时,执着攀缘,为境界所迷,故而产生三障:业障、惑障、报障,也称为烦恼障、所知障,把自性本具的光明遮住了,看不到真相,从而执着三细六粗为实,所以愚痴。我见必有我所,于是千方百计搞闻名利养、五欲六尘。我见必生分别计较,于是就产生纷争,怨恨嗔恚,一言不合,拔刀相向。凡此种种,遂使业障日增,以致被牢固缠缚,烦恼无尽,难脱苦海。而自性虽空,却能生万法;万法皆空,而因果不空。但众生因障而又不明,执空为无,因而或是不信无修,不能脱离轮回,超凡入圣;或是拨无因果,造作罪业,堕入三途。

  无明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佛法常说“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是无始的,一切众生从本以来不了达十法界理事,唯一真如,同体平等,这就是无始无明。所谓从本以来,就像一个圆,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不明了十法界的道理、真相,就是无明。十法界的道理、真相明白了,妄念没有了,无明就破除了;一悟一切悟,明心见性,一切都是光明的,谓之“大光明藏”。

  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曰:“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就是真如自性的觉性,真如自性是众生本来具足的,所以是本有。正因为是本有,所以能恢复。不觉就是无明障碍,这种障碍犹如遮蔽太阳的一片云彩,把阳光挡住了,使太阳的光明透露不出来,云彩是外在的障碍,并非太阳本身所具,所以说是本无。正因为是本无,所以能破除,如果是本有那就不能破除了。无明破除了,真如自性就显露出来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就恢复了。但破无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典告诉我们,圆初住以上菩萨才能破除无明。所谓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明心见性,这才是圆初住菩萨的境界。到四十一品无明破尽,就圆证佛果。但这要修无量阿僧祗劫,太难太久。要想一生中成就,必须禅净双修,只要功夫成片,不仅无明未破,甚至见思烦恼未断,也可带业往生。古今大德对此修行方法都极力推崇,值得学人注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无明       无始)(五明学佛网:无明       无始)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从「无始无明」到「本来清净」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6.明与无明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3.截断与无明 

 净界法师:你只要努力一生,就能够彻底的把无始的生死解决 

 姚卫群教授: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无明”观念比较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无明所惑 

 体方法师:破无明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23 十二因缘 第一项 无明 

 吴汝钧教授:天台三大部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三、明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三讲 修断无明的 

 越尘居士:观:超越边见,突破无明的开始 

 艾雅·凯玛: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