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太上感应篇浅释:例举八种意恶(二)


   日期:2016/6/3 18: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见他色美,起心私之。 

男性见到长得貌美的女性,或女性见到长得英俊的男性,内心生起羡慕、贪爱、思念以及要与对方私通的想法,这个心就是十不善业中的邪YIN。

有人疑问:“只是心里想想,并没有实际发生私通之事,怎么会有恶业呢?而且男女相互羡慕吸引,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我们要知道,一个业的形成实际上主要依赖于心念。正常情况下,如果心念有实际的行为配合,这种业的力量就比较强大;如果没有行为配合,业的力量就相对微弱一些,而不是没有业力。欲与对方私通的邪YIN之念萌生时,邪YIN的恶业已经深埋在自心之中,将来业力成熟时,也会感受与实际邪YIN一样的果报,只是受苦的程度轻微一些而已。

男女相互羡慕吸引,在凡夫眼里认为是正常的,但在圣者眼中,是非常愚痴之事。实际上,在异性的身体之上并不存在所谓的清净美好,但凡夫内心深处由于有这样的执著习气,见到某种长相的异性,就习惯性地执著对境有所谓的清净美好,所以对境就好像有了所谓的清净美好。例如,某甲认为很美貌的女子,在某乙眼中可能相貌平平,如果该女子身上真有所谓的清净美好,那么所有的人看到这个女子之后,应该都会有清净美好的认知,而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的事实就充分说明,异性身上的清净美好并非实有其事,只是观察者自心因主观执著而有。又如,某男子追求时认为很美好的女子,等到结婚生活在一起之后,那种美好感就再也没有了,于是又对自认为美好的其他女子产生兴趣。其实,那个女子还是原来的人,结婚前后并无大的变化,某男子对该女子认知上的前后差异,完全是他自心执著的有无造成的。他眼中的其他美好的女子,其实也只是他的执著所产生的错觉,如果该男子真的与她们生活在一起,那种美好感还是会消失的,因为实相之中确实并无美与丑,美与丑只是人心执著的产物。

凡夫在此错觉的摄持下,对异性产生贪爱执著,带来的是什么呢?就是无尽的忙碌、疲倦、劳累、担忧,以及轮回的一切苦痛。《八大人觉经》中说:“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一个未婚男女,对异性的羡慕心产生之后,内心立即就会陷入渴望、焦虑、忧愁的不宁静状态,为了得到对方,一方面开始虚伪地打扮与伪装自己,一方面奴颜婢色地讨好对方,全无半点自尊。如果追求不到,就会痛苦沮丧;如果追求到了,又会担心失去。成立家庭之后,就会迎来新的生命,于是一生的忙忙碌碌就此拉开序幕:呵护婴儿,为孩子寻找好学校,每天接送上学,为孩子的成绩以及升学犯愁,就这样好不容易等到孩子长大,还要为他们成立家庭献出所有的积蓄。等到他们生了小孩,自己已经大半截下土,还要为他们服役般地带小孩……。就这样,一生就在忙碌辛劳之中度过了。其间,酸甜苦辣独自承担,并且感受将来痛苦的种种恶业在不知不觉之中就造下了,全然没有学习正法、观察生死与修行解脱的机会。观察此人一生的忙碌、疲倦与辛劳,难道不是最初的一个YIN念所导致的吗?

一个已婚男女,如果对配偶之外的异性产生邪YIN之心,也纯粹是受内心愚昧之魔的蛊惑所为。远处看起来具有“美好安乐”属性的异性,等到真正靠近了看,却像罗刹鬼一样面目狰狞。为了片刻的贪爱欢愉,却付出了家庭破碎、眷属鄙视、权势丧失、冤家报复,甚至杀生之祸的惨痛代价,这些惨烈的痛苦也只是因为最初的一个YIN念而有。

再观察YIN欲的本质。凡夫之所以对YIN欲很向往,主要是因为在YIN欲时,可以体验到强烈的乐受。这种乐受是哪儿来的呢?凡夫误以为是对方给的,其实不是。如果YIN欲时的乐受是对方给的,那么手YIN病患者手YIN时就不该体验这样的乐受。实际上男女在YIN欲时体验到的乐受,完全来源于自己体内元精的释放,如果自己体内没有元精的释放,就根本不会有什么乐受。佛家、道家以及中医的经典上都说:元精存在于人体中脉之内,无形无相,非肉眼能见,它是生命的根源,人之所以能生活在世间,享受种种安乐,感受种种事物,完全依靠元精的消耗。元精是人寿命、健康、快乐、智慧、财富、权势的源头。如果元精耗尽没有了,人就无法活在世间了;元精丢失了,健康、快乐、智慧、财富、权势也会受损乃至彻底失去。例如,有些人百病缠身,百药不医,就是因为YIN欲过度,元精严重受损;有些人整天恍恍惚惚或闷闷不乐,也是因为YIN欲过度;有些人生意失败,丢失官位,也是因为YIN欲过度,元精丧失过多所致。所以,人爱惜自己的生命,却不爱惜体内的元精,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因为寿命的本质就是元精。

元精是极其珍贵的能量,“精化气,气化神,神造万物”,我们一生世出世间的事业,全部靠“神(也即心)”创造,而“心”的动力源于“气”,“气”是“元精”所化。例如,我们将心思全部扑在某件事之上,这是“心在创造”,心的这种创造所需的“原料”来源于何处呢?实际上就是自身的元精。在汉语中,人们也常用到“精力”这个词,这个词汇实际上也在告诉人们,一个人的所有心力都源自元精。所以,一个人所成就事业的源动力即是自身元精,应当倍加珍惜,将其用来成就世出世间高尚的事业,例如闻思佛法经典、行善利益他人、观想极乐世界、修持空性等等,而不是白白通过YIN欲之事丢失掉。

如何做到“见色不起YIN心”呢?YIN心实际上是贪爱之心,贪爱之心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一、见到容易引发YIN欲心的对境;二、内心在异性这个对境之上生起错误的思想,例如认为“对境可爱”、“YIN欲是乐、没有过失”等;三、YIN欲的习气。如果以上这三个条件缺少一个,内在的YIN欲之心就无法生起,所以要做到“见色不起YIN心”应在这三方面下功夫。

一、在当今这个时代,做到完全不接触异性,恐怕有一定难度,但是,对于那些容易引发自己贪欲的异性,应该尽量避免打交道。此外,也要避免接触容易引发YIN欲的图片、视频、文字以及不正当场所等。

二、避免与异性接触,这是下策,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做到“见色无YIN心”的关键在于,要在异性之上转变观点:1)先要去除潜伏在内心的“异性可爱”、“YIN欲是乐”、“YIN欲没有什么过失”的邪见;2)要对异性形成一个习惯性的没有过失的态度。

1)去除异性可爱的邪见。应经常静下心来,客观公正地观察思维异性的身体,实际上是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的无常变坏之法,任何单独的一处都寻找不到所谓的可爱清净,认为异性可爱,纯粹是自己分别心的错误执著而已;此外,作为凡夫异性,其心灵也充满贪婪、嗔恚、愚昧、傲慢与嫉妒这五毒,要想依止这样的心灵获得真正的安乐,根本不可能。要想去除“YIN欲是乐、没有过失的邪见,需要反复观察思维,YIN欲对自身寿命、健康、财富、智慧、权势的危害,对YIN欲生起畏惧心。

2)如何对异性树立没有过失的习惯性态度呢?《四十二章经》中说:想其老者为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也就是说,见到年老的女性想为母亲,比自己年长的想为自家姐姐,比自己年少的想为自家妹妹,年幼的想为自己的女儿,生起度化之心,息灭YIN欲之恶念。对于女性来说,见到年老、年长、年少、年幼的男性,应分别想为自家父亲、哥哥、弟弟与儿子,生度化之心,去除YIN念。

三、要想彻底去除YIN欲的习气,就需要首先证悟自己身体的空性,然后在身如虚空的境界中,YIN念一旦生起时,观察其来处、住处与去处,深刻体验其了不可得的自性。这样YIN念就会渐渐退去,从而内心获得清凉与自在。

摘自《太上感应篇浅释》(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如居士       太上感应)(五明学佛网:明如居士       太上感应)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蔡礼旭:我们奉行《太上感应篇》,要给大众信心 

 印光大师极力推荐的《太上感应篇》《集福消灾之道》精简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小本珍贵版)(全)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文 

 太上感应篇(精校版) 

 《太上感应篇图说》09: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读懂古今第一善书《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