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祥法师:吃素要难行能行,克服困难坚持吃素


   日期:2016/6/4 9: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居士:我以前就是在佛前发过愿要吃净口素,但由于工作的原因,避免不了接触荤腥,为这件事就挺起烦恼的。

  虽然起烦恼了,但是你应该坚持。

  一居士:坚持——但是上班去食堂,避免不了接触荤腥的东西。

  你在食堂工作啊?

  一居士:不在食堂。上班时,中午这顿饭会在食堂吃。

  吃饭,有时为了吃素怎么办呢?比如说馒头我在食堂买,菜我自己带。早晨起来时,比如弄点豆角一炒,搁饭盒里带着。去食堂,我不吃那的菜,悄悄拿着不让别人知道就完事了。

  一居士:有的时候由于时间的原因,避免不了的。

  你说的过午啊?

  一居士:有时候早晨遇到有什么事了,自己带不了了,中午……

  带不了了,中午在街上买点榨菜、咸菜,你储备一些搁那儿。没有菜了,拿点儿榨菜吃,吃完了以后,虽然没吃食堂那个菜,心里觉得好像缺点儿营养似的,但是它给你的清净比啥都有营养。

  一居士:以前我就是初一、十五吃素,吃净口素能吃两个月了,就是避免不了接触荤的,肉边菜那种。

  实际上肉边菜指的是什么呢?是把菜上的荤油都得用水涮干净,叫肉边菜。谁能涮干净?

  一居士:有一个居士,他跟我说,如果你在什么场合避免不了这种进荤,可以念点咒语什么的。

  没有,不存在那个问题。要是咒语能代替肉的话,那干脆我们诵咒,随便吃肉就完事了。不存在那个问题,那是自己欺骗自己。吃素是功德无量的,而且能够消灾免难、成佛,都在这里,非常好,一定要坚持下去。你坚持到结果出来时,难行能行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好处,那心里可清净了。

  一居士:为这事挺烦恼的。

  有时候别看别人怎么说,别看别人怎么做,自己一定要坚持到底,有定力。比如说没有饭,带点饭我自己往里冲点水儿;没有菜我买点儿咸菜,自己在家炒点儿豆角或是炒点儿什么菜,就买块儿豆腐,搁点儿油一扒拉就完事了呗,是不是?几分钟就完事。

  一居士:是。我信佛吧,就是……以前我父亲是个出家人,现在已经不在了,我一吃素,我家人就说我傻,说我是疯子。

  挨骂是正常的。你要信佛了,又吃素,又不跟他们搞在一起,挨骂都是很正常的。他骂你就是表扬你呗,表扬你呢。

  选自《二〇〇七年正月初一为海城居士开示》

  一居士:想吃素,但自己没有锅碗瓢盆这些灶具,饭馆没有专门素食的饭馆,那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

  比如你可以买两个馒头,如果有卖榨菜的,可以买点儿榨菜,或是买点儿青菜,切一切,搁饭盒里一加热就是一个菜,很好。就生吃都行,而且还吃素,还吃这些绿色食物,身体还健康。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佛菩萨加持你。因为你这么吃素,那心里特别甜,吃豆腐豆腐甜,吃菜菜香,那不是他们所能比的。因为物质,有一种是看得见的物质,有一种是看不见的物质,特别是看不见的物质,必须由心诚的人才能得。像天人吃东西,并不是像咱们吃东西,像咱们今天吃的还有水果——他不是,他一想就吃了,那是看不见的物质,吃完也非常饱满、快乐。所以吃素人可以得到看不见的物质。

  选自《二〇〇七年四月初九为居士开示》

  恭录于上妙下祥法师讲述的《放生护生》书籍完整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妙祥法师       吃素)(五明学佛网:妙祥法师       吃素)  

 惟觉法师:吃素与放生 

 惟觉法师:吃素与学佛 

 明奘法师:素食馆吃素成了我的痛苦经历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九 五宗平等弘扬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八 诵大悲咒无附加条件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七 发心出家要真实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六 出坡也是修行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五 不为剃度而剃度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四 少睡增定慧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三 过斋亦修行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二 行堂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一 菩提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