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太上感应篇浅释:例举八组害他之恶(三)


   日期:2016/5/30 9: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六组恶: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

耗人货财,就是引诱别人陷入“黄赌毒”之类的不正当之事,以此消耗他人的财物,自己从中得利;离人骨肉,就是为了自己得到好处,不惜用逼债、挑拨离间或拐卖等恶劣的手段,使他人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彼此分离;侵人所爱,就是用欺骗或抢夺的手段,将他人所钟爱的东西,占为己有。

一个世间人所执著的,除了自己之外,就是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在内的亲人以及自己所拥有的财物了,在财物之中当然可能会有一些自己特别执著喜爱的、比较珍贵值钱的东西,比如古玩、字画、首饰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世间人获得安乐的基本依靠。如果离人骨肉——使他人失去父母、子女与配偶,耗人货财——使他人失去财物,侵人所爱——使他人失去特别执著的财宝,那么就等于夺走了此人的依靠,必然将此人抛入痛苦与贫困的深渊之中。所以,“离人骨肉,耗人货财,侵人所爱”这三件事的罪恶特别深重,智者千万不可为之。

明朝有个人叫徐池,为富不仁,一心想霸占邻居徐八所拥有的房产。于是故意唆使人引诱徐八的儿子去嫖娼,徐八的儿子果然上当,因嫖娼欠下了很多债务,徐八也因此活活气死。为了偿还债务,徐八的儿子只得贱卖父亲的房产,于是徐池如愿以偿地以很便宜的价格得到了徐八的所有房产。后来,徐池的两个儿子以及五个孙子都染上了疾病,能够通灵的巫师说,这是徐八的亡魂在作怪。徐池听了,知道自己做了亏心事,内心非常害怕,于是就在城隍庙设坛做法事供奉城隍,想求城隍化解此事。此时一个乞丐迎上来对徐池说:“你不是徐池吗?我昨夜睡在城隍庙屋檐下,听到有人在城隍前很愤怒地叫你的名字,说你害了他,城隍也很愤怒。”徐池听了之后,非常恐惧,回到家就一命呜呼了。他的子孙最终也都没有能活下来。这是“耗人货财”而受恶报的例子。

过去有一个人叫宗传,夜里听到邻居家的妇人与子女相互抱头痛哭了一夜。第二天起来到邻居家询问,原来是妇人的丈夫犯了罪,妇人即将自卖以赎她丈夫的罪,想到马上就要与骨肉分离,于是一家人痛哭了一夜。宗传听了之后,很难过,于是解囊周济她们,替她们交了赎金,使他们一家完好无损。当时宗传正为多年无子而犯愁,不料当年他的妻子就生了一个儿子。后来,宗家子孙一直很兴旺发达。这是“完人骨肉”得到善报的例子。

过去有个叫安庭柏的人,喜好挑拨离间,而且很有口才,即使是至亲,只要被他所离间,彼此之间立即就会产生仇恨。李中甫兄弟,本来很和睦的,因为安庭柏挑拨,最终导致彼此争斗;蔡伦、张义一对表兄弟,本来很友好,也因为听信安庭柏的挑拨而绝交。其它被安庭柏挑拨而绝交的情况,不可枚举。后来,安庭柏潦倒贫困,两颊生疮,喉舌溃烂,绝食叫号而死。这是“离人骨肉”得恶报的例子。

张该,有一套毫宅,很是壮观,因缺钱用,就暂时典当给俊千缗。俊千缗心里喜爱这套豪宅,想占为己有,于是就贿赂公证人,将典当契约通过做手脚的方式,暗暗篡改成了“绝契”,也就是说,契约上标明了张该是彻底出让了这套豪宅。后来,张该要求终止典当,俊千缗就拿出篡改后的契约给他看。张该看了之后,流泪朝天发下恶愿说:“愿你的子孙都像我一样!”不久,俊千缗的子孙都突然聋哑而死。这是“侵人所爱”得恶报的例子。

第七组恶: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

助人为非,就是别人在干坏事时,自己不但不去阻止,反而去促成。逞志,就是志向得以满足,特指一个人升官发财、春风得意之时;逞志作威,就是自己春风得意之时,在别人面前作威作福。辱人求胜,就是通过侮辱贬低别人,或使自己显得高人一等,或使受辱之人气急败坏,丧失理智,然后自己轻而易举获胜。

这三组恶,都是想要超过、制伏别人而造下的。助人为非,是通过帮助他人作恶,让他人自己堕落,来达到超过他人的目的;逞志作威,是自己在春风得意之时,想让他人屈服恭敬自己;辱人求胜,是通过侮辱贬低别人,让别人丧失理智,从而达到超过别人的目的。

杨开是丹阳县令,性情暴横。杨询,是他的幕僚,喜欢揣摩别人的心意。他为了得到杨开的欢心,明明知道杨开做得不对,也不敢进言相劝。凡是杨开所为,只是赞叹而已。在一个盛夏之日,杨开暴怒之下,命令杖责公差及囚犯四十余人,其中二人被打死,杨询还在一边称打得好。杨询夜里梦见神呵斥他说:“助杨开之恶者,实汝也,应与同罪。”不久,杨询得怪病而死。这是“助人为非”而得恶报的例子。

明朝时,南京史良佐做西城区的御史,而他的家却住在东城。每次出入东城时,对邻居不起立向他表示尊敬而愤怒,于是抓了几个人,送东城御史追究他们的责任。东城御史问事情的缘由时,这些被抓的人说:“我们这些小民被前任倪尚书坑害了!” 东城御史问:“倪尚书怎么坑害你们的呢?”他们回答说:“倪尚书也是南京人,掌管兵部时,众人见到他来时都站起来表示恭敬,他就派人制止说:‘我与你们是乡里,我不能过门时下车向你们问好,已经是很歉疚了,怎么能烦劳你们站起来呢?’我们这些百姓真是愚昧,将史公当成倪尚书一样的人了,于是史公来时就没有起立表示恭敬,没有想到史公为此事愤怒了。”东城御史听了之后,笑着释放了他们。倪尚书,就是当时的文毅公倪岳。史良佐听到被抓百姓的这番话之后,不知内心有没有生起惭愧心。这是“逞志作威”被他人耻笑的例子。

第八组恶:败人苗稼,破人婚姻。

败人苗稼,就是通过阻断河流让庄稼无法得到灌溉、决堤放水淹没庄稼或者放纵牲畜践踏食用庄稼等方法,使他人的庄稼无法存活。破人婚姻,就是破坏别人的婚姻,使他人夫妻离异。庄稼,是人类身体存活的基本所依;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是人类心灵的港湾。如果这两者遭到了破坏,则对人的伤害尤其巨大。所以,我们应特别注意不要犯这两种恶业。

清朝康熙丁未年,湖广有乡民叫李甲,以贩牛为业。他想让他的牛吃好长壮,于是就等到稻熟时,夜里四更放牛到田间吃稻子,这样经常数里以内的稻子被破坏掉了,因为地广人稀的缘故,稻田主人也没有察觉。忽一日,李甲被雷震死,背上有红色的“纵牛害稼”四字。

四明这个地方有个人叫葛鼎鼐,学生时代每次赶赴学堂时,必定经过一座土地庙。庙祝梦见神仙告诉他说:“葛状元经过的时候,我一定要起立表示恭敬,请你为我造一个屏风挡住别人的视线。”庙祝如梦中所告,果然造了一个屏风。才造好,又梦见神仙告知:“你造的屏风已经没有用了,葛生代人写离婚书,他的功名已经被彻底削掉了。”原来乡里有人想休妻,但不会写休书,就请葛生代笔。葛生听了庙祝的话之后非常后悔,又努力劝和了这对夫妇。最后只中了乡榜,官位只是做到副使而已。

到这里为止,我们已经学完了八组害他之恶。“愿人有失,毁人成功”是从总的角度归纳损害他人的基本特征——就是思想上不希望别人活得安乐,言行上毁坏他人的安乐因;“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别人的生命、财富及地位;“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是恶人对待他人安乐因与痛苦因的基本反应;“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是毁坏别人的执著境——财物与眷属;“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是为了自己获得超过他人的虚名而毁坏别人;“败人苗稼,破人婚姻”是毁坏他人身心的基本所依。对于上述罪恶,每一个学习的人都应反躬自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远离恶行的善良之人。

摘自《太上感应篇浅释》(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如居士       太上感应篇)(五明学佛网:明如居士       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蔡礼旭:我们奉行《太上感应篇》,要给大众信心 

 印光大师极力推荐的《太上感应篇》《集福消灾之道》精简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小本珍贵版)(全)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文 

 太上感应篇(精校版) 

 《太上感应篇图说》09: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读懂古今第一善书《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