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学佛答问:净土法门法师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47


   日期:2010/7/8 9: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答问  (第四十七集)  2000/12/27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21-090-47

  问:「我是商人,商场奸诈,人生无常,困惑我的灵魂。穷人欠我的债务,我无心追讨;向富人举债,要全力偿还。苦海无边,回头无岸。在家与出家虽一步之遥,却是那样的遥远,我不能自拔,望大师指点迷津,让荒漠中的羔羊迷途知返。」

  答:特别是现代的商场,商场就跟战场一样,甚至於比战场还要残酷。别人欠你的钱,他要是实在没有能力偿还,布施也很好,你这个施舍的心,也是做好事,也是修积功德。

  我们自己欠别人的钱,一定要偿还,因为这一生不能偿还,来生还要负债。偿来生债的,我们冷静去观察,在这个世间有,你仔细去看,你能看得出来。佛在经典里告诉我们,儿女跟父母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四种缘。确实有讨债来的,而且讨债方式很多,不一定是一般说的:「这个小孩是讨债鬼,养得很可爱,没养几岁就死了」,那是欠债少的。如果欠债很多的话,他长大成人,他也有事业,整个家产你都给他,自己或者遭受灾难死了,儿女对你也漠不关心,他的眼目中只是要接收你全部的财产,你的死活他不放在心里。我们知道,这是属於讨债欠他多的,就算全部偿还,还不晓得有没有还清楚。这真有,而且很多,常常可以看到。所以,学佛一定要深信因果。

  你这种情形,最好读《了凡四训》,你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我相信对你一定有很大的启示。在这个世间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回头要从心上回头。最明显的例子,在没有接受佛法之前,我们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现在学佛,读圣贤书,对这个道理明白了,回过头来不再为自己,起心动念为社会、为众生,这叫回头,回头是从这个地方回。

  出家与在家不在於形式,形式就完全错了!佛经里讲得好,出家,「出」有四种,「家」也有四种。现在一般观念讲的出家,是佛经讲的「田宅之家」;你出了自己的家庭到一个寺庙,寺庙还是家,这个家不管用的。要出什么样的家?佛跟我们讲:「烦恼是家,生死是家,三界是家」,你要出这个家,那就对了。能出这个家,我们这个身分无所谓。在家人身分,他能够出三界家、出生死家,他是在家佛,他不是凡人。在家的菩萨、在家的佛陀很多,我们千万不要疏忽。

  释迦牟尼佛在世,同时有两尊佛: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出家身分的佛,维摩长者示现的是在家身分的佛,他们两位都是佛。我们在《维摩经》里面看到,世尊的弟子舍利弗、目犍连,这是大弟子,见到维摩居士还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跟见佛礼节没有两样。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决定不是说穿这个衣服就第一大,错了。我们穿这个衣服,能比得上舍利弗、目犍连吗?人家见到在家居士还要顶礼,还要求教。

  民国初年,佛学界的一位大德欧阳竟无,大家尊称他为「大师」,大师就是指在家佛。他在南京办了一个内学院,培育佛教弘法讲经的人才。内学院院训里面讲得好:「佛法是师道」、「佛教不是宗教、不是哲学」,这个话是他说出来的。佛教是师道,师道里面老师是第一大,所以要尊师重道。我的老师是在家人,我虽然是出家身分,我是学生、他是老师,我们见到老师要顶礼、要尊敬。不能说「我是出家人,你是在家人,你在家人应该要拜我出家人」,这就是出家第一大,就不是老师第一大,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诸位再仔细观察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善知识就是老师。善财去寻师访道,老师里面出家身分只有六个人,其余全是在家身分,在家身分的还有在家女众,还有在家童女。善财童子见到他们,哪一个不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所以他一生能成佛。我们很多人一生不能成佛,为什么?头低不下去。低不下去是什么原因?烦恼在作祟,傲慢的习气太重,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这个把你的道业障住了。欧阳大师说得非常好!

  我学佛有两个老师,一个出家人,一个在家人;出家人是章嘉大师,在家人是李炳南老居士。作学生要懂得做学生的道理,这样才能师资道合,我们才能学到东西,老师才真肯教导你。你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他怎么教你?没有法子教你,只有在讲经场合当中,你去听经,你能听多少算多少,你能悟入几成算几成,如此而已。真正要拜师学道,就要懂得做学生的规矩。

  现代人对於作学生的规矩,懂得的人少了,但古时候从小就会教导学生。我们「耕心园」都教小朋友《弟子规》。《弟子规》是什么?就是作学生的规矩和道理。连这个都不懂,你到哪里去求学,你到哪里去找老师?你找不到!首先要懂得作子弟的道理,作学生的道理,我们才有地方去,才有人肯教导我们,我们这一生能不能成就,关键就在此地。我们培训班的同修,我也把《弟子规》赠送给你们。这里小朋友要读,我们也要读,我们过去没有学过,不懂!你读了,懂得了、明白了,将来你有缘,才能够参访善知识,你才能够得到善友慈悲教导。所以,你好好的念《了凡四训》,一定能够得到启示。

  问:「一生造恶多端,但临终真心忏悔念佛,仍可带业得生西方极乐净土。而极乐净土但有诸乐无有众苦,请问此一现象是否与因果理论有矛盾之处?」

  答:这个问题,希望你多读净土经论,如果你经论还不能够悟入,你看历代祖师大德的著作。过去在台湾毛凌云居士编了一套《净土丛书》,内容非常丰富。如果嫌这个分量太多,你不知道从哪里入门,我可以介绍你从《印光大师文钞》入门。你把印祖的《文钞》从头到尾念十遍,你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净土的理太深了,古大德讲:「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等觉菩萨都不能完全搞明白,何况我们凡夫!我们凭什么相信它?凭十方诸佛的赞叹。如果它不是真正好的法门,十方一切诸佛不会赞叹;也凭释迦牟尼佛真诚的介绍,我们不懂,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为我们介绍。

  问:「弟子已到适婚的年龄,父母时常会去问神、算命来问婚姻事情,请问应如何处理?」

  答:普贤菩萨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问题不能问别人,要问你自己,你自己要拿定主意。也就是说,在这一生当中人不能够没有工作,人活在这个世间一定要有工作,工作繁多,你选择哪个行业?你选择什么样的身分?出家是许多行业里面的一种行业,许多不同身分当中的一种身分,你要认真去考虑,哪一种身分适合你。

  你不选择出家身分,结婚是可以的,不是不可以。结婚对於自己修行有没有妨碍?我想是没有妨碍。为什么?在家修行证果的人很多很多。如果有障碍,他决定不能修行证果,他决定不能够往生净土。往生净土就是证果,关键在你修行如法不如法,功夫得力不得力,关键在这里。

  实在讲,出家身分跟在家身分没有什么差别。说老实话,现在出家修行成就的少,在家修行成就的多,你们看近代往生录就知道。好像在中国出版一本《近代往生见闻记》,台湾也有个居士写了一本《近代往生见闻录》,书里面说的许多人,我们都认识,都很熟悉,真的是在家人成就多,出家人成就少。

  问:「身体上有特殊的疾病,请问念佛或持咒是否可以消除疾病?」

  答:念佛、持咒能消除疾病,是有此一说,灵不灵就要看你自己。这个话怎么说?念佛,你会念吗?你会念就灵,你不会念不灵。不会念的人有口无心,这个不灵,会念的人是心口一如,口里有阿弥陀佛,心里有阿弥陀佛,这个灵,这个行!

  念咒也一样。念咒一定要有老师教导,咒属於密法,咒讲求三密相应,你只有口,没有身,没有意,三样缺了两样,那个咒念得不灵;三个条件具足,这个咒灵。譬如说,现在密教里面,大家念得最普遍的是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念这个咒的人很多。我们只有口念,我们身密、意密没有,怎么念功夫也不得力。就像小朋友唱歌一样,唱得很好听,节拍也没有错,唱的什么意思不知道,只会唱但不懂意思,这有什么用处?

  我初学佛时,章嘉大师教我念六字大明咒,他把咒语的意思讲解给我听,我才懂得。咒是要有观想,观想是意密。「嗡」是身。我们以后学佛才知道,「嗡」这个字,这个音里面包括著法身、报身、应化身,圆圆满满的具足;「嘛呢」是莲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念这个咒的意思,咒整个翻成中国话说是:「保持你的身心像莲花一样的出污泥而不染」。这个意思多好!所以念这个咒立刻就想起来,「我身心清净,一尘不染」,那就灵了。

  光念这个咒,还是自私自利,还是是非人我,还搞贪瞋痴慢,怎么会灵?不灵了!念佛跟念咒,问你会不会念,会念是真灵。为什么真灵?佛经为我们讲了一个原理,「一切法从心想生」,你的念头纯正,你身体的病当然就没有了。现在的医生讲「心理健康」,念佛、念咒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身上有点小毛病,算不了什么,不必去治也能好,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念佛、念咒灵不灵在自己,就是你会不会念。

  问:「假如平时在念佛过程中,有遇到逆境或障碍,请问是否可以多念一些密宗咒语,或者吃一些密宗上师所加持的甘露丸来帮助度过难关?」

  答:这个方法可不可以?我给你答覆是可以。为什么可以?因为你相信。你相信上师加持,相信上师念的甘露丸很灵,你信就灵,不信就不灵,还是一句话,「一切法从心想生」。抓住这个原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上师的加持、上师的咒语灵不灵,都在你的信心,你有一分信心,它就有一分灵验;你有十分信心,它就有十分灵验;你有怀疑,它就完全不灵。然后你就晓得,不是他的东西灵不灵,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不灵。不但是如此,我讲过很多,你生病看医生,你吃药,你的病能不能好,与医生不相干,与药也不相干。与什么相干?信心,你对这个医生有信心,你对医生的处方有信心。是什么把你的病治好了?信心把你的病治好了。医生再高明,你对他怀疑、对他不相信,你吃他的药一点用处都没有。

  《华严经》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你对於自己要能够建立信心。佛家讲「信」,跟其他宗教讲「信」不一样,佛家的信,第一是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第二是对老师有信心,你就一帆风顺。对自己有信心,对老师没有信心,这不能成就;对老师有信心,对自己没有信心,也不能成就。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讲六个信:第一是信自;第二是信他,信他就是信老师、信佛;第三是信事;第四是信理;第五是信因;第六是信果。世出世间法,你把这六个信搞清楚、搞明白,你的问题全都解决了。

  我们生病要不要找医生?不要找医生。如果他病重了,以后若出了问题,他说你害他,明明需要医生,你叫他不要找医生。所以我们不能这么作法,我们只能把这个道理跟你讲清楚,你去找你信得过的医生,医生给你做增上缘,真正的亲因缘是你自己。你真正懂得「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好!这才是真正消灾,真正消业障。疾病与业障有密切的关联,业障消除,你的病痛自然就少了。所以要培养慈悲心,决定不能害一切众生,你的灾难就会减少。苦乐不是从外境来的,都是自己招感来的,这是佛在经论上跟我们讲的真话,讲的正理。

  问:「有一个阿姨,时常身体会很不舒服,或者双脚会麻痹,无法走路,看了医生,医生说她没有什么病。教她念佛,生病情形还是一样。请问该怎么办?」

  答:依这种情形看,她是业障病,因为医生说她没有病。念佛决定有效果,念佛还是一样没有效果,那是她不会念。

  我们现在早晨讲《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的精华,就是教我们「转恶为善」。这种修行法,在佛家称为「根本法」,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离开十善业道。我们今天讲的,是以十善业道落实在四神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没有一条是离开十善业,你就晓得,参禅不能离开十善业,念佛也不能离开十善业。念佛里面没有十善业,就叫白念了。念佛里面念念圆满具足十善业,那就有效果,就能够转境界。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佛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每一个法门都是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如果你转不过来,是你不会,会的人决定转过来。

  问:「请问横死有哪几种?这种现象是否违背因果律?」

  答:说违背因果律,是你对於因果定律的疑惑,你对於因果定律的无知。世出世间任何一法都没有办法违背因果律,十方三世诸佛如来都没有办法违背,横死的人能违背吗?了不起!哪有这种道理!横死还是有横死的因果。

  记得过去讲经时,我也跟诸位报告过,我初学佛的时候,朱镜宙老居士常常跟我讲故事。那个时候我们二十几岁,他老人家已经七十岁了,他把我们看作小朋友,常常聊天讲故事给我们听,而且都是讲他自己亲身的经历。他讲在民国二十一年,日本人侵略中国,一二八事变在上海爆发。那个时候他在苏州一家银行作经理,他们当中有几个朋友在公余时候都常在一起玩、一起聊天。其中有一个人是走阴差的,地位不很高,是在苏州城隍庙里面管公文,传递公文管文书的。

  他说有一天很奇怪,他们在聊天的时候,这个朋友就说:「昨天晚上,上海城隍庙城隍送来一批生死簿。」人还没有死名册就已经送去了,送到苏州城隍庙。在我们人世间上海是特别市,是很大的,但是在阴间上海的城隍地位很小,是县长而已,苏州是都城隍,苏州是个省,省长一样,上海是县长,他们的公文送到省里面来。他说他翻了一翻,觉得很奇怪,名字都是四、五个字的,一本全部都是,他感到很疑惑,所以就跟朱老谈这个事情。他想不出来,中国人的名字有复姓的最多是四个字,但是不可能,这么多人死全是出现复姓的,这个不可能,怎么想都想不透。三个月之后一二八事变,他们才恍然大悟,知道这是日本人的名册。日本人该在这个战役死亡的名单,三个月之前就已经送到苏州都城隍,真的没有一个冤枉死的。为什么会遭横死?造作不善的业因。所以,什么样的业因感什么样的果报是丝毫不爽,哪里会违背因果律!

  问:「请问对於久病之人,应该念阿弥陀佛,还是念地藏王菩萨?」

  答:自己要很认真的去想,你是想到极乐世界,还是想继续在这个世间搞六道轮回?如果想到极乐世界,你就死心塌地念阿弥陀佛,不想到极乐世界,还想在六道里搞轮回,你就念地藏王菩萨。我跟你说得没有错,现在有很多人,劝人不要念阿弥陀佛,要念地藏王菩萨,这就是劝你们不要到极乐世界。这个世间还不错,来生能够得享人天福报还是很好,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如果跟地藏王菩萨有特别缘分的,念地藏王菩萨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也行。西方极乐世界的门开得很大,不一定说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念地藏王菩萨也能往生,但是决定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才可以。

  问:「当其他宗教徒向我们宣传他们宗教时,以及建议我们去参加他们的宗教活动时,身为一个佛教徒,请问应如何面对?」

  答:这看你的智慧和善巧方便。尤其在现前,世界上已经愈来愈重视多元文化的交流,宗教与宗教之间的交流,可以参加。像去年平安夜,我们这里所有的出家人,我们很正式的都穿袍搭衣,参加这边天主教夜间的弥撒。这个大概是过去从来没有的,天主教堂出现这么多出家人,我记得差不多有五十多个人。今年的平安夜正好遇到我们「耕心园」两周年纪念,我们没有跟天主教联络。

  多多的跟其他宗教交往,好!不但是感情上的建立,同时也在教义上交流,我们尽可能的存异求同。宗教与宗教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减少误会,消除歧视,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互助合作,社会才能祥和,世界才能够和平,这是无量的功德,我们不可以排斥,不可以歧视。

  问:「请问人要往生前为何业力会现前?又为什么冤亲债主会来找我们,而且选在往生这一刹那?」

  答:世出世法情理都相同,你有很多冤亲债主,你现在住在这个地方,他不来惹你,他在等待机会。你现在还没有发达,来找你也没用处,等你什么时候有钱,他就来找你要债。你说要出国移民,你要走了,他马上就来了。为什么?你走了以后,他再也找不到你。你想往生极乐世界,不就是移民到极乐世界去了吗?这个麻烦大了,他以后找不到你。所以,你还没有动身之前,他们全都来了,都来找你,就是这个道理。

  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晓得,平常我们跟一切人、一切物少结怨。包括这些动物,你杀害它,你不要以为:「这是小动物,一只蚊虫、蚂蚁算不了什么!」它也是一条命,你在往生的时候,它也来找你,你还没有还它命。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你欠的这一大堆债都没有还清,你想走,他怎么肯饶你?绝对是不肯饶过你的。

  也有很多人往生的时候平平安安走了,冤亲债主好像也没有过分找麻烦,我们居士林老林长这就是个例子。陈光别老居士往生的时候,不是没有冤亲债主,冤亲债主也很多。为什么这些冤亲债主不障碍他?因为他天天念经拜佛,把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这缓和了。这些人得到安慰,「行,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作佛,作佛就回来度我们」,所以就不太找麻烦了。你要没有这个念头,这些人饶不过你的,你要真心发愿。

  陈光别老居士的冤亲债主,我们这次看到太明显了。四楼念佛堂杜美璇居士就被这些鬼神附身,这些附身的鬼神说:「他们是老居士的冤亲债主,是从他家里来的。」因为他往生的时候,我们这里出家的法师到他家里助念,这些冤亲债主就跟著法师一起到居士林来。他说得很好,居士林的护法神让他们进来,因为他们来是善意的,不是恶意的,决定不破坏道场。他们来干什么?是来求皈依三宝。他们对老居士往生极乐世界非常欢喜,非常赞叹。他们来求皈依,来求听经。那个时候我正好在香港讲经,这里悟全法师打电话给我,说出这桩事情。我说:「赶快给他们做皈依。」至於听经,我就告诉他:「我们五楼天天讲经,可以到五楼来听。」他们说五楼法师讲经,光太强了,他们受不了,要求在二楼、一楼。我们用电视播放讲经的录像带,一天二十四小时不中断,那是专门为他们播的。

  居士林这个地方鬼神比人多,我们在此地几个人,鬼神不晓得要比我们多多少倍。但是诸位要晓得,这些鬼神都是我们同参道友,都是在这里念佛、听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他们绝不害人。所以这个道场好,到这个道场心正、念头正、行正,鬼神保佑你。你心性不正,鬼神就开你玩笑,让你今天这里痛,明天那里不舒服,鬼神找你麻烦。所以在这个地方千万不要以为:「这个事情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看到」,你周边有许多的鬼神,你能瞒得过谁?

  我们台湾杭州南路「佛陀教育基金会」的楼上是佛堂,里面供的牌位很多,我看总有几千、上万的牌位,因为那边供牌位是不收钱。那个地方的鬼神想到居士林来参学,你们人常组团来,鬼神也要组团来,他们托梦给台湾的陈居士,想到新加坡来参学。到第二天早晨,陈居士打电话给我,他晚上做了这个梦,问我怎么办?我说这个梦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这里的念佛堂马上为他们立牌位,所以台湾那些鬼神也都来了。这是我自己常住的道场,我也就联想到「景美图书馆」,里面供的牌位也不少,虽然他还没有要求,我这里也已经为他们立牌位,所以那个大团体也来了,几千、几万个都来了。这是他们要求。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平常一定要改恶向善,鬼神就尊敬你,决定不会找你麻烦,所以陈光别老居士往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问:「请问如遇大难,想念佛求往生,是应平心静气照念,还是想佛快来接我?」

  答:都可以。在急难的时候,可以特别恳求阿弥陀佛来接引。

  问:「不知您对佛教历史上重男轻女的传统倾向有何看法?」

  答:你有看法,我没有看法。我们学佛的人,应当要学佛的看法,佛的看法是平等的,不但男女平等,我们人跟畜生平等,人跟蚊虫蚂蚁都平等。我们要学会这个看法,决定不可以有歧视,我们的心才真正能平静下来。心不平,那是障碍,这就是讲的「业障」。我们心一定要平等,别人怎么看法,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

  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释尊当年在世,印度四姓阶级极不平等,释迦牟尼佛提倡剃度出家四姓阶级一律平等,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世间种种不平等,是因为众生造作的业不一样,业报是造成不平等的现象,不是他原有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净土法门)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净土法门丛谈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