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不改掉妄语,福报只会减损


   日期:2016/8/16 21: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日常犯妄语的机会很多,做了恶事而为自己辩护,是罪加一等。但如果说这不实语是方便妄语,但不作言声辩护,便无妄语罪,这已经是妄语了。妄语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欺骗,被骗的人怨气冲天,自己那有不堕地狱偿还的道理?这是害己,何况骗来的好处,像昙花一现,很快便会消失。

  处世待人,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君子以诚为贵,所谓诚,就是不自欺。但别人如何了解我的诚信呢?这就要靠圣贤讲的“听其言,观其行”了,即是说我们要很小心处理言行。对别人的咨询,不可以搪塞,对事情的知、见、闻要如实报导。虽然我没有骗他人金钱,但如果说话不负责任,所谓信口开河,说了又不算数甚而抛诸脑后,表里不一,言不由衷,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及尊重,这是最不懂得保护自己,亦是我们最易犯的过失。

  社会上,自大、自满的人颇多,目空一切,尤如井底之蛙,感觉别人处处不如自己、不肯虚心求教、不接受批评,大家遇到这类人,只有三缄其口,对于他的过错,一律不会指正。这就是圣人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又另外有一种人,说话喜欢夸大其词,言过其实,话讲得太满,最后不能还原,这都是先自诳身,然后诳人,自欺欺人的妄语。亦有些人,喜欢故弄玄虚,以虚为实,以实为虚,令人无从捉摸,还自以为很聪明。所谓言为心声,出自不真实心的颠倒虚实妄语,对自己的人格极为损害。如不改掉虚妄心,福报只会减损,福不具足,对佛法便生不起敬仰心,更不能接受法水的流入了,这样便障碍住天道及涅槃的道。

  守信用的人,语必诚实,人无信则不能立,我们不是隐居山林或是栖身孤岛,我们生活的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一定要融入大众,才能立足。所谓“德不孤,必有邻”,又说“得道多助”,这些利益,都是从自身求得的,不是别人所赐,假若语不真实,则众人相见都会回避。尤其从商的人,妄语为害更大,顾客被骗一次,再没有下次光顾,且口口相传,损失不可计数。

  现在社会讲求经济效益,信用良好的商人,可以得到多方面的经济支持,令资金更灵活地运用,相反,说话不负责,言而无信,受人鄙视。不管在家或出家,不诳语者,定会获益良多。尤其出家人,行为世范,学为人师,是众生的模范,更不能妄语,身教尤胜言教。

  诚信两字,只适合用于合情合理处,如非法不应做的事,就不能答应。不轻许,我毋负人,如轻诺寡信,事情未经思考便顺口答应,那是自找麻烦,行则于义抵触,不行则失信于人,左右为难,有损信义。所以圣人才说三思而后行,这点必须要谨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福报       妄语)(五明学佛网:福报       妄语)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4、不妄语戒 

 惟觉法师:福报与因缘 

 惟觉法师:如何累积福德、增长福报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四、善用钱财福报大 

 净界法师: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净界法师:福报越大修学净土的障碍越大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有福报的生命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福报才能修得财源滚滚? 

 仁焕法师:一人修道,全家福报 

 仁焕法师:有心量才有福报 

 仁焕法师:后天的福德和福报 

 仁焕法师:福德与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