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慧净法师:教念弥陀专复专


   日期:2016/4/13 8: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善导《法事赞》言: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极乐无为涅槃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愚痴、罪恶、苦恼的凡夫,所发愿、修行、成就的清净无染的报佛、报土。极乐世界又名「安乐世界」或「赡养世界」,因为极乐世界充满平安、喜乐与清净,是无忧无苦、自由自在、无挂无碍的世界。

  《阿弥陀经》说: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极乐世界何以名为极乐?因为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就不再有痛苦,只是感受到无尽的快乐。

  《阿弥陀经》有两个译本:一部为鸠摩罗什翻译,一部是玄奘大师所翻译的。刚刚所引用,是鸠摩罗什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玄奘大师对这段经文的翻译如下:

  何因何缘彼佛世界名为极乐,由彼界中诸有情类,

  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

  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也就是说,在极乐世界里面,没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的清净喜乐,所以才叫极乐世界。

  我们身体的苦,有「老、病、死」苦;心里的苦,则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之苦。但其实身心是互相影响的,身体的病苦会影响心里的愉悦、舒适;心中有不平、不满,有忧愁、瞋恚的话,也会影响到身体。

  身心苦的根源,在我们「五蕴炽盛」,这个虚假的五蕴炽盛,导致身心受苦。而极乐世界是:

  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

  极乐世界的菩萨,寿命无量。《阿弥陀经》说: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无量」是超越的、永恒的意思。量有四种含义:空量、时量、重量、无量。「空量」指空间,如长、宽、高;「时量」包含过去、现在、未来;「重量」就是几斤重、几吨重。有量就有限,寿「无量」,就是寿命无限,超越时间。

  极乐世界没有老、病、死,因为都是三十二相好,都是金刚那罗延身。极乐世界都是聚会一处,所以没有「爱别离」;都是诸上善人,所以没有「怨憎会」;而且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要什么,心念一动,当下现前,所以没有「求不得」苦。

  「极乐无为涅槃界」,「无为」就是涅槃,「无为」就是没有造作,天性自然叫做无为。所以《无量寿经》说:

  彼佛国土无为自然。

  无为自然就是涅槃,简单讲,就是它没有无明、没有烦恼、没有忧苦,随顺法性,清净无漏,真如自性全现的本具之乐,这个名为无为涅槃之乐。这种乐,超越相对,是绝对性之乐,是无量清净的喜乐,因此叫做「极乐」。这种境界,《无量寿经》说: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也就是我们烦恼凡夫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够证入无为涅槃,享受无为涅槃的喜乐。身是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广大无边遍一切处。极乐世界不管是依报--国土所住的环境,或者是正报--阿弥陀佛以及所有的菩萨,通通都是无为涅槃的境界,不可思议的境界,故名「极乐无为涅槃界」。

  我们六道凡夫又是怎样的境界?

  我们凡夫身心都是烦恼的结晶。我们的身体,每一滴血、每一寸肉,都充满着烦恼的罪恶。一切修行都是有为有漏的,不是涅槃的真性。

  身体有分段生死,也就是新陈代谢、生老病死、生死轮回。而我们依什么为心呢?以六识为我们的心性。六识就是六根对六尘所产生的六识,既是根尘和合所产生,就是因缘所和合的,因此生灭无常,没有本体、没有自性,所以是虚妄的。根尘相对的既然是虚妄的境界,当然所产生的六识,也是虚妄的心性。由虚妄的六境产生虚妄的六识,由虚妄的六识之心(妄心),产生虚妄的境界,就是所谓的「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因此,往来六道,永无休止。

  凡夫若以此无常生灭,求不生不灭的真常,就好像煮沙要成饭,缘木欲求鱼,是永无可能的。所以我们不可以执着过去、不可以执着现在、不可以执着未来。只能专念名号,一心一意向着净土前进。

  「随缘杂善恐难生」,「随缘」就是随众生各自的因缘所学的法门,即八万四千无量诸善万行的法门,都是「随缘」,也都是「杂善」。这是随自己的缘,而不是随弥陀的缘,如果随弥陀的缘,就只有念佛。这些杂善要往生极乐世界,善导大师说:很难。

  「故使如来选要法」,「要法」就是本愿念佛的法。往生的正因,叫做要法,不是往生正因的都非要法。

  「教念弥陀专复专」,「专复专」是在解释《阿弥陀经》核心的经文「一心不乱」。「一心」就是「专」,因为一者不二,不二就是专;「不乱」就是不杂乱,不杂也是专。意思是只要随我们的根机,专念这句名号,见思二惑有没有降伏,有没有念到功夫成片、梦寐一如,都没有关系。这就是往生的要法,往生的正因,除此都是随缘杂善,往生就困难。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种种法门」扼要来讲,就是四谛、十二因缘、三学、六度、大小显密、顿渐,皆属种种法门的范畴。当然广义来讲,「种种法门」也包括念佛。这些法门虽然都能够解脱,可是「无过念佛往西方」。为什么?因为那些固然也是解脱的法门,但我们做不到,唯有念佛这个法门,我们做得到。

  所以《大集经》说: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如乘船渡海,不劳功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慧净法师       念佛)(五明学佛网:慧净法师       念佛)  

 智谕法师:性缘问题之申论 三、与念佛的关系 

 法宣法师:念佛三昧宝王论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随净土机施念佛号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人生为何要念佛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