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没有人可以伤害你的心


   日期:2016/7/5 15: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你说的话伤了我的心!”“你的行为伤了我的心!”“我的心被这件事伤害了!”……说这些话的人显然内心正处在痛苦的状态之中,而且他们认为内心的痛苦是外面的人或者事情强加给自己的,所以理应对带给自己痛苦的人或事生起嗔恨心,或者以牙还牙地去报复给自己造成伤害的人。

  其实,站在一个理智的立场上仔细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自己的心被外境上的人或事伤害了”的断论,完全是人们的一种观察错觉,不是事实的真相。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来客观地观察一下心是怎样受到伤害的?

  别人的讥讽、谩骂或诽谤能够伤害我们的心吗?也不会!因为心是一种无形无相的存在。正如经书上所说,心犹如虚空一般,没有任何形状和颜色,没有任何来处、住处和去处,而声波是一种物理的存在。既然如此,物理的存在如何能对如虚空一样的心造成伤害呢?同样的道理,别人所发出的声波根本不可能直接将我们的心碎成很多块,或者使得我们的心出现裂痕!外境上的一个有形的东西可能可以损害另外一个有形的东西,譬如,我们可以用有形的刀将另外一个有形的东西碎成很多块,但是外境上有形的东西如何能够伤害我们内在无形无相的心、将我们的心碎成很多块呢?在《楞严经》中,佛陀也向阿难“七处征心”,结果经过仔细辨别发现,阿难所说的心在“身内、身外、潜伏根内、开合明暗、随所合处、中间、一切无著”这七处都无法成立。既然心的本质是了不可得的,那么说“别人的话语伤害了我们的心”则根本不可能是事实的真相!

  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心和外境只能是感知和被感知的关系,而不可能成立伤害和被伤害的关系。例如,我们可以承许心通过耳根感知了外境的声音,通过眼根感知了外境的色法,但是外境的声音和色法根本无法伤害我们的心。

  那么,到底是谁伤害了我们的心,使得我们的心隐隐作痛或者悲愤难忍呢?是心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呢?当我们的耳朵听到别人的诽谤或谩骂的那一刹那,心还不会有任何痛苦。如果心进一步分辨:“这是谩骂和诽谤我的话语。”此时,内心也不会有痛苦。内心的痛苦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呢?是内心开始对这些话语分辨之后,进一步产生厌恶、痛恨、忧愁、畏惧等情绪时,痛苦才在内心真正诞生!如果我们的心在听到并分辨外境上的诽谤或谩骂的话语之后,并没有进一步产生任何厌恶、痛恨、忧愁和畏惧的情绪,则内心根本不会有痛苦的感受。由此可见,我们内心的痛苦并不是外境造成的,而是内心生起的厌恶、痛恨、忧愁和畏惧等情绪造成的。所以,心灵的一切痛苦,完全是心自己造成的,根本不是外境造成的!

  心的这种“自我伤害”的秉性是一种病,这种病也被称为烦恼,去除存在于心灵之上的这种病是修习佛法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当我们将存在于自心之上的这种疾病去除之后,我们的心就获得了自在。有时候,我们说外境系缚了自己的心,其实这也不是事实,外境根本不会系缚我们的心,是我们的心以外境为缘,自己系缚了自己。当自心不再被内在的烦恼习气所系缚,我们的心就获得了自由。

  如何才能去除存在于心灵之上的这种“自我伤害”的疾病呢?要修习安忍!所谓安忍,就是在六根感知不悦意的外境之后,内心学会如如不动,继续保持安乐与祥和,坚决不让忧愁、痛苦、怨恨等负面的心态在心中生起来。六根感知不悦意的对境之后内心开始忧悲苦恼,是我们凡夫无量劫以来所养成的不好的“条件反射”。所谓安忍,就是通过训练,建立新的条件反射:面对逆境保持内在的安乐与祥和,以此来抑制原来的不好的条件反射。《入菩萨行论·安忍品》中说:

  “心意无形体,谁亦不能毁。若心执此身,定遭诸苦损,轻蔑语粗鄙,口出恶言辞,于身既无害,心汝何故嗔?”

  意思是说,我们的心是无形无相的,外境上的任何事物实际上是无法伤害它的。有人认为:心将身体执为我所,身体是能以痛苦加害的,所以伤害了身体就等于伤害了心。这种说法其实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别人的轻蔑语、粗鄙语以及恶语等,根本无法伤害我们的身体。既然别人的诽谤等对我们的身心都不能造成伤害,我们的心为何对别人生起嗔心呢?所以,对不悦意的外境生起嗔心是愚人的习惯,而对其修习安忍是智者的所为。

  如果一个人的肉体之上害了一个脓疮,则稍微碰一下这个脓疮,这个人的肉体就会感到痛苦难耐。事实上,很多人的心灵就和这脓疮一样,稍不如意的外境现在其面前时,内心就会感到深深地刺痛。这是一味纵容自心,让自心随随便便就“自我伤害”的结果。所以,从此之后,在面对种种不悦意的逆境时,我们要拒绝痛苦和忧愁,学会坚强、学会安忍,学会用一种全新的态度来面对!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伤害       态度)(五明学佛网:伤害       态度)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许士群居士:修行的态度与道情 

 开愿法师:学佛人应有正确的修学态度 

 明奘法师:佛教的生命态度 

 明奘法师:佛教对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问题态度 

 明奘法师:佛教的生命态度——奘师与北师大CET留学生座谈 

 本性法师:读书与读书的态度 

 仁焕法师:面对苦难的正确态度 

 道坚法师:电脑中保存的致身心遭受严重伤害的女孩的最后一封 

 黄国达居士:大乘佛法对五欲的态度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9章 灵性的云霄飞车:拙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9章 灵性的云霄飞车: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